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44903
本书依据大量史料,以流畅的笔触,再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张治中。书中对张治中的出身、人品、个性、学问、心理以及*后人生境况等,都作了精到恰当的描述全书夹叙夹议,处处可见精彩之笔,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并有多处令人信服的严密考证,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少年尝尽愁滋味 / 006
“肉吗,除非从我身上割下来!” / 006
“靠山张”与“清水塘洪” / 008
“咬口生姜喝口醋” / 010
三出江湖 / 014
安庆警察与扬州警察 / 018
第二章 从保定到黄埔 / 023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 023
40军棍的风波 / 026
“各人去打天下” / 029
差一点死于川军的阴谋与内讧 / 034
从上海大学到桂军军校 / 037
横空上岛 / 041
第三章 夹缝人物 / 046
黄埔岛不相信“和平主义” / 046
“张治中是不是共产党?” / 050
逮捕令已经发出! / 055
“啊!文白也来了。” / 059
第四章 “模范军人” / 064
文昌阁痛切陈辞 / 064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外面的世界真无奈 / 068
一张“旧船票”,上了一条“新客船” / 072
“恶姑娘”的“造神”运动 / 076
“客串”讨逆 / 079
从“九一八”到“一•二八” / 083
“这真不愧为模范军人” / 093
第五章 “八一三”淞沪大战前后 / 098
国防的前沿在哪里呢? / 098
京沪路上的元首专车 / 101
“我们对不起汉卿” / 105
“文白,这是要闹出事来的啊!” / 111
“不能这样欺骗领袖” / 114
“委员长究竟怎么样?” / 120
第六章 三湘“总督” / 126
意料之外的新任命 / 126
新官上任“三把火” / 132
“简直是一把烈火” / 138
“剃 头 匠” 精 神 / 143
“怎么放火?怎么放火?” / 147
“按本本办事”的“长沙大火案” / 152
宣判了“焦土”政策的死刑 / 157
“张主席不负责,害了力余” / 162
第七章 侍从室主任 / 167
“我愿意到侍从室服务” / 167
“削藩计”的现代版 / 172
替领袖“擦屁股” / 176
张治中搞“违法建筑” / 179
002 和平将军张治中
“放言极谏”的高手 / 182
冤家宜解不宜结 / 186
三个独树一帜的大人物 / 190
“张主任想保人” / 193
第八章 三青团书记长 / 199
“我已经决定要张主任继任” / 199
“磨合”党团矛盾 / 203
虎头蛇尾的“团员总考核案” / 208
私相授受的“秘密谅解” / 213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 218
“这是张治中捧太子计划的实现” / 223
第九章 军委会政治部长 / 227
“好!你们不要,我们要!” / 227
“就来请部长‘收回租界’罢” / 231
一位敢说话的军人 / 236
说了也白说的“万言书” / 240
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 243
达则为伊周,穷则为孔孟 / 245
重开国共两党会谈 / 249
“关 门” 与“ 破 墙” / 252
“政治放宽,军事从严” / 255
“试问其责任究在何方?” / 259
第十章 捧太子上台 赶太保出海 / 264
打“太子牌” / 264
为“蒋太子”谋军 / 268
“我还要‘博访周咨’一下” / 272
“刀快不怕你脖子粗” / 275
丧家的蒋家的乏走狗 / 278
第十一章 战后“三大谈判”的中心人物 / 283
“重庆峰会”的风云人物 / 283
“和平将军”的另一个“币面” / 288
“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 / 292
“你去一去,可以安定军心人心” / 295
“新疆问题你可以全权处理” / 300
从“拖刀计”到“牛皮糖战术” / 304
“甚矣!文白之足以误事也。” / 308
与马帅、周公“三人行” / 313
“汉家大将西出师” / 318
“我只有引咎辞职,离开迪化了” / 322
第十二章 西北“总督” / 327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327
和平将军的“新政” / 329
“放之无足轻重,无害大局” / 332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 335
葬送新疆和平的“四大变局” / 339
盘桓兰州 经营西北 / 343
第十三章 战争与和平 / 349
“最后的进言” / 349
“你们主战的请先走” / 353
周旋于南京与溪口之间 / 357
北平和谈:“知其不可而为之” / 361
蒋介石:“文白竟然如此!” / 366
毛泽东:“我们再来一次国共合作吧!” / 371
附:杨者圣和他的“民国人物系列” 梁天明 / 377
小引 中国现代史上的“张治中现象”
1948 年12 月25 日,正是平津及淮海战役的关键阶段,中共方面公布了国民党战争罪犯名单,计43 名。对于南京政府的党政军大员来说,中共此举不啻是一场超强度海底大地震,使其在心理及情绪上均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又因为中共方面声明,这一次宣布的只是第一批头等战争罪犯名单,言下之意,当然还有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次等战争罪犯即将公布了。如此,未入选第一批43 名头等战争罪犯名单的国民党军政头目,也就不免终日惴惴,大有“躲得了年三十,躲不过大年初一”的末日之感。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巨大的压力往往也就是巨大的动力。比如,中共方面自公布43 名头等战争罪犯名单之后,许多等而次之的国民党军政头目,一方面纷纷把目光放在中共所暗示的第二批次等战犯名单的披露方面(所幸后来并未公布),更有不少人主动放低反共的调子,以免一不小心被中共方面注意,列入第二批战争罪犯名单;一方面纷纷对已经公布的第一批战犯名单加以研究,以揣摩中共方面列入战争罪犯的尺度,“吃果果,排座座”,私下对号入座,期望幸免入选。如此一来,在南京政府的大小军政官员中,竟一下子冒出了一大批自学成才与无师自通的“国民党战争罪犯研究专家”;而且,对于中共方面确认“头等战犯”的原则,即何谓“头等”两个字,很是贡献出许多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拿出了一大批琳琅满目的“科研成果”。
成果之一,是重在政府首脑。总统蒋介石,不但是所谓的国家元首,也是中共心目中的万恶之首。不用说,被列为第一号战犯。副总统李宗仁,从法统上来说,是总统的主要帮凶,当然脱不了干系,被推上战犯名单的第二把交椅,当在意料之中。行政院是五院之首,不但现任院长孙科、副院长吴铁城被中共视为南京政府的首恶分子,即已经卸任的前任院长孔祥熙、宋子文、张群、翁文灏,也被一个个“挖”了出来,次第排出座次。另外,内政、外交、国防、财政、教育等五大部长张厉生、王世杰、何应钦、王云五、朱家骅,是南京政府的五大支柱,也都榜上有名。
成果之二,是重在军事头目。陈诚、白崇禧、何应钦、顾祝同,是前后两任参谋总长及国防部长,当然也都是内战的主要决策者及执行者,在43 人罪犯名单中,被列为第三到第六号战犯,仅次于总统、副总统的四大战犯,是逃不掉的。另有东北、华北、华中、徐州四大“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傅作义、白崇禧、刘峙,西安、太原、长沙、衢州四大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阎锡山、程潜、汤恩伯,以及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余汉谋、桂永清、周至柔等,贵为一方“督军”,当然被一网打尽;另有陆军副总司令孙立人、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等,虽为军中副手,然因其都是极为活跃的内战打手,均被网罗入内。
成果之三,是重在反共领袖。CC系的主脑陈果夫、陈立夫,国民党理论权威戴季陶等,都是国民党内有名的反共领袖,被列入战犯名单,当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党党魁左舜生、曾琦,国社党党魁张君劢,因其甘作国民党的尾巴党,为国民党发动内战推波助澜,亦成为43 人战犯名单的垫底人物。
成果之四,是重在亲信谋臣。总统府秘书长吴鼎昌,参军长薛岳,政学系首脑熊式辉,都是蒋介石身边摇鹅毛扇的谋士,现在能被中共在头等罪犯名单中点名,其幕后作用当不可小觑。此外,顾维钧以驻美大使的身份,宋美龄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吴国桢以上海特别市长的身份,分别被列为第22 号、23 号及24 号战犯,自有相当理由。顾氏是外交界的代表,吴氏是地方官僚的代表,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物;至于宋氏,是为43 人名单中唯一的女性,其身份弥足珍贵。
这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以头等罪犯而论,该进来的都进来了,不该进来的,当然还得等一等。以现代术语而言,这就是“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走一个坏人”,可见中共方面的政策性之强;这与蒋先生当年“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走一个”的屠杀政策,真有天壤之别!但是,大家深入研究的结果,也不是没有疑问。比如,以职务而言,西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张治中,负责西北甘、青、宁、新四省军政指挥责任,贵为西北四省总督,比较于各地“剿总”司令及绥署主任,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没有列入战犯名单。相反,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两位副长官马鸿逵、马步芳,却被捉进43 人名单抵数。于是,有人说,对西北方面的战争头目,中共的政策是“以一张换二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