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98503
一篇篇或短或长的文章,由感而发,平实叙述,“创客”的字里行间或许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给更多的创业创新者以启发、共鸣。
社会上,把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称之为“创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时下,每一个“创客”都需要被社会了解,这样更加容易增进人们与“创客”的共识,以便于他们的事业发展。
两本《创客手记》,都出自于作者刘干—一个名副其实的“创客”整个创业创新的历程,是其本人在创业创新行动与思考之中的积累。
我一直在努力,我一直在变化,为我想要的生活,为我的三观。
我觉得我自己人生的先天不逢时,而后天逢时,但入错了行。入错行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因为一直以来自己干什么就没有得可选择,是为了生活一步步踱过来的。况且我不服邪、不服输,琢磨来琢磨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是有道理的,自己或许命就该在道路交通安全行当干出个名堂。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公路与马路两侧有墙体的地方几乎都涂刷着标语,“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大干四化,多做贡献”……于是,我就顺理成章乳名叫“大干”了,“干”字也永远伴随了我。父亲是被四邻八乡尊重的文化人,也是颇具争议难免遭人唾弃的下台基层干部,更是空有笔杆子既不会拿锄头也不会营生的单门独户的农民。我不想说我童年的生活环境有多差,家乡的的确确是鱼米之乡,只是我的的确确始终体验的是自己生活在一个比较复杂的乡村,自己的状态比较糟糕,糟糕的是我总是被小伙伴和同学们欺负。
我是在农村的水田里捕捉了上万条黄鳝的生命,才上了岸的,那也是初中毕业后整整6年里的成就。以至于后来,我捕捉过的较大体量的黄鳝,在我的梦中偶有对话,觉得自己有杀生之罪。
上岸也很心酸。把黄鳝池扒了个底朝天,把家里能变卖的卖了个家徒四壁,在凛冽的寒风中反反复复跟着父亲,拎着鸡鸭鱼肉进了上上下下领导家的门,才换上了一身绿军装。再换不上,年龄上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事实上,即便是换上了,机会的大门已经关闭,入伍的年我的考学资格就超龄了。一个至今跳绳、踢毽子都不会的人,更别提在部队能够靠武力向上了。
鬼才知道,我入伍后的篇日记里记载着,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企业家。鬼才知道,我在连队的白板上写着退伍倒计时成真之后,我只能成为一个农民工,在大上海踩三轮车。
1998年的仲夏,我刚刚有一份稳定的踩三轮车工作不久,烈日下满身大汗地按着BP机回电话,得到了父亲与我阴阳两隔的噩耗。安葬了父亲,签下银行负债的遗产,我一头扎进了漫无天日的挣钱生存之中。
那些年的故事还有很多,只是在我后来阅读了《中国农民调查》(陈桂棣、春桃著),看了《乡村爱情》电视剧后,我觉得我的那些儿事都不算个事,或有一天老了再去唠叨唠叨吧。
瞬间开窍,几乎也是在一头扎进漫无天日的挣钱生存之时,就一股脑记起了与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记起了他偶尔对我讲过的只言片语。也竟然奇迹般记起了初中语文老师教课的场景,把仅有的一点文字底子捡拾了起来。我始终觉得是基因的造就,基因供给了灵感,处境产生了需求,结合到一起就能够开悟,于是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就堂而皇之地夹杂在上海小陆家嘴的高楼大厦的白领们中间了。只是我并不能真正融入白领们的圈子,他们也的确是有圈子的。
21世纪的缕曙光照进浦东的时候,墙体上涂刷的、街头巷尾粘贴的大小广告,相信它,它就是机会,若不相信它,它就是骗子。我选择了相信,于是我的名片上有了总经理的头衔。
再后来的事,在我的《交通安全新认知》《创客手记》中都能够体察得到。说自己入错了行,也是因为自己在去融入一个又一个圈子的时候,深感力不从心,而又不得不砥砺前行。那些圈子里的人,大多从我曾经崇敬和仰望的象牙塔里走出。幸好,我数遍读过一本《新人性,我把你看透了》(孙成钢著),在人性面前,尽量去认同别人,也让别人认同自己。
《创客手记》根本不能把我体无完肤地剥光呈现,我还需要做一个若隐若现的创客,这是因为:
一个当代的企业家,当他面对员工、面对环境、面对社会的时候,他仍然需要金钱,去维系他的责任。
一个专心致志的交通安全研究者,当他面对如同道路沿线百米桩一般的亡灵之时,他仍然需要方法,去践行他的道义。
一个触类旁通的社会学者,当他面对无心认知世间事物真相的大众之时,他仍然需要发声,去产生更多的共鸣。
我夹杂在自己给自己写就的履历之中,在岁月中继续攀爬。
创业笔记
用什么样的力量保持企业向前?
我曾经在海尔张瑞敏企业内训语的基础上这样说过:“疾水之激,至于漂石者,方向、速度、力量也。”在公司的会议上,我多次阐述这个道理,在一定的力量作用下,达到一个速度促进企业前进的方向,让企业始终浮于激烈竞争的市场水面,很重要。
我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力量都可以提升速度?
个人英雄是一股力量,集体智慧是一股力量,却相差甚远。
牵引力是一种力量,驱动力也是一种力量,作用力之异却相差悬殊。
我们知道,汽车是靠轮胎的滚动而实现加速度的。小汽车的车身较轻且承载量较小,发动机置于前部通过曲轴运动带动前轮运转,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促使后轮跟进。行驶的重心前移,减轻阻力而使得车辆运行平衡、快速。大汽车的车身较重且承载量较重,这时牵引力不能够保证动力足够而拉动后部重量,于是通过传动轴的作用变为后轮先行转动形成驱动力,力量与重心平衡而保持稳定
行驶。
由汽车的牵引力与驱动力,让我联想到企业成长过程中,在不同时期的力量转换作用。
在企业创业期或规模较小的时候,创始人或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往往非常强大,他可以一个人冲锋在前而带领着小团队不断成长。在企业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及时调整,形成一个三五个人的核心团队思想力量,仍然用牵引力带动着稍大的团队继续成长。有的企业彻底调整,把创始人的能力与思想转变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此时好比一根传动轴,核心能力就通过传动轴作用而传播到基层员工形成驱动力,由底层向上层推动企业建设。同样是创业力量,而两种力量的效率与结果却是完全不同的。显然驱动力更适用于企业较大规模经营。
把企业文化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整个企业的流程中形成驱动力,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具备载重负荷、抵抗风(阻)险、平稳前进的实力。
企业成长了,规模加大了,切不能仍然领导人伸着头往前挣,而中底层却蹒跚跟步,一旦形成“一人独上高楼,而部下皆在二三层”的局面,则悔之晚矣。
2006-08-06
为官与为事
昨晚上在南京至西安的T112软卧间里,半夜被谈话声吵醒了。是下铺面对面的两个旅客就省域经济的差别展开讨论。两个人,一个是河南人,一个是江苏人。从人口差距到文化教育,从政策差异到诚信社会,从生活习性到为人做事,侃侃而谈,不亦乐乎。
其实这是许多生活环境里皆有的众生相。我们国家开放了,我们的百姓也就越来越多地关心与讨论起身边的生存环境。忧国忧民,爱心使然,是一种好的现象。
我记得他们谈到一个话题,就是为官与为事。我们国家的南北经济文化差距较大,典型的代表是南方的官员是做事者做官,做官者必然要做事;而北方的官员普遍是做人者做官,做官者不必做事。所以,现在党的治理政策是南官北调,南商北营,希望能够有一个大一统的为官为事思想,促进南北差距的缩小。
有理也罢,无理也好,那二位仁兄是茶余饭后,夜半三更。
早上到了西安,客户公司的人就告诉我,他们单位上午9点半召开重要会议,董事长换人了。前任董事长我曾经较熟悉,本本分分,为人厚道,得员工爱戴,多年来稳定把持着局面。这家大型国企多年来员工心态稳定,小富即安,缘于此。而今天呢,几个员工开始怀着另外一种心情告诉我,这次是他们的转折点。他们希望就此能够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时代。那位老董事长要走了,为官嘛,就这么回事。从员工们的眼里话里,我感觉得到,敬望过去,期望未来,复杂。
为官要做事,这是人们普遍意识到的对官者的要求了。但在中国的文化里,先做人后做事,是任何人不敢轻易言过的。怎么办?看来为官也要先做人,人做好了官也就做得好。官做得好,人也做得好,那也就稳定了。岂不与做人做事同理么?
为人,为官,为事,该如何,恐怕中国又要再花上个几千年研究、学习、总结再总结,博大的中国文化之精深于此可见!
2006-08-14
动手与动脑,爱好与兴趣
大凡大白天睡觉与深夜里歌唱者,若非工作之因则人之无所事事也。
动与静,相得益彰。动,就要动手与动脑。
其实做大事与做小事都是一样的道理,都有一个动的过程。许多时候,许多人,总是会找出许多的理由,让自己无法去做成想要做的事情。找借口很容易,而找事情也很容易,只是前者动口比后者动手更容易。动一次比看十次要经历体会深刻得多。举个例子,公司里要丝印一个产品,要做一批金属商标牌,我交代下去好多天,没有动静,只听到答应了。也许怪不得他们,大学课程里的确没有如何找丝印厂与如何做金属标牌这节课,只有我亲自做了。只是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一切都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去动手找信息了,动起来了。
动脑也是一件与动手相当的力气活。只是一个伤在外,一个伤在内。有一次一个员工安装更换门头招牌,我问他,5天时间怎么样?他拍着胸脯回答保证没有问题。他也去做新的招牌并准备安装了。结果在第4天安装时,发现旧的招牌框架已经腐烂没有利用价值,重新焊接新的至少也要3天后完工。他还振振有词地说他不曾想到旧的不能用了。这就需要动脑,在做一件事之前,应该考虑到各方面需要的准备,有备无患,才能得心应手。
静,就是要有爱好与兴趣。
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在爱好与兴趣的范围内工作生活,自己会十分投入并不知疲倦。如果不具备,那就一定要通过培养来实现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自己连工作的目的与方向都不明确,工作呢,只是为了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必需品,所以是不会充实的。我想,爱好与兴趣没什么条条框框。如果自己实在没有,那就把微笑当作一种爱好或兴趣吧。试验一下,连续对你身边的所有人保持微笑10天,看看你的生活是否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你会表现得优异并有吸引力起来。试试吧,朋友们。
2006-08-23
品牌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从事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在行业做出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品牌,是赛康的经营定位。在品牌经营的过程当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争议与猜测,需要大量的沟通去实现品牌的共同认可。通常,民用产品的品牌塑造可以通过媒体传播来完成前期认同;而工业产品的品牌塑造却要靠实际应用的结果去完成持续认同。但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品牌,其共同点在于一是要具有无形资产价值,二是要具有终端信赖价值,三是要具有引导市场价值。
把产品或服务或实体起个名字,扮演的是跟随者的角色,这样的品牌是没有价值的,也就不能算是在做品牌。依据笔者的从业经验及分析,往往生存的方式也会决定品牌的价值。许多企业,依靠广告、推销、关系、低价把销售做上去,没有通过长期的信誉、文化、创新积累获得市场生命力,在企业遇到困难走下坡路的时候很容易前功尽弃而倒闭,这样没有价值的名字不能称得上是在做品牌。
一个有价值的品牌,它的优越性重要表现在强大的终端市场认同支持。立足于终端,做好品牌旗下文化、产品、服务的文章,是品牌群体成员共同的责任与义务。以赛康所处的交通安全行业,谈一谈品牌的优越性,希望能够让品牌群体成员清晰认识到共同维护与发展的迫切性。
品牌的引导市场价值。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交通安全行业也不例外。从早期的混凝土、钢铁设施到当前的橡胶塑料制品;从有颜色的油漆、贴纸标识到醒目的反光材料再到LED光显产品;从简单粗制的防护功能到精研精工的安全美观功能;从普通设施安装管理到智能化交通技术,不断地在进行着产品更新换代。新产品的层出可以使企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其利好之处已经得到一致认可。如果能够让新产品在快短的时间推向市场,让终端市场检验与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而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这一点正是一个强势品牌所具备的优越性能力。赛康在交通安全行业里,做为一个品牌经营者,恰恰在努力完成新产品新技术的行业推进任务。国产反光材料的应用,太阳能LED交通标志的应用,车身反光标志的推广,智能交通产品的推广,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引导市场能力。
品牌的终端信赖价值。品牌的上游市场链是生产工厂,下游市场链是分销渠道,而终收益要靠终端购买力。也就是说,工厂、经销商、品牌所有者都要依靠终端的信任支持而产生利润受益。终端的信任支持使得品牌在同行业同等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加强,也具有较大空间的溢价能力。在这方面,赛康交通安全产品的终端依赖基础在日益加固。较多区域的交通管理部门及业主单位,在同类产品的选择上,对赛康大开绿灯。在一些交通安全工程设计及询价采购方面,参照赛康的标准或邀请赛康参与供货屡有发生。有了终端市场的信赖价值基础,赛康品牌也就有了给予工厂及分销商更多利益空间的可能性。
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品牌是资产,在国际上无可争议。同时品牌是无形的资产,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让较少的有形资产投入产生巨大的回报。当然,是资产就需要有投入,品牌也同样有着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在交通安全行业里,从事交通设施生产加工的企业,有几十亩乃至上百亩土地厂房与设备的屡见不鲜。对于以品牌经营定位的赛康企业而言,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在市场、研发、服务方面,鲜有厂房设备。但赛康品牌的产品市场份额与利润产值却保持着持续增长幅度。这种持续增长的能力得到一定时间的稳定,可以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也可以让企业带动大量的新技术产品销售形成差异化竞争。于是,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也会日益增长。
认识到品牌优越性的综合所在,赛康交通安全产品通过品牌群体成员的共同维护支持,在本行业形成差异化,是一个较长时间的任务。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