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25401
☆很多人讲《论语》,多半是照着讲。要么注解,要么翻译。而作者却如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翻了十万八千里,直接跳出来,把《论语》竟然讲成了一个系统的大智慧、大学问。这就是“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区别。他把《论语》的智慧归结为三十一个“知”。他说:谋大业,建大功,成大事,必须拥有大智慧。这个大智慧,就是“大良知学与大成之道”。
☆每一篇章的论述,作者都从*基本的国学原典出发,做深入的思想开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对经典的解读提高到新的高度。他是在讲学术,重要的,他不是做学究式的考索注释,而是结合现实,联系社会,关照人生,立意高远,做宏大的思考,同时,他的讲述方式也不是经院式的,而是通俗的、平易的。
☆作者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立足人类未来命运归宿何去何从进而产生的终极关怀,这种关怀,是站在‘道’的制高点上,自上而下俯瞰人类,清晰地把握住人类命运蓝图,如同卫星导航一般,指引着人类走向光明、走向幸福、走向成就、走向圆满。
☆该书有三大亮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融贯百家,自成风格,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二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的精神。三是紧扣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时代课题。书中对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的论述也很精彩。贯彻了*总书记所倡导的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及其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的要求,将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当代实际进行了学用结合的解读,有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大成之道》从全方位角度展现了作者廖彬宇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解读,文论思想所涉领域庞大,既体现了中华文化无法超越的伟大,又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精神所蕴含的气质、气度、气势与气象。书中饱含着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与深刻理解,以及对国家强大与民族复兴的真切期盼与担当精神,体现了一位青年学者独特的精神追求与格局境界。本书是廖彬宇先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又一扛鼎之作,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广读本。
“经天纬地承大道,济世匡时致良知”。该书一以贯之,深入浅出,认为儒家文化包含了大良知学与大成之道,并发挥《论语》大义,将《论语》的致知思想归纳为“三十一知”,并以此为主线,了悟《论语》心法,通达微言大义。其中每一知均能从《论语》中找到出处和依据,使孔子思想成为系统的可以使人循序渐进、获得圆满成就的进阶理论。
这“三十一知”为:知志、知学、知诚、知心、知仁、知易、知天、知命、知本(知孝)、知己(知省)、知足(知止、知节)、知常(知义、知别、知情、知性、知识)、知因(知果)、知敬(知慎)、知勇、知觉、知几、知名、知时、知行、知权、知中、知重、知谦、知礼、知德、知容、知言、知人、知趣、知信、知政。
本书是对“三十一知”的详细解读,在解读“三十一知”的过程中,又汇通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并且结合现实,将“三十一知”形成对现实生活行之有效的指导思想,因而别具特色。
易玄先生是一位不世出的年轻大家,既是“非学不成”,又是“非学而成”——观其文字,恰到好处,用之极致,足见其学识渊博,此思想格局非学不成;观其行文,立意高远,气象宏大,足见其得天独厚,此境界非学而成。
——中国人民大学 李海彬教授
博大精深,至道恢弘。《易经》以来,只见注经,难见自成体系之阐论。易玄先生的阐述深刻,大有可论,大有可为。是真文人,大学士,国家的栋梁。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 倪健民
穷推易理明天道,敷演人情契圣心
——著名学者、书法家 欧阳中石
天降其才耀中华。
——中国新闻社原社长 郭招金
廖老师视野开阔有穿透力,对《易经》的运用出神入化,很有说服力。
——著名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摩罗
易玄先生年少不骄,后生可畏。传统国学基础扎实,有体系性思考和建构性统摄。别出心裁,发前人所未发。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博导、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 孙晶
先生给我以*深刻感悟的,就是那种既超凡脱俗、神奇卓异的使命感,又深入研究、洞悉规律的治学精神!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趋炎附势,还不墨守成规。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 李永忠教授
彬宇院长未至弱冠,即已开坛京师;甫及而立,复多传世大作。虽老师宿儒,亦自愧弗如。而彬宇院长更以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其担当,其格局,其修为,其气魄,亦足令吾人敬佩景仰。凡大国之兴,必始于思想;民族之魂,必在于文化。孟子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阳明先生至今,已足五百年之数。中华文化之复兴,其有待于彬宇院长及吾辈同道者乎!
——北京大学教授宫玉振
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能够在智商、情商之中有一项比较出众,已经相当难得了。要做到智商、情商、灵商“三商皆高”(或许也可以戏称“三高”),即使不是*,恐怕亦是*罕见、凤毛麟角了。
廖彬宇先生就堪称“三商皆高”之奇才,这应该是毫无争议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李晓
一个85后青年,出生偏远贫困的贵州,却自幼修炼,专攻国学,成了饱学之“士”,还跑到繁华京城,办起了规模、影响都很可观的、专治国学的“四观书院”。感叹之余,令人想起清代大儒赵熙的诗:“绝代经巢*流,乡人往往讳蛮陬,君看缥缈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中国梦,梦有根。兴国学,学有士。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书记、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