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95168
翻译成64种语言出版
《苏菲的世界》二十世纪百部经典名著之一 中小学生推荐图书
《苏菲的世界》*简明有趣的哲学入门书 *温故知新的哲学历程录
留法插画师孙懿欢绘制精美插图
《苏菲的世界》
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达尔文、弗洛伊德等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伊甸园/1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魔术师的礼帽/10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神 话/21
……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
自然派哲学家/28
……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空无……
德谟克里特斯/41
……世界上巧妙的玩具……
命 运/47
……算命者试图预测某些事实上极不可测的事物……
苏格拉底/56
……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雅 典/71
……废墟中升起了几栋高楼……
柏拉图/77
……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少校的小木屋/93
……镜中的女孩双眼眨了一眨……
亚里士多德/103
……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
希腊文化/120
……一丝火花……
明信片/138
……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
两种文化/147
……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方式……
中世纪/161
……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文艺复兴/184
……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哪……
巴洛克时期/212
……宛如梦中的事物……
笛卡尔/229
……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砾……
斯宾诺莎/243
……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洛 克/253
……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
休 谟/264
……将它付之一炬……
柏克莱/279
……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
柏客来/285
……曾祖母向一名吉卜赛妇人买的一面古老魔镜……
启 蒙/301
……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
康 德/321
……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浪漫主义/342
……神秘之路通向内心……
黑格尔/362
……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祁克果/375
……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
马克思/389
……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达尔文/406
……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弗洛伊德/431
……他内心出现那股令人讨厌的自大的冲动……
我们这个时代/450
……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花园宴会/475
……一只白色的乌鸦……
对位法/490
……两首或多首旋律齐响……
那轰然一响/510
……我们也是星尘……
插图版序
在哲学启蒙书中,乔斯坦·贾德著的《苏菲的世界》也许是畅销的一本,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长销不衰的名著。在我看来,这本书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是得益于其巧妙的构思。全书实际上有两条线索:一是十四岁少女苏菲与那位神秘哲学家艾伯特之间的通信和往来,而通过哲学家对苏菲的授课和谈话,作者对西方哲学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和探讨的主要问题做了引人入胜的讲解;二是同龄少女席德与她父亲艾勃特之间的通信和往来。读者发现,两条线索由交错、靠近而重合,到头来真相大白,苏菲和神秘哲学家只是席德父亲艾勃特为女儿写的书里的虚构人物,或者毋宁说,是艾勃特化身为艾伯特在向同样化身为苏菲的席德进行哲学启蒙。
柏拉图曾言:哲学始于惊疑。事实上,不论是谁,倘若没有对世界的惊奇和对人生的疑惑,就不会开始哲学的思考。作者深明此理,无论讲述哲学本身的内容,还是设计故事的情节,处处着意激起读者的惊疑。他把哲学课变成了悬疑和破案,虚虚实实,似梦似真,对于少年读者——今天的苏菲和席德们——自然就充满吸引力了。
有趣的是,贾德的这本书虽然畅销全球,但至今没有一个插图本,而填补这个空白的竟是一个中国姑娘。孙懿欢自幼习画,留学法国,浸染当代艺术,其作品色彩绚丽,造型梦幻,也在虚实之间,恰与原著的风格对应。看她的插图,我觉得好像是把苏菲听哲学课时脑中闪现的图像捕捉住了,定格在了画纸上。我相信,贾德本人看了她的画,亦当会心一笑。
周国平
2012年8月16日
插图创作后记
对我而言,接受《苏菲的世界》的插画创作与其说是一个挑战,不如说是一场心灵之旅,哲学是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一个“无人之域”,一个“理性的梦”。从智者回归到赤子,“苏菲的世界”却又是稚诚、又鲜活的。理性和感性的交织,在这一点上,艺术与哲学似乎心有灵犀。
在绘画技法和思考逻辑上,我常常带着理性。如福尔摩斯探案般,在咀嚼文本时找寻线索,抽丝剥茧,然后抛入脑海,任其撒网联结.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还是康德的“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哲人的大脑中凝练的种种奥秘言语,透过“苏菲”懵懂的眼睛,投射在我的心中,这些“言语”似埃及象形文字一样默念转译成为了一个个鲜活的符号图像。而想像是踏在无数次阅读和沉思的基石上而雀跃起来的。
终的作品呈现正与梦境相仿,细腻感性,我和苏菲一样,和孩童一样保有着对丰富色彩和奇幻美丽的敏感和欣喜。于是,线条和色彩便成为了编制童趣的绝佳媒介:造型成为了固态,勾勒造型,罗列线条;色彩幻化为液态,如想像般轻松,又如梦境般轻盈。在画面层层晕染成型的时候,我仿佛变成了苏菲,千万个阅读者也变成了苏菲,一同大着胆子,赤着脚丫和先贤大哲们做起这场“理性的梦”来……
苏菲是个典型的西方女孩,而我是个深受西方美学教育的东方女孩,中文版《苏菲的世界》向我开启了一道贯通东西方思想维度的任意门。小的时候,我研习丹青白描,长大些在国内接受了写实训练,而后出国深造,又接受从米开朗基罗到安格尔、梵高等西方大师的经典熏陶。曾留意在小城巷口的汉砖瓦当前,也流连于雅典神庙的爱奥民亚式立柱间。东方身份惯性和西方视觉体验,点点滴滴都凝聚在握着画笔的手心和黑色的瞳孔中。手心手紧,在用劲塑造一个美妙的世界,瞳孔好奇,在用心观察这哲性的宇宙。
苏菲的世界,我的世界,我在法国所创作的系列插画作品也是沿承一脉,从一个女主人公——“Yihuan小姐”出发,展现出一个表面美妙的虚幻世界。她谱写成短诗,她闪耀作装饰元素,她填充着思想,她剪辑为电影。“Yihuan小姐”是个两面交换的蒙板:
从表象来看,Yihuan小姐就是“我”:她是我所创造的带有点自传色彩的人物,她喜欢时尚、美容,并扮演不同的角色。
但其实,Yihuan小姐不是“我”:她常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她以我的面貌乔装成其他人,但并不代表我,她蝶蜕出无数的外壳和变体,因为在她心底深处希望过着不同的生活,她不赞成单一、刻板、已经过时的想法。而一切抽象性的社会身份、意识形态、本能欲望、希望绝望等等探究人类的核子都被包裹在一层层华丽的“糖纸”之下,Yihuan小姐在“糖纸”中和观众们对望着……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的作品有的小如掌叶,有的则鸿篇巨幅,但都起源于自己内心微孱的动机:试着从一个循规蹈矩和处处约束的现实世界中向着一个“理想国”式的艺术世界去遁逃,求索自由。
孙懿欢
2012年8月17日
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她们谈着有关机器人的问题。乔安认为人的脑子就像一部很先进的电脑,这点苏菲并不太赞同。她想:人应该不只是一台机器吧?
她们走到超市那儿就分手了。苏菲住在市郊,那一带面积辽阔,花木扶疏。苏菲家位于外围,走到学校的距离是乔安家的一倍,附近除了她家的园子之外,没有其他住家,因此看起来她们仿佛住在世界尽头似的。再过去,就是森林了。
苏菲转了个弯,走到苜蓿巷路上。路尽头有一个急转弯,人们称之为“船长弯”。除了周六、周日的时候,人们很少打这儿经过。
正是五月初的时节。有些人家的园子里,水仙花已经一丛丛开满了果树的四周,赤杨树也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每年到这个时节,万物总是充满了生机。这岂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吗?当天气变暖、积雪融尽时,千千万万的花草树木便陡地自荒枯的大地上生长起来了。这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
苏菲打开花园的门时,看了看信箱。里面通常有许多垃圾邮件和一些写给她妈妈的大信封。她总是把它们堆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走上楼到房间做功课。
偶尔,也会有一些银行寄给她爸爸的信。不过,苏菲的爸爸跟别人不太一样。他是一艘大油轮的船长,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外面。难得有几个星期在家时,他会上上下下细心打点,为苏菲母女俩把房子整理得漂亮舒适。不过,当他出海后却显得离她们遥远无比。
今天,信箱里却只有一封信,而且是写给苏菲的。信封上写着:“苜蓿路三号,苏菲收”。仅此而已,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
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小张约摸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
你是谁?
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没有问候的话,也没有回信地址,只有这三个手写的字,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苏菲再看看信封。没错,信是写给她的。但又是谁把它放在信箱里的呢?
苏菲快步走进她家那栋漆成红色的房子里。当她正要把房门带上时,她的猫咪雪儿一如往常般悄悄自树丛中走出,跳到门前的台阶上,一溜烟就钻了进来。
“猫咪,猫咪,猫咪!”
你 是 谁
苏菲的妈妈心情不好时,总是把他们家称为“动物园”。事实上,苏菲也的确养了许多心爱的动物。一开始时是三只金鱼:金冠、小红帽和黑水手。然后她又养了两只鹦哥,名叫史密特和史穆尔,然后是名叫葛文的乌龟,后则是猫咪雪儿。这些都是爸妈买给她做伴的。因为妈妈总是很晚才下班回家,而爸爸又常航行四海,很少在家。
苏菲把书包丢在地板上,为雪儿盛了一碗猫食。然后她便坐在厨房的高脚椅上,手中仍拿着那封神秘的信。
你是谁?
她怎么会知道?不用说,她的名字叫苏菲,但那个叫做苏菲的人又是谁呢?她还没有想出来。
如果她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呢?比方说,如果她叫做安妮的话,她会不会变成别人?
这使她想起爸爸原本要将她取名为莉莉。她试着想象自己与别人握手,并且介绍自己名叫莉莉的情景,但却觉得好像很不对劲,像是别人在自我介绍一般。
她跳起来,走进浴室,手里拿着那封奇怪的信。她站在镜子前面,凝视着自己的眼睛。“我的名字叫莉莉。”她说。
镜中的女孩却连眼睛也不眨一下。无论苏菲做什么,她都依样画葫芦。苏菲飞快地做了一个动作,想使镜中的影像追赶不及,但那个女孩却和她一般的敏捷。
“你是谁?”苏菲问。
镜中人也不回答。有一刹那,她觉得迷惑,弄不清刚才问问题的到底是她,还是镜中的影像。
苏菲用食指点着镜中的鼻子,说:“你是我。”
对方依旧没有反应。于是她将句子颠倒过来,说:“我是你。”
苏菲对自己的长相常常不太满意。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糟糕的是她有一头直发,简直没办法打扮。有时她的爸爸在听完一首德彪西的曲子之后会摸摸她的头发,叫她:“亚麻色头发的女孩。”(编按:为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之曲名)对他来说,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头直板板的深色头发不是长在他的头上,他无需忍受那种感觉。不管泡沫胶或造型发胶都无济于事。有时她觉得自己好丑,一定是出生时变了形的缘故。以前妈妈总是念叨她当年生苏菲时难产的情况,不过,难道这样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长相吗?
她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她也没有一点权利选择自己的长相,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这些事情都是她不得不接受的。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但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人是什么?她再度抬起头,看看镜中的女孩。
“我要上楼去做生物课的作业了。”她说,语气中几乎有些歉意。她很快走到了走廊。一到这儿,她想,“不,我还是到花园去好了。”
“猫咪!猫咪!猫咪!”
苏菲追猫追到门阶上,并且随手关上了前门。
当她拿着那封神秘的信,站在花园中的石子路上时,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浮现了。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在仙子的魔棒挥舞之下,突然被赋予了生命的玩具娃娃。她现在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四处漫游,从事奇妙的探险,这不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吗?
雪儿轻巧地跳过石子路,滑进了浓密的红醋栗树丛中。它是一只活泼的猫,毛色光滑,全身上下从白色的胡须到左右摇动的尾巴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气。它此刻也在这园子中,但却未像苏菲一样意识到这件事实。
当苏菲开始思考有关活着这件事时,她也开始意识到她不会永远活着。
她想:“我现在是活在这世上,但有一天我会死去。”
人死之后还会有生命吗?这个问题猫咪也不会去想。这倒是它的福气。
苏菲的祖母不久前才去世。有六个多月的时间,苏菲天天都想念她。生命为何要结束呢?这是多么不公平呀!
苏菲站在石子路上想着。她努力思考活着的意义,好让自己忘掉她不会永远活着这件事。然而,这实在不太可能。现在,只要她一专心思索活着这件事,脑海中便会马上浮现死亡的念头。反过来说也是如此:唯有清晰地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这两件事就像钱币的正反两面,被她不断翻来转去,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她想。然而,同样的,如果你不认为活着是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时,你也无法体认你必须要死去的事实。
苏菲记得那天医生说告诉祖母她生病了时,祖母说过同样的话。她说:“现在我才体认到生命是何等可贵。”
大多数人总是要等到生病后才了解,能够活着是何等的福气。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或许他们也应该在信箱里发现一封神秘的来信吧!
也许她应该去看看是否有别的信。
苏菲匆匆忙忙走到花园门口,查看了一下那绿色的信箱,她很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有另外一封信,与封一模一样。她拿走封信时,里面明明是空的呀!这封信上面也写着她的名字。她将它拆开,拿出一张与封信一样大小的便条纸。
纸上写着:
世界从何而来?
苏菲想:“我不知道。”不用说,没有人真正知道。不过苏菲认为这个问题的确是应该问的。她生平次觉得生在这世界上却连“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也不问一问,实在是很不恭敬。
这两封神秘的信把苏菲弄得脑袋发昏。她决定到她的老地方去坐下来。这个老地方是苏菲秘密的藏身之处。当她非常愤怒、悲伤或快乐时,她总会来到这儿。而今天,苏菲来此的理由却是她感到困惑。
苏菲的困惑
这栋红房子坐落在一个很大的园子中。园里有很多花圃、各式各样的果树,以及一片广阔的草坪,上面有一架沙发式的秋千与一座小小的凉亭。这凉亭是奶奶的个孩子在出生几周便夭折后,爷爷为奶奶兴建的。孩子的名字叫做玛莉。她的墓碑上写着:“小小玛莉来到人间,惊鸿一瞥魂归高天”。
在花园的一角,那些木莓树丛后面有一片花草果树不生的浓密灌木林。事实上,那儿原本是一行生长多年的树篱,一度是森林的分界线。然而由于过去二十年来未经修剪,如今已经长成一大片,枝叶纠结,难以穿越。奶奶以前常说战争期间这道树篱使得那些在园中放养的鸡比较不容易被狐狸捉去。
如今,除了苏菲以外,大家都认为这行老树篱就像园子另一边那个兔笼子一般,没有什么用处。但这全是因为他们浑然不知苏菲的秘密的缘故。
自从解事以来,苏菲就知道树篱中有个小洞。她爬过那个小洞,就置身于灌木丛中的一个大洞穴中。这个洞穴就像一座小小的房子。她知道当她在那儿时,没有人可以找到她。
手里紧紧握着那两封信,苏菲跑过花园,而后整个人趴下来,钻进树篱中。里面的高度差不多勉强可以让她站起来,但她今天只是坐在一堆纠结的树根上。她可以从这里透过枝丫与树叶之间的隙缝向外张望。虽然没有一个隙缝比一枚小钱币大,但她仍然可以清楚地看见整座花园。当她还小时,常躲在这儿,看着爸妈在树丛间找她,觉得很好玩。
苏菲一直认为这个花园自成一个世界。每一次她听到圣经上有关伊甸园的事时,她就觉得自己好像坐在她的小天地,观察属于她的小小乐园一般。
世界从何而来?
她一点也不知道。她知道这个世界只不过是太空中一个小小的星球。然而,太空又是打哪儿来的呢?
很可能太空是早就存在的。如果这样,她就不需要去想它是从哪里来了。但一个东西有可能原来就存在吗?她内心深处并不赞成这样的看法。现存的每一件事物必然都曾经有个开始吧?因此,太空一定是在某个时刻由另外一样东西造成的。
不过,如果太空是由某样东西变成的,那么,那样东西必然也是由另外一样东西变成的。苏菲觉得自己只不过是把问题向后拖延罢了。在某一时刻,事物必然曾经从无到有。然而,这可能吗?这不就像世界一直存在的看法一样不可思议吗?
他们在学校曾经读到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现在苏菲试图安慰自己,心想这也许是整件事好的答案吧。不过,她又再度开始思索。她可以接受上帝创造太空的说法,不过上帝又是谁创造的呢?是它自己从无中生有,创造出它自己吗?苏菲内心深处并不以为然。即使上帝创造了万物,它也无法创造出它自己,因为那时它自己并不存在呀。因此,只剩下一个可能性了:上帝是一直都存在的。然而苏菲已经否认这种可能性了,已经存在的万事万物必然有个开端的。
哦!这个问题真是烦死人了!
她再度拆开那两封信。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什么烂问题嘛!再说,这些信又是打哪儿来的呢?这件事几乎和这两个问题一样,是个谜。
是谁给苏菲这样一记当头棒喝,使她突然脱离了日常生活,面对这样一个宇宙的大谜题?
苏菲再度走到信箱前。这已经是第三次了。邮差刚刚送完今天的信。苏菲拿出了一大堆垃圾邮件、期刊以及两三封写给妈妈的信。除此之外,还有一张风景明信片,上面印着热带海滩的景象。她把卡片翻过来,上面贴着挪威的邮票,并盖着“联合国部队”的邮戳。会是爸爸寄来的吗?可是爸爸不在这个地方呀!况且笔迹也不像他。
当她看到收信人的名字时,不觉心跳微微加速。上面写着:“请苜蓿巷三号苏菲转交席德……”剩下的地址倒是正确的。卡片上写着:
亲爱的席德:
你满十五岁了,生日快乐!我想你会明白,我希望给你一样能帮助你成长的生日礼物。原谅我请苏菲代转这张卡片,因为这样方便。
爱你的老爸
苏菲快步走回屋子,进入厨房。此刻她的思绪一团混乱。
这个席德是谁?她的十五岁生日居然只比苏菲早了一个月。
她去客厅拿了电话簿来查。有许多人姓袭,也有不少人姓习,但就是没有人姓席。
她再度审视这张神秘的卡片。上面有邮票也有邮戳,因此毫无疑问,这不是一封伪造的信。
怎么会有父亲把生日卡寄到苏菲家?这明明不是给她的呀!什么样的父亲会故意把信寄到别人家,让女儿收不到生日卡呢?为什么他说这是“方便”的呢?更何况,苏菲要怎样才能找到这个名叫席德的人?
现在,苏菲又有问题要烦恼了。她试着将思绪做一番整理:
今天下午,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她面临了三个问题。个是谁把那两个白色的信封放在她的信箱内,第二个是那两封信提出的难题,第三个则是这个席德是谁。她的生日卡为何会寄到苏菲家?苏菲相信这三个问题之间必然有所关联。一定是这样没错,因为今天以前,她的生活都跟平常人没有两样。
魔术师的礼帽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苏菲很肯定那位写匿名信的人会再度来信。她决定暂时不要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如今,在学校上课时,她变得很难专心听课。他们所说的仿佛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事。他们为何不能谈一些诸如:“人是什么?”或“世界是什么,又何以会存在?”这类的事呢?
她生平次开始觉得无论在学校或其他地方,人们关心的都只是一些芝麻琐事罢了。世上还有更重要的事有待解答,这些事比学校所上的任何科目都更重要。
世上有人可以解答这些问题吗?无论如何,苏菲觉得思索这些问题要比去死背那些不规则动词更加要紧。
后一堂课的下课铃响起时,她飞快走出学校,快得乔安必须要跑步才能追上她。
过了一会儿,乔安说:“今天傍晚我们来玩牌好吗?”
苏菲耸了耸肩:“我不像从前那么爱玩牌了。”
乔安听了仿佛被雷击中一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