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42123
★历时8年,翻阅数百万字资料,真实再现一个有血有肉的王阳明!
★细致入微,剖析王阳明内心世界,述写从凡人到圣人的成长轨迹。
★通俗易懂,拿起就读,跌宕起伏,精彩纷呈,快感不断!
——————————————————————————————
跟随王阳明,读懂心学,你将无限智慧、无限强大!
他是光耀古今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伟大圣人。
王阳明的一生辉煌而传奇,他十二岁就立志要做圣人,十五岁前往边关考察,新婚之夜与老道彻夜交谈。步入凶险难测的官场后,他因直言上谏而被贬,几经生死,坎坷不断……终于,在蛮荒僻静、远离京城的贵州龙场,他顿悟了圣人之道,由此创立了心学。
其心学中“知行合一”“心外无物”的实践运用,让他屡用奇兵,一次次平定叛乱,挽救大明王朝于危急时刻,成就了他人难以企及的赫赫事功。
数百年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张居正、黄宗羲、曾国藩、章太炎对其推崇备至;阳明心学甚至东渐日本,造就了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帷幕,日本当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视王阳明为精神偶像……
本书作者历时八年,翻阅数百万字的王阳明著作、言论、资料,一字一句,完整讲透王阳明传奇的一生。翻开这本书,你将真正读懂王阳明,领悟心学的无边智慧和无穷力量。
章
一个梦想做圣贤的世家子弟
第二章
王阳明的问道之路
第三章
龙场:那九死一生中的顿悟
第四章
东山再起,重在京师开坛讲学
第五章
传道授业于江淮地区
第六章
在南赣靖乱中一展长才
第七章
在平叛宁王时费尽周旋
第八章
致良知,打开了学至圣贤的门径
第九章
日暮途远,尽显一生光明
于是,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在一座向阳的山坡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家搬石破土、砍竹伐木,居然建起了一座像模像样的屋舍——这座有居室、有客厅、有凉亭、甚至看起来相当气派的房屋,俨然已是方圆几十里规模也奢侈的建筑。
不过这座新居并不仅仅是要让阳明来受用的,而是另有缘由:当时,远近数省的学子听闻到阳明先生到了龙场,居然不辞艰辛,纷纷赶到当地向他请教;有见于没有一处让自己安心讲学、让学子安心就学的地方,阳明这才决意修造此屋。
由于房屋建在龙场的山冈之上,所以阳明便以“龙冈书院”命名之,以作为自己日后重振圣学的所在。居室中虽几近空无一物,但孔夫子曾道“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遂取名为“何陋轩”;凉亭边种上了竹子,于是便命名为“君子亭”;客厅宽敞明亮,遂取名“宾阳堂”。
后来,阳明在所作《龙冈新构》中记述此事道:“诸夷以予穴居颇阴湿,请构小庐,欣然趋事,不月而成。诸生闻之,亦皆来集,请名‘龙冈书院’,其轩曰‘何陋’。”
在“小洞天”附近,还有一个石洞,那是阳明读书与自省之处,他将其命名为“玩《易》窝”——孔子认为《易》精深,堪玩味,它代表着人对命运、天理的参悟,非穷尽一生不可。
阳明从小到大就基本生活在士大夫的圈子里,虽然多次南来北往,加之有刑部主事的经历,对于当时的社会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底层社会的认识,却还不够深切,因为他平生还没有困窘到那种不堪的境地。
然而自从来到龙场以后,生活之困窘已不堪言状;另外他的所见所闻也已与士大夫圈子格格不入——在这里,他所见到的是大明落后地区的民风民俗,从流亡者口中听到的是社会的阴暗的一面。
那些中原亡命,尽管多是一些逃难逃荒而来的,但也有不少是因参与了暴动、起事而被朝廷缉拿的,更有一些是因怕被株连才不得不选择避走他乡的。只是阳明见他们本性不坏,便没有拒绝同他们相往来;而且这些人大多生活极其困窘,也着实让人同情。
正是从这些人口中,阳明闻听道:“如今人们纷纷戏言,目今天下有两个皇帝,一个是坐着的朱皇帝,一个是站着的刘皇帝。”除了因勒索官员枷死无数、增加他的故乡陕西的乡试名额、罚得原户部尚书韩文等人倾家荡产外,阳明还得知了刘瑾新近的一些荒谬之举:刘阉蔑视礼法,居然令寡妇尽嫁,丧不葬者焚之……
更有当朝天子的一些新闻:正德以前就有秽声在外,但如今在群小的引诱和帮助下,更是以抢掠妇女、充实“豹房”为能事,以至闹得民间汹汹不宁。
有一个穷秀才,考了大半生都未得中功名。后来他实在走投无路,见家乡有人举事,便横下心来参与其中,做着管账和负责来往文书的工作,希图混碗饭吃。
有一天,他跟阳明讲到这样一件趣事:“小的家在北直隶霸州,我们当地有个叫王智的,他有个女儿叫满堂。这个女孩长得那叫一个漂亮,脑子也好使,所以心性特高,我们当地人都传诵民谣道‘霸州一枝花,长在王智家,皇上选妃子,当然就是她’……
“满堂听到这街上唱的,也挺高兴,居然痴心沉迷,开始以王妃自居。就是去年的时候,满堂曾被选拔参加一次宫女的预选,由于这丫头一向自视甚高,以为必得,不肯给那些选拔的太监和官老爷好处,结果竟落选了……
为这,满堂大受刺激,居然闹得精神有些失常。这丫头日思夜想,都不忘要嫁给一个人中龙凤、能够称孤道寡的人。”
那人说到这里,阳明为表听得仔细,于是插嘴道:“天无二日,地无二王,难不成她还想退而求其次,想嫁入藩王的府第不成?”
“呵呵,王先生,您这堂堂正人君子哪能明白我们这些个小民的想法,唉!我们也没得什么见识……”
“哦,那你快说!这满堂后来怎么样了?”阳明好奇道。
“后来有个叫段鋹的江湖术士,他利用道教中的偏门歪说鼓惑人心,扯起了一道‘大顺平定’的黑幡,宣扬什么‘天道已变,五行中以金克木,段为金,朱为木,朱家气数已颓尽,段氏金长坐皇廷,义信男女来结拜,封王赐爵共荣华’……”
“啊!这不是要造反吗?”阳明这个忠臣孝子,听到这里便有点坐不住了。要说依靠邪教来组织造反的,历史上就多了去了,远的如东汉末年的张角兄弟利用太平道起事,近的如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利用白莲教起事;这还是有名的,其他不太知名的则多如牛毛。
“就是要造反”,那人并不讳言:“可是广大的老百姓懂得什么?大家不过是被贪官污吏逼得没活路,才铤而走险!但凡能有口饭吃,哪个活腻味了,愿意干这诛灭九族的勾当……”
阳明自然也明白这些,要想彻底消除民乱,除了要对起事人众加以剿抚外,首要还是应该解决贪官污吏的问题。见阳明已经不言语了,那人于是接着讲道:“老段不久就纠集了上万之众,实不相瞒,小老儿我一时鬼迷心窍,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老段自制了皇冠龙袍,便每天正经地披戴起来,他眼见队伍声势日大,也就开始称孤道寡,自称‘平顺大帝’,又分设丞相、元帅等官,不瞒先生,小老儿因为能够识文断字,也被封了个军师将军呢!呵呵,这帮家伙,拿老子当诸葛亮了!不过,说起来那段日子酒肉不断,倒正经快活……
“我们主要在北直隶和山东一带活动,那老段在做游方道士时,就已经垂涎满堂这个霸州美人的姿色,所以后来他便派了人到霸州,抢出满堂,又册封她做了贵妃……
“满堂正经的皇妃没做成,却做了老段的押寨夫人,但好歹也得了个‘贵妃’的名,管它嫁的是朱皇帝还是段皇帝。呵呵,这一来她倒心满意足了,那心病也好了,想着天命宫中、贵为妃子并非虚言……”
“从逆这可是大罪啊,满堂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我们的队伍被官军打散了,头目们被抓的被抓,被杀的被杀,逃的逃了,满堂等一干妇人都被掳进了京,向朱皇帝作献俘之用……按说他们都是没个活的,但是您猜怎么着,没想到这个小皇帝当场就相中了满堂,当晚就要了他……”
“这成何体统?”阳明起初还很怀疑对方说的,以为是污蔑今上,可他却未露声色,准备先听下去再说。
“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百官们也都认为‘与贼妇连衾共枕,难防不测之忧’,于是纷纷上书要皇帝将满堂正法。这大臣们一窝蜂儿似的来扫皇帝的兴儿,正德小爷一下就怒了,臭骂他们道:‘这些该死的迂奴才,你们不懂人情,不懂道理,更不知国史为何物,还有脸做翰林和御史!难道你们不晓得我朝太祖皇帝在剿平伪汉陈友谅之后,就将老陈的宠姬美妾,逐个召入侍寝,以发扬武德弘烈吗’……
“哈哈,满堂这丫头就如此阴差阳错,成了真皇帝的枕边人……”
此事说的有板有眼,合情合理,不由得阳明不信。太祖的第八子朱梓,他便是太祖与陈友谅的妃子所生,曾被封在南昌为潭王。
对于那些逃难逃荒的,阳明南来北往,也见过一些,但是自从正德当政以来,国是日非,流民、民乱已渐有增多之势。
有一天,阳明便忍不住地向一位学生叹息道:“昏悖在上,民困于下,日久必生大变!”
“昔日郑侠一副《流民图》就令宋神宗罢了王安石的宰相,而今天子若是晓得民间疾苦之状,又该做何举动呢?”那学生疑问道。
“宵小环侍左右,忠臣良士皆被疏远,天子纵有尧舜之性,怕也难有所改悔……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今见天子其不得人心也如此,真不知何时是个了局?”阳明感慨道。
直到此时,在大量接触过这些流民之后,阳明的身心便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触动,他对于人生与社会的认识、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加上他个人的际遇,阳明的思想马上就要脱胎换骨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