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759425丛书名: 含章·图鉴系列
《哺乳动物图鉴》介绍了400多种哺乳动物,配有800多幅栩栩如生的照片。对每个物种的形态特征都有简洁、准确、通俗的描述,并配有带注解的彩色照片,突出了该物种的主要特征,让读者轻松辨认。
《含章·图鉴系列》内容丰富,涵盖了野菜、野花、恐龙、猫、名犬、鸟、蝴蝶、哺乳动物、观赏鱼、常见水果、常见蔬菜、药用植物、中草药、矿物与岩石等自然生物图鉴。全套共14册,每册均有丰富的文字图解以及高清鉴赏图片,图文结合,一目了然,便于了解和鉴别,同时也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读物。
1.装帧精美:32开,铜版纸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选。
2.清晰明了: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了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图解,让您一目了然。
3.值得珍藏:专业、实用、科学,是值得珍藏的图鉴百科!
4.受众广泛:不仅是适合孩子、成人的家庭拓展阅读书籍,更是自然科普爱好者的专业工具书!
《哺乳动物图鉴》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风格,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1种哺乳动物,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科属、别名、怀孕期、社群单元、采食、特征、分布、大小和保护现状等信息,并且还为每个动物配多幅栩栩如生的高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现哺乳动物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读者辨认。除此之外,对书中的一些专用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9什么是哺乳动物
11哺乳动物的种类
13哺乳动物的身体构造
15哺乳动物的繁殖
16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
18人类与哺乳动物
章草原哺乳动物
22羚牛
23马鹿
24长颈鹿
26美洲野牛
28野马
29瞪羚
30斑马
32角马
33非洲疣猪
34狼
36狞猫
37豹猫
38非洲狮
40非洲象
42猞猁
43狒狒
44白犀
45小食蚁兽
46大食蚁兽
48花豹
50猎豹
52草原狐
53灰狐
54旱獭
55土豚
56袋鼠
58南美貘
59狍子
60野兔
60跳兔
61马来貘
61土狼
62小犰狳
62穿山甲
63美洲旱獭
63黄鼠
64澳洲野狗
65亚洲胡狼
66非洲野犬
68棕鬣狗
69跳羚
70非洲水牛
第二章荒漠哺乳动物
74野驴
75獴
76沙狐
77胡狼
78猫鼬
79双峰驼
80单峰驼
82蝙蝠
83大耳狐
84大羚羊
85子午沙鼠
86跳鼠
87斑鬣狗
88绿狒狒
89地松鼠
90耳廓狐
91兔狲
第三章森林哺乳动物
94日本猕猴
95长臂猿
96黑猩猩
98美洲狮
100松鼠
102鼯鼠
103美洲豹
104野猪
106大熊猫
108孟加拉虎
109犰狳
110马来熊
112貂熊
113驼鹿
114白鼬
115棕熊
116西伯利亚虎
116树懒
117树熊猴
117眼镜猴
118针鼹
119袋熊
120树袋熊
121蜘蛛猴
122卷尾猴
123环尾狐猴
124亚洲象
126蜜獾
127猩猩
128浣熊
130夜猴
131毛犰狳
132松鼠猴
134山地大猩猩
136美洲黑熊
137南浣熊
138臭鼬
140熊狸
142云豹
144长鼻猴
145黄喉貂
146大灵猫
147蜂猴
第四章高原和极地哺乳动物
150雪豹
151羊驼
152牦牛
154藏獒
156长尾叶猴
156麝牛
157高原鼠兔
157石貂
158小熊猫
160原驼
162眼镜熊
163豚鼠
164骆马
165岩羊
166驯鹿
168川金丝猴
169北极狼
170野生龙猫
172滇金丝猴
172盘羊
173大羊驼
173黑足雪貂
174北极兔
175北极狐
176北极熊
177灰熊
第五章水生哺乳动物
180僧海豹
181斑海豹
182海豹
184海獭
185海狗
186水獭
188象海豹
189大西洋黑白海豚
190宽吻海豚
191河狸
192海狮
194河马
196虎鲸
198白鲸
200一角鲸
201抹香鲸
202灰鲸
203蓝鲸
204座头鲸
205江豚
205海象
206长须鲸
206北美水貂
207附录拼音索引
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分布广的动物,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从热带到极地,从高山到平原,从雨林到荒漠,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并且它们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相应的身体调整。例如在荒漠环境中,骆驼和跳鼠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从而进化出有效保持水分的功能,极地环境中的北极熊、北极狐等则都有厚实的毛皮来保持身体热量,而高原上的雪豹、盘羊等为了能够在悬崖峭壁上生存则进化出极强的跳跃能力。
早期哺乳动物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出现在地球的中生代三叠纪末期。早期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牙齿的不同,爬行动物的每颗牙齿都是相同的,而哺乳动物的牙齿则因其在颌上的位置不同而分化成不同的形态。此外,爬行动物的牙齿不断在更新,而哺乳动物的牙齿除乳牙外不再更新。中生代时,哺乳动物在动物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但到了中生代末期,地壳运动加剧,恐龙等爬行动物由于难以适应地球环境的改变而灭绝,哺乳动物则显示出很强的生存能力,开始占据许多生态位。进入新生代后,哺乳动物则取代恐龙成为陆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动物,之后经过不断进化,演化出今天多样化的哺乳动物种群。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编写风格,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哺乳动物,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科属、别名、怀孕期、社群单元、采食、特征、分布、大小等,并且还为每个动物配多张高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现哺乳动物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读者辨认。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些专家的鼎力支持,也有很多哺乳动物爱好者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什么是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的哺乳纲,它们属于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其通过乳腺分泌的乳汁哺乳幼体而得名。它是动物发展高级的阶段,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熟知的动物类群之一。很多家养的宠物和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人类也是哺乳动物,具备这一类动物所有的典型特征,其中猿和猴与人类有近的亲缘关系。
共同特征
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哺乳动物大多数身体被毛,即使是外表光滑的鲸科动物,其身体的某些部位也有少量毛发。毛发是它们的保护层,起到遮挡风雨和隔绝冷热的作用,有时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第二,哺乳动物是温血动物。它们依靠身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来维持恒定体温,一般保持在25~37℃。无论外界的环境温度怎么变化,哺乳动物都可以使身体维持在这个恒定的体温,减少了身体对环境的依赖。第三,哺乳动物多数是胎生,除单孔类外。它们主要依靠腺体产生的乳汁哺育后代,哺乳动物的类群名称也是依此而来,以这样的方式哺育后代,保证了较高的成活率。第四,经过漫长时间的分化演变,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出了门齿、犬齿和颊齿。牙齿的分化使它们可以利用口腔咀嚼,不仅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大大提高了动物身体对能量的摄取。第五,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这使得它们在日常活动中能够协调复杂的机体活动和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
类群
虽然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育后代,但仍然有少数哺乳动物采取其他的方式繁育后代。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哺乳动物可以分为3个类群:类是单孔类和卵生的哺乳动物。雌性能够产生卵,经过长时间孵化出幼体。这一类的哺乳动物仅分布在大洋洲,主要包括针鼹和鸭嘴兽。第二类是有袋类,母体一般具有育儿袋。这一类的哺乳动物虽然也采取胎生的方式繁育后代,但幼体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时间很短,发育早期幼仔就出生。刚出生的幼体极小,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且四肢发育不完善,没有毛发。幼体出生后便会进入母体的育儿袋进行二次发育,在育儿袋中依靠乳汁继续生长。第三类是胎盘类,这一类是哺乳动物的主体。幼体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胎盘吸收营养,发育到较高程度,出生时已经是一个健全的个体了。
特化的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中的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但也有一些生存在其他环境中。这些哺乳动物的身体形态和四肢结构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鸟状哺乳动物和鱼状哺乳动物。鸟状哺乳动物为了适应飞翔生活,特化出主要用于飞行的羽毛,这些羽毛形成严密的防风外壳,使鸟体呈现出流线型的轮廓,对于飞翔和平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蝙蝠是鸟状哺乳动物中较为特别的一类。蝙蝠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飞翔,它的前肢已经特化为翼状,长长的指骨之间有薄而富有弹性的翼膜,虽与其他鸟类的羽毛有所不同,但是却具有相同的作用。而鱼状哺乳动物,如鲸、海豚等为了适应水中的游泳生活,身体日趋向鱼类靠近,演化出流线型的形状。它们的前肢已经特化为鳍状肢,身体的后部也特化为鳍状尾。
哺乳动物的种类
哺乳动物隶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有多种划分方式,根据生育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单孔目、有袋类、胎盘类,根据生活习性的不同可划分为草原哺乳动物、荒漠哺乳动物、森林哺乳动物、水生哺乳动物、高原和极地哺乳动物,还可综合外形、头骨、牙齿、附肢和生育方式等划分,将其分为原兽亚纲、后兽亚纲、真兽亚纲3个亚纲,现存28个目4000多种动物。
草原哺乳动物
在陆地上,草原占据了大概1/4的面积,经常与热带和亚热带的灌木丛和稀疏的大树相互融合,形成多样性的环境。开阔的生态环境使草原上的动物大多以聚居的方式生存,并且有很快的奔跑速度和坚韧的毅力,以保证能够捕捉到食物和躲避危险。草原还是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如啮齿动物等地下生活者活动的场所。
荒漠哺乳动物
荒漠稀疏的植被和严苛的生存条件限制了生物的多样性,但是在这里依然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这些动物大多数具有极强的耐热抗暑能力以及各具特色储存水分的方式。食草性动物从进食的草中获取水分,或者从岩石和植物表面凝结的露水中获取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流失,荒漠中的哺乳动物排出的粪便通常都很干燥,尿液也是经过高度浓缩之后再排出。有“沙漠之舟”称呼的骆驼在水草丰富的地方会大量进食,把吸收的水分和能量储存在驼峰之内,之后的很多天都可以不进食。
为了抵抗炎热,荒漠中大型的哺乳动物一般会在夜间活动,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并且边走边咀嚼食物。而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则会白天躲在洞里休憩,清爽的早晨和黄昏是它们活动取食的时间。在荒漠中生存的哺乳动物需要具备长途跋涉的能力,因为一些大型的哺乳动物对水汽有非常灵敏的嗅觉,它们会根据降水的方位而进行迁移,从而带动其他动物一起迁移。
森林哺乳动物
森林为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得这里有着极其丰富的哺乳动物类群。这些动物或在树间穿梭生活,或在地面生活。很多树栖的哺乳动物如猿、猴等以其长长的尾巴和强健有力的四肢在树间生活,避免来自地面的危险。地面的腐叶和掉落的果实又为小型哺乳动物提供了食物。
森林中的哺乳动物的毛发通常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与四周的环境相互协调,在遇到危险时有很好的伪装作用。甚至有一些猫科哺乳动物身上的斑点与树枝之间斑驳的影子相互混杂。
水生哺乳动物
水生哺乳动物为了适应水中的生活,经过漫长的演变,已和初的四肢爬行动物有了很大的不同。为了能够在水中快速滑行,大多数水生哺乳动物演化出了有利于推动前进的尾鳍和控制方向的鳍状肢,以及光滑而流畅的线条状身体,很少有毛发,但也有例外。海豹为了能够保持陆地上的生活,仍保留着厚厚的毛发,但其四肢也进化成了鳍状。这些鳍状肢使动物在水中活动时起到控制方向和平衡的作用,避免发生翻转。
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在水中保持恒温,这些水生的哺乳动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大都体型较大且有厚厚的脂肪,起到了很好的御寒作用,而突出的器官也减少了热量的散失。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用肺呼吸,它们要定时到水面上呼吸新鲜的空气,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高原和极地哺乳动物
极地和高原地区因为气候寒冷,常年被冰雪覆盖,很多动物在这里很难生存下来,于是也形成了较低的竞争压力。生活在这里的哺乳动物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和保持活动能力,经过演变发展已经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功能。
在极地和高原寒冷的环境中,许多哺乳动物拥有厚重的毛发,这些厚重的毛发主要起到伪装、防水、防雪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保暖的作用。除了身体上的毛发,有一些哺乳动物甚至连脚掌上都有浓密的毛发。这使得它们在悬崖峭壁上捕捉食物时有良好的防滑能力。在极地和高原活动的哺乳动物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们的毛发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以便于遇到危险时实施伪装。甚至为了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一些哺乳动物经过演化,身体变得短小,避免了体表大面积受寒。
哺乳动物的身体构造
皮肤系统
哺乳动物的皮肤紧密、结构完善,有良好的抗透水性和敏锐的感觉功能,可控制体温,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结构完善,哺乳动物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由角质层和生发层构成,且有许多衍生物,如各种腺体以及毛、角、爪、甲、蹄等;真皮由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构成,两种纤维交错排列,其间分布有各种结缔组织细胞、感觉器官、运动神经末梢及血管、淋巴等;真皮下发达的蜂窝组织可以贮藏脂肪,故又称皮下脂肪细胞层。
第二,衍生物多样,包括皮肤腺、毛、角、爪、甲、蹄等。皮肤腺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乳腺、汗腺、皮脂腺、气味腺等。乳腺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腺体,能分泌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乳汁,哺育幼仔;汗腺的主要功能是散热及排出部分代谢物;皮脂腺的分泌物含油,有润滑皮肤的作用;气味腺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领域、传递信息、自卫防护。毛为表皮角化的产物,主要功能是绝热、保温,通常每年有一两次周期性换毛,一般夏毛短稀,绝热力差,冬毛长且密,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角是哺乳动物头部表皮及真皮特化的产物,可分为洞角、实角、叉角羚角、长颈鹿角、表皮角等。爪、甲和蹄都是皮肤的衍生物,是指(趾)端表皮角质层的变形物。
骨骼系统
哺乳动物的骨骼系统发达,主要由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大部分组成。中轴骨骼包括颅骨、脊柱、胸骨及肋骨;附肢骨骼包括肩带、腰带、前肢骨、后肢骨。这些骨骼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的功能,主要特点是:头骨有较大的特化,具有两个枕骨髁,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牙齿异型;脊柱分区明显,颈椎7枚,结构坚实而灵活;四肢下移至腹面,将躯体撑起,以适应陆地的快速运动。
肌肉系统
哺乳动物肌肉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四肢及躯干的肌肉具有高度可塑性,为适应不同的运动方式,出现了不同的肌肉模式。
消化系统
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主要特点是:消化管分化程度较高,出现了口腔消化,且消化腺发达。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除3对唾液腺外,在横膈后面和小肠附近还有肝脏和胰脏,可分别分泌胆汁和胰液,肝脏除分泌胆汁外,还可贮存糖原、调节血糖,使多余的氨基酸脱氧,形成尿液及其他化合物,并将某些有毒物质转变为无毒物质,合成血浆蛋白质。
排泄系统
哺乳动物的排泄系统完善,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此外,皮肤也是哺乳动物特有的排泄器官。排泄系统的主要功能:将细胞代谢的废物排出体外,以及保持细胞生存所依赖的内环境相对稳定。
呼吸系统
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十分发达,空气经外鼻孔、鼻腔、喉、气管进入肺,主要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肺和胸腔。
循环系统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心脏、血管及淋巴系统,使身体能够维快速循环,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气和养料来维持身体体温的恒定。哺乳动物的血液与其他脊椎动物不同:红细胞无核,呈两凹扁圆盘状,在哺乳动物中仅骆驼科和长颈鹿科的红细胞呈椭圆形;红细胞体积与其他纲的脊椎动物相比要小;红细胞的数量较其他脊椎动物多;这些特征增加了红细胞的表面积,并提高了其与氧气的结合能力。哺乳动物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的心包腔内,腔内有少量液体,可减少心脏搏动时的摩擦。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淋巴系统也十分发达,这可能与动脉、静脉内血管压力较大以及组织液难以直接经静脉回心有关。
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其大脑和小脑体积增大,并发展了新脑皮,脑表面形成了复杂皱褶(沟和回),形成高级神经活动中枢。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空前发达,故智力高于其他非哺乳动物。
感官系统
哺乳动物的感官系统高度发达,它们靠发达的感官系统发现食物、躲避敌害及寻找合适的栖息环境,同时其感官系统也是种群间进行通信联系和一系列行为反应的器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