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779021
★ 湖南中医药大学讲授内经二十年的经验之作
概论
一、《内经》的成书()
1.《内经》的书名()
2.《内经》的作者()
二、《内经》的理论体系()
1.阴阳五行学说()
2.藏象学说()
3.经络学说()
4.病因病机学说()
5.病证学说()
6.诊法学说()
7.治疗学说()
8.针刺学说()
9.养生学说()
10.运气学说()
三、《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
1.唯物辩证观思想()
2.统一整体观思想()
3.物质恒动观思想()
四、学习《内经》的方法()
1.辨释文义,明确医理()
2.审察异同,综合分析()
3.把握理论,联系实际()
4.参阅注本,融贯领会()
上篇《内经》理论精要
章人与自然()
一、生命的唯物观()
二、天人的相应观()
1五脏生理病理与四时阴阳五行之气相应()
2人体经脉之气与四时阴阳相应()
3人体水液输布与气候寒暑相应()
4人体气血盛衰与日月盈虚相应()
5人体阳气消长与昼夜阴阳相应()
6人体营卫运行与昼夜阴阳相应()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的总纲()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对立与互根()
2消长与转化()
3升降与出入()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1生理方面()
2病理方面()
3诊断治疗方面()
4药物性能方面()
四、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相生与相克()
2相乘与相侮()
五、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1说明五脏关系()
2认识疾病传变()
3明确五行之治()
第三章脏象学说()
一、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
二、脏腑与形体组织及四时阴阳的关系()
三、五脏与五官、九窍的配合关系()
四、五脏化五液,恶五气()
五、三焦及四海()
六、人体精、气、神的概念()
七、六气的功能及生成()
八、饮食精微的吸收与输布()
九、人的生长壮老规律()
十、人的体质分类()
第四章经络学说()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及其表里关系()
二、十二经脉的气血多少()
三、十二经脉的主要循行部位()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和主病()
1督脉()
2任脉()
3冲脉()
4带脉、脉、维脉()
第五章病因病机学说()
一、病因分类()
二、病因特点()
1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
2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
3七情过度的致病特点()
4饮食、起居失宜的致病特点()
三、发病机制()
1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2故邪相袭,因加而发()
3勇怯厚薄,因形而病()
四、病机纲要()
1五脏六气病机()
2阴阳寒热病机()
3邪正虚实病机()
4气血营卫病机()
五、疾病传变()
1表里脏腑传变()
2寒热虚实转移()
第六章病证学说()
一、风病、伤寒、温热病的证候及特点()
1风病()
2伤寒()
3温热病()
二、咳、喘、消瘅、痹证、痿证、厥证、痛证、胀病、积聚、癫狂痫
的病因病机及辨证()
1咳嗽()
2喘证()
3消瘅()
4痹证()
5痿证()
6厥证()
7痛证()
8胀病()
9积聚()
10癫、狂、痫()
三、痈疽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
第七章诊法学说()
一、诊法纲要()
1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四诊合参,全面诊察()
二、切脉大法()
1切脉的部位()
2诊脉的要求()
3测脉的至数()
4察脉的胃气()
5脉象的主病()
6脉合四时阴阳()
7脉合病证阴阳()
三、望诊要点()
1察部位,辨脏腑()
2察神色,观成败()
3察形态,测病变()
四、闻诊、问诊()
1听声音,嗅气味()
2问病情,审病因()
第八章治疗学说()
一、平调阴阳()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2壮水补阴,益火补阳()
二、补虚泻实()
三、明辨标本()
1治辨标本,关键在于治本()
2谨察间甚,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3内外相传,先治其本()
四、正治反治()
五、三因制宜()
1因时施治()
2因地施治()
3因人施治()
六、治未病()
1未病先防()
2治病萌芽()
3待衰而刺()
4既病防变()
七、五脏用药()
1五味的所入所用()
2五脏的苦欲补泻()
八、精神治疗()
1祝由治病()
2以情制情()
3导引气功()
九、一十三方()
第九章针刺学说()
一、治神调气()
二、取穴原则()
1循经取穴()
2局部取穴()
3随证取穴()
4因时取穴()
三、针刺大法()
1《官针》诸法()
2针刺补泻()
四、刺禁要点()
1禁刺内脏及诸要害部位()
2禁刺五夺、五逆及热病九危候()
3禁刺饥饱劳怒者()
第十章养生学说()
一、恬虚无,精神内守()
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四、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第十一章运气学说()
一、干支甲子()
1天干地支的阴阳分属()
2天干地支的五行分属()
二、运气推演()
1五运()
2六气()
3运气结合()
三、运气测病()
1一年的运气常规对发病的影响()
2岁运的太过不及对发病的影响()
3司天与在泉之气对发病的影响()
下篇《内经》原文选讲
《素问》原文选讲()
上古天真论篇()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节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节选)()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节选)()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节选)()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节选)()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节选)()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节选)()
《灵枢》原文选讲()
本神第八()
营卫生会第十八()
决气第三十()
五变第四十六()
水胀第五十七()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节选)()
邪客第七十一(节选)()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养生,又称“摄生”,是指运用各种方法,保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内经》的养生理论,是在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思想指导下,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以及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所提出来的。其要旨大约有三:,顺应天时,即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所谓“顺四时而适寒暑”(《灵枢•本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素问•生气通天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形神统一,即调摄精神与保养形体,使人的精神与形体相统一。因为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依,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形神统一,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要使“形体不蔽,精神不散”,“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第三,保全精气,即保全肾精的充足,保全五脏精气的充沛。《素问•金匮真言论》谓“精者,身之本也”。《管子•心术下》又谓“气者,身之充也”。精与气,是人身生命的根本。《内经》一方面很重视肾之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的根本作用,《上古天真论》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六节藏象论》又谓“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后世因之提出“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中藏经》);“先天之本在肾”(《医宗》)。另一方面,《内经》又很重视五脏精气对人的生命活动的直接影响,《灵枢•本藏》所谓“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天年》又谓:“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只有在五脏精气充足的情况下,生机才能健旺,生命才能长久。上述三点,可谓《内经》养生学的基本法则。
《内经》所述养生的方法很多,《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法于阴阳”,即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为法则,适应自然气候,顺从四时阴阳升降浮沉的节律。“和于术数”,是指适当地运用各种养生的方法,诸如按、导引、拳术等。这些方法,可以健强筋骨,专注意念,达到保精益气,祛病健身的作用。“食饮有节”,是谓饮食有节制,不过饥过饱,不偏嗜五味,不过食肥甘厚味。“起居有常”,是谓生活作息有常规,既不贪逸,又不妄作劳,重视调节起居作息。《灵枢•本神》说得很清楚:“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这里的“顺四时”,即顺应四时的阴阳变化规律;“适寒暑”,即适应气候的寒暑往来;“和喜怒”,即调和精神情志;“安居处”,谓安定生活起居;“节阴阳”,谓节制男女房事;“调刚柔”,谓调节劳逸动静。这些都是养生防病,以确保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归类言之,则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方面。
一、恬憺虚无,精神内守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本段经文的中心议题是“恬憺虚无”,恬憺,安静之意;虚无,不存杂念。简言之,恬憺虚无,是指思想清静,没有杂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持精气和神气的内守,保持健康无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且再次强调:“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态,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如果不能做到恬憺虚无,而是“嗜欲无穷,忧患不止”,那就会导致“精坏神去”,动摇生命的根基。《灵枢•本神》还指出:“心,怵惕思虑则伤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喜乐无极则伤魄;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素问•疏五过论》又提到“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诸说表明,保持恬憺虚无的思想境界,达到精神内守,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这一思想方法在嵇康的《养生论》中得到了充分肯定。他说:“善养生者……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lǐ)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宋代李昉在《太平御览•养生》中还提出“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沮妒”。如此则是“恬憺自守”。
应当指出,“恬憺虚无”,本系老庄哲学思想。《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第三十一章:“恬憺为上”。《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虚无恬憺,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德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再观《内经》“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等语,又与《老子道德经》八十章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及五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等语相似。由此可见,“恬憺虚无”的养生理论,受到道家思想的一定影响。对此我们应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提倡保持思想清静,摒除杂念,这是养生的积极方面。《灵枢•上膈》也指出:“恬憺无为,乃能行气。”但如果只单纯强调无思无虑,如老子所说的“虚其心,实其腹”(《道德经》第三章),那便成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种消极无为的思想显然是不可取的。
闲读中医 –
很厚实的一本书。作者本人也成为了国医大师,大师的著作看看总受益。
谭洪福 –
熊继柏,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南省首届名医。本书共分二篇十一章,涵盖内经的理论体系,基本学术思想,其中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等,并有原文选讲以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