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精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2280569丛书名: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
在教育科学中,关于知识的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努力的方向。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研究、教学论等都无法回避知识的问题,作者在研究中以“知识与性别”为主要线索,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中的四个核心概念(高深学问、学科、课程、教学),批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基于男性中心的传统解释,重新审读高等教育和有关高等教育知识的“科学” 话语,再现了高等教育自身所蕴含的性别符码,提出了女性(女性气质)与高深学问的悖论是高等教育中性别歧视的知识论根源,质疑了学科价值中立的立场,分析了课程所蕴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反思了大学教学中的权力问题。通过这样的解读,揭示了高等教育中关于性别差异解释及性别歧视的认识论(知识论)根源,完成了由法律、社会层面解释性别歧视向精神、知识生产层面关注性别歧视的转换,为高等教育中性别问题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和解决策略。这一学术成果为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是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有益尝试。
节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
一、从高等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到女性主义视野中的高等
教育问题
二、女性主义与中国社会及中国高等教育
第二节文献探讨
一、文献的选择与构成
二、文献综述
三、文献评论
第三节本论著的研究视角、框架及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框架与方法
章女性·知识·话语——女性主义认识论
节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学术
一、女性主义界说
二、女性主义学术及其核心范畴“社会性别”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第二节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
一、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内涵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
第三节重建的策略:女性主义的认识论构想
一、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三种形式
二、女性主义的认知构想
第四节对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评价
一、女性主义认识论学术内部的争议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外部批评的回应:为女性主义认识论辩护
三、总体评价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女性的疏离
节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状态
一、高等教育中的“缺席者”
二、高等教育中的“失语者”
三、高等教育中的“批判者”
第二节男权文化的解释方式
一、基于生物决定论为基础的本质主义解释
二、基于理性为基础的社会决定论的男性中心解释
第三节女性主义的解释方式
一、重新定义“女性”
二、重新审读“高等教育”
第三章“高深学问”与性别
节社会性别制度
一、社会性别制度的提出
二、社会性别制度
第二节女性与“高深学问”的悖论
一、“高深学问”观念的性别分析
二、“高深学问”建构的性别分析
三、“高深学问”主要论题的性别分析
四、“高深学问”研究方法论的性别分析
第三节经典文本的性别解读:卢梭的《爱弥尔》
一、自然的女人:《爱弥尔》中的社会性别定位
二、插花的女人:《爱弥尔》中女性的存在状态
第四章学科与性别
节学科制度及其性别立场
一、学科的内涵
二、学科制度化及其性别意识形态
三、解读“男性学科”与“女性学科”
第二节女性主义对学科的反思与重构
一、女性主义对学科建构主体的反思
二、女性主义对学科分类、学科价值分层的反思
三、女性主义对学科重构的尝试——在学科化与跨学科、非学科
之间
第三节“女性学”跨学科的组织策略及其启示
一、“多学科”与“跨学科”
二、西方女性学发展的组织策略与困境
三、中国女性学学科发展的组织策略
四、女性学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实践的启示
第五章课程与性别
节作为性别文本的课程
一、背景知识
二、课程及其话语的性别分析
第二节女性主义对课程文化的认识论批判
一、对课程来源“男性经验中心”的批判
二、对课程性质“客观主义”的批判
三、对课程研究 中“实证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女性学与大学课程改革
一、女性学——女性主义课程重构的尝试
二、中国的女性学课程:知识的建构与传承
第六章教学与性别
节传统教学论与性别
一、传统教学论的基本特征及其性别立场
二、女性主义对传统教学论的批判
第二节女性主义教学论与大学教学改革
一、女性主义教学论的内涵及其核心概念
二、女性主义教学论的理念、基本原则与教学策略
三、女性的学习与认知方式
四、女性主义教学论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一个女性主义教学法的案例分析
一、经济学课堂中的女性主义教学法
二、思考与讨论
结语:在路上
参考文献
后记
刘献君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也十分繁荣。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它比其他教育系统更需要同各个方面交流信息,开展高等教育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社会性别分析已成为一个与阶级、种族等相并列的、不可或缺的分析范畴。而在我们这个以男女平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国家中,学术主流(包括高等教育议题中)却鲜见以性别作为分析范畴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由于种种原因,女性的成长、成功要比男性艰难得多。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初都是为男子所设而拒女子于门外的,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社会价值体系基本上也是基于男性中心建构的,父权制话语造就的意识根深蒂固,这种状况的改变不是仅仅通过革命战争、政治改造或社会运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文化改造过程。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依然先入为主地影响着人们对女性各方面的评价,包括能力、业绩的褒贬及作用的评估。例如,在“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夫贵妻荣”、“贤妻良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男性取得成功后,很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普遍赞扬,自身也会产生自我成就感;而女性的追求与事业成功则可能遭受诸多不理解、冷言冷语,甚至影响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和幸福感、意义感。再者,由于生理上的差异,女性在生儿育女、家庭生活等方面都比男性付出的多,牺牲也更大。这一切与教育有关或无关的现象,我们的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都很少关注,针对教育中性别差异、性别歧视的论述也相当贫乏和肤浅,我们现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科学”话语的操纵下,都采取了一种所谓的“性别中立”,或者说是“性别盲视”的立场。王俊在这个方面做了学术研究的尝试,她经过博士阶段的刻苦学习,借鉴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视角,对高等教育系统做了一个全新的,也可以说是相当“另类”的解读。
在教育科学中,关于知识的研究是多学科共同努力的方向。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课程研究、教学论等都无法回避知识的问题,作者在研究中以“知识与性别”为主要线索,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中的四个核心概念(高深学问、学科、课程、教学),批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基于男性中心的传统解释,重新审读高等教育和有关高等教育知识的“科学” 话语,再现了高等教育自身所蕴含的性别符码,提出了女性(女性气质)与高深学问的悖论是高等教育中性别歧视的知识论根源,质疑了学科价值中立的立场,分析了课程所蕴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反思了大学教学中的权力问题。通过这样的解读,揭示了高等教育中关于性别差异解释及性别歧视的认识论(知识论)根源,完成了由法律、社会层面解释性别歧视向精神、知识生产层面关注性别歧视的转换,为高等教育中性别问题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和解决策略。这一学术成果为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角,是开展高等教育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有益尝试。
作为王俊博士生时期的导师,我为她这本学术著作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王俊有比较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理论基础,又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本论著的课题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维度,而且有些是人们争议颇多的问题,王俊能知难而上,以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朴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进行学术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她查阅了大量文献,走访了国内外多位在女性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学者,并深入女教师、女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研究,做了大量细致艰苦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获得了专家的肯定和一致好评。
在我国,教育、高等教育中的性别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王俊所做的仅仅是一个开头,但我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此,我很愿意将这本有个性的学术专著推荐给大家,同时也希望这部著作的出版能够激发作者进一步的研究热情,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成绩。
是为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