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94987
《贝多芬自述》:乐圣、偏执狂、对爱与自由的永恒追求……这是贝多芬为自己留下的文字,亲述他的一生,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带您了解,集普通人与艺术家于一身的真正的贝多芬。
《贝多芬自述》囊括了贝多芬的简要传记评述,以及他的日记、评论、书信……带您了解,集普通人与艺术家于一身的真正的贝多芬。
乐圣、偏执狂、对爱与自由的永恒追求……这是贝多芬为自己留下的文字,亲述他的一生,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
目 录
关于艺术 /1
对自然的热爱 /6
关于文本 /13
关于作曲 /19
关于演奏 /31
关于自己的作品 /42
关于艺术及艺术家 /52
作为评论家的贝多芬 / 56
关于教育 / 71
关于贝多芬的性情及人格 / 77
苦难者 / 95
通世智慧 / 107
神祇 / 121
附录 / 130
传记简概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 年, 卒于1827 年,被公认为西方杰出的古典音乐家之一。这位德国音乐天才创作出了无数传世不朽的名作。除去在创作演唱乐及歌剧上的弱点外(这一点是贝多芬自己承认的,不过他还是创作过一些诸如歌剧《费德里奥》[Fidelio ]及歌曲《阿德莱伊特》[Adelaide]的),他几乎精通其他所有的艺术形式。贝多芬将自己的成就深深地印刻在了那九部交响曲中,以及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连同无数的弦乐四重奏曲及诸多其他著名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构想富于想象力,具有创新性,比如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Eroica
]),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Kreutzer ])、《黎明》(Waldstein)钢琴奏鸣曲,以及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还有他为弦乐四重奏谱的“大赋格曲”(Grosse Fugue)(当然,贝多芬在每部作品中都将一些崭新独特的细节添加到了他恢宏的音乐范式中去)。
对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来说,我们很难将其简单地概括为某一特定代表或象征,因为它们自成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思想画卷。不过,那些能够领悟贝多芬音乐的人通常都感觉他的音乐反映了他们自己个人的痛楚及渴望。其音乐总是以一种自我而巧妙的方式去同他的听众“探讨”个人成败后的喜或忧,从那些消沉的绝望到极喜或辉煌成就之间的落差。他的音乐展示了那些想要在其社会中取得成就的冷暖人情,这些都是他们对爱情、地位、金钱、权力、配偶,以及其他一切人们自然而然会去尝试追寻的东西的向往。
在某种主题层面上讲,贝多芬并不推崇那些无政府主义的虚无观点。听众并不会在聆听贝多芬音乐的时候领悟到其中有所谓损害社会福祉的观点。因此其音乐是“较为文明负责”的,是同莫扎特或巴赫一样的。对于贝多芬而言,社会的存在就像一座城堡,其中的每个个体必须协作一致,或者至少不能妨害或毁坏城堡。并且,
贝多芬认为, 如果社会竟然伤害到或将个体边缘化——因为确实它也经常伤害到个人——那么个体就必须谦卑地接受这一切,不要企图因为自己的个人沮丧就选择妨害或试图破坏社会。不过, 还好有贝多芬在这种人受到伤害的时候可以用某种方式慰藉那些社会给他 带来的“伤痛”。这些方式就是他的音乐及那些欢愉,可以让人们的心智连通彼此而领悟。
一些“ 二战” 后的作曲家, 比如后期的约翰· 凯奇(John Cage),会吸食迷幻剂,并由于贝多芬的音乐过于倚赖交流理想化观念中的“美”,而抵制贝多芬的音乐。并且,由于其音乐紧密反映出人类心智中为自然的思维过程和渴求,包括情感及智力上的非理性因素,因此他的音乐本身也成了非理性的。
本书囊括了有关贝多芬的简要传记评述,每组评论后都附上了引据的诗词。贝多芬在这些引用中展现出他对艺术及理智的思考有着强烈的关注(或者可以说是迷恋),同时也热衷于通过创作启发他人心智的艺术作品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这样就可以使他们足够睿智从而摆脱自身悲惨的命运。他对那些自诩为艺术的伪艺术所持有的鄙视强烈而直接,比如在他看来,罗西尼(Rossini)的音乐就属此类。虽然称不上过分审慎拘谨,但是在有关婚姻问题上,贝多芬还是有着很高的评判标准的,而且从道德层面上反对那种单纯为了“繁殖欢愉”的婚姻,或者其他形式的通奸行为。他终生未婚。不过有趣的是,实验心理学家发现,那些对人性有着强烈热爱的人会过于关注研究严肃的人性,而不易于同他人保持一种私人的亲密联系。
序言
这本小书貌似偶然成之。本书编者长久以来都将自己投入到了对贝多芬的研究之中,并仔细研究各方的书籍、出版物、手稿等资料,
为的是能得出些许关于这位伟人的重要信息。编者可以自信地说他颠覆了现存所有相关出版物的价值。他在阅读过程中所做的笔记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同时也惊讶于贝多芬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的丰富观察,宛若闭合的紫罗兰一样层层叠叠,隐匿于那些早已绝版的书籍和不再流行的副本中。这些观察对于研究、理解贝多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他是集普通人与艺术家于一身的。这本小书字里行间都可能涵盖了重要的价值,既可以展现出某些普世真理,
也可以证明贝多芬的人品或作品。用贝多芬自述的话语总能比别人那些纷杂的转述更能让我们走近真正的贝多芬。正是基于这个理由, 编者只是添加了一些必要的注释,并且(根据一些专业友人的建议)加入了一些评论导言及本书的细分部分。作者提供了一篇“传记简概”;
还有其他众多简明的传记,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更好地铺开这位大师的生平背景。那些想要进行更深入研究该主题的人如果拜读了泰耶(Thayer)a 的大作,会受益匪浅,因为该书可以说是贝多芬传记的基石(尤其是后经迪特斯[Deiters]修订的那一版)。或者也可以读一下马克斯执笔的批判性传记,现由本克(Behncke)修订。在筛选这些材料的时候,编者发现这些材料自然而然地构成了十三个细分部分。在组织、安排这一系列的语句时,编者下了不少功夫去组织相关主题。这样,就可以避免整个观点中出现不必要的干扰部分,且可以做出一些有趣的对比。就这一点而言,将当时每个词的时间、地点、环境仔细地确定下来是极为重要的。
至于材料的选取,可以说每个细节及语句都经过了仔细的甄别; 贝多芬的言辞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其中,
我们尤其要注意两点:经过多方的考虑,编者决定将贝多芬从其他书籍中借鉴来的一些语句也收集进来。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将它们写下来可能会招惹是非,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这些话语也是贝多芬想表达的,并且以其鲜活的情感和令人称赞的思想表述打动了他。这些言辞为数寥寥,而且也明显标明是引用的。通过将其抄录到自己的笔记中,贝多芬尽可能地将这些思绪储存至自己的思想宝库,
这样它们就能获得一席之地。其中有句话涉及给贝蒂娜·冯·阿尼姆(Bettina von Arnim)a 的三封著名信件,其奇异之处同贝多芬的众多信件全然不同,让人不禁想去探求信件的真实性:作为一个笔友,
贝蒂娜自从其完美的伪作《歌德同一个孩子的通信》(Goethes Brief wechsel mit einem Kinde)被揭露后,就声名狼藉。在这份自称“通信”
的内容里,她利用了一些事实片段,自行进行了拼接、创造,甚至将这些信中的诗作转为歌德写给她及其他女性的。其中一首贝多芬献给贝蒂娜的诗作的真实性不容置疑,可以在“关于文本”那一章找到。1839 年信件一公开就立即遭到了质疑。
如果贝蒂娜将原稿不动声色地亮出来,本可以驱散所有的质疑声。然而,其中一封日期为1811 年2 月10 日的信后来被公布于世。贝蒂娜曾将此信交予菲利普·冯·纳修西亚斯(Philipp von Nathusius)。之前此信曾被认为真实性;因此编者也毫无疑虑地采用了此信。因为没有原稿,我们不得不假定其他信件中虚实混杂,
其中有些章节可能就是贝多芬写的。相反,在贝蒂娜同歌德的众多 依照贝蒂娜自己的陈述,当她在寄发前将信念给贝多芬听,贝多芬大呼:“我真说过那些话?要真是那样的话,我当时肯定是昏头了。”
通信中,她都提及了同贝多芬的交谈,然而却极少采用。考虑到这些,
总之,编者将注意力放在了少数几个例子上,其中那些本来以隐晦方式传达给我们的都被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因此其内容似乎具有不容忽略的价值,因为其作品只是经历了某种形式上的微小改变。
艾博菲尔德(Elberfeld),1904 年10 月,周五
关于艺术
贝多芬和艺术间的联系几乎可以称为是纯属个人喜好。艺术就是他所膜拜诉求的女神,他向其致以谢意,竭力维护她。他将其赞为绝望时的救世主;他自白道,只有她的安抚才能平息他愤怒的自我的心灵。当读到贝多芬的文字时,你会发现只有艺术才是他的伴侣,
不论是在穿过田野还是在森林徜徉的时候,艺术都是在失聪后和他分享寂寞的伙伴。在贝多芬心中,自然和艺术这两个观念是紧密相连的。他丰富理想的艺术观念使得他以一种宗教式的狂热虔诚地宣称他心中的女神的纯洁性。任何一种伪艺术或陈杂艺术都会激起贝多芬发自心底的仇视;因此除了纯粹的艺术目的以外,其他利用艺术的流行做法或者仅仅是强调技法的做法都会招致他的愤怒指责。而且他在艺术上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艺术女神让他充满忧伤的人生拥有了纯粹的欢愉:
“对于贝多芬而言,音乐不仅是美的体现,不仅是一种艺术,更近乎一种宗教信仰。他深感自己是一名先知、一名预言家。他对人类社会所有的愤世嫉俗都不能动摇他对这一理想的投入,这个理想是贝多芬从艺术中领悟出的真谛,一直为深入的探查和哲学反思所孕育。”(《古典时期的音乐与处世方式》,第237 页,H.E.K.a 著)
1. 有人说,艺术是弥久的,生命却是飞逝的——不;生命是延续弥久的,而艺术生命则是短暂的;假使艺术女神能允诺给我一次神遇,哪怕只有一转瞬,也足以让我们窥见一斑。
谈话册,1820 年3 月。可能源于某一语录。
2. 世界就像一个国王,并且也如同国王一般,需要奉迎才能得到他的赏识;但真正的艺术是自私而固执的——是不会屈服于滋生蔓延的奉迎的。
谈话册,1820 年3 月。当时巴伦· 冯· 布朗(Baron van Braun)表示歌剧《费德里奥》终将赢得上层阶级的青睐,贝多芬说:
“我不是给那些达官贵人的剧场搞创作的!”他从未让自己迎合他人的口味。
3. 继续将自己交予艺术的圣殿吧;除此之外没有更加不受纷扰、不受玷污、更纯粹的欢乐幸福了。
1817 年8 月19 日,致泽维尔·施奈德(Xavier
Schnyder),此人曾在1811 年向贝多芬求教,无果,不过贝多芬还是热情地接待了他。
4.前行吧;不要独自践行艺术,而是要深入艺术的心灵;艺术女神是值得我们这样做的,因为只有艺术和科学才可以提升人类自身的神性。
1812 年7 月17 日,于特普利茨(Teplitz)a 致年长其十岁的仰慕者艾米丽夫人。
5. 真正的艺术是永不消逝的,而真正的艺术家则从天才的作品中获取深奥的欢愉。
1823 年3 月15 日,致凯鲁比尼(Cherubini)b,在致其的另一封信中写道:“我对您的作品比其他舞台作品都要更为欣赏。”该信还要求凯鲁比尼关注获取路易十八在D 大调庄严弥撒上的捐助。
凯鲁比尼声称自己从未收到此信。这并非促使贝多芬向凯鲁比尼致以崇高敬意的契机,而是一则平淡无奇的评论,是英国音乐人希普利亚尼·波特(Cipriani Potter)于1861 年写给A.W. 泰耶的。我是在泰耶的笔记中发现的,当时我正着手清理他过世后的物品。
有一天波特问道:“在世的作曲家中谁是伟大的,想到你自己了吗?”贝多芬迟疑了一下,之后脱口而出:“凯鲁比尼。”
——H.E.K. 注
6. 真理只为智者而存在;而美只为那些曲柔之心而准备。它们共生共存,相辅相成。
摘自贝多芬友人楞茨·冯·布朗宁(Lenz von Breuning)1797 年的手稿。
7. 当我睁开双眼时,禁不住一声叹息,因为我看到了和我理念背道而驰的东西,使我不得不鄙夷世人,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音乐是比世上其他智慧和哲学都更为高阶的升华。
1810 年,写给贝蒂娜·冯·阿尼姆的评论,是就维也纳当时社会的评论。该评论其后在1810 年5 月28 日贝蒂娜写给歌德的一封信中被提到了。
8. 艺术!谁能知晓她?又有谁能真正地求助于这位伟大的女神?
1810 年8 月11 日,致贝蒂娜·冯·阿尼姆。
9. 在这个国度,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四重奏更能让人内心愉悦了。
1813 年7 月24 日,致在巴登(Baden)a 的鲁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b。
10. 唯有艺术才能像老式褶裙一样合于规范,我只有在未经损害的自然场景中才能体会到自身的完整。
1826
年9 月24 日, 同布朗宁闲逛时致其在美泉宫花园(Schonbrunner Garden)c 的家人,是在观赏林荫巷时说的,因为他觉得那些树“修剪得像法式的城墙一般”。
11. 自然是不懂得静谧的;真正的艺术是同自然并肩前行的;而天然使我们障目的就是大自然的孪生姐妹——名曰人工。
摘自鲁道夫大公的指导书,他对音乐禀赋的观点做了一些扩展性评论。
对自然的热爱
贝多芬是一个真正热爱自然的人,是莱茵河的真正子民。在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就曾随父多次长途出游,有时要花上数日,伴随父亲“游遍莱茵河各个可亲的场所”。在贝多芬身体安好的岁月里,
自然就是他在艺术上的导师;“我每次必带上我的小横幅”,他总是这样说,甚至在他生命的后几年亦是如此,而且从不忘带他的笔记本。在这美妙的自然景象中,他发现了诸多奇妙的主题和创作动机;小溪、鸟儿和树木都对他歌唱。有几次他还特意记录下了这些场景。
但是由于听力日渐丧失,贝多芬渐渐与这些自然伙伴疏远了,
直到后,他只能靠笔纸同人交流(因此我们也会在此书中频繁引用他的谈话册中的语句)。一旦出游到树林中,他就又恢复了天真欢乐;对于他而言,树林就是为神圣的地方,是神秘的家园。森林同山谷能倾听他的叹息;只有在那里他才能卸下疲惫心灵上的重重包袱。当贝多芬的朋友需要他的慰藉时,他总是建议他们归隐于自然中。几乎每年夏天他都会离开炙热干燥的维也纳,寻求一处风景迷人的静谧之所。他称那里为他炽热之情的一处栖息安歇之所。
12.
1812 年9 月底,在卡伦山(Kahlenberg)a 上:
之众神
在密林之深
赐予我福祉
幸福的众人
在密林之深
每棵树都在低吟
你在倾听
啊,上帝!
这是多么的荣耀
就在这林地上
那九霄之外
是永恒的宁静
我们拜倒时的宁静
就在他的脚下
此诗还附带几条笔记,写在一张乐谱纸上,归约瑟夫·乔吉姆
(Joseph Joachim)所有。
13. 如果能有幸徜徉于灌木草丛间、绿树下、岩石上,将是多么幸福啊;没有人比我更热爱这里的乡下。那些林木、树丛、岩石都反馈回世人所追寻的事物。
致范·德罗斯迪克男爵夫人(Baroness
von Drossdick)。
14. 啊,上帝!请你将目光扫过这美丽的自然,那定然能抚平您忧郁的思绪。
7 月6 日清晨,致“不朽的挚爱”。
泰耶将长久以来大家笃信的事实推翻了,还在书中恐吓那些粗心的作家,称“不朽的挚爱”其实就是朱列塔·古奇雅迪伯爵夫人(Countess Giulietta Guicciardi),也就是升c 小调奏鸣曲a 所献之人。而那些情书真正的收件人是布伦瑞克伯爵夫人(Countess Brunswick),即贝多芬在创作第四交响曲时与其订婚者。
——H.E.K. 注
15. 在这里,我可怜的听力并未过多地困扰我。在乡下,仿佛每棵树木都在向我低语着:“圣主!圣主!”有谁能完全解读出树林所表现出的狂喜!啊,这甜蜜静谧的树林!
1814 年7 月,在进行了《费德里奥》慈善演出后去往巴登的时候。
16. 这里是我的故乡,我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见了世间的美丽在我面前,正如离开你的时候一样;这要算作我生命中为幸福的时刻,而我还能一次次地再见到你,并遇见我们的母亲河——莱茵河。景象,栩栩如生地展现
6 月29 日, 于维也纳去往波恩的维基勒(Wegeler)途中。
1825 年,贝多芬曾对他的门徒里斯a 说道:“即将告别亲爱的莱茵乡下了。”1826 年又写信给身在美因茨(Mayence)的出版商肖特(Schott),再次提及“我如此渴望再次见到的莱茵乡下”。
17. 布吕尔(Bruehl)就在“羊羔曲”(The Lamb)中,多么有幸能再次看见我那纯朴的乡下啊!
摘自1812—1818 年的日记。
18. 此地的一处小屋如此狭小,提供不了多少空间,可是在圣洁的布吕尔的这些天中,我却感受到了渴望、解放、成就感。
1816
年,于布吕尔附近所写,后于钢琴奏鸣曲第十章的谐谑曲手稿中发现。a
像贝多芬的其他惊人之语一样,此番话语亦是难于理解的,详见附录。
——H.E.K. 注
19. 当你身处古墟之中时,想象一下贝多芬曾经驻足于此;如果你也徜徉穿过那片神秘的冷杉林,想象一下吧,贝多芬就曾于此创作,
并在诗中描绘这里。
1817 年秋,致施特赖歇尔夫人(Mme.Streicher),她当时正在巴登疗养。
20. 大自然是对心灵进行陶冶的圣洁学堂!如果这样甚好,我将成为这个学堂中的一名学者,将按照她的指令献出自己热忱的心灵。在这里,我将学到智慧——可以免于憎恶的智慧;在这里,
我将学习如何认识上帝,如何获得上苍的神谕。在这些浸润中,我那些世俗的时光将缓慢流过,直到我被这个已不将我看作学生的世界所接受,取而代之,我将被视为智慧的先知者。
于1818 年抄录进贝多芬的日记中,选自斯特姆(Strum)的《探究自然中的天工之作》(Betrachtungen uber die Werke Gottes in der Natur)。
21. 秋已临近。我希望届时能像一棵结满果实的树,将丰硕的果实倾满你的衣摆!但是当冬季来临时,我将苍老不堪,我希望我的命运能够像万物一样慈善安详地休养。
摘自斯特姆的同一著作。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