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41147
该遗忘什么,该记忆什么,人们都喜欢追问历史然而,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一块酵母,可以变酸,也可以变甜。
历史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爷爷,你的奶奶,你的太爷爷,你的太奶奶,是你之所以为你的基因。
历史是功名利禄,足喜怒哀乐,是七情六欲,是悲欢离台,是没完没了的穿越剧。
历史是李白的一壶酒,是杜甫的一掬泪,是苏轼的月下吟,是柳永的青楼歌,是范仲淹的塞下曲,是辛弃疾的离人泪,是岳武穆的满江红,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历史是一个深宅大院,我们都是偶尔透过门缝看了那么一点点。
愧对孔孟
莫把分店的错都赖在总店身上
别把专制都算在儒家头上
孔孟之道是理想主义
近代中国落后与孔孟之道何干?
愧对孔孟
如何继承
屈原独醉,渔夫独醒
翩翩浊世佳公子
从王莽的浪漫说起
魏晋风度,娱乐至死
为国者不可忘战
国民岳父独孤信
吃独食,不愿分享
何苦生在帝王家
翩若惊鸿之上官婉儿
假如皇帝也能退休
李商隐困境
前度刘郎今又来
隐者不隐
生子当如冯道
陌上花开
贵族精神
抱憾大宋王朝
雨夜读宋史之沈括
范仲淹,天地间流人物
王安石,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司马光的“一夜情”
像苏东坡那样活着
屌丝柳永
宋江的霸气
读懂英雄
妓女也有气节
从张璁到张居正
才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社稷为重,君为轻
假如冒辟疆把陈圆圆领回家
水太冷,不忍下
“清流”之辩
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
李鸿章对话瓦德西
和珅、南郭先生、曹参和诸葛亮──高层管理的四大忌用之人
您好,司徒雷登!
民国范儿
衣锦还乡,中国式乡愁
文如其人乎?
知行合一
【旧时王谢】
文人为什么念念不忘金陵?
早熟的孔子
杜甫的无奈选择
寂寞柳宗元
小楼一夜听春雨
真心英雄辛弃疾
崇祯悲剧启示录
裱糊匠李鸿章
1863年,有点意思的一年
大同之后便无为
晋祠颂
晋商大院,一串被遗忘的项链
饮冰室话林徽因
窑洞和洋楼之争
乌镇、茅盾和子夜
寂寞英雄林怀民
华府论战争
钓鱼岛断想
博物院,后的清净之地
【乱翻书】
书中自有颜如玉
诗人的视角
一言难尽红楼梦
四大名著与童心
咏梅诗篇
池小能将月迎来
牢骚和幽默
读书和年龄
劣币驱逐良币
解构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金融创新、自由和制度
官商经济的挽歌
【后记】
前言
历史是什么?是史诗巨篇?是柴米油盐?是黄钟大吕?是葱姜蒜皮?
历史是一块酵母,可以变酸,也可以变甜。
历史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你的爷爷,你的奶奶,你的太爷爷,你的太奶奶,是你之所以为你的基因。
历史是功名利禄,是喜怒哀乐,是七情六欲,是悲欢离合,是没完没了的穿越剧。
历史是李白的一壶酒,是杜甫的一掬泪,是苏轼的月下吟。是柳永的青楼歌。
历史是范仲淹的塞下曲,是辛弃疾的离人泪,是岳武穆的满江红,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历史是大雪覆压弓刀的单于入关。
历史是一步一回头的昭君出塞。
历史是金戈铁马的气吞万里如虎。
历史是大江东去的一去不返。
……
骂一个历史人物很容易,古往今来,何曾出现过完人?即使骂错了,他们也不会从地底下站出来为自己辩护。
夸一个历史人物很难,原因依旧如此简单——古往今来,你见过无懈可击的完人吗?
我们只能确定的是,很多的时候,骂他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骂我们自己,肯定别人的时候却并不一定肯定自己。
……
历史复杂吗?不复杂,只需要一个小小的u盘就可以装下。
历史又不简单,有那么多犹抱琵琶半遮面,有那么多帘幕重重无穷数,有那么多泥牛入海,有那么多往事如烟。
历史是一个深宅大院,我们都是偶尔透过门缝看了那么一点点。
……
该遗忘什么?该记忆什么?人们都喜欢追问历史。
“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不用追问,她就在你身边。
后记
编辑小杨瞩我该写后记了,是啊,洋洋洒洒一二十万字已经杀青了,该总结一下了。
男人写书和女人生孩子一样,此种感觉,只有当事人才能知晓,朋友们总喜欢问: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其实,这就好比问一个女人为什么要生孩子一样。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重复性,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这棵大树的浓荫下。
近我的文艺界的朋友们都在谈论一个话题:萧红,上世纪初左派女作家之一,鲁迅的女弟子。与出版和阅读不断升温不同,偶尔看到新闻里说,关于她的电影《黄金时代》却遇冷了,虽然有许多大腕加盟。后来又听说票房走高了,只因在文艺座谈会里提到了她。
猴王以为,可能此剧属于慢热型,很多人乍一看题目,以为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当然,更多的人或许连王小波是何方神圣也不知道。另外,在快餐文化的当代,电影名字一定要起得摄人心魄,才足以把小年轻们从手机和电脑屏幕前拽开,可能“黄金时代”四个字还不足以抓人。不过,不要紧,且慢慢炖吧!文艺电影本身就是玉石,观众哪能都是鉴别的专家呢?
猴王的疑问是:为什么关注萧红?这或许是中国新的女权主义思潮的抬头,鲁迅当年曾问过“娜拉走后怎样”。男女平等的话题是民国不同于之前任何时代的一个崭新的标志,萧红、丁玲、林徽因、冰心、张爱玲等都是当时新女性的佼佼者,虽然际遇不同,但经历的剖面都足以反映那个时代的特征。萧红的经历可谓标志性的坎坷,坎坷得足以让无数后人在感同身受的时刻想到她,同情她,理解她,在这急遽变革的时代,女人如何不成为花瓶,如何不沦为权力和金钱的附庸,如何把握自己爱的命运,如何维护脆弱的家庭?实话说,近这20年,是女性商品化明目张胆的年代,虽有一部分女性成为各阶层的中坚力量,但也有一部分堕为商业和权力的附庸,成为物化和交易的对象。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猴王看历史之后深信的一句话,因为,唯有物质世界在改变,人性却在那里岿然不动。
人生如打牌,有的人牌很好,打得却很烂;有的人牌很烂,打得却很好,前者叫奇葩,后者叫奇迹,中间的大多数人呢,牌好则好,牌烂则烂,平平淡淡。
所以,看历史就是照镜子,看历史上的人物就是看我们自己。每个人出生后,手上都有一副牌,就看你怎么玩了,不会玩,不妨借鉴一下历史玩家们的玩法。
这本书以《愧对孔孟》开篇,沿着时间轴的顺序一直写到民国,除了元朝没有涉及,其它朝代都囊括其中,涉及主要人物过百,提及人物过干。这些都是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探讨他们的命运,其实就是探讨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是探讨我们每个个体的命运。
这些历史人物如果要做分类的话,无外乎三类:人文圈、商圈和政治圈,三个圈子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融合,他们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基本结构,他们的气质代表了时代的气质,他们高尚则社会高尚,他们堕落则社会堕落。
人文圈堕落是为了鲜花与掌声,为名所累;商圈堕落基本是为了利,为利所害;政治圈是为了权,为权所惑。
权、钱、掌声其实都类似于毒品,触之则不能放,欲罢而不能,对此三种东西痴迷者的症状与吸毒者无异。要说开药方,只有一个处方,把多余的欲望放下来。
爬格子之余喜欢喝茶,也喜欢淘紫砂壶,也算是修身养性,把多余的欲望放下来。前一阵淘了两把壶,把井栏壶,刻有《心经》卷,一字一句颇有功力;第二把双福临门,雕有龙纹,原矿紫砂泥做的,比较珍贵,做工也很有力道。这两把壶都是从一位朋友处得来的,该朋友做茶叶生意近30年,算是改革开放以来,批做茶叶生意的。我俩偶然在街头相识,一见如故,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人性即茶性,茶性即人性,猴王观人,发现此理,好茶之人必行事温和且圆润,不走,不与人争辩,澹泊且自然。
猴王一直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起初以血缘关系来定远近,其后以同学或同事关系来定远近,后呢,以价值观来定远近。所以,朝夕间耳鬓厮磨不一定能生情,彼此一个眼神或一席话竟能一见如故。甚至于几百年前的某个人的一句话,会让你与他隔着时空神交良久。
爱茶的人看起来都比实际年龄要小一点,尤其是女的,会别有一番风韵,一方面拜茶多酚和氨基酸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因茶能改变性情,让人不焦不躁,不温不火。喜欢读史的人也多处事达观,因为,他们在不知不觉和潜移默化中就经历了很多。
北京城里茶馆很少,人人都很焦躁,但北京却有全国的茶叶市场,然而喝茶的人不买茶,买茶的人不喝茶,所以,茶对北京人的性情没有多大帮助。北京城里读书的人多吗?我看也不多了,想读书的人无好书可读,不读书的人书房却弄得很大。
北京的咖啡馆很火,其味如何?恕直言,赶时髦者居多。咖啡见到茶叶,那就好比小孩见到大爷,不论从营养到口感,差之很多,不信可以去问问欧洲的王公贵族,喝杯茶要比喝杯咖啡要奢侈得多,咖啡说到底是属于快餐文化,茶说到底才代表品质生活,这句话也适合我们的图书市场。
唐朝诗人元稹曾有一首宝塔诗,描述茶,我觉得很到位:“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你看古人多有范,时下北上广的人节奏太快,都像打仗似的,何不慢下来一点,等等灵魂,品品茶,捧读一本散发着墨香的纸质书。
猴王斗胆为古人狗尾续貂一番:茶日,我本几片树叶飘在了水上,你若有情,我便含香。读历史,如喝酒,如品茶,亦如交友,得慢慢品,不能大口喝,你感兴趣的人物其实就反映了你的价值观,在这本书里,细心的读者请慢慢品我的价值观吧!你若用心,我必认真。
在这本承载着墨香的新书即将送到读者手里时,猴王要特别感谢为此书问世而在幕后默默的耕耘者。感谢责任编辑杨利军女士,谢谢你的耐心和细心,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感谢出版社的陈丽霞女士,还有孙海荣先生,感谢在大洋彼岸的密歇根湖畔看风景的蔡姐,没有你们的慧眼,这本书将淹没于浩瀚的纸堆;感谢父亲从小给我的启蒙和教诲,你的那三本《辞海》开启了我幼小心灵的那扇好奇的窗户;感谢母亲,一位智者,是你教会了我如何突破自己,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感谢妻子,在无数艰难的时刻,我们依然相知相守;感谢我的儿子,小猴王,爸爸这本书其实是为你和你们这一代而写;感谢这个时代,是你的急遽变化触发了我的灵感;感谢我们共有的国家一一中国,是你的秦砖汉瓦,是你的诗词歌赋赋予了我的性格……感谢每一位打开扉页的捧读者,我们虽未谋面,但已经因此结缘。
是为后记。
2000年来,中国人一代比一代对孔子推崇备至,甚至奉其话语为圭臬。但到了近代,西学东渐,孔子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审判台,谁上来都可以指指点点,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忙得是不亦乐乎,甚至于有人开始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中国专制的渊薮,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真正原因,是禁锢人思想的枷锁云云,实乃混淆黑白的荒唐之举。
莫把分店的错都赖在总店身上
儒家,总店是孔孟之道,分店呢,多如牛毛,每个时代都有号称大儒的人物,荀卿、董仲舒、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等,都说自己是正宗,还都在皇帝那里注了册,印了商标。里面也当然不乏继往开来的大家,比如孔子之后的孟子;也有得其精髓者,比如王阳明,可也有不少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
用工业醋酸勾兑老陈醋,你能说老陈醋本来就是假的?用添加剂冒充骨汤,你能说骨头本就不能熬汤?用豆浆粉来冲豆浆,你能说真的豆浆就不存在?《论语》不过寥寥几千字,点到为止。儒学家们呢?倒是天马行空,借题发挥,什么玄学呀,什么心学呀,什么理学呀,写出洋洋洒洒的皇皇巨著来,好比一本《红楼梦》,前后不过120回,红学家们的解读文章呢?恐怕12000回都不止,估计曹雪芹地下有知,也会急红眼了:我哪里是那么想的!
如果孔子在世,会不会承认这些连锁店呢?难说,也许早就吹胡子瞪眼了:你们这是侵犯我的知识产权,你们是在走“修正主义”路线,你们阳奉阴违,你们偷梁换柱……
当然,也会有他心仪的衣钵传人,比如孟子,把他的思想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还有明末的顾炎武、黄宗羲,还有于阳明,但从整体而言,鲜有超过他老人家的,基本都是些泥古不化,不知道举一反三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都未能深切领会他老人家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但是,对那些分店来说也觉得冤,要把儒学发扬光大,传播四海,为了保鲜,难免要加些添加剂、防腐剂之类的,再说了,如果没有这些分店,儒学能成为久盛不衰的显学?
别把专制都算在儒家头上
董仲舒搞的那一套是儒家的吗?外儒内法,挂着儒家的招牌卖法家的狗肉,后工商局来了,他一推二六五,说:我不是店主,店主是孔子。
孔子那时,还没有出现中央集权,相反,诸侯和周天子早已离心离德,天下分崩离析,孔子担忧的是分之苦,看不到后来的合之祸。鲁国的大夫之一季孙氏,只是虚荣心强了一点,搞了点特殊化,比如用了诸侯或周天子才能配享的礼仪,他老人家就受不了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孙氏身为大夫,庭前享受的舞蹈应为四列,而他偏要玩天子才配享的八列,孔子已然忍无可忍了,至于季孙氏装着诸侯的样子去祭封泰山,孔子更是厌恶。假如孔子能看到秦始皇以降那些帝王的暴虐样,还不得气得背过气去?说不定不等陈胜、吴广发难,他老人家早就揭竿而起“伐无道”了。孔子以前不是没有造反的先例,他所处的周王朝不就是造了人家商王朝的反?武王伐纣,大家不都没有反对意见吗?再说了,他老人家教的六艺里面,就有射箭和骑马二科,麾下弟子三干,还有七十二贤人,也算是一个独立团,从他“堕三都”的气魄来看,这个反,孔子有能力造。
当然,孔子还是寄希望于当权者能为政以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他还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但孔子也深知,靠当权者自觉不现实,他曾两次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更说过:“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纯用道德去约束人,靠谱吗?管用吗?孔子都不信呢!然而,除了忧心忡忡,也没办法,只有寄希望于布道,布道也不灵,那就“乘桴浮于海”,孔子也没招了。
孔子深知用道德约束不了当权者,那么他能想到用党派、用议会、用宪法、用媒体去约束当权者?别为难他了,他能想到回归周制,就已经够早熟的了,若想到现代意义的民主政治这一套,那岂不是熟透了,恐怕非地球人了,是传说中的火星人了吧。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还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周朝借鉴夏商,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礼乐制度,治下800年,可见孔子尊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我们的历史书总说,秦统一六国,一统天下是社会的进步,现在应该改一改了,至少要反思一下,人类社会的历史不都是随着时间轴的方向向上或向前进化的,这个曲线,有可能是螺旋式的,也可能甚至在某个时间段,是完全向下的。P3-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