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2173273
传统民居是民族的写照,是民族的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意识等文明成果*丰富、*集中的载体。我国传统民居因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居类型和异彩纷呈的建筑形式,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是世界上独特的建筑体系,是民间精粹、国之瑰宝,是难以再生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传统民居调查,历时9个月,经过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1200余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倾情努力,完成了传统民居类型、代表建筑和传统建筑工匠的逐县调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次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成果包括1692种民居、3118栋代表建筑、1109名传统建筑工匠,经反复探讨、科学梳理,归纳出564种民居类型。此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也调查归纳出35种民居类型。全国共归纳599种民居类型,全部纳入《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本书共分三卷,以省为单位进行章节划分,各省按照行政区划顺序排列。全书收集了全国各地以及主要民族的典型民居,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所收纳的传统民居类型的分布、形制、建造、装饰、代表建筑、成因和比较/演变,使读者对中国传统民居有一个总体的、系统的认识。语言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每个类型的基本特征,相关配图图片大部分为各层级的工作组前往实地调研拍照的一手资料和实地勘测图,对每个民居类型的介绍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该书是首次国家层面的传统民居全面调查,是*部体系完善的中国传统民居分类全集,也是弘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世代传承的宝典,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资料性,是传统民居研究者、爱好者、建筑师以及收藏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参考书。
全书图文并茂,铜版纸彩色印刷,装帧精美,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
北京民居
1.城区住宅
2.城区商宅
3.郊区山地合院
4.郊区平原合院
天津民居
1.城区传统民居
2.郊区传统民居
3.近代住宅
河北民居
1.冀北民居
2.冀中民居
3.冀南民居
4.冀东民居
山西民居
1.晋北民居
2.晋西民居
3.晋中民居
4.晋东民居
5.晋东南民居
6.晋南民居
内蒙古民居
1.蒙古族民居
2.汉族民居
3.东部少数民族民居
4.混合民居
辽宁民居
1.少数民族民居
2.汉族民居
3.近代住宅
吉林民居
1.汉族民居
2.满族民居
3.朝鲜族民居
4.蒙古族合院
5.近代住宅
黑龙江民居
1.满族民居
2.汉族民居
3.朝鲜族民居
4.鄂温克族民居
5.赫哲族民居
6.近代住宅
上海民居
1.传统民居
2.近代住宅
江苏民居
1.苏南水乡民居
2.宁镇地区民居
3.苏中民居
4.苏北民居
浙江民居
1.浙北民居
2.浙东民居
3.浙西民居
4.浙南民居
安徽民居
1.皖南民居
2.江淮民居
3.皖北民居
中册
福建民居
……
江西民居
山东民居
河南民居
湖北民居
湖南民居
广东民居
广西民居
海南民居
重庆民居
四川民居
下册
贵州民居
云南民居
西藏民居
陕西民居
甘肃民居
青海民居
宁夏民居
新疆民居
香港民居
澳门民居
台湾民居
北京民居
天津民居
河北民居
山西民居
内蒙古民居
辽宁民居
吉林民居
黑龙江民居
上海民居
江苏民居
浙江民居
安徽民居
传统民居是民族的写照,是民族的生存智慧、建造技艺、社会伦理和审美意识等文明成果丰富、集中的载体。我国传统民居因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居类型和异彩纷呈的建筑形式,蕴含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是世界上独特的建筑体系,是民间精粹、国之瑰宝,是难以再生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了传统民居调查,历时9个月,经过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和1200余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的倾情努力,完成了传统民居类型、代表建筑和传统建筑工匠的逐县调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次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成果包括1692种民居、3118栋代表建筑、1109名传统建筑工匠,经反复探讨、科学梳理,归纳出564种民居类型。此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也调查归纳出35 种民居类型。全国共归纳599种民居类型,全部纳入《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以下简称《全集》)。
这是一次对我国传统民居的大调查、大整理、大弘扬、大传承,具有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首次国家层面的传统民居全面调查
有关学者和机构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对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丰富成果,但都有一定的地区局限性和分类的片面性。这是次从国家层面组织的全国范围的大调查,通过这次调查,一些传统民居研究基础较薄弱的地区填补了空白,如西藏、内蒙古、海南、山东等;一些具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地区全面扩展了调查范围,如北京、江苏、湖北、湖南等;一些研究基础较好的地区深化了研究成果,如云南、广东、福建、香港、澳门等。这次调查全面掌握了我国传统民居的分布现状。
二、部体系完善的中国传统民居分类全集
这次对全国传统民居的体系研究,以地域性和民族性作为主要分类依据,破解了长久以来我国传统民居分类难题,梳理出多达599种民居类型,挖掘和发现了一批新的传统民居类型。这套全集展示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全貌,丰富了对传统民居的认识。次以统一的体例和格式进行梳理和编纂,推进了民居的比较研究。
三、弘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新阶段
这次调查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部全集向国人和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传统民居的类型和代表建筑,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建造思想、社会伦理和审美意识,丰富了世界文化遗产记录的文献宝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次调查充分挖掘的各地区传统建筑要素,是当地特色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也是建筑设计创作的重要源泉,对延续历史文脉、指导当代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调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各界保护传统民居的积极性,凝聚了力量,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新的骨干队伍,推动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普及和教育。
四、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世代传承的宝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这次调查涵盖了全国现存传统民居几乎全部类型,这部《全集》是传统民居的辞海,是我国传统民居研究的里程碑,必将成为对后人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筑历史文献和传世宝典。
本书共分三卷,以省为单位进行章节划分,各省按照行政区划顺序排列。每个传统民居类型按照分布、形制、建造、装饰、代表建筑、成因和比较/ 演变的顺序进行编写。
这部《全集》是中国传统民居调查的步成果,下一阶段还将进行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等调查和编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本书还留有很多遗憾和不足,欢迎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供补充资料,使之更加完善。
希望这套《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能为大家所喜爱。希望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传统民居保护工作,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载体,增强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自信。
“国新网”与“传统村落”发布的与本书相关的发布会报道:
http://mp.weixin.qq.com/s/o3BBtMNJKqo8Acx6PxNfLg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