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社会科学社会学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

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

宏观视野+微观剖析,展示一幅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社会生活变迁全景图,分析原因,展望未来。

作者:毕竞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ISBN: 978730249165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社会学 SKU:5c23d33f421aa985877b511e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1651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既从宏观角度出发,也从热门事件入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乡土中国向城镇中国、从
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的转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这是中国城市
化进程的动力之源。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出现,
带来了商品的极大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加入了世界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成为
开放社会和信息社会。
本书的叙述有两个角度:一是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四十年来中国几个重要方面的社会变
迁;二是从热门事件入手,反映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全书试图展示一幅中国四十
年来的社会变迁全景图并分析发生变迁的原因,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作者简介
毕竞悦,法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博士。主要学术兴趣为公共政策。有多年智库工作经历。曾任《改革内参》执行主编、图书策划人。现为神华研究院战略所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宪法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行为法学会企业治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腾讯文化频道专栏作者。    出版专著《法治美国》《世界煤炭行业公共关系战略实证研究》,出版《罗斯福宪法》《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文集》《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等学术译著十余本,在报刊、新媒体发表论文、评论百余篇。
目  录
前言:中国改革的不惑之年I
篇 经 济 转 型
章 农村:穷则思变2
我国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吹响改革号角3
取消粮食统购派购5
第二章 城市化8
人口迁移8
农民工14
户籍18
拆迁21
城管与城市管理23
社区治理26
走向有质量的城市化30
目录

第三章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34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34
国企改革与单位制的解体36
私人企业的合法化39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48
外资企业的涌入52
上市公司与股票市场55
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61
第四章 市场的繁荣66
投机倒把的合法化66
多种多样的“商店”71
价格闯关:渐进中的激进73
衣77
食79
行82
市场化媒体86
娱乐87
体育90
第五章 开放中国94
开启对外开放的大幕94
入世97
中国企业“走出去”100
自贸区的尝试101
外汇改革103
人民币国际化105
拓展对外开放的程度107

目 录
第六章 信息社会的成型110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110
自媒体113
社交网络117
网络上的生意120
第二篇 社 会 民 生
第七章 社会结构的演变127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结构127
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128
中国社会各阶层130
中等收入陷阱133
分配不公的根源135
从分化到整合137
第八章 农村面貌140
凋敝的乡村140
农村里的留守143
包产到户的遗留问题146
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危机148
什么是美好乡村152
第九章 房地产154
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拉开154
房地产市场下的分化156
房地产发展的影响因素159
中国房地产问题的症结161

第十章 劳动与就业165
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培育165
国企下岗潮166
劳工权利168
民工荒171
大学生就业173
创新与创业174
实现劳动的转型升级178
第十一章 医疗181
推向市场的医疗181
就医难,看病贵184
老百姓为何讳疾忌医187
医患矛盾的症结189
第十二章 养老193
人口老龄化193
未富先老194
走向公平养老196
第十三章 生态环境198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198
夹缝中的环保203
走向沟通与均衡208
第十四章 食品安全210
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主要环节210
食品安全监管尚需完善213

第三篇 文 化 心 理
第十五章 社会公德216
道德的平民化216
理想信念的迷茫218
拜金主义220
社会信任危机221
第十六章 婚姻家庭225
家庭关系的变化225
《婚姻法》的演变227
从《电视红娘》到《非诚勿扰》230
第十七章 教育232
高考:教育指挥棒232
折翼的高等教育236
留学热242
南方科技大学:自主办学的尝试243
百年树人的教育大计244
结语:走向和谐社会248
主要参考文献252

前  言
中国改革的不惑之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在《魔山》中有这样一句话:“往昔越是接近当下,其往昔性岂非越深刻和越显传奇?”步入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不惑之年”。四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变化。那么,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的社会与之前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要的是社会转型。其中主要的转型是由乡土中国转向城镇中国。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根据费孝通先生的研究,“乡土中国”的主要特征体现为用“礼治秩序”进行社会管理。那是一个熟人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与大部分先发现代化国家不同,中国的现代建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在城市化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发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计划经济、城乡分割的体制,通过农业反哺工业,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工业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开启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于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出现了中国的一些独特问题。
“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关键词。邓小平和陈云是中国市场经济观念的先行者。根据《陈云年谱》记载,1979年2月,李先念在一次会上说:“我同陈云同志谈,他同意在计划经济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不是小补充,是大补充。”陈云于3月8日撰写的文章《计划与市场问题》中也提出了市场经济概念,将“市场调节”与“市场经济”两个概念通用。原文后部分提到: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并不是随着计划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部分所占数额就愈缩小”。文章正式发表时,根据别人的建议,陈云将“市场经济”一词改成“市场调节”,1995年《陈云文选》出版时又改回“市场经济”。邓小平于1979年11月与外宾谈话时讲到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但当时依然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1987年邓小平同中央几位领导谈话时说:“我们以前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他又在1989年6月9日的讲话中提到,“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这时已经不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了。中共十三大报告也没有再提计划经济为主,而是讲计划与市场内在结合。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完全超越和突破了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属性的传统看法。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根据邓小平的理论指导,正式提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试读
篇 经济转型
素的流动,让农业反哺工业,这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社会结构、治理结构虽然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生产力却没有得到充分解放。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的现代转型是不彻底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吹响改革号角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推行生产责任制发端。
20世纪60年代初,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农民扩大了自留地,有的地方还实行了“包产到户”。然而这种尝试后来中断了。
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的农民已经陷入极为贫困的境地。1978年,中国农村人口为8.032亿,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仅有133元,其中90%以上为实物,货币收入不足10%。全国有4.000万户农民的粮食只能吃半年,还有几百万户农家要依靠政府救济、借粮或外出讨饭。当时实行集体劳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当时有农民讲,锄头给政府,第二锄头给干部,第三锄头给“五保户”,第四锄头给自己。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此,许多农民采取消极怠工的办法,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农民罢种的现象。
面对这种局面, 1978年,四川广汉就在省委支持下开始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探索。1978年3月,在县委书记常光南的带领下,金鱼公社进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试点。1981年,广汉等3个县被省委正式确定为全省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1987年,根据中央关于建立农村改革实验区的决定,广汉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批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改革探索已经家喻户晓。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18名农民相聚在茅草屋中,在当场写下的一张字据上按下17个红手印和3个印章,代表全队20户人家(两家户主在外讨饭未归)。
字据写道:
“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书摘插画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抢先评论了 “中国四十年社会变迁”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热销全美20年,累计售出100万册的家庭问题急救手册、权威心理治疗师帮你剖析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

EUR €30.99
加入购物车

城市的胜利(解读城市崛起与衰落、现状与未来的力作,薛涌作序推荐,吴敬琏、任志强、王石以及众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专家鼎力推荐,一部令你无法错过的当代城市发展研究著作!)

EUR €3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译文纪实系列·江城

EUR €28.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EUR €65.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