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81644
[编辑推荐]
l 一次开拓人类生存边界的英雄之旅,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行!登陆火星,开拓人类下一个生存之地!火星移民,不仅是一项使命,也是一次全人类探索未知的旅程。
l 多位航空航天领域专家以及诸多火星移民任务亲历者,通过《火星移民指南》,向我们详细讲述这一艰巨任务背后的专业要求,以及种种触动人心的故事。
l 从火星移民申请人应具备的各种硬技能,到对申请人的情商、性格、文化背景、性别比例等软技能的要求,再到移民火星任务本身可能涉及的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关于火星移民的书有很多,但像《火星移民指南》这本书写得这般身临其境、细致入微的,寥寥无几!
l 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得主郑永春重磅译作。荷兰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拉德·特·胡夫特专文作序!
l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科幻作家韩
松,理论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李剑龙,NGO青年天文教师连线创始人、“天文八卦学”专栏作家刘博洋等倾情推荐!
l 湛庐文化特设“科学素养”书系专家委员会。其中,“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担任委员会主席,其他委员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有的来自国内物理学界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山大学,有的来自大洋彼岸的*名校加州理工学院。这些专家学者汇集到一起,只愿把*前沿的科学成果传递给读者,将科学家的真实的科研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l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l 有这样一个星球,那里的重力为地球重力的38%,虽然有点小,但人体足以适应这种重力;大气层虽然稀薄,但足以抵抗太阳辐射和宇宙辐射;地表虽然没有水,但既有液态水可能存在的力证,地下冻土中的冰粒也可提供饮用水;甚至连一天的时长也和地球相差无几:那里的日长为24小时39分35秒!这颗红色星球,就是火星!
l 这是否意味着,人类有可能扩展生存边界,找到下一个生存之地?如果现有的航天技术足以支持人类抵达火星,未来,人类是否有可能移民火星?
l 毫无疑问,移民火星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行。那么,哪些人会自愿踏上这次既悲壮、又意义深远的航程?哪些人才有资格登上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
l 宇宙飞船内生活空间狭小,移民们如何才能在长达七八个月的航程内安然无恙?即便能够挨过漫长的航程抵达火星,他们又如何在火星上生存?
l 火星移民必须是“全才”!他们不仅要掌握修飞船、做手术、种植农作物等硬技能,还要有高于常人的情商、高超的社交能力、心智成熟的性格等诸多软技能。有时,软技能甚至比硬技能更为重要!
l 让我们跟随火星移民的脚步,一起踏上这如创世纪般、开拓人类新疆域的之旅!
[目录]
推荐序 火星,下一个生存之地
杰拉德· 特· 胡夫特
荷兰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引 言 他们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
部分 火星移民指南之硬技能篇
修飞船,做手术,你必须样样精通
01 随机应变,你才能活得更久
命悬一线的“阿波罗13 号”
别搞砸了
技术,才是你活下来的关键
工具和氧气的问题
02 火星上没有救护车,也没有急救人员,只有你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
强烈的太空辐射
你好切掉阑尾和胆囊
“ 夺命杀手”减压病
令人绝望的孤独、封闭与疲劳
03 对抗机能下降,永无完结的火星任务
每天锻炼2.5 小时,每周6 天
开展有效的运动对抗计划
火星生活的个月:适应重力与身体恢复
定居之本:实现新的体内平衡态
第二部分 火星移民指南之软技能篇
如果你情商高,那你可能是移民的人选
04 打包去火星前,别忘了打包你的人际交往能力
即将诞生的新世界
生死关头
小任务也有意义
火星,才是真正的训练场
太空危机:严重的航天员事故
比学开飞机还难的事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一场因情商低引发的混乱
EQ 行动计划
为什么性格至关重要
历史总在不可能的时候成为可能
05 所有的人际交往,都是跨文化交流
驯鹿与石头
文化是情商的核心
MPQ 人格评估体系
过度和谐可能潜藏着危机
达成共识,管理冲突的前提
“ 火星一号”,一个高效团队
06 年龄,一个附带了很多标签的数字
不同年龄,不同优势
活力与衰老
代际合作,更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造新文化
07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火星
女性应该成为批去往火星的地球人
冲破玻璃天花板、玻璃墙,直到太空
男女搭配,成绩更好
性别话语:看得到,听不到
性别游戏:重新思考火星上的两性关系
第三部分 火星移民指南之选拔与训练篇
后的100人,单程票大赢家
08 不是电视真人秀,而是征服未知的英雄之旅
团结起来,一切皆有可能
准备比赛,认真训练
被摄像机全程跟踪拍摄
不只有趣
09 过去的科幻,今日的现实
这个节目是否会像其他真人秀节目一样充斥荧屏
选拔与培训,开启大规模在线教育的新世界
“ 火星一号”,成就全人类激动人心的梦想
10 他们的故事,就像摩西的故事一般
永远离开家人与朋友,余生还有意义吗
让人恐惧的,从来不只是生死
压力倍增时,就去寻找内心的力量吧!
遇见不同的人生,其实这很棒!
你万万不能和哪些人一起生活?
第四部分 火星移民指南之未来生活篇
一个全新的21 世纪
11 在火星上,建立自给自足的生态新家园
“ 新太空”运动
从新规则和新禁令开始
12 迪子的疯狂与落寞时刻
欢迎微生物
“ 与火星人一起吃饭”
独自思考的时光
火星“直播”:我们真的可以骑自行车吗
13 如画的世界
火星的悲伤
放纵,宝贝,狂欢
伟大的表演
火星博客编年史
终极体育幻想
神奇先生
一切都将成为艺术
艺术的野心,火星上闪烁的脸
附录1 “火星一号”选拔进程
附录2 “火星一号”候选人图鉴
致 谢
译者后记
[精彩样章-推荐序]
火星,下一个生存之地
杰拉德·特·胡夫特(Gerard’t Hooft)
荷兰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有个年轻人与我的秘书预约,说想要与我见面,经同意后来到我的办公室。他听说我对科学与科幻的未来应用很感兴趣,恰巧他和几个朋友对这个领域有些大胆的想法,所以就想给我讲一讲,看看我怎么说。
要是你像我一样在这个新兴科学领域做研究的话,你就会发现,总会有人带着“新点子”来找你。这些点子确实“新颖”,又是原创,但都是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完全与现实脱节。这大多是因为这些人孤陋寡闻、见识浅薄,对真正的科技知之甚少。我与这些人也没什么共同语言,虽然这些点子让他们激动不已,但我只能建议他们,在找我之前,多了解一些专业人士对这些点子的看法。
现在,我面前就站着这么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人类移民火星的设想。他说,他计划将新移民分期、分批地从地球运输到火星,每批4人,每次历时约7个月;抵达火星后,他们将竭尽所能地存活下去。而这些人就不要想着再返回地球了,反正人类历史会为他们记下光辉的一笔。
谈话日期: 2012 年4 月27 日
谈话对象:巴斯· 朗斯多普
“移民火星所需的基础科学知识都是现成的,需要的就是多通过研究把它们整合到一起,然后再把现有的航天器进行升级和全面检验。”他这样对我说。据他估算,运送批移民需要10年的准备时间,预算约需600万美元。
在我看来,即使朗斯多普提出的想法并未违背任何科学常识,这一切也太不现实了。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从计算的数据来看,10 年? 600 万美元?我不得不说:“你是不是少算了一个零啊?!”造一台大型粒子加速器已经耗费不低,几乎与铁路建设工程的花费相当,而研发军用飞机的投资就更加高昂了。
然而,朗斯多普确信自己的计算没有问题。可以说,他的估计过于乐观;一旦计划有变,不但战线要拖很长,耗资也会加大。他对此表示:“我们是一家私企,不涉及政府审批,也不参与政治纠纷,所以很容易就能达成一致。”
听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不过我总觉得他太过乐观。我想从朗斯多普的话里找出破绽,告诉他这全是一些假大空的构想,但他没给我这样的机会。他考虑了所有重要问题。比如,从地球飞往火星的这7个月里,航天员在航天器里怎么生活?载人航天器怎样在火星表面着陆?着陆后,如何为火星移民提供水源、能源、食物以及持久的大气环境?火星移民如何与地球上的控制中心通信?怎样保护他们免遭宇宙辐射、高能太阳风暴,以及常见尘暴和有毒物质的侵害?这群新移民怎样度过仪器故障、生病就医、生命必需物资匮乏等种种危机?
这位年轻人不仅考虑了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还把集资计划做得非常详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这将成为人类伟大的成就,资金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来。”
虽说这话听起来是乐观了点,但也并非胡言乱语。理论上来讲,人们能克服前往火星途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朗斯多普的这个念头打动了我:我对他提出的方案很感兴趣。若一切成立的话,人类是可以移民火星的。虽然会历时很久,毕竟研发一艘前往火星的载人航天器,10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资金需求也肯定不止600万美元,但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若人类能飞往火星并在那里定居,那么太阳系的其他天体是否也可以实现移居呢,比如,月球、大的小行星、木星或土星的大卫星,或是外太阳系那些遥远寒冷的星球?
于是我答应朗斯多普:“我可以帮你做引荐,但不能帮你申请资金,因为我没做过你说的那些计算。”这项计划若能落实,时间不是问题。它能带来的科学进步和奇特发现也不可估量。退一步而言,即便“火星一号”未能成功将人类送往火星,这个项目也足以勾起人们对火星的兴趣,引发人们对火星探索相关技术的研究兴趣,从而为终实现这一目标铺平道路。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人类何时、以何种方法前往火星,但它有朝一日一定会成为现实。
其实,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机器人协助人类工作。也就是说,在人类登陆火星前先派机器人到那里工作。你可能会心存疑虑,机器人能做什么?“火星一号”难道没发现通过机器人去完成任务,可能面临重重困难吗?我们需要的机器人是一种目前还没被研发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其研发过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其次,新移民到火星后会发现周围环境对生存不利,必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勉强生存。他们的住所也要覆盖厚厚的泥土以阻挡宇宙辐射,否则他们将难以自保。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问:人类移民火星对科学进步有什么帮助?不少科学家认为这种航天工程费钱、费力,而用机器人来解决这些问题既省钱又高效。诚然,如今许多科学问题都可以用机器人来协助探索,但人们初对其他行星、月球如此感兴趣,不就是因为我们怀着渺茫的希望,期待有朝一日在其他星球上定居吗?
在我看来,载人探索太阳系本身,就是一项令人拍案叫绝的科学实验。在那些目前荒无人烟的星球上,人类能否创建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若是成功了,那个生态系统将如何发展?智人会再度进化吗?他们会不会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界威胁?要是真的有灾难降临,人类能否坚强地生存下去?我们究竟能进行到哪一步?机器人是否可能代替人类,殖民这些星球?
我支持推广“火星一号”计划,因为它堪称同类任务的鼻祖。与其他民间科学家提出的想法相比,这个设想十分超前。或许一开始它未必会成功,但无论出现了哪些错误,都对今后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火星移民指南》是记载这个计划的图书之一,详细叙述了火星新移民将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应对策略。火星移民不仅需要空气、食物、水源、宜居条件,还要有克服社交困难、工作压力、孤独感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困难的坚强意志。火星移民一定要坚持不懈、顽强抗争,才能克服这些困难。
虽然条件艰苦,但至少有一个好处:批火星移民一定会像奥运健儿那样受到万众瞩目,并赢得地球人的钦佩与尊重。他们在火星上的后代,也会因为他们的奋斗和开拓而享誉全球,因为他们是把梦想变成现实的人。
[各方赞誉]
人类通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将火星改造成为人类宜居的第二个栖息地。移民火星,使地球-火星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火星移民指南》展示了人类在现有科技能力的条件下,“火星一号”的移民先驱将要面临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层面的艰巨挑战。起步艰难,前景辉煌!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任重道远!
欧阳自远
“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火星是*让我激动的行星,没有之一。前往火星是现在活着的人都有可能看到甚至经历的事情。这些年我买下了国内能见到的所有关于火星移民的书籍,但都没有《火星移民指南》这本书写得如此身临其境、细致入微,让你好像真的做了一回火星居民。
韩 松
科幻作家
《火星移民指南》提到,*批移民火星者不仅要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工程经验,还要在情商和社交能力上有过人之处。在这个问题上,人类文明创造的许多正确的东西都会有用武之地,而人类文明创造的许多错误的东西也将*次丧失全部话语权。
李剑龙
理论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科学漫画微信公众号“Sheldon42”创始人
人类即将于20年内登陆火星,这是你我有生之年中,对人类意义*重大的事件之一。年轻的你,就可能成为*批登上火星的人之一。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火星人”,你要知道哪些事情,掌握哪些技能,做足什么准备?《火星移民指南》这本书正是你需要的——通往火星的长征路上,一本不可或缺的口袋书。
刘博洋
NGO青年天文教师连线创始人,“天文八卦学”专栏作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