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10877丛书名: 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吸纳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发团队多年教研成果,紧随辽宁省公考变化,立足实际考情,传授实战技巧。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除文字解析外,还配有中公名师视频讲解,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
2.归纳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详细展示作答过程和快解技巧。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我要上岸”,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细致分析了辽宁省公考命题的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按照“题型/考点/技巧方法讲解”的内容,系统讲解了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大专项。本书具体内容如下:
1.真题考点分析。本书在一开始设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通过题型解读和考点分析深入讲解辽宁省公考命题特点,确保考生备考方向不跑偏。
2.讲授核心知识。全书贯彻“讲练结合”思想,在讲解核心知识过程中配以真题精讲进行阐述说明,帮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论,学会运用。
3.呈现*解法。全书以“直观易学,讲透教会”为宗旨,尽可能使用图解形式,将作答过程步骤化,并针对部分题型配以“点拨”,力求为考生呈现各类题目的*解法。
4.双线备考助学。考生购书即可享有移动自习室,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领取免费资料,实现视频学习。
1.真题考点分析。本书在一开始设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通过题型解读和考点分析深入讲解辽宁省公考命题特点,确保考生备考方向不跑偏。
2.讲授核心知识。全书贯彻“讲练结合”思想,在讲解核心知识过程中配以真题精讲进行阐述说明,帮助考生真正吃透理论,学会运用。
3.呈现*解法。全书以“直观易学,讲透教会”为宗旨,尽可能使用图解形式,将作答过程步骤化,并针对部分题型配以“点拨”,力求为考生呈现各类题目的*解法。
4.双线备考助学。考生购书即可享有移动自习室,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领取免费资料,实现视频学习。
目 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深度分析
节逻辑填空
一、把握对应关系
二、辨析词语差异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
第二节阅读理解
一、主旨观点题
二、细节判断题
三、推断下文题
四、标题添加题
五、词句理解题
第三节语句表达
一、语句排序题
二、语句填充题
节数学运算基础
一、算术基础知识
二、代数工具
三、实战技巧
第二节数学运算高频考点
一、几何问题
二、工程问题
三、行程问题
四、利润问题
五、排列组合
六、概率问题
七、值问题
第三节数学运算扩展考点
一、浓度问题
二、日期问题
三、时钟问题
四、策略制定
五、推理分析
六、年龄推算
七、容斥问题
八、周期循环
节图形推理核心考点
一、数量类考点
二、结构类考点
三、位置类考点
四、叠加类考点
五、空间类考点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精讲
一、顺推型图形推理
二、类比型图形推理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
四、分类型图形推理
第三节图形推理实战技巧
一、求同分析法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
节定义判断实战技巧
一、分析定义特征
二、归纳定义特征
三、判断定义间关系
四、对比选项内容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查学科
一、心理学
二、经济学
三、社会学
四、法律法规
五、行政管理
六、语言文学
节类比推理题型精讲
一、两词型
二、三词型
三、对当型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
一、逻辑关系
二、言语关系
三、常识关系
第三节类比推理实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
二、遣词造句法
三、横纵对比法
节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题
二、概念和三段论
三、复言命题
四、模态命题
五、智力推理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
一、削弱、加强型
二、结论型
三、评价型
四、解释型
五、选项分析
节核心统计知识
一、基期与现期
二、增长
三、贡献率与利润率
四、顺差与逆差
第二节核心考查体系
一、比重
二、倍数、翻番
三、平均数
四、隔年增长
五、年均增长
第三节实战快解技巧
一、实战速算方法
二、高频公式速解
节政治
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经济
一、微观经济
二、宏观经济
第三节法律
一、宪法
二、监察法
三、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四节科技与生活
一、高新技术
二、生活常识
第五节人文与历史
一、文化常识
二、历史常识
第六节国情与地理
一、国情概况
二、自然地理
三、世界地理
第七节管理
一、管理学基本原理
二、行政管理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节逻辑填空
一、把握对应关系
二、辨析词语差异
三、警惕成语设置陷阱
四、掌握常考关联词
第二节阅读理解
一、主旨观点题
二、细节判断题
三、推断下文题
四、标题添加题
五、词句理解题
第三节语句表达
一、语句排序题
二、语句填充题
节数学运算基础
一、算术基础知识
二、代数工具
三、实战技巧
第二节数学运算高频考点
一、几何问题
二、工程问题
三、行程问题
四、利润问题
五、排列组合
六、概率问题
七、值问题
第三节数学运算扩展考点
一、浓度问题
二、日期问题
三、时钟问题
四、策略制定
五、推理分析
六、年龄推算
七、容斥问题
八、周期循环
节图形推理核心考点
一、数量类考点
二、结构类考点
三、位置类考点
四、叠加类考点
五、空间类考点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精讲
一、顺推型图形推理
二、类比型图形推理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
四、分类型图形推理
第三节图形推理实战技巧
一、求同分析法
二、特征图形定位法
节定义判断实战技巧
一、分析定义特征
二、归纳定义特征
三、判断定义间关系
四、对比选项内容
第二节定义判断考查学科
一、心理学
二、经济学
三、社会学
四、法律法规
五、行政管理
六、语言文学
节类比推理题型精讲
一、两词型
二、三词型
三、对当型
第二节类比推理核心考点
一、逻辑关系
二、言语关系
三、常识关系
第三节类比推理实战技巧
一、代入排除法
二、遣词造句法
三、横纵对比法
节必然性推理
一、直言命题
二、概念和三段论
三、复言命题
四、模态命题
五、智力推理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
一、削弱、加强型
二、结论型
三、评价型
四、解释型
五、选项分析
节核心统计知识
一、基期与现期
二、增长
三、贡献率与利润率
四、顺差与逆差
第二节核心考查体系
一、比重
二、倍数、翻番
三、平均数
四、隔年增长
五、年均增长
第三节实战快解技巧
一、实战速算方法
二、高频公式速解
节政治
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经济
一、微观经济
二、宏观经济
第三节法律
一、宪法
二、监察法
三、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四节科技与生活
一、高新技术
二、生活常识
第五节人文与历史
一、文化常识
二、历史常识
第六节国情与地理
一、国情概况
二、自然地理
三、世界地理
第七节管理
一、管理学基本原理
二、行政管理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在线试读
行测科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考试内容日趋稳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系。试题涉及知识面广泛,考查的知识点繁多,包括政治、历史、科技、人文、法律、数学、逻辑等众多学科的内容。近年来,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逐渐加强,重点测查应试者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求应试者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有深刻认识,还要能利用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分析、解决各类问题。
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近几年的真题特点,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同时,点拨各专项的备考策略,以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复习、科学备考。2014—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如下。
备注:2018年辽宁未举行公务员招录考试。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逻辑填空考点稳定。逻辑填空的考点较为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偶尔涉及关联词。
2.语句表达稳中有变。“稳”指的是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这两种题型,“变”指的是两种题型的题量每年会有略微变化。
3.阅读理解考点繁多。阅读理解以片段阅读为主要考查形式,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和标题添加等众多考点。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
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味和口臭的概念。有人说,需求决定供给,但是公司决不,公司制造了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劝说固步自封B.诱导墨守成规
C.引导因循守旧D.规劝一孔之见
解析:空,由“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味和口臭的概念”可知,公司并不是直接劝大家洗澡,而是通过传播体味和口臭的概念使大家产生洗澡的需求,“劝说”“规劝”填入不当,排除A、D两项。第二空,“墨守成规”守的对象为“成规”;“因循守旧”守的对象为“旧”,即老的、过时的一套。“需求决定供给”并不是过时的旧制,故此处选“墨守成规”更恰当。故本题选B。
加拿大科学家近日研究出一种装置,使人说话或吃东西时都能通过下颚活动产生电能并储存起来。实验对象佩戴该装置后连续咀嚼口香糖60秒,紧贴着下巴的索带可产生大约10微瓦至18微瓦电力,而进餐时每次咀嚼食物平均约产生7微瓦。据预期,这种发电方法经改进后,未来可能用于助听器、智能听觉保护器甚至手机等小型电子装置充电。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新研究的发电方法可以用于助听器充电
B.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出一种通过运动使身体产生和储存电能的装置
C.连续咀嚼口香糖60秒,可产生10~18微瓦的电力
D.人说话或吃东西能产生电能
解析:由“这种发电方法经改进后,未来可能用于助听器、智能听觉保护器甚至手机等小型电子装置充电”可知,A项将“未来可能用于”偷换为“可以用于”,与原文不符。故本题选A。
当下,我国各类真人秀综艺栏目的发展呈现出井喷状态。然而,由于栏目扎堆,风格雷同,一部分作品缺乏质感、灵性和情怀,格调低下,大有走向“愚乐”之途的不良趋势。甚至个别栏目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这种创作观念上的误区严重制约了栏目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泛娱乐化”的背景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栏目异军突起,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综艺栏目要强调寓教于乐
B.电视媒体人负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C.以传统文化扭转“泛娱乐化”现状
D.综艺栏目应制作成更高层次的带有娱乐属性的文化产品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当前综艺栏目存在的问题,即“格调低下”“缺乏质感、灵性和情怀”“重形式而轻内容”……(以上内容可归结为层次低,没内涵),然后指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的成功,这些成功的做法是和失败的做法相对的,所以这些栏目的特点应该是层次比较高。文段通过前后的这种对比,强调的是综艺节目应该怎么制作,也就是要按成功案例的做法来制作。故本题选D。
①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
②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
③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
④这一点不会改变
⑤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
⑥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②③⑤①B.③④①⑥②⑤
C.②④⑥③①⑤D.①③⑥④⑤②
解析:③提出“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①的拒绝多数项目而专注少数项目是对此的进一步阐述,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③①,只有C项符合。故本题选C。
作家毕飞宇提及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说,作家的写作不是盲目的,写作一定有它的指向,这个指向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性诉求,第二个就是美学标准。所谓写作,就是向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学标准靠近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母亲能把自己的美学标准生给自己的子女,。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句是:
A.美学标准是需要建立的
B.要在心中逐步建立起美学标准
C.必须是这个人自己去建立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标准
解析:由“所谓写作,就是向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学标准靠近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母亲能把自己的美学标准生给自己的子女”可知,文段意为美学标准不会遗传,必须靠自己建立。选项中只有C项强调靠自己建立美学标准。故本题选C。
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一直把传统问题作为主要考点,包括以整除、比例性质为主的基础知识应用,以排列组合、资源整合为主的组合类问题,以及常见的行程、工程、利润等经典问题。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点E、F、G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上的中点,H为AD边上的任意一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A.27B.28C.32D.36
解析:点H为AD边上的任意一点,当H在AD上移动时阴影部分面积不变。取特殊点来看,当H移动到A点或者D点时,由图可知,阴影部分面积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54÷2=27,故本题选A。
有一项工作,甲单干需要10个小时完成,乙单干需要12个小时完成。甲、乙两人同时工作5小时后,甲另有其他的事情去做,只有乙继续工作,那么完成这项工作共用了()小时。
A.5
B.6
C.7
D.8
解析:假设总工作量为60(10和12的小公倍数),则甲的工作效率是6,乙的工作效率是5,合作5小时后还剩工作量60-(6 5)×5=5,乙还需工作1小时,所以完成这项工作共用5 1=6小时,选B。
下面我们将深入剖析近几年的真题特点,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真题,让大家了解考试的总体情况及各专项的命题趋势,明确备考方向。同时,点拨各专项的备考策略,以帮助大家有针对性地复习、科学备考。2014—2017年辽宁省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题量统计表如下。
备注:2018年辽宁未举行公务员招录考试。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主要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具体的考试特点如下:
1.逻辑填空考点稳定。逻辑填空的考点较为稳定,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偶尔涉及关联词。
2.语句表达稳中有变。“稳”指的是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语句填充和语句排序这两种题型,“变”指的是两种题型的题量每年会有略微变化。
3.阅读理解考点繁多。阅读理解以片段阅读为主要考查形式,涉及主旨观点、细节判断、推断下文、词句理解和标题添加等众多考点。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光是制造出令人满意的肥皂还不够,还必须
大家洗澡。”于是,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味和口臭的概念。有人说,需求决定供给,但是公司决不,公司制造了需求。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劝说固步自封B.诱导墨守成规
C.引导因循守旧D.规劝一孔之见
解析:空,由“公司发明并传播了体味和口臭的概念”可知,公司并不是直接劝大家洗澡,而是通过传播体味和口臭的概念使大家产生洗澡的需求,“劝说”“规劝”填入不当,排除A、D两项。第二空,“墨守成规”守的对象为“成规”;“因循守旧”守的对象为“旧”,即老的、过时的一套。“需求决定供给”并不是过时的旧制,故此处选“墨守成规”更恰当。故本题选B。
加拿大科学家近日研究出一种装置,使人说话或吃东西时都能通过下颚活动产生电能并储存起来。实验对象佩戴该装置后连续咀嚼口香糖60秒,紧贴着下巴的索带可产生大约10微瓦至18微瓦电力,而进餐时每次咀嚼食物平均约产生7微瓦。据预期,这种发电方法经改进后,未来可能用于助听器、智能听觉保护器甚至手机等小型电子装置充电。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新研究的发电方法可以用于助听器充电
B.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出一种通过运动使身体产生和储存电能的装置
C.连续咀嚼口香糖60秒,可产生10~18微瓦的电力
D.人说话或吃东西能产生电能
解析:由“这种发电方法经改进后,未来可能用于助听器、智能听觉保护器甚至手机等小型电子装置充电”可知,A项将“未来可能用于”偷换为“可以用于”,与原文不符。故本题选A。
当下,我国各类真人秀综艺栏目的发展呈现出井喷状态。然而,由于栏目扎堆,风格雷同,一部分作品缺乏质感、灵性和情怀,格调低下,大有走向“愚乐”之途的不良趋势。甚至个别栏目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这种创作观念上的误区严重制约了栏目文化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泛娱乐化”的背景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栏目异军突起,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综艺栏目要强调寓教于乐
B.电视媒体人负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C.以传统文化扭转“泛娱乐化”现状
D.综艺栏目应制作成更高层次的带有娱乐属性的文化产品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当前综艺栏目存在的问题,即“格调低下”“缺乏质感、灵性和情怀”“重形式而轻内容”……(以上内容可归结为层次低,没内涵),然后指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的成功,这些成功的做法是和失败的做法相对的,所以这些栏目的特点应该是层次比较高。文段通过前后的这种对比,强调的是综艺节目应该怎么制作,也就是要按成功案例的做法来制作。故本题选D。
①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
②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
③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
④这一点不会改变
⑤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
⑥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④②③⑤①B.③④①⑥②⑤
C.②④⑥③①⑤D.①③⑥④⑤②
解析:③提出“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①的拒绝多数项目而专注少数项目是对此的进一步阐述,故两句应相连,顺序为③①,只有C项符合。故本题选C。
作家毕飞宇提及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说,作家的写作不是盲目的,写作一定有它的指向,这个指向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性诉求,第二个就是美学标准。所谓写作,就是向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学标准靠近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母亲能把自己的美学标准生给自己的子女,。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句是:
A.美学标准是需要建立的
B.要在心中逐步建立起美学标准
C.必须是这个人自己去建立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学标准
解析:由“所谓写作,就是向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学标准靠近的一个过程。没有一个母亲能把自己的美学标准生给自己的子女”可知,文段意为美学标准不会遗传,必须靠自己建立。选项中只有C项强调靠自己建立美学标准。故本题选C。
二、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运算方法和策略的运用,一直把传统问题作为主要考点,包括以整除、比例性质为主的基础知识应用,以排列组合、资源整合为主的组合类问题,以及常见的行程、工程、利润等经典问题。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点E、F、G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上的中点,H为AD边上的任意一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A.27B.28C.32D.36
解析:点H为AD边上的任意一点,当H在AD上移动时阴影部分面积不变。取特殊点来看,当H移动到A点或者D点时,由图可知,阴影部分面积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54÷2=27,故本题选A。
有一项工作,甲单干需要10个小时完成,乙单干需要12个小时完成。甲、乙两人同时工作5小时后,甲另有其他的事情去做,只有乙继续工作,那么完成这项工作共用了()小时。
A.5
B.6
C.7
D.8
解析:假设总工作量为60(10和12的小公倍数),则甲的工作效率是6,乙的工作效率是5,合作5小时后还剩工作量60-(6 5)×5=5,乙还需工作1小时,所以完成这项工作共用5 1=6小时,选B。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