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251475
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
——本书作者
◆本书作者 只为回答:为什么契诃夫赢得了全世界读者持久的爱?观点出人意外而又令人信服!
◆本书译者 蓄10年之势翻译出版本书,有一个目的:这是一本带给自己教益和感动的书,曾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如此恩泽,应该惠及他人。
◆本书编辑 写万卡、小公务员、变色龙、海鸥、樱桃园的那个作家,原来是这样的。
这是一部中俄两国学者共同向契诃夫致敬的作品!
本书的作者——在1940年代驰名俄罗斯和欧洲的记者、评论家伊利亚•爱伦堡说:“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
著名俄文翻译家、契诃夫专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珍藏了半个世纪的珍爱之书:“10年前的一天。我终于决定将这本给了我很多教益与感动书翻译过来!”
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的创作初衷:“关于契诃夫,已经写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勤奋的文学评论家写过他,20 世纪初的一群大作家——高尔基、托马斯•曼、鲁迅、萧伯纳、高尔斯华绥、莫里亚克,也写过他。我起意和读者交流一下我对契诃夫的生活与创作的看法,并不想发现早已被人发现的道理。我仅仅作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新时代的文学家,试图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契诃夫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其生命力远比所谓的“契诃夫作风”久远得多。这是老问题——关于作家的责任,关于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关于艺术的规律。这是个古老的,但也许是*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大时代需要大艺术。在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时代,应该说说人的心灵的卫星。”
我读《重读契诃夫》——代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附录 惜别樱桃园
我读《重读契诃夫》——代序
一
我与契诃夫的相遇是在1959年,那年我在莫斯科大学文学系读三年级,同时也报名进了为时一学年的“契诃夫戏剧”进修班。这个进修班的指导教师是拉克申,他很年轻,也极有学问,后来成了著名学者,还担任了苏联契诃夫学会的主席。
拉克申老师在课堂上讲课,让我们相信,契诃夫是一位与我们现代人的心灵相通的经典作家。他是这样开始向我们介绍契诃夫的:
“契诃夫的剧本里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反面人物的。但也有他不喜欢的剧中人物,他不喜欢心中没有痛苦的人。他相信物质与精神的冲突是永恒的,他喜欢的人物都是因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而痛苦着的。”
这太有启发性了,因为他一下子就破除了当时还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简单化的社会学批评方法。
学习了一年之后,我当真爱上了契诃夫。而就在这1960年,我在莫斯科大学的书亭买到了刚刚出版的《重读契诃夫》。爱伦堡在这本书的章里说:“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当我读到爱伦堡的这句自白时,就意识到,爱伦堡也将是一位我可以引为知己的老师,他的这本《重读契诃夫》是值得我珍爱的一本书。
可以说,早是拉克申,继而是爱伦堡牵着我的手走近了契诃夫。而10年前的一天,我终于决定将这本给了我很多教益与感动的书翻译过来,还在记录我译文的本子上郑重地写明:2008年3月29日开始翻译爱伦堡的《重读契诃夫》。
二
爱伦堡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既写诗歌,也写小说、战地札记、时政评论;“二战”后成了社会活动家,出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周游列国;到了晚年,又回归书房,潜心写作,写出了两部独具一格的作品:《重读契诃夫》和《人•岁月•生活》。这两部作品都可称为他告别世界前的绝笔之作。爱伦堡在《人•岁月•生活》第三卷开头说:“这本书有很浓重的主观因素。这本书不是历史的记录,而更像是作者的内心倾诉。”我们从《重读契诃夫》中也能发现作者的不少内心倾诉,难怪他的笔端能流淌出那么多动人的温情与抒情,与我们通常读到的学院派论作大异其趣,能让我们联想到读《金蔷薇》时获得的意趣。
1922年5月29日,女诗人茨维塔耶娃送给爱伦堡一本书,书的扉页上写着:“您的友谊对于我比任何仇恨都珍贵,您的仇恨对于我比任何友谊都珍贵。”由此我推想,爱伦堡应该也是个很有魅力的人。
1942年10月20日,爱伦堡发表题为《俄罗斯的安泰》的战地札记。他说:“为什么德国法西斯的旗帜不能在斯大林格勒上空飘扬?因为那里有人在,而人在战斗:这是俄罗斯人。对于祖国的爱泛滥开来,像春汛的河流,可以淹没一切。已经没有个人的命运了。只有祖国的命运……”从中我们能感触到他火热的爱国热忱。
1956年的一个秋日,莫斯科首次举行毕加索画展,观众蜂拥而至,大有不等开馆便破门而入的架势。此刻爱伦堡站了出来,说:“同志们,这个展览我们已经等待了25年,那就让我们再等25分钟吧!”此言一出,场面复归平静。
我们能想象到他的机智与幽默。而读过《重读契诃夫》的人,都能感受到他旁征博引的学养。文如其人,就在《重读契诃夫》中,在他的学识之外,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独立人格和自由心态。
……
在契诃夫的作品中,有不少不幸的婚姻,牵涉到金钱、债务、庄园、住宅的纠纷;或是有钱的年老的丈夫欺辱妻子,或是妻子挥霍丈夫的钱财。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也有不少失望的丈夫和委屈的妻子,但这不牵涉土地或陪嫁。契诃夫非常准确地描绘了他生活的那个世界。那个世界本身在我们看来,既不豪迈,也不动人,但契诃夫所展现的人物却让我们感到亲切。
——伊利亚•爱伦堡
1960年,我在莫斯科大学的书亭买到了刚刚出版的《重读契诃夫》。爱伦堡在这本书的*章里说:“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当我读到爱伦堡的这句自白时,就意识到,爱伦堡也将是一位我可以引为知己的老师,他的这本《重读契诃夫》是值得我珍爱的一本书。 ——童道明
对于过去时代的作家的爱,首先取决于他们对于读者心灵世界的亲近。当一部文学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仅仅是过去时代的社会画面,那么爱便让位给了对于作者洞察力、社会责任感、写作才华与技巧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肯定。
既然哈姆莱特深受心灵煎熬,我们何必关心宫廷阴谋?千百万人阅读《红与黑》,难道是为了知道19世纪20年代末的法国社会的情状?谁敢于肯定,《堂吉诃德》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激励人心,是因为它是对16世纪流行在西班牙的骑士小说的讽刺?有人会说我这是在抬杠,说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能真实地表现过去的时代,与此同时,又能以精美的文笔、艺术的结构与和谐,使各个时代的人们感到愉悦。而在我看来,这不是解释,而是随心所欲的花言巧语。如果一个艺术作品,不管它过去曾经如何宏伟,但如果它的思想、它的性格揭示、它包含的情感,与下一代的人的思想感情脱了节,它也就失去了魅力。高乃依和拉辛激励了人心200年,但对于19世纪的浪漫主义者来说,他们就是难以理解和不合时宜的了。哥特式建筑在文明社会风行了400年。波伦亚画派对于17世纪的人来说是绘画艺术的,而在20世纪的人看来就是匠气十足的作品了。
作家与人民同命运,关切他们的痛苦与希望。力图回避现实生活,脱离活生生的人群,逃避现实地关注“永恒主题”,常常把作家引向创作的失败。当契诃夫在写作有关“小人物”的小说时,作家梅列日科夫斯基(契诃夫称他为“饱汉”)却试图涉及“永恒的主题”。但他的装腔作势的三部曲《耶稣和反耶稣》今天还能使哪个人感兴趣吗?对于卓有才华的作家列昂尼德•安德烈耶夫,契诃夫做过这样的评价:“……缺乏平易、自然,他的才华如同一只人造的夜莺的歌唱。”契诃夫逝世后不久,安德烈耶夫写了剧本《人的一生》,莫斯科艺术剧院把它搬上了舞台,安德烈耶夫想表现某种广义的人的一生,结果表现的却是一个上了发条的木偶,现在谁也不会想着去排演《人的一生》了——无论是在我们这里,还是在巴黎,或是在澳大利亚。那些想追求“永恒”的契诃夫的同时代作家,写出来的都是短命的作品。契诃夫与自己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喜欢幻想,即使是展开想象,他也立足在故土上。在展现自己的同时代人的时候,他在他们身上揭示了能为我们所理解的品性。关于地方自治、关于慈善机构的作用、关于托尔斯泰主义的失败等话题已经过时了,但在契诃夫的作品中讨论这些话题的人物还是活生生的——这不仅因为这些人物都是各种社会情绪的表达者,而且还因为他们都是带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都是心怀着希望、苦恼与迷茫的人。1939年,法国作家让-里沙尔•布洛克在巴黎舞台上看了《海鸥》之后大受震撼:“契诃夫在小说和剧本中表现的这些革命前的俄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与法国作家吉尤、马尔罗、莫里亚克、贝纳诺斯、尼桑、阿拉贡的人物相仿佛……”那时他以为这种相近,这种契诃夫的现代性是来源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法俄两个社会的共同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洛克又到了苏联,他在莫斯科看了契诃夫戏剧的演出,他思考为什么契诃夫的戏剧能被苏维埃的青少年所理解,他对契诃夫的评价就更高了。
司汤达说过:“应该让对于一定立场的坚持不至于掩盖人身上的激情。过了5年、10年之后,坚持一定立场的人不会再感动人。只有虽然所处的历史阶段将会完结但依旧让人感兴趣的人,才值得去描写。”我以为这段话准确地说明了契诃夫作品的生命力。历史已经给里沃夫医生、“公爵夫人”、可怜的米修斯的姐姐、高官奥尔洛夫的不肖之子,以及其他一些契诃夫作品中的人物做出了判决。现在使我们感兴趣的,不是这些人物在读过报纸后都争论了些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痛苦、他们的喜悦,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我们的现代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