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70426
他作品的伟大,世人皆知;他人生的痛苦,独自承受。
当你欣赏梵高的作品时,如果不能理解他创作时的现实环境和处境,很难领会其真正魅力和灵魂所在。
当你真正了解他的人生,再看作品,你会更加震撼他心灵的纯净,折服于他艺术的高度。
纯质纸、小开本,精致的文艺传记,为你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
同系列文艺传记图书推荐:
:一代名媛「蒋碧微」唯美传记,著名作家琼瑶盛赞的传奇女子。
:揭秘可可·香奈儿从孤僻女孩到时尚教主的人生逆袭传奇。
:沿着她流浪的轨迹,再次描摹这个不羁女子自由而浪漫的一生。
:结合海子诗作,走近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永远的青春诗人。
梵高曾说: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首先是疼痛,然后才是欢乐。这位生前寂寞死后辉煌的天才画家,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却早早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很多人只知道他的疯狂,却不知他疯狂背后的诚挚、纯净与柔软。从出生到自杀去世,再到身后正名,本书全面而生动地讲述了梵高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在生活诸多不幸与内心诚挚渴望间,带你读懂梵高的另一面。
章 家族希望:梵高诞生,寂静的童年生活
一 梵高家族和第二个文森特诞生 / 003
二 自然的亲近者 / 006
三 惊人的秘密 / 008
四 求学生活初尝孤独 / 013
第二章 小荷初露:绘画天才,走上画商道路
一 崭露绘画天分 / 019
二 当上了画商 / 021
三 来到伦敦 / 029
第三章 不弃热情:恋爱失败,乐做宗教布道者
一 治疗失恋 / 035
二 备考神学院 / 040
三 布鲁塞尔福音学校 / 045
第四章 贫困挫伤:矿区布道,生活信心受打击
一 布道受挫 / 051
二 矿区生活 / 056
三 提奥来临 / 061
四 开除公职 / 066
第五章 东奔西跑:他乡学艺,开创新的绘画技巧
一 布鲁塞尔抱憾终身的友谊 / 071
二 初到纽南 / 079
三 与家庭的矛盾 / 083
四 安特卫普 / 086
五 到巴黎去 / 094
六 科尔芒画室里的信息爆炸 / 102
七 两个叛逆者 / 105
八 迷人的唐伊老爹 / 109
九 遇见高更 / 112
十 初见高更 / 114
十一 小试牛刀的点彩画 / 118
十二 离开巴黎 / 122
第六章 初被认同:渴望生活,创独特绘画风格
一 一个人的阿尔勒 / 129
二 夜幕下的咖啡馆 / 133
三 和高更的共同生活 / 137
四 生活习惯的迥然不同 / 151
五 阿尔勒医院的寂寥 / 163
六 告别阿尔勒 / 170
七 彻底离开黄屋 / 173
第七章 恋爱婚姻:一生不幸,曲折的感情经历
一 无疾而终的暗恋 / 185
二 无法祝福的单恋 / 192
三 意外的恋爱时光 / 199
四 无力回应的仰慕 / 208
五 露水姻缘的温暖 / 214
第八章 巨星陨落:理智丧失,开枪自杀终陨落
一 孤独的自我斗争 / 219
二 绘制《新生》 / 222
三 悲喜交加的家庭团聚 / 225
四 带来死神的黑乌鸦 / 232
第九章 身后盛名:绘画明星,唤醒良知的世界
一 姗姗来迟的盛名 / 241
二 我们的追思 / 243
「 一
」
布道受挫
从火车站下来,梵高问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煤矿的具体位置,他雇的那辆马车颠簸了一夜,才到达这个矿区。无聊的路上,他和马车夫攀谈起来。开始马车夫对像他这样一个衣着体面的人前往矿区的目的感到不解,但当他听到梵高主动申请来这边担任神父职位的时候,他张大了嘴巴,再也没有回过话。来到了矿区之后,马车夫如躲避瘟疫一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里,而梵高也好好地打量了他要工作的地方。
虽然对当时牧师口中的“全比利时艰苦的矿区”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真真正正地感受到矿区的气氛时,他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里被高耸灰白的矿山围绕,放眼望去连树木都难见到。空气灰蒙蒙的,缺乏水汽,弥漫着灰尘和沙石的气味。虽然梵高出生在村庄,但这里的环境却比村庄更加恶劣,在视野所及的范围内,只有偶尔出没的背负重担的工人,极少能看到村镇上都常见的小店或房屋。梵高打了几个喷嚏,大踏步地迈进去。他是来这儿传递上帝的福音、解除他人的苦难的,如果来到这儿,还像自己在伦敦活得那么优渥,自己的目的就是白费了。他在心里这样暗自给自己打气。
在几个工人的指引下,梵高找到了矿主的办公室。说明来意之后,梵高还是受到了颇为热情的招待。矿主把他引入自己要住的小房子,房子不大,在矿主办公室的旁边,里面也早已收拾干净。摆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和几个板凳。
“条件简陋,我希望您不会介意。”矿主有些内疚。
“没有关系,我是来传道的,不是来享受的,而且这个条件在你们矿区应该也属于很不错的吧。”梵高十分谅解,麻利地放下自己的铺盖。
还没坐定,梵高就迫不及待地向矿主询问这边工人的情况。矿主对这样一个简朴、不挑剔的年轻人很有好感,为他倒了杯茶。就坐在床头边把这边的情况一五一十地介绍了一遍。原来这并不是一个产能很高的矿,由于政府的支持才一直运转下去。由于开出的工资不高,并不能吸引那些年富力强的人,所以大部分的工人是家住在附近地区,但年龄偏大或者身体有问题的人都住在这里。这儿的设备比较落后,生产效率比较低,所以矿工不得不长久地待在地下,要用原始的人力把煤炭一点点地分拣、搬运上来。而且由于保护设备缺乏,之前已经出现了类似崩塌的小事故。谈到这儿,矿主忧心忡忡地叹了一口气。
梵高一直认真地听着,眉毛也越拧越紧,他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来到这里是正确的。这儿的人们遭遇凄惨,急需得到一些心灵的安慰和扶持。“那么请您告诉我他们的休息时间,好让我来给他们安排做祷告和福音。”梵高热切地问。
次传道定在下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梵高像学校里考试前的学生,对即将来的测验紧张而又充满期待。他十分用功地把学校学的那些都温习了一遍,怎样根据环境、天气和心情选取布道主题,怎样撰写演讲稿,怎样设计演讲时的动作和表情。他认认真真地准备着,全然没有察觉到这一个星期除了吃饭和上厕所他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小窝。
这期间,矿区下起了大雨,雨雪很快使这里成了一个泥浆遍布的地方。梵高也定下了自己将要截取“暴风雨来临,上帝用诺亚方舟拯救人类”的《圣经》节选,他为自己如此灵活地把握布道而沾沾自喜。
开始,下面的矿工还饶有兴趣地听着布道,偶尔提出“这个方舟得多大啊”“这个方舟在现实生活中能看到吗”之类的轻松问题,气氛还算热烈。可是当梵高进入布道阶段,质疑和反感就迸发出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来有罪,可是上帝对我们怀有宽容和救赎之心,帮助我们解脱苦难。所以,我们要相信主,相信他对我们的庇护。”在梵高说完这一句话之后,下面像炸开了锅:“每个传教士来讲的都是老一套,有什么意思?我们没偷没抢,安分守己,凭什么说我们是生来有罪?”“就是就是,还说上帝会帮助我们,那我们为啥还在这边卖命,帮助我们的方式就是让你们这种传教士在那儿说风凉话吗?”
看到下面乱成一团,次布道并遇到这阵势的梵高,开始手足无措起来。“大家安静,请安静。上帝不会抛弃大家的。我们要心怀感恩。”一慌起来,他急得面红耳赤。
“也不是你的错,你也别急了,好了,大伙儿都回去睡觉去吧,明天又是一天的活。”领头的那个人看梵高不是个硬茬儿,也没继续纠缠下去,说着把衣服一披,周围的人也一哄而散。次布道就这样闹剧似的结束了。
一周精心的准备竟落得这样的田地,梵高沮丧不已,一屁股坐在空荡荡的地板上,蜷成一团。他还没有太多经验,心底只把这样的失败往自己身上揽。果真,自己像老师所说,不适合做个传教士去传播上帝的福音吗?矿主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他静静地拍了拍梵高的肩膀,许久才开口:“已经很久没人愿意来这边传教了,这边环境又脏又差,工人没上过什么学,也不吃宗教那一套。以前的传教士来也是这种情况,他们也不会傻到再对牛弹琴,就象征性地做做工作,熬到教职结束为止。所以,你也别太难过、太自责,和你自身没太大关系。”
矿主的开解并没给梵高带来太多宽慰。“我既然来到这个地方,看到了他们的苦难,就要去解救。眼睁睁地看着算什么基督教徒呢?所有人都想解脱,没有人想沉溺在苦难里。这次不怪他们,还是怪我准备得不够好。我回去再调整调整。”
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梵高修改了自己的布道稿,把那些晦涩拗口的词语和句子换成平易近人的大白话,从《圣经》中挑那些更接近人生活的故事以及弱化基督的救赎思想,只传递出受难时人们同在的感情。他相信,没有不愿皈依的教徒,只有布道不好的传教士。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