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40635
1.权力不可怕,比权力更可怕的是人心!帝王遗嘱暗藏重重杀机,权力交替显露人性善恶!
2.深度剖析皇权更迭的玄机,再现权力之巅的血雨腥风!
3.不调侃历史,不脸谱化人物,有理有据,有趣有料,掘地三尺深挖历史的隐秘角落,直叫你惊呼万万没想到!
人生的*后时刻,帝王的遗嘱势必会在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其间伴随着政治的交锋、权力的角逐、家族的争斗、亲人的反目、现实的走向与帝王遗愿的碰撞,充满着忠诚与背叛、阴谋与杀戮、残酷与无奈……冲出传统的历史视野,用文字细刀,剖析帝王遗嘱的密码,解开重重历史谜团。
章“礼乐”即制度——周武王之死与周公摄政
灭商
比灭商更重要的事
谁来接班
武王遗嘱的背后
周公东征
分封制与宗法制
礼乐开启中国
圣贤之路
第二章“刑法天下”能长久吗——秦始皇之死与秦朝兴亡
奇怪的事越来越多
不死的权柄
真实的遗嘱
黑色诱惑
致命缺陷
儒法之争
小人权谋
“合伙人”之死
三“鹿”事件
补
记
第三章“郡国并行”背后的信任危机——刘邦之死与汉初政治
刘邦不负功臣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情感让位于理智
后的安排
刘邦的用人之道
料事如神
信贤还是信亲
第四章“权力天下”的因果——汉武帝之死与昭宣中兴
临终前的忏悔
辉煌背后
迷乱中的巫蛊之祸
“轮台诏书”——皇帝的检讨书
难以理解的“杀母立子”
重要的遗诏
中国早期著名的经济会议——盐铁会议
昭宣中兴
第五章
信义光环掩刀弩——刘备之死与蜀汉风云
颇受争议的遗嘱
刘备:“信义”发展史
信义与智慧的结合
给后主刘禅的遗诏
诸葛亮:治蜀与北伐
第六章谋取天下的虎狼——曹氏、司马氏的三世恩怨
虎威难测曹孟德
多方考量定太子
自断臂膀笑面虎
首启九品中正制
谋取汉室魏文帝
虽有文教度量狭
杀母立子有隐痛
临终遗诏留后患
“狼顾”之相动杀心
修改遗嘱埋祸端
忍死而待魏明帝
露出獠牙司马懿
杀友废帝司马师
忍受极痛谋社稷
舍身一搏又一曹
恩怨了结又一朝
小遗嘱与大趋势
这几年我一直琢磨着几个小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由七个字引起的,还与一只由贫穷到富贵的“大老鼠”有关。这只“大老鼠”在位极人臣时,将他主人临终前留下的七个字篡改了,然后,天底下强大的王朝便无比悲催地迅速垮掉。江河呜咽,天地失色,而那只“大老鼠”也终不得好死,被处死前才长叹一声:“啊呀,真是后悔得不行!真不该蹚这个浑水,早知今日,还不如一直在老家牵着大黄狗玩耍——穷并快乐着呢!”
笔者生也愚笨,单是这么个小小的故事,就反复琢磨了几年时间而不得要领,后来总算有些收获,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一个五集的讲座,又折腾观众朋友们跟我一起去想:
“大老鼠”的主人临终前的七个字为什么那么重要?
这七个字牵涉到哪些人的命运?为什么就被篡改了?
篡改者究竟有什么样的动机?
阴谋者为什么能够将完全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还让天下人都跟着遭殃?
这里面除了阴谋诡计,还有没有思想路线、治国方针方面的深层斗争?
如果这七个字不被篡改,当时的天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
这样一来,小小的故事就像一小块涂料被水浸润,慢慢地扩散开来,成为一段非常复杂却更加真实可见的历史。
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迷宫也由此“哗”地一下涌了出来,而我则必须找到引子和轨道,不断地去分析、判断、猜谜、解密……还要不时地想办法回到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真相,再探究真相背后的无形之手,乃至探讨更为深层次的思想、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锋……
行文至此,爱好历史的读者诸君想必已猜出了不少。是的,这个小故事正是讲述秦始皇遗嘱的。那只“大老鼠”其实就是秦朝宰相李斯,他的“主人”自然是秦始皇,他的主要对手则是赵高……而我呢,正是要讲述这样一些由帝王遗嘱引发的既有分别又有联系的故事。
在交稿以后,向晨兄又与我不断交流,费了很多心思,后将此书定名为“帝王将死”。我欣然接受,并认为它反映了本书的特点:着眼于看似十分微小的帝王遗嘱,尽可能地往深处挖,看看究竟能挖出些什么样的源头活水,进而探讨历史的真相与规律。
提到遗嘱,《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在涉及法律时,遗嘱往往是与财产的继承相关的。可是,这本书涉及的帝王遗嘱,应属于政治的范畴。里面所涉及的内容,当然也有老帝王的丧事安排、财产分配等事宜,但更多的往往是指定新的帝王、安排王朝新的领导班子、指明王朝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们往往是历史节点中为重要的内容,触摸到了中国传统社会敏感的地带,也就是至高权力与江山社稷、核心制度与核心思想……
它们将决定历史车轮的走向,其影响所及在改变当时历史的同时,也深远地影响着后世的格局。
比如说,周武王临终前选择周公主持朝政,便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蔡叔、管叔与武庚的联合叛乱。而在平定叛乱后,周公重新制定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礼乐制度,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与文明。
再如,汉武帝临终前的遗嘱,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政治选择。为了防止太后专政,避免出现第二个吕后,汉武帝在选定年幼的儿子继承皇位后,竟残忍地将其生母杀掉。而汉武帝选择稳重的霍光而不是桑弘羊做辅政大臣,也意味着他希望未来的政权能继续实施他晚年的国策,与民休息,稳定发展,而不是穷兵黩武,与民争利。由此,汉武帝遗嘱成为昭宣中兴开始和重要的推动力。
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看出,这些小小的“帝王遗嘱”确实如现代军事中的“原子弹”,体积不一定大,但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极其巨大的影响力,值得很好地探究。
至于本书的写作,一方面,对帝王遗嘱这一“藏宝图”,我尽可能地运用“显微镜”、“放大镜”和“洛阳铲”等多种工具,从历史细节的蛛丝马迹中,探究与其相关的呈辐射状的各种现象,进而真正搞清楚那些幽深微妙的历史地带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如何造成的。另一方面,我也试图尽可能地放宽视野,用“天文望远镜”纵览广袤的历史天空,由此看清中国历史的演变脉络、思想变迁、制度沿革……然后,再把
“微观”世界与 “宏观”世界结合起来,仔细分析研究,从而探索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动力与历史规律在深层次地发挥作用,它对我们当下和未来还能有什么样的影响,能为我们当下要走的道路提供什么样的鉴戒与参考……希望能给读者朋友带来一些启发。
序末想要说明的是,本书后一章文字,原拟按照万文兄的提议,再写两位皇帝的遗嘱,并将历史时期进一步延长。但在写作过程中,感到曹魏政权的几位皇帝与司马集团的几位篡夺者,他们的事情与恩怨纠缠在一起,如虎狼相争,回环往复,惊心动魄地演绎了一场场大剧,在政治、军事、谋略、人事、制度等诸多方面均深远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很有特色,煞是好看。于是干脆将这些帝王的遗嘱与事情放在一起,一口气写了一篇五万多字的文章,标题为“谋取天下的虎狼——曹氏、司马氏的三世恩怨”。这段历史,英雄、奸雄辈出,本来是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但观察视角和思考角度一变,仍会另有洞天,别有新意。读者诸君如若不信,不妨亲自一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