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217162
1.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传奇。创业14载,从一张桌子起步到国际品牌,作为日本人,受到欧洲主流设计奖项青睐,更成功进入竞争激烈的欧美工业产品领域。
2.特立独行的人生哲学。在讲求合作的时代,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强调独立、不聚群、不谄媚,并用实际经历验证自己的人生哲学。
3.精彩、感人、励志。从大地震中得到人生启示,背包上路,游历美国。归国创业,经历孤军奋战和挚友的去世,又拒绝高价收购的诱惑,重新上路,终于走上事业*。峰回路转的创业经历,精彩程度不输美剧。
前言
如果通过这本书,能带给你哪怕小小的影响或者一点点改变,我都会感到无比荣幸。
此书虽不足道,但我坚信,其中一定有一些能改变人生的东西,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到现在的。
这本书中,我不想站在一个企业经营者的立场,而更想以一名普通男人的立场来写。这不仅是我精彩生活的证明,也是他努力活过的证明。
第一章
踏上旅途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时间——完全放下手机,不跟任何人联系,这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开始独自旅行,就会变得孤独,而只有身处这样的孤独中,我们才有机会与自己对话,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第二章
人在美国
众所周知,在日本学历高的人一般是不会投身于高风险行业创业的,但是在这里,在美国,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越是有才能的年轻人,越不会选择去大企业上班或者做公务员等稳定工作。这些精英分子要么自己创业,去寻找未知的可能;要么就是和这些人一样选择一个刚起步的公司,获得公司的原始股份,全身心投入其中。归根结底,这种创业文化就像是美国人血液里流淌的DNA。
第三章
初次就职
莫名地,我对眼前这位面试官产生了好感,也许是某种意义上的“一见钟情”吧。这个人浑身散发着有一种令人感到晕眩的光芒。我很难相信,这样一位如此优秀的人,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总监。
一位小小的营业总监尚且如此优秀,他的上司,也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不知道得有多出色呢。所以,我很想在这位总监手下工作,我要在这家公司上班。不知不觉之中,我被这样一种巨大且无形的魅力吸引着。明明只有十秒钟,却仿佛过了好几分钟。
第四章
创业
就这样,我拿着30万日元,忐忑不安地开始了我的创业之旅。摆在我眼前的现实是,既没有客户,也没有业务,更没有创业经验,当然,也没有一个员工——这就叫货真价实的白手起家。但有一样,我有信心,是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人的。
那就是激情,为了创业愿意付出全部生命的激情。
不过,要是让别人知道,一定会质疑“一个人能做点什么啊?”
可这世上的哪一件事最开始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呢?
第五章
进军东京
我想起为广先生曾经说过的话:“你现在开始要创建的这家公司,其实是一个前途未卜的、随时都有可能沉没的破船。所以如果有人愿意把时光花在这个公司上与你共进退,就是值得感恩的。”果然,他的话是对的。
第六章
收购事件
一亿五千万日元再加上两年的年收入3000万日元,相当于给我们投资一亿八千万日元。
原来我们的价值是一亿八千万日元啊……
要说我内心一点都不激动,那肯定是假的。
想起三年前,我还在大阪做着一份月薪20万日元的工作。后来自己创业,虽然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一个月也只有赚到区区15万日元。
可就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我们的市值竟然一下子翻了一千多倍。
那一年,我29岁。
第七章
十年之后
距离当时Y公司说要收购我们,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当然,在这十年间,我还接到了无数次的收购提案,而且每一次提案的价格,都要远远地高于第一次的价格。
面对这些高额资产的诱惑,心动在所难免,我也未能例外。不仅如此,这十年间,我还我拿到过很多非常有诱惑力的offer。但不可思议的是,面对写难以抗拒的诱惑,我竟然都一一拒绝了,而这份对于初心的坚持成为了我迄今为止最大的执着。
如今,我终于可以自信地说:“钱固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第一位的。”
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我都会一直坚持自己最初的初心——独立不羁。这几乎成为了我脑海里坚不可摧的信念,因为它就是我每一天生活下去的方式。
“天毛先生,十分遗憾……是恶性的。医生说我能活过三年的概率,不超过3%。”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他对我说出这句话的画面。
那一年,他才25岁,我31岁。他得的病是“颅内肿瘤”,恶性癌症的一种。
在商业战场,创业的前三年被称为“死亡之谷”,因为这个阶段是最容易面临倒闭的。而那段艰难的日子,是他一直陪着我,互相支撑着走过来的。
现在,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让公司运转终于步入正轨,他却不幸地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拥有生命的人,都无法逃避死亡。无论你多么渴望活着,但总有一天会被命运之手推向死亡,并且无力反抗。
想到这里,我才明白“时间即生命”。
今年,是我创业的第15年,而我已经从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41岁的中年男人。因为拥有企业经营者的身份,我有幸有很多时间和年轻人一起度过。从他们身上,我常常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比如他们常说“我好迷茫啊,不知道自己未来应该干什么,总想做点事,但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做起。”
的确,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阶段,我也不例外。年少的时候,虽然很不甘心地想着,人生如此短暂,时光如此宝贵,我真的不想留下任何遗憾,一定要全力以赴地活一回。但现实往往是,虽然心有所愿,却迟迟找不到究竟怎样做才算活得精彩。
在这本书中我将会分享给读者朋友,一度陷入迷茫的我是怎样找到人生方向的;也会写到他短暂的嘎然而止的生命是如何走过来的。
如果通过这本书,能带给你哪怕小小的影响或者一点点改变,我都会感到无比荣幸。
此书虽不足道,但我坚信,其中一定有一些能改变人生的东西,至少我自己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成长到现在的。
这本书中,我不想站在一个企业经营者的立场,而更想以一名普通男人的立场来写。这不仅是我精彩生活的证明,也是他努力活过的证明。
第一章 踏上旅途
1995年1月17日凌晨
伴随着“嗡”的一声巨响,我从睡梦中被惊醒,随即感觉到房间地面传来明显的震感。
接着,楼下传来餐具摔碎的声音。当我还没反应过来,整个房间在转瞬之间都陷入了剧烈的摇晃之中。大量灰尘从天花板上飘落下来,柱子也随之嘎吱嘎吱作响,还能听到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尖叫声。昏暗的光线中,我看到电视机和音响被晃到了空中,书架也一次次撞击着墙面,翻着筋斗似的倒下了。
我艰难地直起上半身,却发现连跪也跪不稳。本能地,我迅速拿起被子捂住了头部。几乎同时,我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直直地撞击在了头部后方。回过神来,才发现地上尽是摔碎的玻璃碴子,原来,有一个巨大的玻璃摆件摔碎了。我心有余悸地想,要是没有蒙住头部,那后果……
伴随着强烈的恐惧感,一阵战栗在体内蔓延开来。然后,摇晃变得更剧烈了。虽然事后知道,摇晃其实只持续了短短20秒,但即使现在想起来,也感觉漫长得像五分钟十分钟那么难熬。
过了一会儿,震感消失了,家里终于恢复了安静。这时候,我听到父亲的声音:“大家都没事吧,没事的话回答一声。”接着,我听到了母亲和妹妹的应答声。我也想喊一声“没事”,但发现因为吸入了太多尘土而叫不出声来。
拉开窗帘,我看到窗外被染成一片暗红的空气中,几屡黑烟袅袅升起,远方,传来刺耳的警报声。
房间里一片狼藉,根本无处下脚,我慌忙走下了楼梯。一路上我看见家里所有的家具几乎全部面目全非,横七竖八地躺在屋子里,冰箱和电视机等家电也像被主人抛弃了一样,可怜地倒在地上。电、燃气、水管……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转瞬之间纷纷陷入了瘫痪状态。
还有半小时左右,天就快亮了。我想在这种时候,黎明对大家来说,仿佛就是获救的希望。迷迷糊糊中,闹钟响起,到了平时起床的时间。若是往日,这本应该是一天的生活拉开帷幕的时候。
不知道大家都还好吗?
想到朋友们,我担心不已。这时,我看到了地上的摩托车安全帽。
“放心,我就是出去看看。”我说。
“不行,现在还很危险,不要出门。”
但我依然不顾爸妈的制止,坚持出了门。
到了楼下,我扶起被地震震倒的摩托车,发动引擎,就这样出发了。一路上,风嗖嗖地刮过,但奇怪的是这一次我丝毫没有觉得冷。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地震留下的“足迹”,那些场面,用“悲惨”一词来形容毫不为过。
空气中有火苗升起。四处都弥漫着橡胶、塑料、木材等被烧焦的刺鼻味道。一些被破坏的水管喷出巨大的水流,偶尔还能听到煤气爆炸的声音。
平常这时候还空无一人的街头,这时却早已站满了不安的行人。看得出大多数人慌乱之中什么也没带就逃了出来,有的人则在睡衣外面随手套了一件夹克外衣,有的人干脆披着毛毯就出来了。
街上的每个人都面无表情,大家都茫然无措地站着。也有人朝着已经被震毁的家的方向声嘶力竭地呼唤着亲人的名字。环顾四周,好像谁也不知道该怎样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悲惨事实。
街上的车辆几乎也不动了。准确来说,应该是开不了了,信号机也失灵了。柏油马路到处都裂开了缝隙,或者凹陷了,红粘土和砂石全都裸露在外。
这时,我经过了一处人群。因为人群太拥挤无法通行,我只好将摩托车靠边停了下来。我走向人群想看看情况,有人告诉我,前方一座木制的屋子里,有人被生生活埋了。
我朝着前方望去,那里破碎的瓦砾堆积成山,完全看不到有人存活的希望。人们就算想施救也完全无计可施。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束手无策吧。然后,一阵绝望的无力感袭来,我不禁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就这样,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目睹了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如纸屑一般,只能听天由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