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242059
作者的研究表明,个人出生时间与其体质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本书以新近收集到的案例为样本,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挖掘了出生时空结构特征与体质类型的对应关系,做出了先天体质的计算机程序预测。作者还进一步将先天体质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学说联系起来,探讨个人先天禀赋与变迁的自然大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动态的、个性化的保健策略,实践中医“治未病”的理想,为东方生命科学打开新的研究天地。
本书配有先天体质预测程序,只要输入自己的出生时间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先天体质状况。读者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至易健康”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预测程序,也可以留言寻求更多帮助。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中医体质学
2.九种体质类型
3.先天禀赋
第二章 五运六气
1.运气学说
2.汪德云:人体胚胎发育期学说
3.李阳波:中医运气学探索
4.庄一民:中医运气与健康预测
5.楼中亮:算病
6.田合禄等:中医自然体质论治
第三章 先天体质
1.跨越运气学说
2.干支符号
3.气运动状态的表述
4.先天体质
第四章 分析框架
1.样本
2.数据转换
3.从“一气周流”到五脏系统
4.五脏气机模型
第五章 九种体质的基本式
1. 样本的分类统计和分析
2.平和质
3.气虚质
4.阳虚质
5.阴虚质
6.痰湿质
7.湿热质
8.血瘀质
9.气郁质
10.特禀质
第六章 先天体质识别和保健
1.先天体质类型的程序识别
2.先天体质的确认
3.偏颇体质的疾病倾向
4.偏颇体质的调养方案
5.平和体质的保健方案
第七章 回归五运六气
1.强脏和弱脏
2.返归五运六气
3.一个全新的个性化保健策略
附录一场次别开生面的讲座(秦敏禾)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医体质学
体质研究源于最初对个体差异现象的发现。正如自然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世间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大千世界,人各百态。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
早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对体质的形成、特征、分型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就有了论述。以后,经过汉代张仲景、隋代巢元方、金元四大家、明代张景岳、清代叶天士等历代名家的探索和临床实践,中医体质理论逐渐深化,代有建树。尤其在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明确应用了“体质”这个词。
那么,何谓“体质”?
作为中医体质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说: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其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它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阐述人体体质与健康、疾病的相关性,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学科,是一门以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的交叉性、应用性学科。
……
2.九种体质类型
作为中医体质学的突出成就,是王琦所带领的课题组,在古代体质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应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及统计学方法,建立起了中国人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系统。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在这九种体质中,只有平和质是健康的,其他8种都是偏颇体质,属于亚健康范畴。
显然,这九种体质类型的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征,它们表现为不同的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以及发病的倾向。根据它们的主要特征,可以被概括为:
平和质(A型):健康派——精力充沛,健康乐观;
气虚质(B型):气短派——气短少力,容易疲乏;
阳虚质(C型):怕冷派——手脚冰凉,身体怕冷;
阴虚质(D型):缺水派——手心发热,阴虚火旺;
痰湿质(E型):痰派——身体肥胖,大腹便便;
湿热质(F型):长痘派——面色油腻,长痘长疮;
血瘀质(G型):长斑派——面色晦暗,脸上长斑;
气郁质(H型):郁闷派——多愁善感,郁郁不乐;
特禀质(I型):过敏派——容易过敏,喷嚏流泪。
……
3.先天禀赋
中医体质学不仅在体质分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而且在整个理论架构方面,也确立了体质可分论、体病相关论、体质可调论这三个理论核心,以及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这四个基本原理。
然而,诚如《中医解读人的体质》所指出的:“这些方法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而存在着固有方法的某些缺陷,其虽然在保持人体整体性、运动性的前提下,总体上准确把握了体质的规律性变化,但对许多细节的了解甚少,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认识的深入。” 比如,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因此,作为四个基本原理之一的“禀赋遗传论”,专门讨论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确认禀赋遗传是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
先天禀赋包含遗传的概念,但是又与遗传的含义有所不同。禀,即接受,是后人承受先人;赋,即给予,是先人赋予后人。遗传主要强调先天之精的传承,所谓遗传,就是家族世代间的连续,是通过先天之精所涵的遗传物质——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上代传递给下代,生生不息。但禀赋强调的是秉承先天之精的多少。所以遗传性疾病属于遗传范畴,而先天性疾病、胎儿发育期的问题,如“天宦”等属于“禀赋不足”。决定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主要有:种族与家族的遗传,婚育及种子,养胎、护胎和胎教等。
……
然而,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这么一段名言: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正是根据这段名言,田合禄先生指出:
人是由两个生命体组成的,一个是父母给的遗传生命体——胎儿生命体,是有形的生命体,在出生之前只是母体的一部分,即母体的一块肉。另一个生命体是自然遗传生命体,当你从母亲肚里生出来剪断脐带后,脱离母体成为一个个体自然人的时候,哇的一声打开口门和肺门之时,就开始接受天地自然之气,在一个人身上就打上了自然时空规律的烙印,形成了一个人的自然遗传生命体,即所谓“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自然人,称作婴儿。
从发生学方法看人体生命的起源有两套体系,一是父母给的有形生命体系,一是宇宙自然给的无形生命体系。这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我们概称之为以五脏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理论体系,其他的内容都是根据这个核心展开论述的。这里,田先生明确地道明了“人是父母遗传和自然遗传结合成的生命体,养生必须从这里抓起,最重要的是抓自然遗传生命体”,而且“父母遗传、自然遗传和社会影响三者,自然遗传比重最大”。——这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
正是这个自然遗传,我称之为“又一种‘基因’”。在拙作《又一种“基因”的探索》(2012年)中,我曾写道:个人出生时的“这个特定的时空结构,可以称作是他与生俱来的‘基因’图谱。”我正是从这个时空“基因”图谱出发,探索和描写个人出生时由宇宙生物场所赋予的“先天体质”。本书是这个研究的继续和深入。我深信,这种探索不仅能进一步丰富现有的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和实践,并且可望发扬《黄帝内经》所蕴含的中华先哲的智慧,开拓生命科学的新的疆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