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575376
★郑和——世界历史上的杰出航海家;具有强烈海权意识的卓越军事家;“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者;七下西洋壮举,创造世界新的海洋文明
★阎崇年、郦波联袂推荐
“郑和下西洋”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郑和船队以豪迈的胆气、一流的航海技术,踏破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风浪,与三十多个国家展开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了“共享太平之福”的新局面。“郑和下西洋”将中国的航海事业推向*,彰显了中华民族走向海洋的信心和力量。
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深刻解读“郑和下西洋”,揭示了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家经略海洋的重要意义,对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落实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启发当代人理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积极作用。
第一章
不翼而飞的档案
第二章
明成祖的心事
第三章
统帅的才能
第四章
无与伦比的团队
第五章
宝船之谜
第六章
超级船队
第七章
垂问《郑和航海图》
第八章
海上生命曲
第九章
有朋自远方来
第十章
独特的贸易
第十一章
文明播四方
第十二章
郑和逝世之谜
前 言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涉及到明代中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无论学者从哪个角度入手研究它,都会获得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军人研究郑和下西洋,最关注的莫过于它的军事价值。郑和船队首先是一支力量强大的海军舰队,它的人员组成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是军人,它的船舶是代表当时中国最先进造船技术的战船,它的航行编队,带有明显的战术色彩,它的统帅是具有卓越才能的军事家,它出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耀兵异域”,实现世界和平。如此显明的军事特征,无疑为我们借鉴其军事意义提供了指导。郑和下西洋的军事价值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诠释了科学技术与军事之间的关系。自明朝建立以来,经过两代皇帝的努力,社会逐渐走向繁荣,科学技术较之前代有了较大发展,尤其在造船和航海方面,逐渐跃居世界前列,传统木帆船的制造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各地船厂相继建立,建造出了五千料的巨舶。航海方面也是继承了宋元以来的丰硕成果,将“定量航海”推向了极致。最先进的技术往往首先应用于军事,在郑和下西洋时期也不例外,无论是宝船质量、船载武器,还是航海技术,都体现了明代的最高科技水平。这是符合科学技术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基本原理的。
第二,它诠释了外交与军事之间的关系。外交和军事,是处理国家关系的两种手段,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即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在一定的情况下两者可以偏重,但决不可偏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在于理顺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使郑和无论在处理暹罗和满剌加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还是抑制锡兰山国的强权行为上,都表现得从容不迫,底气十足。如果失去了郑和船队的强大支撑,仅靠外交手段,想换来“天书到处多欢声”的生动局面,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它诠释了海上力量与沿海国家盛衰之间的关系。郑和下西洋的出现,是明代初叶中国国力兴盛的表现和结果,离开了一定的国力支撑,郑和下西洋决不可能维持二十八年之久。同样,国家的强盛,也离不开像郑和下西洋这样能够推动国家开放、交流,不断走向发展的重大举措的实施。从反面看,郑和下西洋中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力的趋弱,带来的后果也必然是对国力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古代海权的含义和特征,因为海权是沿海国家利用和控制海洋的能力,海权的盛衰,是沿海国家盛衰的晴雨表,正因为如此,郑和下西洋的兴盛废止,必为今日海权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它诠释了和平与战争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平与战争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人类世界,不存在没有和平的战争,也不存在没有战争的和平,战争是和平的重要保障。郑和船队在七下西洋过程中,共进行了三次战斗,都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都是为和平而战,它不仅没有违背大明朝“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的基本方针,反而是维护这一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这三次战斗都是必要的,没有它,就不可能使和平航线从东南亚延伸到西亚乃至非洲,没有它,就不可能实现郑和下西洋的终极目标。
仅仅从军事角度入手,我们就可以发现郑和下西洋如此丰富的历史价值,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价值那就更不待言了。可是说,郑和下西洋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历史宝库。
然而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价值在几百年中被严重低估,对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研究也仅是百年前的事,即使在建设海洋强国的今天,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未能向大众广泛普及;大中小学的教材难见郑和下西洋的内容;高等学校开设郑和下西洋课程者凤毛麟角;官方的研究机构寥寥无几。这使我想起了十多年以前出现的“孟席斯现象”。 加文·孟席斯是英国皇家海军一位退役军官,他为了弄清郑和下西洋的真相,耗费十四年时间,遍历世界各地,走遍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港口,考察了九百多家博物馆和图书馆,最终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郑和船队在第六次下西洋时发现了美洲大陆。这一结论在欧洲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它可能改写世界历史。然而当孟席斯满怀热情来中国阐发他的观点时,却受到冷落,原因是“对于大部分中国媒体记者和历史专家而言,孟席斯的理念近乎荒唐”,这种现象被人称作“孟席斯现象”。先不说孟席斯的观点是否正确,单说一个退了役的外国军官,以他职业的敏感性,以他探索海洋的精神,以他超乎寻常的研究方式,去追寻中国古代一段辉煌历史的真相,这种精神就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钦佩,更何况他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学术界来说,有可资借鉴之处。然而事实上,一方面是学术界对孟席斯观点的强烈质疑和大加挞伐,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孟席斯其人其事的漠不关心,暴露出的都是国民海洋意识的淡薄。
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郑和下西洋》,目的就在于以我个人的微薄之力,以“百家讲坛”这个联系大众的平台,宣传和普及郑和下西洋,增强国人的海洋意识和海权观念。特别是配合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宣传,让国人充分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我在《郑和下西洋》系列节目讲稿基础上扩充而成的《郑和下西洋》书稿,其指导思想也是如此。但愿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实现我的初衷。
马骏杰
丁酉春于山东烟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