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576695
◎“小说几乎预言般地描述了人类探月的一切。”
提起凡尔纳的“科幻系列”,谁也绕不开《从地球到月球》。小说在轻快、欢乐的文字中,展现出纪录片般的准确性,惊艳了无数读者。《三体》作者刘慈欣倾情推荐,并感叹从中“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
◎北大翻译家陈筱卿先生畅销译本。
陈筱卿先生译有6部凡尔纳科幻系列作品,畅销不衰,广受读者欢迎。本书为法文直译,未删减全本,*限度保留了作品的原汁原味,并依照*汉语规范编校,减少直译作品中的生涩之处,带来更加流畅的阅读享受。
◎内文采用颜色偏黄的护眼纸张;开本大,好翻阅,可以摊开作为“地板书”;封面设计简洁大方,是阅读收藏的精品。
炮弹也能做车厢?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以发明大炮为人生乐趣的枪炮俱乐部成员们,极度无所事事。一天,主席巴比凯恩突发奇想,决定铸造一门巨炮,将炮弹打到月球上去!这一想法轰动了全球,各国纷纷捐款捐物,给予全力支持。就在巨炮竣工之际,一位冒险家竟然愿意将炮弹当成车厢,随之飞往月球……消息一出,震惊了全世界……
连钢板都穿不透,还想打到月球上?就在发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的时候,钢板专家尼科尔船长,情绪激动地发出了挑衅和质疑。由于钢板和炮弹谁更坚固的较量由来已久,尼科尔船长一直怀恨在心。他找出各种理由反驳“炮弹车厢”载人的可行性,并拿巨额资金做赌注,赌这次计划不能成功。他甚至要与巴比凯恩决斗,拼个你死我活……发射计划受到了巨大威胁……
“炮弹车厢”不见了! 发射的日子终于到来,全世界的人们激动不已。*终,“炮弹车厢”以惊天动地的姿态冲向了月球,却消失不见了!…… “炮弹车厢”去了哪里?里面的冒险家们,命运又将如何?
第1章 枪炮俱乐部
第2章 巴比凯恩的报告
第3章 巴比凯恩报告的影响
第4章 剑桥天文台的回复
第5章 月球的传说
第6章 在美国不能不知道的东西和不再允许胡乱相信的东西
第7章 炮弹赞歌
第8章 大炮的历史
第9章 火药问题
第10章 两千五百万朋友与一个敌人
第11章 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
第12章 世界各地行动起来
第13章 石岗
第14章 十字镐和镘刀
第15章 铸炮欢庆
第16章 哥伦比亚德炮
第17章 一份电报
第18章 “亚特兰大”号上的乘客
第19章 大会
第20章 攻击与反击
第21章 一个法国人是如何摆平一件事的
第22章 美国新公民
第23章 炮弹车厢
第24章 落基山上架起的望远镜
第25章 最后的细节
第26章 发射!
第27章 云层厚重
第28章 一颗新星
儒勒·凡尔纳的想象超越一般人,他认为到月球走一趟一定很有意思。他计算该如何到月球,启发人们动手打造长火箭。一个世纪之后,他的预言由阿波罗11号实现了。
——美国纪录片《科幻先知》
凡尔纳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待在图书馆写故事,做了详尽的研究。因此他才能写出“科学”探险故事,他的作品才能被归类为“科学著作”。
——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乔治·斯拉瑟
凡尔纳让我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三体》作者 刘慈欣
第18章“亚特兰大”号轮船上的乘客
巴比凯恩走下楼来。他走在广大人群的头里,带着大家向政府大楼走去。
几分钟之后,一封电报发给了利物浦船舶经纪人联合会。人们在电报中要求对方就下列问题给予答复:
“‘亚特兰大’号是什么样的船?它什么时候离开的欧洲?船上是否乘坐着一个名叫米歇尔·阿尔当的法国人?”
两小时过后,巴比凯恩收到了回电,内容十分明确,无可怀疑。
利物浦的“亚特兰大”号于10月2日起航,驶往坦帕城,船上有一名法国乘客,登记簿上写的是米歇尔·阿尔当。
看到这封回电证实了情况属实,巴比凯恩主席顿时两眼闪亮,他紧握起双拳,只听见他喃喃道:
“这么说这是真事!这是可能的事!这个法国人确实存在!过半个月他就抵达这里了!他真是个疯子!头脑发热!我绝不同意……”
不过,当天晚上,他便立即修书一封,寄往布雷德维尔公司,请求对方暂停铸造炮弹的工作,等待新的命令下达。
现在,还是先说说全美国是如何的激动;激动程度如何超过当初听到巴比凯恩的报告时的心情;合众国报纸都是怎么说的,它们是以何种方式对待这一消息的,它们又是以什么样的语气在颂扬这位欧洲大陆英雄的到来的;如何描述每个人的兴奋心情,人们是如何掰着指头数日子的;这个尽管还不太明晰的想法是如何掌控着每一个人,是如何使人人寝食难安,无心干活儿,而埃斯皮里图桑托海湾却是汽轮、邮轮、游艇和各种型号的大小快艇在不停地驶来驶去的。成千上万的好奇者在短短十五天的时间里,一下子就将坦帕城的居民人数增加了好几倍,人们不得不像野战部队一样扎起帐篷露营。观者如云,人数到底有多少,实在是难以统计,还是别冒冒失失地去承担这种人力所不能为的统计任务吧。
10月20日,上午九点,巴哈马运河信号台报告远方地平线上有一股浓烟。两个小时之后,一艘大型蒸汽轮船与信号台进行了信号联络。于是,“亚特兰大”号的名字立即传到了坦帕城。四点钟,这艘美国轮船驶入埃斯皮里图桑托港湾。五点钟,它全速穿越了希利斯波洛海湾。六点钟,它停泊在坦帕城了。
还没等船锚钩住海底,便有五百条小船把它团团围住,动弹不得。巴比凯恩第一个跨过船舷,用难以抑制的声音喊道:
“米歇尔·阿尔当!”
“我在这儿!”有个人登上艉楼应答道。
巴比凯恩搂抱住双臂,嘴唇紧闭,用询问的目光盯着“亚特兰大”号上的这位乘客。
此人四十多岁,身材高挑,但已经有点驼背,像是双肩上支撑着阳台的柱子似的。他脑袋很大,状若狮子头,不时地甩动他那像狮鬣般的火红的头发。他短脸阔额,八字胡竖起,似猫胡须一般,双颊上长着一簇簇黄褐色的毛,眼睛圆圆的,目光有点茫然,两只近视眼眯缝着,让人看着更像是猫脸了。但是,他的鼻子却是又大又挺,嘴巴又尤为讨人喜爱,额头很高,显出聪明样儿,上面布满皱纹,像是一块从未抛荒过的田地一样沟壑交错;他上身肌肉发达,实实在在地立在两条长腿上;他双臂健壮有力,犹如两根坚实的撬棒。他步履矫健,凡此种种,让这个欧洲人像一个壮实的小伙子,借用一句冶金术术语,他简直就像是“浇铸而成的”。
拉瓦塔或格拉蒂奥莱的门生们,能够毫不困难地根据这个人物的脑袋和面貌找出他那无可争辩的好斗的特征来,也就是说看出他那临危不惧的勇气和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决心来;还能看出他的善良和蔼与猎奇的性格来,这是他的本性,使他热衷于非凡的事物。然而,相反,他头上没有反骨,绝对没有占有欲或征服欲。
要想把“亚特兰大”号上的这位乘客的体态描绘清楚,最好是先指出他的衣服又肥又大,袖口宽松,裤子和外套尤其肥大,以至于米歇尔·阿尔当自己也给自己取了个“衣料杀手”的绰号。他的领带皱皱巴巴,衬衣领口敞开,露出他那壮实的脖子,而且衬衣袖口永远不扣起来,两只动弹个不停的手从中伸了出来。我们感到,即使在寒冬腊月或在最危险的时刻,这个家伙也从来不感到冷——甚至从眼神里也看不出寒意来。
另外,他不停地在轮船甲板上的人群中走来走去,从不停下来,如同水手们所说的,他在“走锚”,而且说话时手总是指来画去的,见到所有的人都以“你”相称,尤其老爱咬指甲。这是造物主一时心血来潮造出来,而又立即毁掉其模子的那些怪人中的一个。
其实,米歇尔·阿尔当的个性为精神分析医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观察空间。这个奇人生活在一种永恒持久的夸张状态之中,而其年龄尚未超出最高限:所有的事物在他的视网膜上都会变得出奇的大,因而,一些宏大的观念便聚合起来,他看到的一切都高大无比,除了困难和人以外。
此外,他还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一个天生的艺术家,一个聪明机智的单身汉,虽然谈不上妙语连珠,但却是一个一语中的的善辩之人。
在争论中,他并不太注意逻辑,不喜三段论,也从不为三段论劳心费神,他有自己的一套。他很爱与人争论,常常抓住对方的话把儿回敬对方,击中要害,而且喜欢以铁嘴钢牙为一桩桩了无希望的诉讼案辩护。
除种种怪癖外,他还像莎士比亚一样,以一个“崇高的无知者”自诩,公开蔑视科学家。他说:“有些人只能在我们搞比赛时帮我们计计分而已。”总之,这是一个四处漂泊的波希米亚人,一个喜欢冒险而非冒险家的人,一个无比胆大的人,一个驾着太阳战车的法厄同,一个带着备用翅膀的伊卡洛斯。反正,他敢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且毫不犹豫,昂首挺胸地投入到那些疯狂的事情中去。他敢于破釜沉舟,决心比阿加托克莱斯还大,随时准备粉身碎骨,但最后总能安然无恙,如同孩子们爱玩的接骨木木偶一样。
他的座右铭就三个字:“无所谓!”如同东正教神甫所说,对不可能的事的追求是他的“至爱”。
不过,这个执着的男人也有他性格中的种种缺陷!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阿尔当虽常常冒险,但却并没有家财万贯!他挥霍无度,尤其嗜酒如命。他是一个仗义疏财之人,但是,他做善行义举同他的冲动冒失一样多。他乐于助人,侠肝义胆,即使是对他的凶恶的敌人,他也不会赶尽杀绝,为了赎回一个黑奴,他竟然能卖身为奴。
在法国,在欧洲,这个赫赫有名的人家喻户晓。为了让雷诺梅用上百种声音不断地宣传他,他竟然住在一个玻璃房内,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了解到他的全部隐私。不过,他也树敌不少,为了出人头地,标榜自己,他不惜排挤他人,毫不留情地冒犯、伤害、打击他人。
不过,大家仍然挺喜欢他的,把他视作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可交可不交的人”,但是,大家还是认为他是可交的人。每个人都对他的大胆行动感兴趣,都在以焦虑不安的目光注视着他。大家都知道他又大胆又冒失!当一个朋友阻止他,说会有大祸临头的时候,他便笑容可掬地回答,而没料到自己引证的是所有阿拉伯谚语中最经典的一句:“森林只会被自己的林中树木烧毁。”
“亚特兰大”号上的这位乘客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是躁动不安,总是火急火燎,总是激动不已。这倒并不是他的美国之行的缘故(他甚至连想都没这么想过),而是因为他那燥热的体质使然。如果要找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的话,那么非法国人米歇尔·阿尔当和美国人巴比凯恩莫属了。不过,这两个人却也有共同之处:执着、大胆、无所畏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