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0077308
编辑推荐
只有不到位的执行,没有抓不好的安全。
企业要生存,安全是底线:
首次倡导“新安全观”,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首次倡导“安全责任教育”,真正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首次倡导“情感安全管理”,解开员工生产事故之谜
首次倡导“自我安全管理”,让安全责任意识覆盖各个岗位
首次倡导“安全自助训练”,员工快乐工作,享受安全
首次倡导“人是安全的决定因素”,塑造“主动安全精神”。
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能增效
事故面前,责任难逃
确保安全,人人有责
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所有事故,都是人祸
任何事故,都是管理失误
忽视安全生产,就是犯罪
谁安全,谁生存;谁安全,谁发展;谁安全,谁幸福。
企业要生存,安全是底线:
首次倡导“新安全观”,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首次倡导“安全责任教育”,真正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首次倡导“情感安全管理”,解开员工生产事故之谜
首次倡导“自我安全管理”,让安全责任意识覆盖各个岗位
首次倡导“安全自助训练”,员工快乐工作,享受安全
首次倡导“人是安全的决定因素”,塑造“主动安全精神”。
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能增效
事故面前,责任难逃
确保安全,人人有责
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所有事故,都是人祸
任何事故,都是管理失误
忽视安全生产,就是犯罪
谁安全,谁生存;谁安全,谁发展;谁安全,谁幸福。
内容简介
企管专业学不到的管理知识,企业会议讲不透的安全道理。
解决的企业管理者是否掉乌纱帽的前程问题,解决是企业的员工人身健康、家庭幸福的命运问题解决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持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做到“事事有人负责,环环有人负责”
让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设施,有人平平安安,有人却事故不断?
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空洞说教。
解放管理干部,保护基层员工。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增强企业“免疫能力”增强员工“抗击打能力”。
解决的企业管理者是否掉乌纱帽的前程问题,解决是企业的员工人身健康、家庭幸福的命运问题解决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持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做到“事事有人负责,环环有人负责”
让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
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设施,有人平平安安,有人却事故不断?
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空洞说教。
解放管理干部,保护基层员工。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增强企业“免疫能力”增强员工“抗击打能力”。
目 录
序
前言 新安全观,你不能不知道的血泪法则
章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生平安不是神话——新安全观
1 你真把“安全”放“”了吗?
2 生命至高无上
3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
4 管事故管不好安全,管事件管得住事故
5 事故面前,责任难逃
第二章 的浪费是事故,的节约是安全——背景考察
1 堵住圆盘漏洞,要靠人人尽责
2 事故危害甚于战争
3 安全是的节约,事故是的浪费
4 无视安全责任,就是犯罪
5 负责态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能承担责任,才能安全生产——新安全运动
1 不能有效制止,局面就会失控
2 官员日子难过,企业怎能轻松
3 安全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4 管理学上重大发现:共担还要靠分担
5 让岗位负起责任
第四章 安全是你的职业底线——管理延伸
1 责任是素质
2 怕死才是好员工
3 选恋人也要看安全责任
4 安全是职业进步的阶梯
5 安全讲责任,状态须考评
第五章 让先进的“洋管理”本土化——管理新知
1 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2 向美国、欧洲、日本学习
3 美国:以人为本,让员工主导
4 欧洲:制度至上,量化细化全面化
5 日本:本质安全,重在人的安全本质化
第六章 做好预案,掌控风险——过程控制
1 谁说风险看不见?
2 反复确认保安全
3 必要的安全指导老师
4 小偷进屋先干什么?
5 安全审计必不可少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
1 处罚不是药
2 危险的地方凭什么安全
3 安全文化就是金钟罩、铁布衫
4 颜色、光线、声音,样样性命攸关
5 跨国公司也青睐顺口溜
第八章 只有不到位的执行,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组织氛围
1 事故是积累出来的
2 听得进批评,才没有哭声
3 违纪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4 经得起检查,还要经得起不检查
5 付出百倍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
6 没有服从就没有秩序,没有执行就没有安全
第九章 自己安全自己管,依靠别人不保险——自我管理
1 死神对谁也不会网开一面
2 大祸源自小错
3 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4 自己管理好自己
5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第十章 为安全尽心,免亲人伤心——情感管理
1 所有事故,都是人祸
2 你“安”,家才“全”
3 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4 你可听见妻儿老小的悲鸣?
5 别拿情绪不当事
第十一章 想安全,还要会安全——技能培训
1 撑开你的保护伞
2 学习比小心更重要
3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4 防火防爆防污染
5 办公室安全大意不得
6 能力决定平安
第十二章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自助训练
1 你是否属于易出事故人格?
2 想法决定活法,心智决定安全
3 别让情绪控制你
4 别让压力压垮你
5 平安就是无上幸福
后记 在血泪和伤痛中诞生的文字
前言 新安全观,你不能不知道的血泪法则
章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生平安不是神话——新安全观
1 你真把“安全”放“”了吗?
2 生命至高无上
3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
4 管事故管不好安全,管事件管得住事故
5 事故面前,责任难逃
第二章 的浪费是事故,的节约是安全——背景考察
1 堵住圆盘漏洞,要靠人人尽责
2 事故危害甚于战争
3 安全是的节约,事故是的浪费
4 无视安全责任,就是犯罪
5 负责态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能承担责任,才能安全生产——新安全运动
1 不能有效制止,局面就会失控
2 官员日子难过,企业怎能轻松
3 安全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4 管理学上重大发现:共担还要靠分担
5 让岗位负起责任
第四章 安全是你的职业底线——管理延伸
1 责任是素质
2 怕死才是好员工
3 选恋人也要看安全责任
4 安全是职业进步的阶梯
5 安全讲责任,状态须考评
第五章 让先进的“洋管理”本土化——管理新知
1 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2 向美国、欧洲、日本学习
3 美国:以人为本,让员工主导
4 欧洲:制度至上,量化细化全面化
5 日本:本质安全,重在人的安全本质化
第六章 做好预案,掌控风险——过程控制
1 谁说风险看不见?
2 反复确认保安全
3 必要的安全指导老师
4 小偷进屋先干什么?
5 安全审计必不可少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
1 处罚不是药
2 危险的地方凭什么安全
3 安全文化就是金钟罩、铁布衫
4 颜色、光线、声音,样样性命攸关
5 跨国公司也青睐顺口溜
第八章 只有不到位的执行,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组织氛围
1 事故是积累出来的
2 听得进批评,才没有哭声
3 违纪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4 经得起检查,还要经得起不检查
5 付出百倍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
6 没有服从就没有秩序,没有执行就没有安全
第九章 自己安全自己管,依靠别人不保险——自我管理
1 死神对谁也不会网开一面
2 大祸源自小错
3 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4 自己管理好自己
5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第十章 为安全尽心,免亲人伤心——情感管理
1 所有事故,都是人祸
2 你“安”,家才“全”
3 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4 你可听见妻儿老小的悲鸣?
5 别拿情绪不当事
第十一章 想安全,还要会安全——技能培训
1 撑开你的保护伞
2 学习比小心更重要
3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4 防火防爆防污染
5 办公室安全大意不得
6 能力决定平安
第十二章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自助训练
1 你是否属于易出事故人格?
2 想法决定活法,心智决定安全
3 别让情绪控制你
4 别让压力压垮你
5 平安就是无上幸福
后记 在血泪和伤痛中诞生的文字
在线试读
章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生平安不是神话——新安全观
1 你真把“安全”放“”了吗?
我在上海一家著名的国企做内训时,请学员回答对“安全”的理解。有位小伙子抢先回答:“‘安全’不就是咱们国家的一句政治口号吗?”
的确,事故频出、重大特大事故多发,困扰着企业界,“安全”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对于我们企业中人来说,“安全”更是随处可见的常用语——在报纸上、电视上、企业领导的讲话中,单位工作的总结里,在公司大门的门楣上,在车间厂房的墙上。
对很多人而言,“安全”太熟悉了,就像有段相声说的:“咱哥俩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想念了。那什么,您贵姓?想念得我都记不得您叫什么名字了。”天天念叨得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还真有可能,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条件反复刺激形成抑制”。就像“安全”,许多人耳熟能详,却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置若罔闻。
但是,“安全”现在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际公认的公理——“安全(Safety First)公理”。
“安全”源起何处?谁率先提出“安全公理”的呢?
早提出“安全公理”的是美国人。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生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凯理得出了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虔诚的基督徒凯理,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变成了“安全、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理首先在下属单位伊利诺伊制钢厂做试点,本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安全公理”立见奇效,U.S钢铁公司由此走出了困境。
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办法抓经营,安全还能创效益,这对企业界就有了极强的冲击力。这一方针诞生后,迅速得到全球企业界的认可。1912年,美国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英国和美国不愧是同文同宗,学得快。1917年,英国成立了“安全协会”。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1927年,日本以“安全”为主题开展了安全周活动,至今已坚持了80多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在二战前后,新中国是在建国之初,都开始提倡“安全”。那些年,世界各国因主义不同分成几大阵营,一种思想很难为各方认可,但各个国家都一致接受了“安全公理”。
对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现象也就不奇怪了。马斯洛1943年写了《激励和人》一书。按照他的研究结果,个人的需要有5个层次:层,生理需要,要吃,要喝,要睡觉;第二层,安全需要,人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否则就会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这两个层次是基本需求,人们只有活下去,并且平安地活下去;才能够顾及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够有第三层社交需要,社会交往,寻求友谊;才能够有第四层尊重需要,考虑名誉、地位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够有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发挥潜能,追求成功。对一般人,即社会大众来说,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的需要,安全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少数人可以不管肚皮不要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实现后面的高级需要而牺牲基本需要。
任何社会普通人都是大多数,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会长期忽视普通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安全”能够超越意识形态,超越政治利益,成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公理。
新中国于1949年11月召开的次全国煤矿会议在决议中就提出:“在阳工中开展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的思想,尽可能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生产。”到了80年代,政府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正式把“安全”纳入工业交通等经济生活的指导方针。到现在又过去了20多年,“安全公理”在很多地方很多企业竟然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绝不是个别现象。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五官争功”——
年终总结评比,评选先进部门,CEO“脑袋”让各部门发扬表扬与自我表扬的精神,推荐自己或者推荐别人。销售部经理“口腔”说,销路是他们打开的,效益好他们功劳;品管部门经理“眼睛”说,销得好是因为质量好,质量好品管部功劳跑不了;研发部门经理“耳朵”说,产品好是因为设计好,没有研发部门哪来的设计好;财务部门经理“鼻子”说,效益好是因为成本控制好,财务人员心没少操……各个部门都加入了争功大合唱,只有负责生命健康的安全部门经理没话说,好像这一年除了花钱没别的成果。
“脑袋”总结说,鼻子眼睛耳朵“五官争功”,都觉得自己重要。确实都很重要,可是你们知道谁重要吗?命重要,命没了五官都不需要。
这个故事在说,安全重要,是基础,没有安全,其他工作都是白做。
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繁衍,社会要发展进步,安全是先决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过去对待“安全公理”另一个的问题,就是过于简单化,仅仅喊几句“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口号了事。
我们要明白“安全公理”的内涵,要明白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目标从理论上说永远是零,但不等于说零事故就是安全生产。安全的对立面不是事故,安全的对立面是风险;零事故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零风险才是我们的永远目标。因为零事故仅仅证明没发生事故,但并未证明消除了发生事故的“病灶”——风险。有风险就有隐患,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安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方案原来设计了数百米的超高层建筑,但是因为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高丽被否决。我们还应该看到,真正零风险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常态下的安全是;灰色的,是相对的,介乎于发生事故的黑色与安全的白色之间的中间状态,各个企业之间,彼此只是色度的不同。坚守“安全公理”,树立“安全是灰色的”观点,代表了一种进步。不以是否发生了危害来判定安全,只有提高警惕,才能保卫安全!
做事就有可能犯错误,不做事永远不会犯错。“安全公理”是不是在提倡“不要做任何事情”?全社会都不生产岂不是安全?当然,“不做事情”是不可能的,生产一天也不可能停止,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安全”是在社会可接受程度下的“安全”,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力做到的“安全”。我们永远不要指望天下太平,太平到全国全世界不发生一起事故,但是,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尽量缩小事故损失,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企业要认识自己的安全责任,把法律和国家监管的政策作为尺度,充分衡量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和产品品质、成本效益等多种要素,确保风险“可控制之下(undercontr01)”的“安全”。
2 生命至高无上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这一理念,多次作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活动主题。
国际上有关人权的公约,我国参加了20多个。这20多个人权公约涉及多的是什么?——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基本人权,而且是首要的人格权。活着,并且要获得健康,是每个公民的利益,现代国家都用立法的方式对此加以保护。危及生命健康的安全利益,属于公共利益,中国政府采取了尽可能的干预政策。这种干预,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论生命健康遭受的危险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是自愿承受的还是不自愿的,而且不论这个人的职业、地位、学识等的影响,国家都会干预,用宪法、刑法、民法和一些部门法严加禁止。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破坏公共利益,危及他人安全。有人说,我剥夺自己的生命健康,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这叫“自杀”,按照立法精神,自杀也是不能允许的。
尊重生命健康的权利,体现的就是人权、人本、人性。我们过去常讲“为人民服务”,现在常说“以人为本”,其精神实质是恒定不变的,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健康权属于基本人权,没有生命健康,人的生存发展、人的价值体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就是一句空话。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世纪之交,联合国面向工商界提出了保障基本人权的全球契约计划。我太太所在的企业中国远洋集团,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建立起以尊重人权、遵守劳工标准、重视安全环保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在联合国宴请参加伞球契约领导人峰会的各国企业家时,组织者特意把中远总裁魏家福安排到主宾席紧挨着秘书长潘基文的位置,以示对家加入全球契约的中国企业的敬重之意。
中国企业管理界部红色经典《向解放军学习》指出,“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其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透过战争形态的变化趋势,让我们在思考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同时,更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思考安全管理。我也更加坚信,我们政府在安全生产中提倡的“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愿望,代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史记载的人类战争,打的都是规模,都是人海战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干什么用?消耗呗。兵书有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不计成本的惨烈死伤中谁能坚持到后。两次世界大战,投入的军队人数都是用千万来计算的。不仅军人死亡,老百姓也不被放过。翻开史书,屠城的历史惨剧曾多次出现,距今近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丧生,成为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世界战争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意味着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人口的锐减。
……
1 你真把“安全”放“”了吗?
我在上海一家著名的国企做内训时,请学员回答对“安全”的理解。有位小伙子抢先回答:“‘安全’不就是咱们国家的一句政治口号吗?”
的确,事故频出、重大特大事故多发,困扰着企业界,“安全”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对于我们企业中人来说,“安全”更是随处可见的常用语——在报纸上、电视上、企业领导的讲话中,单位工作的总结里,在公司大门的门楣上,在车间厂房的墙上。
对很多人而言,“安全”太熟悉了,就像有段相声说的:“咱哥俩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想念了。那什么,您贵姓?想念得我都记不得您叫什么名字了。”天天念叨得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还真有可能,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条件反复刺激形成抑制”。就像“安全”,许多人耳熟能详,却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置若罔闻。
但是,“安全”现在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际公认的公理——“安全(Safety First)公理”。
“安全”源起何处?谁率先提出“安全公理”的呢?
早提出“安全公理”的是美国人。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生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凯理得出了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虔诚的基督徒凯理,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变成了“安全、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理首先在下属单位伊利诺伊制钢厂做试点,本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安全公理”立见奇效,U.S钢铁公司由此走出了困境。
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办法抓经营,安全还能创效益,这对企业界就有了极强的冲击力。这一方针诞生后,迅速得到全球企业界的认可。1912年,美国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英国和美国不愧是同文同宗,学得快。1917年,英国成立了“安全协会”。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1927年,日本以“安全”为主题开展了安全周活动,至今已坚持了80多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在二战前后,新中国是在建国之初,都开始提倡“安全”。那些年,世界各国因主义不同分成几大阵营,一种思想很难为各方认可,但各个国家都一致接受了“安全公理”。
对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现象也就不奇怪了。马斯洛1943年写了《激励和人》一书。按照他的研究结果,个人的需要有5个层次:层,生理需要,要吃,要喝,要睡觉;第二层,安全需要,人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否则就会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这两个层次是基本需求,人们只有活下去,并且平安地活下去;才能够顾及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够有第三层社交需要,社会交往,寻求友谊;才能够有第四层尊重需要,考虑名誉、地位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够有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发挥潜能,追求成功。对一般人,即社会大众来说,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基本的需要,安全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少数人可以不管肚皮不要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实现后面的高级需要而牺牲基本需要。
任何社会普通人都是大多数,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会长期忽视普通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安全”能够超越意识形态,超越政治利益,成为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公理。
新中国于1949年11月召开的次全国煤矿会议在决议中就提出:“在阳工中开展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的思想,尽可能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做到安全生产。”到了80年代,政府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正式把“安全”纳入工业交通等经济生活的指导方针。到现在又过去了20多年,“安全公理”在很多地方很多企业竟然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绝不是个别现象。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五官争功”——
年终总结评比,评选先进部门,CEO“脑袋”让各部门发扬表扬与自我表扬的精神,推荐自己或者推荐别人。销售部经理“口腔”说,销路是他们打开的,效益好他们功劳;品管部门经理“眼睛”说,销得好是因为质量好,质量好品管部功劳跑不了;研发部门经理“耳朵”说,产品好是因为设计好,没有研发部门哪来的设计好;财务部门经理“鼻子”说,效益好是因为成本控制好,财务人员心没少操……各个部门都加入了争功大合唱,只有负责生命健康的安全部门经理没话说,好像这一年除了花钱没别的成果。
“脑袋”总结说,鼻子眼睛耳朵“五官争功”,都觉得自己重要。确实都很重要,可是你们知道谁重要吗?命重要,命没了五官都不需要。
这个故事在说,安全重要,是基础,没有安全,其他工作都是白做。
我们知道,人类要生存繁衍,社会要发展进步,安全是先决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过去对待“安全公理”另一个的问题,就是过于简单化,仅仅喊几句“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口号了事。
我们要明白“安全公理”的内涵,要明白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生产目标从理论上说永远是零,但不等于说零事故就是安全生产。安全的对立面不是事故,安全的对立面是风险;零事故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零风险才是我们的永远目标。因为零事故仅仅证明没发生事故,但并未证明消除了发生事故的“病灶”——风险。有风险就有隐患,就有可能发生事故。
“安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方案原来设计了数百米的超高层建筑,但是因为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高丽被否决。我们还应该看到,真正零风险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常态下的安全是;灰色的,是相对的,介乎于发生事故的黑色与安全的白色之间的中间状态,各个企业之间,彼此只是色度的不同。坚守“安全公理”,树立“安全是灰色的”观点,代表了一种进步。不以是否发生了危害来判定安全,只有提高警惕,才能保卫安全!
做事就有可能犯错误,不做事永远不会犯错。“安全公理”是不是在提倡“不要做任何事情”?全社会都不生产岂不是安全?当然,“不做事情”是不可能的,生产一天也不可能停止,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安全”是在社会可接受程度下的“安全”,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力做到的“安全”。我们永远不要指望天下太平,太平到全国全世界不发生一起事故,但是,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尽量缩小事故损失,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企业要认识自己的安全责任,把法律和国家监管的政策作为尺度,充分衡量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和产品品质、成本效益等多种要素,确保风险“可控制之下(undercontr01)”的“安全”。
2 生命至高无上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这一理念,多次作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活动主题。
国际上有关人权的公约,我国参加了20多个。这20多个人权公约涉及多的是什么?——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基本人权,而且是首要的人格权。活着,并且要获得健康,是每个公民的利益,现代国家都用立法的方式对此加以保护。危及生命健康的安全利益,属于公共利益,中国政府采取了尽可能的干预政策。这种干预,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论生命健康遭受的危险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是自愿承受的还是不自愿的,而且不论这个人的职业、地位、学识等的影响,国家都会干预,用宪法、刑法、民法和一些部门法严加禁止。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破坏公共利益,危及他人安全。有人说,我剥夺自己的生命健康,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这叫“自杀”,按照立法精神,自杀也是不能允许的。
尊重生命健康的权利,体现的就是人权、人本、人性。我们过去常讲“为人民服务”,现在常说“以人为本”,其精神实质是恒定不变的,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健康权属于基本人权,没有生命健康,人的生存发展、人的价值体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就是一句空话。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世纪之交,联合国面向工商界提出了保障基本人权的全球契约计划。我太太所在的企业中国远洋集团,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建立起以尊重人权、遵守劳工标准、重视安全环保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在联合国宴请参加伞球契约领导人峰会的各国企业家时,组织者特意把中远总裁魏家福安排到主宾席紧挨着秘书长潘基文的位置,以示对家加入全球契约的中国企业的敬重之意。
中国企业管理界部红色经典《向解放军学习》指出,“向军队学管理、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其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透过战争形态的变化趋势,让我们在思考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同时,更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思考安全管理。我也更加坚信,我们政府在安全生产中提倡的“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愿望,代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史记载的人类战争,打的都是规模,都是人海战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多多益善”干什么用?消耗呗。兵书有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不计成本的惨烈死伤中谁能坚持到后。两次世界大战,投入的军队人数都是用千万来计算的。不仅军人死亡,老百姓也不被放过。翻开史书,屠城的历史惨剧曾多次出现,距今近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丧生,成为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世界战争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意味着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人口的锐减。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