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地方史志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城影像丛书)

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城影像丛书)

(三百余幅历史老照片,探寻王朝旧事)

作者:徐城北 著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 

ISBN: 9787562482949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地方史志 SKU:5c23c767421aa985877b20ee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482949丛书名: 老城影像丛书

编辑推荐
  ★老照片留下一座城的百年风云,勾起多少记忆与想象
  ★全新装帧设计、全新图片处理,楚尘文化精制珍藏版
  ◆帝王将相,宫殿楼阁,北京遍布历史文化遗迹,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都在这里发生,政治、军事风云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
  ◆作者围绕“帝都”这一老北京的关键词,以一个“老北京”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了皇宫、王府,天子、权臣,仕女、富户,以及其他各个阶层的人物与事迹,有史实,有传说,文字质朴,引人入胜。
  ◆300百余幅珍贵历史老照片,图文并茂,活色生香,赏心悦目。
  ※老城影像丛书※
  徐城北:《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北京·巷陌民风》、《老北京·变奏前门》
  叶兆言:《老南京·旧影秦淮》
  吴亮:《老上海·已逝的时光》
  黄爱东西:《老广州·屐声帆影》
  流沙河:《老成都·芙蓉秋梦》
  陆文夫:《老苏州·水巷寻梦》
  林希:《老天津·津门旧事》

 

 

内容简介
  宫阙华苑,鳞次栉比;
  帝王将相,纵横激荡。
  北京是风云际会之所,尤其是近代以来,政权更迭频繁,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始终处于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地带。
  故宫的神秘,园林的壮美,城墙的宏伟,街巷的参差,以及皇室变故、士女传闻、百姓趣事,在徐城北朴实而略带京味的语言中,别有一番韵味。
  书中所选300余幅老北京照片中,城墙、王府、庙宇、戏院、牌楼,以及当时的人物及景物,其中很多今天已经无迹可寻,幸好可以在这些文字与旧照中神往与缅怀!

 

作者简介

  徐城北

  1942年出生于重庆,三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1965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京剧文化和京城文化,已出版各类著作近百部,主要作品有《老字号春秋》、《品戏斋夜话》、《京剧与中国文化》、《中国京剧小史》及《梅兰芳三部曲》等。

目  录

 

自序
章  进入北京
  古城,布满岁月的风尘
  幸存的城楼
第二章  帝京气象
  永远的中轴线
  天朝上国,舍我其谁?
  “天子”留下“足迹”
  俯瞰中原
  秦直路
  王气不可泄漏
第三章  破碎王朝
  后的圆明园
  大清皇帝懂得了新名词:租界
第四章  街头巷尾
  照片上的旧牌坊
  胡同情思
  不紧不慢,有板有眼
第五章  晨钟暮鼓
  有声无言
  宗教是统治者手中的一根拐棍
  忍俊不禁的神像
  女性的温柔,男人的仗义
第六章  庙会梨园
  儿时旧梦
  戏园子,名角儿,常座儿。
    挽歌
第七章  大都子民
  羊杂碎、胡椒盐
  衣食住行
  图片上的老北京人
第八章  世俗风景
  “秦直路”远去了
  不折不扣合乎礼仪的废话
  天棚鱼缸石榴树厨子肥狗胖丫头
北京大事记
媒体评论
  徐城北……有的是故事,家庭的背景让他从小小年纪就接触到沈从文、聂绀弩、汪曾祺等人物。后来进入梨园行,又接触李和曾、袁世海等*级人物。所以徐城北随便一说,就是一段掌故;简单一学,就是一个大师级的唱腔,而且惟妙惟肖。
  ——《新京报》
  他的杂(涉猎广泛)、散(散论闲文)、玩(把玩品味)成就了他的非专业写作,更多了读友。于是一发不可收,越发信手拈来……书中说人说事儿,这或许正是读者想看到的。
  ——《新闻晨报》
  徐城北的书,内容一般集中在京剧和城市这两个领域,而这两类的图书也为读者认可和赞誉。写京剧、写老北京老字号,既不全是为了研究,也不尽是为了回忆,只是为满足广大读者的喜爱。
  ——《太原日报》

 

在线试读
  l俯瞰中原
  次来到北京的人,如果他蓦然站在了天安门广场,他肯定能感受到“这就是首都,这就是中国”,自己则是它的公民。旧时代(明、清、民国)次来到北京的人,如果蓦然间站在了城市中心地带,他肯定会感受到“这就是帝京”,自己则是它的臣属或子民。
  帝京气象,首先要求得有一个“像样儿”的城,得有一个可以俯视八方的制高点。北京的制高点,在昔日就是景山(又称煤山)上的万春亭,它是皇帝的私家园林,老百姓是进不去的。它的位置高于皇宫,甚至高于三大殿上皇帝的宝座。在三大殿上,皇帝宝座后边有屏风,上朝的大臣能看见,不上朝的老百姓自然看不见,屏风起到一种衬托托皇帝威严的作用。而这整座东西向展开的景山(煤山),就等于是皇帝宝座后的一座特大屏风,平时走在街上的老百姓,随便一抬眼都能看得见。切莫轻视这“随便一抬眼”,皇帝的权势和威严,也就全渗透在里头了。
  景山上边的万春亭,是地理和物质上的制高点。而政治上的制高点,就是皇权皇位的传递或变异。每个皇帝都有一大堆儿子,按规矩是长子继承皇位,这种规矩已经延续了许多朝代。
  一般来说,无论是年迈的皇帝,还是皇帝身边的丞相重臣,都是要小心翼翼去遵从的。然而历史又不断发生意外——可能是皇帝有偏心的,特别疼爱宠妃生的小儿子;可能是哪个小儿子生来就盯着这“九五之尊”,联合大臣谋朝篡位。像清代的雍正即位,他本是“皇四子”,凭什么就继承皇位?有传说讲,老皇帝遗诏上原来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可被执掌遗诏的亲信大臣事先改了一笔——把那个“十”字上边加了一“横”,就变成“传位于四子”。当然,这仅仅是传说,可能是仇恨雍正的人的演绎;但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的事实是,就在雍正即位不久,原先和雍正有竞争力的两位皇兄、皇弟,就不明不白死去了。所以说,昔日每当老皇帝死和新皇帝登基的时刻,就是政治制高点上正在发生明争暗斗甚至是谋杀之时。在大多数情况下,老皇帝一死,从北京到全国要举丧好长的时间,不许娱乐,不许唱戏,街市上不许“见红”……侯宝林相声中说的“卖菜——尤其是卖红萝卜的,在国丧时期真要想卖,也得弄个蓝布套把萝卜套上再卖”,则是极而言之却又无比真实的夸张。
  有时在皇位继承上也会发生变异,比如慈禧和光绪两人之间的“斗法”。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革新派,身边都围绕着一批人物,也集结了一股不小的力量。斗争中一直是“后党”占优势,后来光绪被囚禁在南海瀛台,为防止他再和外边联络,慈禧命令把围墙都修了双层。我们如果能到实地去驻足品味,那“滋味”肯定是够悲辛的。帝后争斗到后,都病倒在床,而且都很沉重,很难说是谁先死,但俩人挣扎着都不肯先死。因为事情的后果是明摆着的:只要有一个先死了,后死的那个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能把政权拿回到自己手里,然后颁布圣旨……据说,病体沉重的慈禧曾让太监把自己抬到瀛台,一直抬到病体更加沉重的光绪的病榻前,娘俩儿就这样一言不发地默默相视——在这一刻,两人的内心活动肯定够丰富也够刺激的了,后,才是光绪悻悻地走了,慈禧也就在当天夜里一命呜呼……关于光绪的死因,有人认定是慈禧感到自己不行了命人先给光绪下毒,可近人调出光绪藏在宫廷御医的病案一看,发现光绪还是因疾病过重“自己死的”。
  在此之前,传说慈禧有一个阴谋,想借光绪去天津小站阅兵之机刺杀光绪,但这件事并没有落实,慈禧身边的重臣信誓旦旦说“没有”,后来袁世凯也说“没有”。
  在此之后,在政治制高点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就更多。辛亥革命在武昌举行,孙中山就任了临时大总统,共和大势所趋。末代皇帝溥仪下诏宣布退位,中国的封建王朝从此结束。稍后,北京的袁世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篡夺了几乎全部的权利。孙中山从中国大局出发,情愿把大总统位让给袁,但坚持要袁必须到南京来当这个总统。就在孙中山委派的迎请袁南下的人一到北京,袁悄悄策划了一场兵变,借以证实自己确实无法离开北京。迎袁的人轻信了,南京一边也无奈了,后袁世凯终于在北京继任了大总统。
  此后,围绕袁世凯恢复帝制在北京展开的争斗更是层出不穷。蔡松坡巧妙逃出北京回到云南,公开宣布讨袁;袁当了几十天皇帝,后灰溜溜病死;张勋率领自己的“辫子兵”挺进北京,宣布复辟,在那几天北**华门大街上跑来跑去的,都是清王朝的遗老遗少,这也成为北京近代史一个短暂奇景。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把一直在故宫里受优待的溥仪轰出北京,赶到天津去当寓公;孙中山抱病北上进入北京,几次演讲都受到热烈欢迎,但后逝世于北京。初灵柩葬在西郊碧云寺,几年后移灵南京,但从碧云寺一起灵,经颐和园后进入北京市,沿途几十万人飞泪如雨相送,那情景却是北京历史上从来还没有过的。
  如果没有以上这些发生在北京的完全可以称为“历史事件”的事儿,那么后来和今天的北京,也就不成为北京了。北京的那种大度大方和独有的帝京气象也就无从显现。

  ……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城影像丛书)”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关心一带一路,必读丝绸之路)

EUR €73.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民国北京城(典藏版)

EUR €96.99
加入购物车

新知文库60·城市的故事

EUR €31.99
加入购物车

楼兰啊,楼兰

EUR €31.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