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257116
本书是北京大学植物分类学家汪劲武教授基于多年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写成,有别于市面上一般的植物识别书的是:将植物分类的基本单元科、属、种等介绍给读者。列举了我国常见的各科植物,辅以图片,便于识别。为了方便记忆,很多植物还穿插介绍了部分民间故事,增加了趣味性。
新版本修订了原版的少量错误,并新增了部分常见的科、种,配图介绍,全书系统性得到提升。
全书结构自成体系,便于读者快速掌握认识植物的“诀窍”。按照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大类加以介绍,聚焦于科,也教给读者属的概念,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全书共收入一百多个大众熟知或有趣的种,并加入了民间故事、典故,增加阅读兴趣。新版中修订了原版的少量错误,并新增了部分常见的科、种,配图介绍,使全书系统性得到提升。
本书配彩图近500幅,方便读者与实际植物比对,可供中小学生和植物爱好者查阅。
苔藓植物自成一体 002
地钱—苔类的代表 003
葫芦藓—藓类的代表 004
蕨类植物的奥秘 005
蕨类植物有多少种 005
卷柏旱不死 006
木贼属形象特殊 006
肾蕨像蜈蚣 008
著名野菜—蕨 008
叶背白色的银粉背蕨 009
过山蕨释名 010
荚果蕨名副其实 010
石头上生存的硬叶子—石韦 011
水里的蕨类植物 012
裸子植物多魁伟雄壮 013
为什么叫裸子植物 013
苏铁、银杏为什么是裸子植物 013
松科很重要 016
话说油松 016
分清油松和马尾松 017
白皮松树皮白 017
华山松不同于白皮松 018
红松名气大兼说黄山松 019
黑松好识别 020
从白杄看云杉属 021
从杉松看冷杉属 022
落叶松属—松科的特殊属 022
杉科真不简单 024
先看杉木 024
亚洲树王—台湾杉 025
活化石—水杉 026
巨杉—树中“巨人” 027
有趣的水松 027
柏科不同于杉科 028
侧柏、圆柏、柏木、扁柏 028
奇怪的罗汉松科 031
罗汉松不是松树 031
有趣的竹柏 032
红豆杉科漂亮 033
香榧好吃 033
小说麻黄科、买麻藤科 034
被子植物大世界 036
为什么叫被子植物 036
被子植物的分类 036
植物的中文名与拉丁学名 037
鉴别植物有工具书 037
检索表的功能 038
科是怎么回事 040
分属分种找窍门 041
种以下的亚种、变种、变型 043
只说13个科的面貌 043
先说木兰科 044
再说毛茛科 044
杨柳科历史悠久 046
杨属柳属的划分 046
看托叶鞘识蓼科 049
红蓼很漂亮 049
荞麦为什么属于蓼科? 054
大黄的故事 055
荞麦的故事 055
《红楼梦》里的蓼花 055
桃花带你认蔷薇科 056
豆科植物只有荚果 056
十字花科花果都特殊 058
棉花告诉你锦葵科 059
五加科有人参 060
从胡萝卜看伞形科 064
桔梗科有乳汁 065
桔梗代表桔梗属 065
凭气味认识了党参 066
沙参属不同于党参属 067
菊科得“金牌” 069
葫芦科为一特殊类群 071
茄科放光彩 072
唇形科的唇形指的是什么 073
山丹花之家—百合科 074
禾本科—人类的“大恩人” 075
特点鲜明的“属”印象深 077
栎属、栗属 078
榆属、朴属 079
桑属、构树属 080
木兰属、含笑属 080
芸薹属、萝卜属 081
溲疏属、山梅花属 081
苹果属、梨属 082
委陵菜属、蛇莓属 082
槐属、洋槐属 084
苜蓿属、草木樨属 084
豌豆属、野豌豆属、香豌豆属 085
黄耆属、岩黄耆属 086
胡枝子属、杭子梢属 086
菜豆属、扁豆属 087
老鹤草属、牻牛儿苗属 088
拐枣属、枣属 088
葡萄属、蛇葡萄属 089
昙花属、令箭荷花属 090
连翘属、茉莉属 090
旋花属、打碗花属 091
地黄属、毛地黄属 092
忍冬属、锦带花属 093
狗哇花属、紫菀属 093
天南星属、半夏属 094
鸢尾属、射干属 095
下篇 珍树奇花异草录 097
木本植物“老大哥” 099
顶天立地话胡杨 099
像草一样的柳树 101
*有名的纤细小灌木 102
青檀有故事 103
桑树爷的“肚皮”裂了 104
树木中的“毒王” 106
菩提树哪一种是真的 107
无花果“喊冤” 109
薜荔传奇 110
榕树独木成林 111
波罗蜜与菠萝不同 112
桦树这个家族 114
白桦—树中的美人 114
棘皮桦树皮不好看 115
坚桦有点像榆树 115
岳桦怎么会弯“腰”呢 116
雾灵山有硕桦 116
榆树的家族 116
榆树中的老大哥—榆树 116
榆树的故事 118
榔榆叶子比较小 119
大果榆确实果大 119
春榆有点像大果榆 120
榆属中两个特殊种 120
栎属举6种 121
栓皮栎、麻栎 121
蒙古栎、辽东栎 122
槲栎、柞栎 123
槭树和枫树 124
鸡爪槭 124
平基槭和五角枫 124
枫树 125
漆树与盐肤木 126
两种栾树 127
美国红梣与白蜡树 128
为什么叫白蜡树 129
五谷树的奇闻 129
为什么叫雪柳 130
流苏树妙在花上 130
连翘与金钟花 131
北京丁香与暴马丁香 132
女贞与小叶女贞 133
桂花香 135
茉莉花名释 137
金银花与金银木 138
桃与杏 140
樱花与日本樱花 142
榆叶梅与毛樱桃 143
漫话李 144
海棠花与海棠果 147
月季与玫瑰 149
美蔷薇与山刺玫 151
悬钩子与覆盆子 152
锦鸡儿与红花锦鸡儿 153
开心果是什么树的果 155
榴莲是什么植物 156
山竹果是什么果子 156
优美的梧桐 157
骆驼刺与骆驼蓬 159
奇种南烛和它的变种 160
蔓荆这种植物 162
桃金娘,忘不了“你” 163
沙漠玫瑰与高山玫瑰 166
附生与绞杀 167
马桑树你认识吗 168
植物也有胎生的 169
苦树,我一下即知“你” 170
妹妹眼泪树 171
刻贝叶经的贝叶是什么植物 173
昙花是什么植物 175
春花*早是迎春 176
黄檗与黄连木 177
两种绣球 178
两种椿树不同之谜 179
又一种橄榄 180
山楂的故事 181
话说槟榔 183
饥食荔枝饱食黄皮 184
柽柳为什么又称红柳 185
洋丁香有故事 186
草本植物后起之秀 188
牡丹、芍药一起说 188
名药黄连的传说 191
甘草有故事 192
黄耆感动了胡适 193
你知道黄耆属与它们的区别吗 195
野葛是个宝 196
大血藤的故事 197
名称神秘的仙鹤草 198
植物界的青蛙—两栖蓼 199
会胎生的珠芽蓼 201
马齿苋的故事 202
人参花果与“人参果” 203
人参换野菜的趣事 205
牛蒡是什么植物 206
有趣的车前草 208
虞美人的故事 209
“母亲花”是什么花? 210
益母草的故事 211
这种花为什么叫“勿忘我” 213
白薯的“权威” 215
曼陀罗花的故事 216
菠菜的诗意别名 217
石榴的故事 218
菱“住”在水中 219
柳兰的神奇 220
荻和芒不易区分 222
荇菜是什么植物 223
我认识了绞股蓝 225
乌龟草绝世奇妙 226
乌拉草传奇 227
鸡头米是什么植物 228
崖花探秘 230
芦苇是好植物 230
姐姐有好花,妹妹有好果 232
荞麦的风度 232
叶子红艳艳的草 234
鸡冠花的故事 235
铃兰—欧洲人的“宠儿” 236
能杀狮子的植物 237
电线上长草的怪事 238
照吃不误 238
银剑草不怕热 239
野生荠菜 239
奇怪的手参 241
你认识天麻吗? 242
刺蒺藜与沙苑蒺藜 244
短命的与长命的 245
一些种不易区分 246
毛茛与水杨梅相似 246
两种红花 247
百合与朱顶红相似 248
萱草不是黄花(黄花菜) 249
玉簪花新奇 250
菖蒲与石菖蒲不同 252
三七是什么植物 254
芙蓉花有两种 255
催你入眠的植物 256
狗尾草的传说 257
怎样识别稗草和稻苗 258
芸香草 259
冰凉花的传说 260
七叶一枝花—毒蛇毒的克星 261
救了一女子的植物 262
钩吻有剧毒 263
寄生植物亮相 265
草本寄生植物 265
锁阳的故事 268
草本半寄生植物 269
草质藤本寄生植物 270
木本半寄生植物 272
桑寄生是什么样子 272
槲寄生是什么样子 273
檀香*奇特 275
米面翁奇在果上4个苞片 275
檀香科的寄生藤 276
假寄生植物假在哪里 276
北京大学校园植物点滴 278
清华大学校园的植物拾零 281
附录:植物形态术语的解释 283
一、根的术语 283
二、茎的术语 284
三、叶的术语 285
四、花序的术语 289
五、花的术语 291
六、果实的术语 295
本书版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并提出了不少意见。我既感荣幸,又深感惭愧,因为书中不少地方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甚至错误。曾一直想找机会改正,这次正好逢再版之际,将全书一一审读,改正一些不当之处。考虑版在内容上不足,又加写了4个科、20个种。有的地方改写了内容,希望本书更充实一些。期望读者再多提建议,使本书更加充实。以便在再次印刷时补正。
汪劲武
2015年11月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前言
近年来,笔者发现不少年轻人对认识自然界的植物很有兴趣,这些人中,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也有外系的如中文系、哲学系……的学生,虽然人不太多,但已非个别。还有一次笔者带了四十多人在校园认识树木花草,边走边讲边认,这些年轻人兴趣很浓,都认真记笔记,一打听,他(她)们还有来自政法大学的,为了认识植物都走到一起来了。这使我想起几十年来自己认识植物的艰辛历程。如今年轻人想认识植物,应当说是大好事,只有认识植物才能更好地利用植物,应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因此一本通俗的、更好入门的书对他(她)们是有帮助的。在这本书中,笔者用自己碰到过的实事让读者知道认识自然界的植物,有时会派上大用场,也会增加学习的动力。
笔者几十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碰到过不少认识植物的问题,在考验中深感学习好植物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体会到从实际中遇到问题,又去努力解决问题,对自己的成长尤为重要。今择笔者遇到的实例,以启示读者。
首先要说的是2008年11月,笔者去了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城铁西侧的一个不太大的露天临时性市场,受好奇心驱使,边走边看,忽见有个摊位出售多种中药材。笔者细看时,有一种药材特别显眼,那是一种干坚的果实,摊位小广告上标明为“壮阳果”,别名,“风流果”、“龟头子”;产地,西藏;功效,据《本草纲目》、《现代中医药》等记载,壮阳果补肾强腰、壮阳生精、滋补骨髓。经现代中医中药研究结果表明,肾虚则体虚,壮阳果对肾虚引起的腰酸、腿寒、脚凉、体虚、盗汗,女子肾亏引起的面色萎黄、黑皮色斑、皮肤干涩,男子肾虚、阳痿、早泄、滑精衰弱有较好的疗效。
小广告上还强调:长期饮用,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睡眠质量、调节内分泌,使肢体有力、皮肤光泽、面色红润、头发有光泽,延缓衰老等。
用法用量:取3~5粒泡酒。
开水冲泡:每日服一粒。
笔者细心看那果子,直径有3厘米以上。为了进一步查考,笔者买了两粒果子,收费5元,照此计算每斤百元左右,或更多。
经查《西藏植物志》不见此种植物,查《中国植物志》才知是属于壳斗科柯属的粗穗柯。西藏不产,《藏药志》无此种药材,又查《本草纲目》及多种药书,均找不到它的记载。
这种果子,含淀粉多,而且用水泡,恐怕水都透不进去,因为它的果皮光硬,不易透水……笔者初步判断这是一种假冒药材,根本不会有广告上所说的那么多功能。因此奉劝读者不要轻信。
2010年12月的一天,笔者在北医三院眼科大楼旁的马路边,见一小贩卖干果,果名“龟头果”,可治前列腺疾病,每斤60元。笔者一看,那龟头果又是一种壳斗科的坚果,跟上文的“壮阳果”为一类,根本治不了前列腺疾病。
第二件事是,笔者闲暇时,喜欢去大书店浏览群书,一次忽然看见一本放在书架上的书,书名记不很准了,类似植物之谜类的书籍。其中有一件事是植物吃人的奇闻,书中提到在越南的森林中,一队美国士兵到了林中一片草地,有七八人坐在草地上休息,另有两人去找水,找水的人刚走不远,感到有异样,于是返回草地,发现那休息的几个士兵已不见了,草上有血迹,才知是那片草将他们吃掉了,书上说那草名叫“毛毡苔”,本是吃虫植物,这次吃起人来了,草吃人是一个待解之谜。
笔者看了吃了一惊,这食虫植物真能吃人?按书上所说是真的吃了人,但为什么吃人,需要解开此谜。笔者认为食虫草本植物,根本不可能吃人,而待解之谜是已有了吃人的事实,需要揭开这个秘密,笔者绝不相信毛毡苔能吃人。
同书上又说另一奇事,即还是那士兵两人去了水边,一人见水中有水草,就用手去抓草,未料到水草反而缠住了他的手不放,任凭他怎么用力也抽不回手,另一士兵见状去帮助拉,也无济于事,只好用刀砍去手掌,才脱了身。手掌掉入水中,过一会儿再看时,手掌不见了,鲜血浮上水面,就是说那手掌被水草吃掉了。书上说水草叫“狸藻”,也是一种食虫植物,但生于水中。笔者认为狸藻可以捕小虫,它有捕虫囊,但很小,绝不可能吃下人的手掌。
同书上还说猪笼草这种食虫植物也吃了人。
总的说是多种食虫植物都吃了人,有待揭开这个谜!笔者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了。
第三件事,让笔者感慨良多,那是2009年11月的事。某单位一专家带了另两位专家来访,并带来一些植物种子发芽后的幼苗,苗长不过6~8厘米左右,有1~2对小型叶子,希望鉴定出这是什么植物?笔者一看,此苗无花又无果实,怎么鉴定呀?就问起到底是什么原因要鉴定此苗。据说,苗是催芽发的。有一个公司去美国买优良品种的芦笋种子,希望种出的芦笋品质好,价高。结果花了不少钱买芦笋种子(每斤要价8千元),买回种下时,有一部分不发芽,只好用人工催芽,但出了芽后一看不是芦笋,而像是一种野草,方知上当。他们要鉴定出这是什么植物的种子,我国是否也有此种植物抑或仅产于美国?笔者凭多年的实际经验,看那小形狭窄的叶子只有一对,而其下部有一对更小的托叶,两叶之间有一根短的须儿,须儿不分枝,初步断定为豆科植物,而且应是香豌豆属的种。但在《中国植物志》中的豆科香豌豆属无一种能对应上的,这证明此植物我国不产。再查看一本新出的美国植物图谱(小册子)也对不上,后忽然想起,自己20多年前,曾在旧书店购买的一本旧书,是美国1940年出版的,书名《密苏里春天的植物》(为英文原版书,有黑白图版)。在此书中的香豌豆属及附的图版中,有这个种,可以说一点不差,是小香豌豆或称细香豌豆,并附有拉丁学名。这个种只产于美国密苏里州及其他少数的州,为一种野草,花不多,种子形态据来访者云,极像芦笋的种子,只是颜色淡一点而已,这证明卖者是有意混淆的。
这个例子说明,外国人中也有不法商人,我国人应警惕!
近期笔者在看书时,又发现一些问题,如有一本书谈吃素菜的,书写得很好,读之入神,作者有很深厚的文学和历史功底。也许是作者对植物知识尚有不熟悉之处,书中谈到蔬菜中的芦笋时,认为芦笋是芦苇的嫩芽,这实际是一误解,问题出在二者同有“芦”字之上,容易推理为二者相同,可实际二者不同。原书作者云:芦苇是遍布全世界各地的早熟禾科芦苇属植物,主要生长在湖泊、沼泽、湿地和河流边缘,植株较高,通常在1.5~3.5米,个别可以长到5米。文中还引证《本草纲目》中对芦苇的说明,这就确实证明作者将芦苇与芦笋混为一谈。
实际芦苇属于禾本科芦苇属,而芦笋属于百合科天门冬属,二者不同科,差异大矣。芦笋的植物正名应为石刁柏;高不过1米,分枝柔弱;枝上有许多丝状的叶状枝,长5~30毫米,粗小于0.5毫米,叶退化成小鳞片状;花单性,雌雄异株,绿黄色;浆果球形,直径不及1厘米,熟时红色。
芦笋世界各国多栽培,我国仅新疆西北部有野生的,其嫩苗形似小竹笋,故名芦笋,常作为蔬菜食用。
芦苇的嫩芽虽也可食,但今天极少见以之作蔬菜者。芦笋的根状茎称芦根,是健胃药。芦苇的嫩茎叶,为优良的饲料。
又该书有一章讲木耳,也谈到了地耳,说是地衣类的一种,认为此种属苔纲地钱科,插图也是地钱。但地钱是苔藓植物苔纲,绝非地衣类。
本书由汪劲武编著,由徐晔春、华国军、刘冰、陈之欢、贺新强、权键等提供图片。张旭、李晓玉、都文娟、马媛、张昭等人录入文字,一并致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