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25218
韩松被誉为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获得过中国科幻银河奖、世界华人科幻文艺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星空奖、引力奖等多项科幻界*荣誉,2018年的“*文学奖”年度科幻图书也颁给了他,理由是韩松“以科幻的形式延续了中国先锋文学的某种脉络”。
这是韩松首次出版文集,收入的作品均由韩松亲自选编校订。不仅包含其长篇成名作、代表作,还尽收其获奖佳作。并首次出版随笔集、诗集,呈现多样文风。
韩松被公认为在中国科幻界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如学者吴岩所指出的:“韩松是当今中国科幻界*为独树一帜的作者之一。”他也是中国目前*在科幻界和主流文学界均获得好评的作家。他的作品,就像一间间虚拟的时空实验室,承担着观察人性、历史与现实的功能,想象着我们的明天何去何从。
这套精选集的封面,由插画师布兔BUTU创意并绘制。布兔BUTU是2018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作品金奖”获得者,她的画,直观地诠释了韩松作品的意境,且独具艺术魅力,使得这套书外观精美,值得珍藏。
韩松首度出版随笔集,呈现不同于科幻的另一种文风。娓娓道来,游刃有余。
全书分四辑。*辑是旅行见闻,涉足国内外山川、名胜、乡村、城市,甚至地球两极,渗入作者赤子般的情思。第二辑是一组关于科幻的文章,既有助于重新认识科幻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对理解作者本人的科幻作品也有参照作用。第三辑是思想随笔,体现出记者般的深刻洞察和宇宙范畴下的观察尺度。第四辑是对作者自身经历和生命感悟的记录。
总序:怀着感激地活着并写作
一生应该去一次南极
3 未来水世界:惜别三峡
10 重返中美撞机地
15 游红螺寺
17 法门寺与女皇陵
20 马化腾为穷乡僻壤传“福音”
31 信仰是用手机来照亮的
37 一生应该去一次南极
40 中国应该产生一百个安徒生
43 挪威峡湾看极光
46 船抵北极四十年
49 一次令人怀念的旅行
53 科学与政治,谁更有意思
59 时代已逝,借科幻寄托于虚无未来
时间旅行之道
65 韩信的抉择
71 时间旅行之道
74 中国科幻的过去三十年和未来三十年
78 科幻圣地娘子关
81 穷人和富人不再是一个物种
84 小松左京:具有宇宙思维的岛国作家
89 一个欧洲共产主义者和他的科幻乌托邦
97 《地心引力》:一部震撼的电影
102 “雪国列车”上的基尼系数
107 为香港的明天忧思
111 《星际穿越》让人感到恐惧
114 《自然》杂志为什么要刊登科幻小说
127 科学理性违反人的生物特征
131 给河北希望小学学生上科幻课
137 给北京重点小学学生上科幻课
143 自嘲的艺术:当代中国科幻的一些特征
拯救黑夜
149 “异端”的发明
152 太空装置艺术
155 神七向上帝传递了什么信息
159 丧葬艺术家
162 医院的审美
165 巨人恐惧与城市想象
168 拯救黑夜
178 虚幻的安全感:马航事件越来越诡异
182 安全感缺失的社会容易产生极权
185 《归来》:苦难成为永恒
188 中华文明中断了吗
191 阿城和他的时代都一去不返了
194 诗写得再好也唤不回青春
197 《红岩》背后:肖泽宽百年诞辰
204 南京大屠杀:当两个没有罪感的民族相遇
奇观时代
211 死尸
213 汶川:我们急需空投帐篷、食物、药品和卫星通讯设备
216 比地震更甚之苦
220 夏季达沃斯:一场科幻而浪费的会议
224 世博会:掌声为何给了美国馆
227 奇观时代
230 有机的变态
233 算法终会颠覆设计者的立场
237 国庆的天安门广场之夜
240 八○后为什么比我们那时还艰难
245 霾纪元:戴口罩的呼吸自由
248 新媒体的三种前景
251 暴力源于无知
253 生命奇怪在先
255 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
在多产的作品中呈现出诗意的光谱,韩松具有全面而奇异的才能。他以科幻为主要体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映照和对人类生存的关怀。——北岛(著名作家)
韩松与别人确实不同,他的感觉比我们多一维,因而他的科幻也比我们多一维。如果说中国科幻是一个金字塔,二维科幻是下面的塔基,三维科幻则是塔尖。
——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
韩松以难能可贵的认真和执着坚持写作了几十年,他的小说诡异而华丽,深沉而热烈,实在别具一格,为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阿来(著名作家)
我以为,《红色海洋》不仅达到了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高峰,而且也达到了主流文学创作的高峰。——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韩松的《火星照耀美国》超越了民族主义对阵全球化的思考范畴,而是将全体人类现状作为一个整体,看到了其更黑暗却本质的一面。——王德威(著名文学评论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松处在从鲁迅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先锋作家的人性批判的延长线上。——严锋(上海复旦大学教授)
韩松不动声色地讲着诡故事,好像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宁财神(编剧,作家)
犹如异世界的奇境,秘密正隐藏在当下中国的日常肌理之中,诡异的超现实情景看似不可理喻,却反而传达出写实文学中不可见的真相。——宋明炜(美籍华人作家)
拯救黑夜
一、黑夜的力量
人类的成长过程,有一半与黑夜相伴。昼夜之分是太阳光照射下,地球自转的结果。白昼无非是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夜晚则是光照不到的。它本是空间的运动,却转化为时间的概念,又变异为心灵的战栗——黑夜往往被认为是令人恐惧的,传说中鬼魂和僵尸在夜里出游。有人从科学上分析,恐惧只是人在夜里的一种感觉,它来自人体接收到的外界信息的不同。黑夜里,因为光线不足,人的瞳孔会扩张,这使人的神经处于警惕状态。黑夜气温也比较低,身上的毛孔会收缩,而且在夜里,听觉也警惕些。
而另一些人认为,恐惧——再加上神秘,正是创造力的根本源泉,驱使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黑夜不正是人类进化的动力吗?我们的祖辈在仰望星空时,不就是已把探索不可知世界和未来奥秘的种子播在了心中吗?阿瑟·克拉克的科幻杰作《二○○一:太空奥德赛》,一开始就是描写非洲大陆上的黑夜,有一个名叫望月的猿人——这个名字很有意思,直接点明了夜晚对于人类起源和演化的意义。望月小时候对黑夜是恐惧的,他目击同伴在夜暗中被豹子吃掉。随后,外星使者在深夜降临,往猿人头脑里注入创造的灵感,令望月学会制造工具,去猎杀豹子。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征服世界之旅,人类终进化到神或亚神。
许多伟大的发明是与黑夜有关的,比如火。火并不仅用来煮熟食,而是让人在温暖和光明中,能够围坐着用语言交流,熬过长夜和严冬。而正是语言,促进了大脑的进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提到,那就是,我们与爱人缠绵,多在夜晚。这并不是因为害羞,而是生存的本能。男人在射精的刹那,头脑会一片空白,这是他无抵御力的时刻。一个孩子也可以从背后把他杀死。这是夜晚危险性的另一个证明——但同时,浓浓夜色很可能又为人类做爱提供了伪装和掩护,减少了其遭到伤害的机会。如果没有夜晚,就没有种群的繁衍。有了性的加入,加上恐惧和神秘,科学和艺术就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创造出了繁花似锦的人类文明。
汉族的创世史诗叫作《黑暗传》。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呢?因为盘古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黑暗。这说的是,世界初是没有光亮的,只有漫漫长夜,而世界正是从黑暗里孕育出来的,胎儿从子宫里的濡湿长夜中来到外界,才次见到了干燥的光明,才算获得了真实的生命。
相对于白昼,黑夜赋予了人类更多的想象力。美的文学是关于暗夜的。读莎士比亚,忘不了的是《哈姆雷特》中出现在夜空中的鬼魂形象。没有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世界肯定十分乏味。而《红楼梦》从名字上看,干脆就是夜的暗喻——夜与梦是好的共生体。一些伟大的科学发现也与夜有关。比如,爱因斯坦年轻时,想象自己与光跑得一样快会是怎样,才有了后来的相对论。而如果没有黑暗,就不会有光的概念。
因此,贾植芳在《黑暗颂》中说:“真的深夜里,富于一种发现与创造的美,一种精神力,只有在黑夜里,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和锻炼。就因此,我对黑夜的感觉是庄严和神圣的,在艰苦恐惧中充满一种抵抗的作战的欢乐。往往能完成许多出乎意料的工作,而且这工作完成得犀快和精美,也很完善和奇出。”
我难忘的便是少年时代,黑夜带来的快乐和刺激。那时,孩子们一到夜晚便兴奋起来,纷纷跑出家外,在野地里构筑工事,玩官兵捉强盗游戏,在夜色的掩护下潜伏并奔跑,捕捉敌人,头顶着星空疯玩,不愿意听到的,便是父母叫回家。这明显是对古代狩猎和战争活动的模拟。但现在的小孩,已不太可能去到纯粹的夜中。他们要在台灯下面,做完每天的课外作业。他们丧失的是古代、自然和人类的本性,但被赋予了新的人工本性。
二、亿万繁星
西方人比起东方人来,更早迎来黑夜消失的这一刻。一般认为,这要从爱迪生发明电灯算起。之前人们用油灯、蜡烛,但只有发电机和电灯,才把人们从黑暗的限制中真正解脱出来。黑夜的消失是经典的工业化产物。人类进入了一个电气时代。点电灯的民族打败了烧油灯的民族。如今,更是一切透明化、裸露化,乃至在战场上,在红外夜视仪下,欠发达国家的夜战传统优势已不复
存在。
我的生活中的夜晚消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迎接高考的复习?大学里的通宵舞会?欢呼女排的胜利?总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彼时大事迭发,许多人彻夜不眠……有一首诗歌有标志性的意义。它只有两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它一九八○年在《星星》诗刊第三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这首诗便是顾城的《一代人》。他写了一代人的觉醒,从黑暗动荡岁月中的觉醒。所以黑夜的消失也象征着与荒谬时代揖别。当然,顾城写的并不符合科学,因为在黑暗的地方,生物的视力会退化,怎么还会有眼睛呢?文学与科学是不同的。其实对黑夜的否定起自鲁迅。他的文字,都是在讲吃人的黑夜。“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了。”黑漆漆的,怎么不直说黑夜呢?在鲁迅那儿,白昼也是永夜。这是对黑暗了五千年的文明的否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坛的变化,除了有其社会和意识形态含义外,其实反映的是经济的变化。黑夜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说是一种经济能力。我这里要问:城市的灯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增多的?它显然跟发电量有关,跟能源的消耗有关,跟经济的繁荣有关,或者说跟GDP有关。一九七八年中国开始走上另一条轨道。一九七九年,中国经济总量就从一九七八的三千六百四十五点二亿元增至四千零六十二点六亿元,突破了四千亿元大关。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城市中恢复了广告业。广告的霓虹,点燃了城市,点燃了经济。星星开始从头顶上方消失。
一九八六年GDP首超万亿元。这一年,我读大二或大三。高科技发展的八六三计划被提了出来,政府提交关于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出现了家宣布倒闭的国企。还有切尔诺贝利事故、航天飞机事故。世界和中国都转得越来越快,充满危险和机遇,更加闪亮夺目。那一年,我向《科幻世界》投出篇科幻《句话》,写中国将到月球上去推销商品。
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光明日报》报道:电子工业部、广电部等联合发出在全国农村普及电视的通知。通知说:一九八五年我国已经具备了在全国普及电视的能力,电视信号覆盖率已达百分之六十八点四,相当部分的农民具备了购买电视机的能力。为此,要在全国农村开展普及电视的工作,以实现中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户户人人都能看到电视的目标。
的确,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拥有了这个能力,或者说,拥有了改变夜晚的能力。夜幕降下,人们不再出门看星星,而是把目光投向电视机屏幕。中央电视台逐渐控制了夜晚。尤其是一九八三年出现的春晚,大大更改了中国的夜色,使之变得五彩斑斓。这是中国传统辩证法的恢复,也就是把夜与昼统一在同一个阴阳鱼中。这才是春晚本质的意义。从此,不再有昼夜之分。春晚是夜间八时开始的,夜暗降临中国大地,但在地球另一侧的美国却正是阳光灿烂,然而,海外华人在白日里收看的,仍然是“晚会”!鲁迅那会儿是不知日夜,控诉吃人的旧社会;现在的央视也是不知日夜,却是为黄金时段的广告收益和大一统的意识形态揭开了新的篇章。
世界在继续前进,到了一九九一年,GDP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这一年,我来到北京工作,震惊于长安街上耀目的各式广告。首都已成了一座不夜之城。待到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我逾发目睹了持续的高增长。一九九三年,中国GDP突破三万亿元。一九九四年突破四万亿元。一九九五年突破六万亿元。一九九六年突破七万亿元……都是百分之十以上的高增长。于是,许多写字楼和私营工厂深夜里还灯火通明。卡拉OK和夜总会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二十四小时夜店出现了。人们不再围着火炉听老人讲故事,而是在迪厅中跳至疯狂,在酒吧里喝得烂醉。那段时间,我记忆中,经常要在夜里加班,参加各种闪亮活动,比如人民大会堂里中国外贸公司与西方公司的宴会,各种大型庆典和纪念晚会……人都成了夜猫子。香港回归,我在天安门广场;澳门回归,我在澳门综艺馆。都是在半夜时分,中国达到了光明的顶点。黑夜从中国人的生活中真正消失了。
也许,正是这时,我产生了写作《我的祖国不做梦》的想法。这篇小说,我写于二○○三年。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GDP更是突飞猛进。二○○三年突破十三万亿元,二○○四年突破十五万亿元,二○○五年突破十八万亿元,二○○六年突破二十万亿元,二○○七年突破二十五万亿元,奥运会召开的二○○八年,突破三十万亿元,二○一○年则进逼四十万亿元,这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我看来,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城市的灯火污染把头顶的明洁星光驱走的经济体。睡眠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再无意义。
在那篇小说中,我写道,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利用梦游来工作的方法,白天黑夜连轴转,夜里不睡一分钟的觉,拼命干活和消费。美国人的侦察卫星看到,在整个夜晚,中国大陆亮如白昼。“就在这黑不见底的沉夜里,到处却灯火辉煌,呈现了灿烂的光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飞速地成长了起来,符合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迅疾地向未来延伸出去,人们工作的节奏与地球另一面的美国保持着高度的同步——不,甚至还要快许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在沸腾,这脉搏的强烈振动,全世界都由衷地感受到了。”
黑夜的消失,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一道风景。谁也忘不了除夕夜的零时,全国城市如火山喷发,你会想到这个世界工厂有一天将会为全宇宙制造恒星。中国人烧掉了世界上多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中国利用像三峡大坝这样的超级工程来发电,让夜色更加明艳。即便真的置身黑夜,人们也很难相信自己在夜中。
初,城市里所剩下的黑暗的地方,是地铁里面。但是后来,连这也消失了。只要有黑暗的地方,都布满光明。有一种叫作LED的技术,发光二极管,将电能转换为可见光,是有效的人造照明技术,化作了灿烂的广告,遍布地铁隧道,花花绿绿,各种明星人像,在车窗外闪烁飞过。我想,在现代世界,汪曾祺的朴素文字已无容身之地,只有配以炫华过分而极尽夸张的描写,才能与世界的耀眼相匹配。互联网自然是另一个夜晚的替代品,跳动的液晶显示屏全面代替了沉静的黑夜文化,更多的人进入无昼无夜的网络第二人生。还有高铁、飞机,更加改变了夜的性质。
是的,原本含义丰富的夜晚,逐渐蜕变成为一种单调的经济行为。夜暗消失后,中国人不再感到恐惧,而是什么都敢去做。但夜的消失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睡眠不足,浮躁,心智迷乱,狂热,变态,都来自于黑夜这一与人类朝夕相处几百万年的伴侣的离去。我认为,人工制造出来的白昼,正在改变人类的传统大脑结构。我们不再可能拥有古人或前人仰望星空时才能生发的智慧。佛陀睹晨星而悟道,是不会再有的了。电灯下的现代和尚是不幸的,而科学和文学也在走向它们的没落。
我个人,仍在竭力保持对黑夜和白昼的敬畏。夏至和冬至,于我而言,是两个纠结的日子。我都会感叹,夜长了,昼短了,或是相反。显然,不管人类怎样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仍有一样未变:自然界确立的昼夜之期,不会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推迟或提早到来。它只是更远地躲在普通人的视线之外了。
那么,没有黑夜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哦,那是会崩溃的。阿西莫夫在小说《日暮》中设立了一个围绕着六个太阳复杂运行的世界,至少有一个太阳会照耀行星,使其总在白昼中,只除去每隔两千年一次的全面日食。因此,当那久违的夜晚终于临近,亿万繁星忽然出现在头顶,这个世界发疯了。
三、寻找新黑夜
真的需要拯救黑夜吗?怎么做?让现代人重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夜还给想象、做梦、造爱和睡眠?停电一小时能做到吗?夜的失去毕竟与能源的消耗有关。但失去的永远失去了。
也许,可以尝试去寻找新的黑夜。比如深藏地下两千四百米处的暗物质或中微子实验室,在那样的地方,探索宇宙,将是与寂寞的长夜相伴。
也许,人们将去海底城生活。那儿,只会有人造的日光。但是,海洋在本质上,是黑暗的。自然界的阳光,只能穿透海水百米。深海中的动物,眼睛都退化了。不排除人类有一天,会到那里去生存。
也许,伴随着宇宙探索的进行,人类移民外星球后,将迎来新的黑夜。如果说火星上的一昼夜仅比地球上的一昼夜稍长一点(约多出三十七分钟),那么,在月球上,太阳从东边升出“月平线”之后,要经过一百六十多个钟头才能升至中天;从中天移至西边月平线落下,又需一百六十多个钟头;再经过三百二十多个小时的黑夜,才算一个“昼夜”。这就是说,月球上的一个昼夜,大约相当地球上的四个星期。而在金星上,看日出是在西方,日落在东方,一个日出到下一个日出的昼夜交替是地球上的一百一十六点七五天。总有一天,我们将要经历那些星球上的夜晚。守夜的日子还会到来。而要去到那些星星,要经历漫长的宇宙航行。
在太空中,在飞船外面,几乎就是永恒的黑夜,星星只是那么一些小小的光点。这也是危险和莫测的黑夜,比猿人所处的那些黑夜还要可怕。恐惧将重新成为人类智慧的启迪。
不过,实际上,不用走那么远。黑夜仍然就在我们身边徘徊,只是我们总在欺骗自己的眼睛。看看那些悲惨的矿工吧,他们就是生活在暗夜底部的人。他们每次升井,都觉得是进入了天堂。再看看贫困的中国西部吧,在卫星夜间图像上,那块地域仍然是黑沉沉的。我今年去西藏的纳木错,发现那儿的牧民家庭,去年才通上交流电。我也始终忧虑,另一种黑暗或有重新降临的可能。那便是核冬天。美俄目前仍然拥有着把地球变成漫长黑夜的核武器。这便是危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再就是,也许,与消灭肉体相比,人类中的一些疯子正在致力发明一种控制心灵的技术,使人沉没在自身的黑暗中。就如一篇科幻小说写到的,独裁的教师用技术手段改变孩子们的头脑,使他们只能看到校园里的光亮,而外面的世界全是长夜,他们便永远也走不出去。
黑夜依旧不会蜕去它的恐怖与神秘。光明仍然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二○一一年十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