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20893
☆《唐砖》将盛世大唐,如同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人流连忘返。再一次告诉我们历史不只是陈旧的史书,更是一个个逝去之人的故事,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音容笑貌就藏在这逝去的风中,看着时间逝去而久久不散。
☆2012年《》一经上架,就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和轻松、幽默的风格和历史小说带来颠覆性的突破,点击量过千万,日搜索量超20000。
☆作者孑与2凭借半部《》跻身ZUI具人气大神级作家行列,成为起点中文网的又一历史小说大神!
☆完结六年,全新修订,再现亿万读者追捧的盛世唐朝画卷。
☆爱奇艺联手乐合影业,同名电视剧即将火热上映,张佳宁、王天辰、张智尧、袁咏仪领衔主演,再塑大唐盛况。☆香港金像奖评委会主席陈嘉上监制,艺术总监张晓龙继《甄嬛传》后重塑盛世礼仪。
☆插画师朴缜倾情绘制单册封面图画,生动再现唐朝胜景。
云烨被迫出兵,前往高句丽。为减少战场上的损伤,云烨制造火药,改良弩弓,善用悍匪,招揽名将,经历酷寒的折磨,被刺杀的危险,终于取回大唐的将士骸骨。
回到大唐后,云烨化解土豆量过剩的危机,唐朝的农业到达前所未有的*。造万民殿,重建兴化坊,建造大剧院,百姓生活也多姿多彩起来。而做生意从不亏损的云烨,却遭到勋贵们的嫉妒,云烨如何能躲过文臣们的弹劾?
[目录]
章 被迫出兵
第二章 一路捡宝
第三章 渊盖苏文
第四章 大军获胜
第五章 惊人的战绩
第六章 灯火阑珊
第七章 危险的女人们
第八章 短暂的平稳
第九章 安全的武器
第十章 落荒而逃
第十一章 试验成功
第十二章 书院情怀
第十三章 佛道之争
第十四章 断开的光明盘
第十五章 废园魅影
第十六章 兵不厌诈
第十七章 书院新子弟
[内文试读]
“这么说,小侄必须去辽东了?”云烨坐在下首,抬起头问程咬金和牛进达,大唐如今可谓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取回前朝将士的骸骨的重任,怎么也轮不到自己。
“如今与高句丽对峙的是张俭,我朝兵马未动,张俭有力难施,唯有出奇兵,沿着辽水溯流而上,再偷偷取回将士骸骨,方为上策。”
程咬金说出了原因,大唐强悍的一支水军就是云烨统领的岭南水师,如果兵部准备达到目的,岭南水师无疑是做合适的一支军队。
“为何不派使节前往,正大光明地收回尸骸,小侄不信外交手段达不到这个小小的目的,以我大唐的赫赫声威,高句丽不可能连这点儿事情都不肯答应。”
“这世间哪有如此便宜的事情?杀了我的袍泽,垒成京观,夸功耀世之后,还需要我等低声下气地恳求,才肯归还尸骸,云烨,你觉得这滋味如何?”
云烨算是彻底明白了,这两人来找自己,恐怕那些军方大佬早就拟定好了计划,岭南水师如今已经是皇帝的亲军,自己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拒绝兵部的命令。他们只好拿老程、老牛来做说客。
“辽水全长千余里,大部分都处在高句丽的控制之下,一路上,大王城、白岩城、乌骨城都在辽水边,您要我统帅水军一路过关斩将之后,再去高句丽带回战亡将士的骸骨吗?”如果是家事,不用老程老牛发话,云烨自然会遵从,现如今说的是国事,关乎麾下一万三千名将士的安危,云烨就必须把各方面都考虑周全。
“小子,这种为子孙后世积大功德的好事,死几个人不要紧,死了多少人,回头老夫会加倍补给你,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程伯伯言重了,小侄不是一个不知厉害的人,如果为了大唐子民,岭南水师就算是死得一个不剩,小侄也绝不会眨一下眼睛,如今为了几具骸骨,就要赔上一万多条性命,小侄觉得不值。除非,兵部给我全权,并且承担这件事情引发的全部后果,否则,小侄是不会答应出动全部兵马的。”
其实去辽东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困难,沿着辽水溯流而上六百里,冬鱼对那片海域很熟悉,只要控制了金岩坪岛,就能阻止其他船只进入辽水,这对才完成基础训练的陆战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想完全控制金岩坪岛,就必须控制卑沙城,要不然就有后路被断绝的危险,攻城略地,那就要背负擅起边衅的罪名,就算是李二同意自己出发,但是他不会现在就打破大唐和高句丽目前的这种安静局面。
送走了两位长辈,云烨坐在椅子上想了想,后还是决定去躺一会儿。他写了几个小纸条,派家将送给几个该送的人,而后拥着厚厚的毯子,进入沉沉的梦乡,只怕到了辽东就再也没时间睡觉了。
云家的商队这些日子不断地向水军大营运送木桶,也有商队从绥州运来了那里的特产,一种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黑油,侯爷要的批量很大,掌柜的虽然不明白,但是侯爷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想来这一次也不例外。黑油到了军营,侯爷又开始拿大锅煮,和蒸酒一个道理,不知道侯爷会从黑油里蒸出什么东西来。
问李二要火药被严词拒绝,不但不给,反而给他下达了封口令,今后不许再提到火药这回事,更不许偷偷地制造。至于去辽东,他可以装作不知道,但是如果失败了,就会按照军律来处置,绝不容情。
还讲不讲理?没有皇帝的同意,谁敢擅自出动天子亲军?
没火药,那就只好制造燃烧弹了,这两样都是云烨能做到的威力的武器了。汽油被蒸出来后,剩下的全是没有和柴油的混合物了,云烨小心地让人用瓷坛子封好,放得离军营远远的,他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如今的辽东还处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大辽河也处在一片蛮荒之中,自从渤海国消失之后,高句丽这些年趁着中原战乱,悄悄地把触角伸过了辽水,准备用蚕食的法子,一点点地从大唐身上撕下一块块的血肉。
高建武是一个睿智的人,想当年他带着五百敢死之士,硬是把攻进平壤城的隋朝大将赶出了城池,这些年虽然一边悄悄地修建长城,随时准备应对大唐的攻击,另一边在不停地向大唐索要道教的经典,装出一副恭顺的样子。
“将军,难道说咱们水军这次要有仗打了?”老赖看到云烨站在校场边上看他们操演,就凑过来发问。
云烨看看他浑身黝黑的腱子肉,吩咐亲卫给老赖拿来衣衫:“恐怕我们要做大事了,只要陛下同意我的要求,很快我们就要乘船出发,等我们到了地头,也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了。”
“嘿嘿,末将知晓了,辽东,只可能是辽东,却不知我们水军是要押运粮草,还是作为后勤?”老赖问得没错,大唐水军很少独自成军去攻击敌方,一来缺少必要的攻击手段,除了对付敌人的水师之外,实在是没有太大的用处,就算是运送军粮那也得看老天爷的脸色,按照大帅们的话说:把胜负关键交给水师这和把自己的命运吊在老天爷的裤裆里没什么两样。
“老赖,做好苦战的准备吧,这一回我们没有左翼,没有右翼,也没有援兵,只能靠自己完成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看看山头上站的那些老家伙了没有?就是他们准备把咱们送进虎口里去拔牙。”
随着云烨的手指,老赖远远地看见了山坡上站着的一大群人,都是老帅,一个个对着大营指指点点,似乎在谋划着什么,看到这一幕,老赖的热血一下子就涌到了头上。
那群老帅才不管死多少人,只要云烨能把那些骸骨带回来,这些人立马就有了开战的借口,如果云烨不小心全军覆没了,那么,这场战争一定会打得不死不休。
对于这些嗜血的屠夫,天下太平就是他们的悲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些话一直是垂在他们头上的一柄利剑。
前段时间李二下令蜀中伐木造舟,谁知道竟然能逼得三个州造了反,就这么屁大点的事情,居然满朝的将军抢疯了,都要去带着大军平灭匪患,后一位上柱国,带着两位云麾将军率领一万将士去平叛,往日里这是杀鸡用了牛刀。
李靖的日子越发的难熬了,现在文官们连他在薛延陀战争期间任命了两个随军司马的事情都抖了出来,他任命的其中一个司马,居然成了证人,死死地一口咬住自己的恩人不松口,把李靖在草原上临机专断的事情兜个底掉,听说那些言官已经准备了足够多的弹劾折子,准备对他发起攻势。
云烨很清楚李靖的心思,可怜一代军神现在居然需要靠战争来保住自己不受伤害,也只有战事一起,言官们为了大局着想,才会偃旗息鼓。
云烨对与智将一向充满了崇敬之情,但是自从在这个大时代里混的时间久了,才发现,怪不得所有的开国皇帝都会对智将没有多少好感,因为他们比其他将领都聪明,所以想得也多,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都要办成一个复杂的事件,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表现自己智慧,岂不知,他们越是聪明就越是讨厌!遮遮掩掩地把自己藏得深深的,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这样的心腹大患不提防,还提方防谁?
程咬金才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当着李二的面做的,抢功、夺利、胡说八道这些事情没少做,偏偏皇帝对他的信任从来都没有减少过,哪怕很多时候让皇帝很难看,但是李二从来都没有处罚过他,同样的事情落在李靖头上就会是滔天大祸。
大营里的聚将鼓响了,校尉们纷纷穿上甲胄去帅厅里听令,不知道有什么样的重要任命落在自己等人的头上。当兵就是冲着功勋来的,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滋润,无忧无虑,但是那些建功立业的梦想,还是总在梦里出现,或许,今日就是一个机会。
“前隋的时候,我们出动了百万大军,准备去征讨高句丽,结果不太好,大家都是当兵的,对于当年的惨败都很清楚。我不是要怪罪谁,那是陛下和史家的责任。我要说的是,在辽水边上,有一座巨大的京观,那里埋的全是我们自己的父兄,如今他们的尸骨被野兽扒开覆土,肆意的凌虐,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总想着把他们带回来找片风水好的地方安葬,既然是我们自己的袍泽,总是要回家的。”
“大帅,您说的可是高句丽的那座京观?”赖传峰小声地问云烨,他不能确定自己这一群人领到的任务会如此艰难。
云烨看到赖传峰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这个任务给了他多么大的震撼,大帅前面就说了没有援兵,没有侧翼,只有这支孤军深入到高句丽境内,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大帅,为何是我们?我们只是水军,不善于陆战,要挖坟,那是一定要上岸的。”赖传峰在云烨的注视下,目光有些散乱。
“没什么别的原因,因为我们是大唐水军里精锐的一支,而那些和高句丽对峙的大军,现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深入到高句丽境内,陛下也不希望现在就开战。”
“属下这就针对这些条目开始操练将士,只是不知道您能给属下多少时间,这些陆战队的兄弟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操练才好上战场。”赖传峰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见部下的心思稳定了,云烨趁着月色,一路赶回了玉山,才进门就看到一个家伙蹲在屋檐下面大口地吃面,看身上的衣服明明是七品官府,但是看吃饭的样子,纯粹就是一个饿死鬼投胎。管家在一边照料,给这家伙扒着蒜瓣,一边劝他:“用不着这么急,厨房里多得是,这都第三碗了,小心撑坏了,吃口蒜,吃面不吃蒜可不算关中人。”
“我的钱叔啊,我在荒山野地里足足待了快三年啊,整日里吃烤肉,要不然就是炒米,吃几口野菜算是过年了,这一路上的驿站,我都强忍着没吃他们做的面食,生怕坏了胃口,这些年您知道我馋什么?就是府里的面条,就盼着到了府上,好好地迭上七八碗。明日再去书院,弄上高高的一盘子红烧肉,吃个痛快!”
“曲卓,你回来了!太好了,总担心你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不错,不错,这么快就青袍上身了,二十岁的人就做到了七品正印,不容易,看过你老娘了?”
曲卓听到云烨的声音,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眼泪来,擦了一下眼角,艰难地站起来,给云烨行礼说:“学生在边野三年,蒙先生照顾家母,容学生大礼拜谢。”
云烨抢前一步扶住了曲卓,仔细地打量一下这个昔日的杂役,脸上的青涩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一双坚毅的眼神,还有一张轮廓分明的脸。
“是你自己给自己挣的脸面,谁都不谢,我也没有脸面把学生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朝廷七品官正印的奖励是实至名归,比起你以前的挂的从六品虚衔高出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荒野三年苦熬到底把一个油滑的小子熬成了栋梁之材。我也没吃饭,陪着我再来一碗。”
吃碗面,和曲卓漫步在花园子里,听他讲解南诏的发生的事:“就这样子,先生,自从您从大河里遁走之后,学生就趁机煽动那些游侠叛乱,大唐百骑司的暗探也趁机起事,杀退了那些蛮王之后,窦燕山的亲信就已经死得差不多了,黄金也被那些游侠哄抢一空。只可惜,他们注定有命拿,没命花,蜀中的府兵,围住了所有的出口,只要搜到身上有黄金的,直接就是一刀砍下脑袋。”
“那些人注定是要死的,窦燕山干的就是砍头的买卖,他们既然敢掺和进来,就要做好死的准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人诚不我欺啊。”
曲卓点点头接着说:“没过多久,百骑司就来了一位副统领,命令学生继续四处结交南诏的土王,蒙舍诏,还有乌蛮,白蛮学生都有过接触,我大唐的在南诏的三十六个羁縻州,学生可以说是跑遍了,对那里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蛮人和我们完全不同,只是行事颇有古风,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以为自己来到了圣王时代,只是看到了那些奴隶的惨状后,学生才忽然惊醒,南诏的这种秩序,建立在奴隶的痛苦之上,头人对待那些奴隶的刑罚之残酷,学生几乎不敢言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