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702607丛书名: 无
晚清中国正处于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其间发生的一切事件以及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关键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革命的,还是保守的;真诚的,还是虚伪的,无疑都深具启示或借鉴意义。清末的人民是如何促成制度变革的?晚清政府违背改革的承诺为什么会加速灭亡?历史转折处的关键人物在思考什么?在侯宜杰先生的这部近代史随笔里,我们可以试着读懂近代历史,理解现代中国。
侯先生的读史随笔观点精到、文笔通俗。他的精到不是故意唱反调或故作惊人语,他的通俗也不仅是会讲故事,更在于把复杂的历史脉络理清楚,说明白。本书可与《夭折的转型:侯宜杰读史随笔二集》对照阅读,前者为近代史随笔,本书为古代史随笔。
目录
章 清末民初诸状
同文馆招生风波
杨乃武与《申报》的一段机缘
李鸿章与森有礼的一次会谈
清末贿赂公行
“大阿哥”溥儁的立与废
1900年的祸国魁首
逢迎者的嘴脸
“官屠”岑春煊
“三霖公司”斗权贵
清末天下容易的事是做官
两次不同的庆祝
革命党人做贼
剪辫风云
透明的选举
汤氏两兄弟
如出一辙
第二章 预备立宪时代
预备立宪是怎样搞起来的
尚其亨出国考察丑闻
咨议局不愧为代议机关
中国早的议会——资政院
晚清地方自治的尝试
温世霖请愿获罪
末代状元刘春霖
资政院的两位总裁
民政部尚书善耆
刘廷琛拍马取辱
刑法的里程碑
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
清朝何以速亡
第三章 民国后的袁世凯
袁世凯:从出山到逼宫
袁世凯为何设置“国务卿”
袁世凯为什么要杀王治馨
“国民代表”推戴袁世凯当皇帝
袁世凯的信义
1915年帝制派的“国情”论
“六君子”与“二陈汤”
第四章 人民理应享有自由
《大江报》两遭封杀
封杀书报应堂堂正正
袁世凯剥夺国人言论自由
“挂羊头卖狗肉”
后记
清朝何以速亡
从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武装起义,至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只有短短四个月的时间,灭亡之速,实所罕见。清朝何以会速亡?不妨先看看武昌起义半个月后仍然拥护清朝的民选资政院议员对时局的感受。
10月22日,第二届资政院会议按期举行开幕典礼。至26日,湖北、湖南、陕西相继独立,成为清政府的敌对势力。27日,议员提出顺人心以弭乱本具奏案。于邦华说明提出的主旨,略谓:“今日之患,在人心已失。如粤乱甫平,川乱又起;川乱未已,鄂乱随之;以至皖、宁、荆、襄、赣、豫,皆有不安之象,此即人心已去之明证也。今日要义,必须收拾人心。”(《资政院记事》三,《申报》1911年11月3日)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将其一分为三,即罢亲贵内阁、宪法交资政院协赞和解除党禁。次日,易宗夔说明起草急简贤能组成完全内阁案的主旨,略谓:“非但各立宪国不使皇族任内阁,即我朝定制,亲王不假事权,亦不令其负一切政治上责任,以伤皇室之尊严。故必须另简贤能组成完全责任内阁,以维持今日之危局,团结将散之人心。”孟昭常说明起草人民协赞宪法案的主旨,略谓:“宪法使人民协赞,此系原则,无容赘述。惟启[起]草之意,多借时事以立言,即今日人心之所以不稳者,以由于国家对于宪政不能实行,故人民大不满意。若一使人民协赞,即明示人民以真正立宪,而人民自心悦诚服矣。”牟琳谓此二案“实收拾人心之要著,议长须与政府直接陈明此义,必须允许。”(《资政院四次会议纪》,《申报》1911年11月6日)在他们看来,南方几省独立,清朝陷于土崩瓦解之势,原因就在于 “人心已失”;而丧失人心的原因又在于“国家对于宪政不能实行”,成立皇族内阁。此论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
至10月底,山西、云南、江西亦宣布独立。内阁总理大臣奕劻惊呼:“现所患者,不在革党之搆兵,实在人心之思变,故风声所至,响应如此之速。”(《大公报》1911年11月4日)摄政王载沣心知大错已铸,极其悔恨,为救燃眉之急,30日一连颁下四道上谕,其一为罪己诏,其中说:“政地多用亲贵,则显戾宪章,路事朦于佥壬,则动违舆论”,驯至“川乱首发,鄂乱继之,今则陕、湘警报迭闻,广、赣变端又见,区夏沸腾,人心动摇”,“此皆朕一人之咎也”。“兹特布告天下,誓与我国军民维新更始,实行宪政”,“以前旧制旧法有不合于宪法者,悉皆罢除。”(《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第96-97页,中华书局,1979年)另一道上谕是“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以符宪政而立国本”。(同上,第598页)可见他们对时局的认识也与资政院议员相同。11月3日,载沣又公布了资政院上奏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根据这个信条,皇帝已无任何实权,一切权力全归国会,实为英国式的议会政治、虚君共和。但为时已晚,人心失而不可复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