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889836
编辑推荐
为司法实践提供具体的办案依据,同时富含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与目标任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加强法治评估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
目 录
第一章 “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与目标任务
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
重大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贯彻落实“三者统一”的对策 /
构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第二章 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实施 /
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第三章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若干建议 /
第四章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化司法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以中央两个《决定》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司法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分离制度设计的思考 /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的若干思考 /
审判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分离的思考 /
检察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适度分离制度设计的思考 /
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思考 /
第五章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发育模式构建 /
关于社会治理法治化若干问题 /
中国特色社会发育模式构建的法治路径 /
食品安全法律保障考察报告
——以湖北省为例 /
法治平安建设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
高校领域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
第六章 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
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的法律制度构建 /
大数据时代惩治与预防网络金融犯罪的若干思考 /
“被遗忘的权利”立法:国际实践与中国路径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分析 /
第七章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
惩治和预防司法腐败 提升司法公信力 /
第八章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强化法治思维,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
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建设 /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实绩考核的建议 /
第九章 法治评估建设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标准的价值功能 /
法律实施语境下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科学构建 /
论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科学构建 /
构建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 /
第十章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
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提高党执政法治化水平 /
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清明政治建设 /
后记 /
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
重大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贯彻落实“三者统一”的对策 /
构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第二章 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法治的核心是宪法和法律实施 /
保障宪法和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第三章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若干建议 /
第四章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化司法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
以中央两个《决定》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
司法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分离制度设计的思考 /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的若干思考 /
审判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分离的思考 /
检察权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适度分离制度设计的思考 /
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的思考 /
第五章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发育模式构建 /
关于社会治理法治化若干问题 /
中国特色社会发育模式构建的法治路径 /
食品安全法律保障考察报告
——以湖北省为例 /
法治平安建设问题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
高校领域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
第六章 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
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的法律制度构建 /
大数据时代惩治与预防网络金融犯罪的若干思考 /
“被遗忘的权利”立法:国际实践与中国路径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分析 /
第七章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
惩治和预防司法腐败 提升司法公信力 /
第八章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强化法治思维,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
加快提升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建设 /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法治建设实绩考核的建议 /
第九章 法治评估建设
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标准的价值功能 /
法律实施语境下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科学构建 /
论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的科学构建 /
构建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 /
第十章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
正确处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提高党执政法治化水平 /
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清明政治建设 /
后记 /
免费在线读
序言“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文明的核心,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有良法之治、规则之治、公正之治、权力制约之治、法律权威之治等特征。它既蕴含了民主、秩序、公正、人权、效率、和谐、文明的良法价值,又蕴含了以人为本、依法治理、公共治理的善治机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航程,实现了从人治向法制的第一次飞跃。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地位和作用获得空前的重视。中共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法治国家向“法治中国”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突破,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法治中国”既尊重法治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联系现实国情民意,是法治一般原理与中国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在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上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产物。“法治中国”无论是在科学内涵、价值功能还是在实现方式、保障措施各方面都是对依法治国的深化。它不仅注重法治发展过程、强调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而且注重法治建设结果、强调全面落实和实现法治;不仅要全面落实法治,还要在推进法治上全面提速;不仅着眼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更强调依法执政、全面提高执政方式和执政活动法治化水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保障宪法法律统一实施;不仅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化司法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且要依法开展社会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不仅重视依法划分权力界限、依法规范权力运行,致力于完善权力制约和法律监督,而且要加快构建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一整套“法治中国”的保障制度体系;不仅包括有形的制度硬实力建设,还包括法治软实力建设;不仅限于国内法治建设,还要统筹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两个方面。这些跨越与创新,既合乎法治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契合中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既高屋建瓴、统筹兼顾,又实事求是、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对打造中国法治模式、探明法治路径、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开创中国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意义重大而深远。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讲话精神,需要突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主题。其中,“全面推进”强调法治改革与建设的范围之广、领域之多、决心之大,“加快建设”意味着法治建设的要求之严、期盼之高、任务之重,“法治中国”则预示着法治建设的视野之阔、道路之宽、价值之优,通过全面建设、加快建设和深度建设法治中国的有机结合,在广度、速度和深度多维度获得法治建设的突破性发展。而且,法治中国与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平安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相辅相成,共同编织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奋斗愿景。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是法治制度与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的竞争,法治已然成为全球治理的最根本方式,中国思想、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正走向世界,在打造中国法治模式、探明法治路径、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开创中国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俨然成为事关改革开放能否全面深入推进的根本保障,关乎我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作为身处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一员,我们可以预见且也必定出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理论、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为世界认可并极具生命力,中国复兴已不可避免,崛起的中国成为大国的潮流不可阻挡。这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一切仁人志士不断为之求索和奋斗的理想目标。而《“法治中国”建设略论》,是作为身处这一伟大时代的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一名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者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探究和思考,是责任担当、使命履行的直接表达。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徐汉明教授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与目标任务,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法治能力,加强法治评估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领导等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作了深入思考和探究。其意于立足“法治中国”建设之制高点,从本源上解析“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宏大命题,苛求汲取已有养分、秉持新的思维、参照新的方法,直面与回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者游刃于法律界与法学界,以理论与实务结合见长,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于一炉,本著作是其长期对司法实践的理性思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领悟贯彻及其深刻解析,是一部具有思辨性、综合性、引领性的佳作。它对于法学界、法律界和基层法治工作者参与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材。《“法治中国”建设略论》一书的问世,为法治中国建设园地增添了一朵学术奇葩,将会给法学研究、法治实践、法治人才培养及法治文化的弘扬产生重大的影响,是以为序。武汉大学资深教授 李龙2015年6月4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