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6806031
本书系著名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礼权博士所著。2011年11月由台湾商务印书馆与云南人民出版社以繁简体两种版本同步推出,在海峡两岸读书界与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均有大量报道,新浪、搜狐、雅虎、香港凤凰网等各大门户网站亦有报道。
《远水孤云:说客苏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共十八章,以《史记》与《战国策》所记载的史实为依据,以战国时代著名说客与纵横家苏秦为主角,以点带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战国时代诸侯各国争霸的历史风云。小说的主角苏秦是个传奇人物,千古以来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苏秦本来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论身世,他原本只是洛阳“穷巷窟门,桑户卷枢”之中一个衣食无着的书生而已。早年师事鬼谷子,习学“阴阳”、“纵横”之术,学成后往秦都游说秦惠王。结果,“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大困而归。“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遂困而发愤,折节读书,终至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娴于“纵横”,精于“阴阳”。然后,再度出山,历经无数艰难,百折不挠,终于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山东六国之王,遂成“合纵”大计,官拜六国之相,爵封武安君。又自任“纵约长”,折冲樽俎,穿梭斡旋于山东六国之间,终使本来尔虞我诈、战伐不断的山东六国诸侯和睦相处,使强力崛起的强秦停止了东扩的步伐,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由此,天下太平,寰宇澄清。为此,《战国策·秦策一》评说道:“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那么,苏秦何以能崛起于陋巷,成长于磨难,干青云而直上,终至以区区一书生,玩转一个时代,叱咤而风云变色,鼓舌而城池易主呢?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给了我们一个生动而形象的诠释。
章大困而归
1.马陵道上
2.惊魂甫定
3.近乡情更怯
第二章折节读书
1.人情冷暖
2.月上古槐
3.青灯苦读
第三章行行重行行
01.榜样的力量
02.肠断洛阳
03.夜宿姜家庄
04.秦川风,游子泪
第四章“连横”说秦王
01.咸阳惊变
02.兔死狐悲
03.功名梦断说秦王
第五章衡阳雁去无留意
01.含恨离咸阳
02.浊酒一杯家万里
03.风萧萧兮易水寒
第六章“合纵”说燕赵
01.春去春又来
02.娓娓说燕王
03.华屋下,抵掌侃侃说赵王
第七章“合纵”说韩魏
01.风波乍起
02.小巷一夜杏花开
03.痛切说韩王
04.深情说魏王
05.故国青山月明中
第八章折冲樽俎,六国博弈
01.运筹帷幄里
02.张丑说鲁公
03.公孙衍之谋
04.董庆之危
05.利益与道义:淳于谏齐王
第九章“合纵”说齐王
01.循循善诱说齐王
02.燕文公之死
03.燕都奔丧
04.一舌敌万师,为燕取十城
第十章楚山楚水一万重
01.邯郸述职
02.召陵怀古
03.山重水复到楚都
第十一章“合纵”说楚王
01.楚都冷遇
02.梅雨·小巷·栀子花
03.楚王问计于子华
04.知无不言:楚王群臣会
05.言无不尽:利诱说楚王
第十二章“合纵”成功日,北报赵君王
01.宝马雕车香满路
02.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03.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十三章调和六国
01.西北有浮云,豺虎方构患
02.天下枭雄,入吾彀中
03.山雨欲来风满楼
04.穿梭斡旋
05.排忧解难
第十四章“纵”破局乱
01.风云起咸阳
02.祸起萧墙
03.东北望燕蓟,可怜无数山
第十五章在燕国的日子里
01.今宵多珍重
02.谁知君王心
03.何日君再来
第十六章“用间”于齐
01.智说淳于髡
02.“慎终追远”说湣王
03.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04.调虎离山
05.“与民同乐”说湣王
第十七章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01.陈轸妙喻说昭阳
02.公孙衍“五国相王”
03.干戈化玉帛:楚魏和亲
第十八章后的辉煌
01.为燕说齐王
02.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03.治水长,燕山青,谁知孤臣心
04.再挫公孙衍
05.遗计擒真凶
尾声
《远水孤云:说客苏秦》,是吴礼权教授以历史记载为依据而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用他修辞学家的生花妙笔写两千多年前说客苏秦妙语生花的游说故事。流畅的文笔,栩栩如生的人物对话,让人犹如重回历史的现场,看到诸侯各国驰骋于沙场的金戈铁马,窥见说客谋士策划于密室的阴谋阳谋。
——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教授中文楚雄
写小说,就是讲故事。讲故事,就是叙事。但是,故事如何讲,叙事采何种方式,则自有优劣高下之别。吴礼权教授是修辞学家,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家,对于如何切事近人进行叙事,自然有自己独到的心得。他的这部历史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叙事采用“对话叙事”与“心理叙事”有机结合的方式,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其故事。其舒缓自然的叙事风格,恰似清泉出山,汩汩而流,读之让人在山穷水尽处看到花明柳暗,在刀光剑影中时见优雅闲适,在血雨腥风里邂逅男欢女爱。小说情节安排张弛有度,篇章结构明针暗线,叙事语言朗畅而清丽,人物对话清壮而古雅。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长王向远博士
吴礼权笔下的苏秦既是历史的苏秦,也是小说的苏秦。苏秦既是历史人物,也是小说主角,因此《苏秦》兼具学术性,以及小说的趣味;吴礼权以他的文史学术背景,诠释同时亦创造了多情而有智慧的苏秦形象。《苏秦》逾越了历史和小说的界线,跨过古典和现代,文言和白话,给读者全新的阅读视角。
——台湾元智大学教授、马来西亚著名华裔作家钟怡雯博士
吴礼权教授本是修辞学家,他的这部“试水之作”《远水孤云:说客苏秦》是一部历史小说,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再创造,踵事增华,再现了战国时代兼相六国的说客苏秦的生动形象。小说的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的语言,常折衷于文言与白话之间,既有简洁古朴之雅韵,又明白晓畅,犹如行云流水;作者对苏秦作为“说客”的语言的叙述,多浓墨重彩,情、景、理交融,让人真切感受到纵横家的纵横捭阖、雄辩滔滔。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孙玉文博士
华屋下,抵掌侃侃说赵王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五月十九日,苏秦奉燕文公之命,起程前往赵国之都邯郸。
车出燕都蓟城,坐在高马轩车之上的苏秦,望着由十余驾马车组成的车队,以及鞍前马后的几十名燕国卫士,抚今追昔,不禁在心底生发出无限的感叹:
从赵都到燕都,从燕蓟往邯郸,只是行进方向有逆反之别,但其境遇之异,则又何止在天壤之间?
上一次,从赵都邯郸往燕都蓟,他还是一介游士,不名一文,偕二仆,背行囊,担书简,破衣烂裳,跌跌撞撞。冒酷暑,冲严寒,逢山过山,遇水涉水。严冬的易水之上,还差点冻馁而亡。多少次,为了节省囊中不多的盘缠,进城不敢住店,却要出城借宿乡郊民家。每天日出而行,日落而息,但也只能走上几十里。行行重行行,一日复一日,从夏走到秋,从秋走到冬,从冬又走到春,从春又走到夏,从周显王三十三年五月,一直走到周显王三十四年四月,将近一年,才从赵都邯郸辗转到了燕都蓟。
而这一次,走出燕都蓟,他已不再是四处游说求售、生计无着的落魄游士了,而是堂堂燕国之相、赫赫燕王特使。打的是燕王的旗号,行的是燕国官方的仪仗,随从不再是秦三、游滑两个私仆,而是燕国的一批官役。前有骑士开道,后有甲士护卫,真可谓是车辚辚,马萧萧,前呼后拥,威仪堂堂的侯王排场。
“吁!”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七月十三,日中时分,随着车夫的一声吆喝,一辆豪华的马车在一座巍峨的宫殿之前戛然停下。
“怎么啦?”一直坐在车中闭目养神的主人突然被惊醒。
“苏相,赵王宫到了。”车下的侍卫答道。
“哦?已经到邯郸了?这么快?”
“苏相,不算快,我们已经走了近两个月。如果不是人多车多,排场大,应酬多,从燕都到赵都是要不了这么长时间的。”看着苏秦将信将疑的神情,侍卫连忙解释道。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侍卫抬头看了看头顶上的一轮骄阳,回答道:
“现在日正中天,大约是午时。”
“那好,去通报赵王,就说燕国之相、燕王特使苏秦奉命晋见。”
毕竟是身份不同了,不大一会功夫,赵王宫的门禁官就已经跑里跑外地通报完毕,并传出了赵肃侯的旨意:
“恭迎燕王特使苏秦晋见!”
在赵王宫使的导引下,苏秦登阶升堂,穿廊入室,很快就被延请到了赵王的华屋大殿之前。
举步迈过大殿门坎时,苏秦已远远望见赵肃侯正盛装相待,正襟危坐于王位之上。苏秦见此,连忙小步疾趋,以示尊礼。赵肃侯一见,也连忙从王位上缓缓站起,垂手而立,以礼答礼。
“臣苏秦奉燕王之命,特来上国拜见大王。”在离赵肃侯还有十步之距时,苏秦就一边躬身施礼,一边彬彬有礼地寒暄道。
“先生不远千里辱临寡人小国,寡人不胜荣幸之至!”赵肃侯听苏秦说得客气,也客气地答礼如仪。
行礼、答礼已毕,二人分庭抗礼坐定后,苏秦情不自禁地抬眼看了赵肃侯一眼。只见他鼻直口方,二目炯炯,发黑如漆。头上戴着束发金簪,身上穿着夏布长衫。看年龄约在三十左右,眉宇间透着一股逼人的英气。看样子,颇有一代豪主明君的气象,完全不像是以前传说中那个被赵相奉阳君所挟持、所架空的傀儡。也许是因为而今奉阳君已经归天,他已经亲政的缘故吧。看他今天这个样子,大有“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的真正君王气象。
苏秦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赵肃侯现在能够真正自己当家了,这就好。只要能说服他,这“合纵”的事就有希望了。
想到此,苏秦连忙接住赵肃侯的客套语,顺势而下,投桃报李地恭维道:
“赵是天下大国、强国,大王是当今的明主、贤君。天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哪一个不仰慕大王的高义?哪一个不想尽忠效力于大王之前?只是以前因为奉阳君妒贤忌能,大王又不得亲任政事,以致内外宾客见疏,游谈之士无亲,天下贤士虽有万全之计,百妙之策,也不能尽忠于大王之前。而今,奉阳君遁归道山,大王亲任政事,又与士民相亲,由此臣才得以有了一拜大王尊颜的机会,才敢不远千里而至邯郸,献其愚诚,效其愚忠。”
赵肃侯一听,知道苏秦这是在恭维自己,贬斥奉阳君。虽然心知这是苏秦的外交语言,但仍然心甚悦之。因为这些年他实在被奉阳君完全架空,心甚气闷。如今,听了苏秦的一番话,他感到这些年的气闷都一扫而光,心里轻松了不少。于是,情不自禁地点点头,说道:
“先生有此一番真情,实在让寡人感动莫名,不知所云。只是寡人生性愚钝,年少资浅,治国缺乏经验,还望先生明以教我。”
苏秦见赵肃侯如此坦率真诚,主动问计,不禁心中窃喜,遂立即单刀直入地上了题:
“臣以为,当今之世,为赵国计,大王不如安民无事,清静无为。”
“先生莫非是要寡人践行楚国先贤老聃李耳的主张,实行‘无为而治’?”
苏秦见赵肃侯反映如此灵敏,不禁喜动于衷,遂立即答道:
“正是此意!臣以为,老聃‘无为而治’的主张,其高妙之处与精髓所在,就是不多事扰民,让人民安适自谋。大王想想看,这些年来,赵国与魏国等诸侯国多次交战,奉阳君又专权好事,赵国黎庶不安,百业凋敝,国力式微,这是不是扰民多事的结果?”
赵肃侯无言。沉默了一会,点点头。
“大王不愧为明主!”苏秦见赵肃侯点头,便不失时机地赞扬了一句。
赵肃侯心知苏秦这样说,是在恭维自己,但仍然比较舒心。遂又问道:
“依先生看,寡人应该如何‘无为而治’,才能振兴赵国呢?”
苏秦见赵肃侯问到根本上,不禁深受鼓舞,遂趁机进一步申述其意道:
“臣以为,赵国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安民’。而安民之本,则在于择交。择交而善,则民安;择交不善,则民终身不得安。”
“何以言之?”苏秦突然由“安民”又转到“择交”,赵肃侯有些不解,于是立即接口问道。
苏秦淡然一笑,从容解释道:
“大王,而今天下风起云涌,群雄并起,闭国自求其安,可能吗?”
赵肃侯摇摇头。
“既然不可能,那么作为一国之君,要想安民安国,是不是必须讲究外交策略?”
赵肃侯点点头。
“正因如此,所以臣才说‘安民之本,在于择交’。”
“‘安民之本,在于择交’,唔,有道理!”赵肃侯一边低头思考,一边自言自语似地低声念叨着。
苏秦一见,心中又是一喜,知道赵肃侯已经动心了。于是,索性停下不说了,等着赵肃侯来提问。
沉默了一会,果然赵肃侯真的提问了:
“以先生之见,如何择交,民方得终身而安呢?”
赵肃侯的提问,极大地鼓舞了苏秦游说的信心。因为他知道,游说君王,怕的是冷场,他给你一个一言不发,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是白搭。游说君王,是要阐明自己的主张,需要在辩论中层层深入,把道理说清说透,才能使君王真正明白自己主张的精髓与深义所在。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再说,被游说的君王一言不发,游说的人在心理上就已经泄气了一半,积极性受到了损伤。你不开口,你不表态,我怎么知道你是什么态度,这游说如何还能继续下去。
想到此,苏秦立即接住赵肃侯的提问,予以阐发道:
“大王之国,位处天下中枢。既有地利之便,又有物产之饶。赵国作为一个诸侯大国,不患民不富,不患国不强;所患者,唯择交不慎、不善。请恕外臣冒昧斗胆,先言外患。”
“先生请明言。”赵肃侯目光炯炯,但不失真挚、温情地予以鼓励道。
“赵之北,有燕、中山;赵之西,有魏、楼烦;赵之东,有大齐;赵之南,有魏、韩。燕、中山,都是小国,不足为虑;至于魏国,那是昔日的天下之霸。在它强盛的时候,曾西攻秦国,而取河西;北伐赵国,而围邯郸;南举大兵,而欲吞韩。然而,东向而与齐国争战,则一败于桂陵,再败于马陵。由此,民大困,国大乏,威霸不再。之后,齐、宋、卫三国伐魏于东,秦起大兵于河西,战元里,取少梁。等到秦王以公孙鞅为将,欺魏太子卬而败魏师,魏之为国,已是师弱民贫,岌岌而危了。魏王无奈,乃献河西之地于秦王,挥泪别安邑,东迁魏都于大梁。今之魏,非昔之魏,从今而后,大王不必再顾虑魏师攻伐邯郸。楼烦,乃属戎、狄胡邦;韩国,则被包纳于魏国之中,不与赵毗邻接壤。此二国皆不能成为赵国之患,其势已明。”
赵肃侯听了苏秦这番分析,不禁肃然起敬,遂将身子坐得端端正正。
苏秦见此,遂继续分析道:
“今之天下,有二霸,有五强。五强,楚、赵、魏、燕、韩;二霸,西有秦,东有齐。”
“那么,依先生之见,赵国何以自处,方能安然无恙?”赵肃侯急切地问道。
苏秦见赵肃侯问到了关键处,这也正是他要游说的重点所在。于是,顺势阐发道:
“以今日天下情势论之,赵若以齐、秦为敌,以一国而敌二强,那么民必不得安;联秦而攻齐,无异于为虎作伥,民亦不得安;倚齐而攻秦,犹挟狼威而攻虎,民亦不得安。臣以为,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口出恶言,绝人之交,望大王慎之,不可率性而为!”
“先生的意思,莫非是教寡人在秦、齐二虎之间巧妙周旋?”
“大王说得对,臣的意思正在此。其实,大王不仅要与秦、齐二霸周旋,还得审时度势,争取楚、魏、韩、燕四强的力量,以谋取赵国的利益。”
赵肃侯听到此,不禁在心内感叹道:他可真够圆滑的!但转而一想,又觉得苏秦是对的。是啊,在当今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如果不圆滑,赵如何自处于二霸多强之中而求生存呢?毕竟治国安邦是要以国家利益为一考量的,至于天下公义、人间公理,那也只能置之一旁了。
想到此,赵肃侯重重地点了点头。顿了顿,说道:
“先生之言,实乃金玉之论,寡人明白了!”
苏秦抬眼望了望赵肃侯,见他正专注地看着自己,知道他已经被自己的游说折服了。于是,不失时机地接着说道:
“臣还有一些心里话,不知大王愿意垂听否?”
“先生高论,寡人当然要洗耳恭听!”
看着赵肃侯急切的神情,苏秦故意停下不说,只是用眼睛向赵肃侯左右的人瞅来瞅去。
赵肃侯一见,立即明白,遂连忙对左右人等挥了挥手。
“先生现在不必再有顾忌了,有话但说无妨。”屏退了左右,赵肃侯又催促道。
苏秦点点头,然后不急不徐地说道:
“臣以为,大王若想振兴赵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并保证赵国的长治久安,当以魏惠王为鉴,切不可四处树敌,特别是不要与山东诸侯为敌。魏惠王当初若不攻打赵国,不多次发动吞并韩国的战争,何来一败于桂陵,二败于马陵?当初他若是实行与山东诸侯‘合纵’为亲的策略,秦国何以能够迅速崛起?魏国何至于被秦国蚕食其河西之地?”
赵肃侯点点头。
苏秦继续道:
“俗话说:‘覆水难收。’如今魏惠王后悔莫及,但亦于事无补了。魏国要想恢复当初的天下强国地位,恐怕亦非易事。前些年,魏国受秦国的一再攻击,丧师失地。魏惠王迫于形势,只得降尊纡贵,连续两次主动入齐,与齐王相会,其意是要与齐‘合纵’,以遏制秦国的东侵。齐王虽然也有心要做山东诸侯‘合纵’的盟主,但齐国的地理位置不在天下的中枢,再加齐国历来与南方大国楚矛盾重重,跟魏国则有生死仇恨。因此,齐国想要统领山东诸侯各国,做‘合纵’联盟的轴心,承担起联合抗秦的重任,恐怕不易。”
“那么,依先生看,山东诸侯何国堪当‘合纵’盟主?”赵肃侯突然岔断苏秦的话,急切地问道。
苏秦抬眼望了望赵肃侯,然后以不用置疑的口吻说道:
“唯有赵国可担此大任,唯有大王可以主持山东‘合纵’大计!”
“赵国?寡人?”赵肃侯不禁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是赵国!是大王!”苏秦再次肯定地说。
“先生莫非在说笑?”
“大王是何人,臣苏秦是何人?岂敢在大王面前说笑?”
赵肃侯见苏秦说得认真,遂接口说道:
“先生既然不是说笑,那么请道其详。”
“大王,您想想看,赵国与齐国没有仇恨,而且因为魏国围攻邯郸,齐国还出兵帮助过赵国。因此,赵国与齐国的关系比较好处。再说楚国和韩国,因为都与赵国不交邻接壤,从未有过利害冲突,关系自然容易处好。魏国呢,虽然以前围攻过邯郸,但那是它的不对,赵国没有对不起魏国的地方。现在魏国已经衰落,赵国不计前嫌,跟魏国的关系自然容易修复。至于燕国,本是个小国,从未与赵国有过太大的矛盾。况且,燕王赞成山东诸侯各国‘合纵’为亲,并且派臣出使赵国,目的就是希望以赵国为‘合纵’轴心,要大王为‘合纵’大计的主持人,以保山东诸侯各国长治久安。”
赵肃侯听到这里,这才点点头,相信苏秦说的都是认真的。
苏秦见此,知道火候到了,遂立即接着说道:
“若大王有为天下行义之愿,有保山东各国长治久安之心,允燕王之请,听微臣之计,出为‘合纵’盟主,则燕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皆可使致汤沐之奉。届时,大王贵戚父兄,皆可受地封侯。”
赵肃侯一听,竟有这等好事!立即喜逐颜开。
苏秦一见,心中窃喜:赵肃侯这条大鱼终于上钩了。于是,一鼓作气,更加煽情地说道:
“割地纳土,这是五伯之所以刀兵相见,覆军擒将,不惜涂炭生灵而孜孜以求的;封侯贵戚,这是商汤、周武之所以干戈迭起、放杀并用,不顾声名得失而一心相争的。”
赵肃侯心想,这两句说的是事实。想当初,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这五霸(伯),之所以合诸侯,行攻伐,覆人军,擒人将,不都是为了割得他国之地,得其效纳之实吗?商汤、周武以臣伐君,大动干戈,不就是为了夺得天下,分封贵戚吗?
想到此,赵肃侯点了点头。
苏秦又继续说了下去:
“今大王垂衣拱手之间,而名利兼而有之,何乐而不为?反之,大王若眼光向西,与秦国结盟,那么强秦必起并吞韩、魏之意;大王若注目于东,与齐国交好,那么齐必有谋弱楚、魏之心。魏国弱,迫于秦威,则必割河外之地;韩国弱,慑于秦势,则必献宜阳等关塞。宜阳等关塞不保,则魏国上郡之地亦不保;魏国河外之地被割,天下有变,则山东诸侯西向伐秦之道不通。楚国弱,天下有难,则山东诸侯无援。此等情势,大王不可不深察之!”
赵肃侯一听,不禁默然。是啊,苏秦确实说得深刻,一针见血,而且是虑之极深,才有此论。
“秦国兵下轵道,那么魏国南阳就要为之震动;秦师劫韩包周,那么赵国就会不战而自萎弱;秦师东进,据卫取淇,那么齐国社稷就会危在旦夕。齐国社稷不保,齐王必入函谷关而向秦称臣。齐国若臣服于秦,那么山东必为秦国所霸。秦国霸有山东,那么必然会兵锋直指赵国。秦师涉河逾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此等情势,正是臣为大王所日夜深忧者!”
赵肃侯一听,不禁为之大汗淋漓。苏秦说的是,确实不是吓唬自己,魏国的衰弱不正是因为强秦割其河西之地后的结果吗?
苏秦见赵肃侯正在拭汗,知道一半是因为七月酷暑,一半则是因为自己刚才所分析的赵之大患。于是,故意顿了顿,等赵肃侯镇静了,又接着说道:
“当今之世,山东诸侯各国,无论地利之便,抑或国力之盛,皆无过于赵国。”
赵肃侯一听这话,立即问道:
“此话怎讲?”
苏秦见问,立即接口道:
“大王之国,方圆二千里,带甲雄兵数十万,战车千乘,骠骑万匹,粟支十年;西有恒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本弱国,不仅不足为患,而且可为赵国的北部屏障。今天下之大,诸侯之强,秦国所真正视为心腹之患者,也只有赵国。”
赵肃侯一听苏秦说到赵有如此优势,顿然信心百倍,情不自禁间频频颔首。
苏秦见此,突然话锋一转道:
“大王亦知,秦乃天下强国,亦是虎狼之邦。以秦之强,何以独畏于赵国,而不敢举兵兴师,东向而伐?”
“先生以为何故?”赵肃侯迫不急待地问道。
“原因很简单,秦国军队如果东进伐赵,其结果可能是,前锋刚与赵师相接,后方就被韩、魏偷袭了。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螳臂捕蝉,黄雀在后’。”
赵肃侯点点头,认同苏秦的说法。因为事实亦然,赵国的地理位置摆在那里。秦、赵之间,远隔千里,中间隔着魏、韩二国。如果秦国越魏、韩而伐赵,必有被魏、韩袭之于后的忧虑。赵国之所以不必惧于强秦,实因赵之南有魏、韩二国为屏障。
苏秦见赵肃侯点头,遂又说道:
“而秦攻韩、魏,则情况完全不同。韩、魏二国,由于地理上没有高山大川作屏障,秦国可以不时地出奇兵,用奇谋,偷袭韩、魏城池,速战速决。如此,秦国便可积年累月地蚕食二国之地,迫之国都而后止。韩、魏二国力不能支,必入函谷关而称臣。一旦韩、魏臣服于秦,秦、赵之间无韩、魏之隔,则秦祸必延及于赵。这就是臣之所以忧心如焚,日夜为大王之国的危机忧虑不已的原因所在!”
赵肃侯一听,又急了,不禁伸长了脖子,急忙问道:
“如此,寡人该怎么办?”
苏秦见赵肃侯真的紧张了,向自己问策,便又不慌不忙地说了下去:
“臣听说,尧帝初的地盘不过三百亩,而舜帝则是一个无咫尺之地的穷汉。禹的情况也一样,据说开始也就是百人之聚而已。可是,终尧、舜、禹都贵为天子,称帝天下。商汤伐夏桀、周武灭纣王,起初也是兵少将寡,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后却都成就大业,称帝称王。”
赵肃侯知道这些典故,也知道苏秦说这些的用意是在鼓励他,让他不要自卑。于是,便坚定地点点头。
苏秦见此,又提一问道:
“不知大王想过没有,尧、舜、禹为什么能够由小而大?商汤、周武为什么能够由弱而强?”
“寡人未曾想过这个问题,请先生明教!”
苏秦见赵肃侯这样说,遂顺水而下道:
“臣以为,别无他因,只不过是‘得其道’而已。”
赵肃侯点点头,苏秦续又说了下去:
“自古以来,明主之所以为明主,贤君之所以为贤君,就在于他能外料敌国之强弱,内度兵卒之众寡,以及士之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敌,而胜败存亡之机,早已了然于胸。哪里还用得着众人、庸人对军国大事多嘴多舌,而糊里糊涂决断呢?”
赵肃侯听懂了,苏秦这是在说:作为一国之主,应该要有主见、预见,决不可惑于庸人之言,而糊里糊涂地乱作决策。自己以前宠信奉阳君,以致内政不修,朝纲混乱,自己也被奉阳君架空,犯的不正是这种错误吗?
想到此,赵肃侯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
苏秦并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说上述这番话,并没有要影射赵肃侯惑于奉阳君的意思,他只是想阐明要做一个贤君明主的条件而已。因此,他没有觉察到赵肃侯心理上的细微变化。
就在赵肃侯一低头的当口,苏秦已经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拿出了一幅画于一张山羊皮上的天下山川形势图,并高高举过头顶,道:
“大王,请看这幅天下诸侯争霸图。”
赵肃侯见苏秦拿出一幅图,眼睛不禁为之一亮。
其实,这幅天下诸侯争霸图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也就是苏秦上次游说秦惠王时准备的那幅,只是这次临行前把它加以了重绘而已,这就变成了这幅展示在赵肃侯眼前的天下诸侯争霸图。
苏秦见赵肃侯那放光的眼神,不禁心中窃喜。心想,看来这幅地图真是效果奇妙,任你是哪国之王,都要为之弹眼落睛。于是,他便一边指图,一边洋洋洒洒,继续说了一大番宏论与主张:
“臣认真察考了一下天下地图,发现山东六国诸侯之地,在面积上要超过秦国五倍。至于国力与军力,臣料想山东六国的力量总和,应该是十倍于秦。因此,臣以为,若六国同心合力,相亲相助,西面而攻秦,那么秦国必然为六国所破;反之,六国离心离德,各自为政,终必为强秦各个击破。一旦为强秦所破,六国之主也就只能系颈缚身,西入函谷关,向秦王叩头称臣了。大王应当知道,‘破敌之国’与‘国被敌破’,‘为人之臣’与‘以人为臣’,那情形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赵肃侯无语,但苏秦相信他能知道这两者的区别。所以,不等赵肃侯表态,他又说了下去:
“今山东六国之臣,力主与强秦‘连横’者大有人在。为什么?无非是想割山东诸侯之地,以与强秦媾和罢了。那么,与强秦媾和,又有什么好处呢?”
说到此,苏秦停了下来,抬眼望了望赵肃侯,见其眼露急切之情,遂又接着说道:
“好处是有的,不过那只是‘横人’的好处,并不是国家、人民的好处。‘横人’如果怂恿君王与强秦媾和成功,那么他们就可贪得一时之苟安,大可高台榭,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察五味之和,过着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君臣交欢、其乐融融的太平日子了。可是,在这太平日子背后所蕴含的危机,又有几人想过呢?一旦强秦缀甲砺兵已定,百万雄师压境,那么山东各国之王还能寄希望于‘横人’分诸侯之患,担诸侯之忧吗?不可能!臣以为,凡主张与秦媾和的‘横人’,他们日夜所务求的,其实只是以强秦之威恐赫山东诸侯,以求割地而换苟安罢了。这一点,希望大王深察之,熟虑之!”
苏秦明白,赵国位处山东六国诸侯之核心,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无论主张东西“连横”者,还是主张南北“合纵”者,都必须拉拢赵国。秦若连赵、燕,则东西“连横”成;赵、魏、韩、楚合,则南北“合纵”成。苏秦自己曾以“连横”之策入秦游说过秦惠王,自然心中有数。虽然秦惠王当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事实上秦国早在秦孝公时就已经在实行“连横”了,它在攻伐魏国时,就曾多次联合赵、燕等国。苏秦更明白,秦国的“连横”之策,要害就是“远交近攻”,今天联合张三打李四,明天又联合李四打张三,后天则联合王五打赵六,如此利用山东六国之间的矛盾,便可实施其“各个击破”的策略,从而终实现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之野心。苏秦是跟鬼谷先生专习“纵横术”的,自己虽力主“合纵”之计,但也深知“连横”之策的厉害。所以,他特别怕“横人”破他正在努力组织的“合纵”之局,于是这里就特别向赵肃侯指明了“连横”之弊,以坚赵肃侯“合纵”之心。
赵肃侯当然不会明白苏秦的用意,更不会洞悉苏秦心里的小九九。他只是觉得苏秦说得特别在理,所以听得非常专注。
望了望赵肃侯,苏秦又继续说道:
“臣听说有这样一句古训:‘明主用人不疑,谗言不入于耳,流言之迹为之绝,朋党之门为之塞。’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也只有那些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雅量的明主,才能不为谗言所惑,不为结党营私的小人所蔽。也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听到臣下们‘尊其主、广其地、强其兵’的卓见,才能真正吸引一批能效其诚、献其忠的有识之士相佐,他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明主贤君。”
赵肃侯一听这话,觉得非常在理,于是连连点头。
苏秦一见,深受鼓舞,遂又续加发挥道:
“臣还听说有这样一句古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乃为臣尽忠之道也。’今臣奉燕王之命,有幸亲见大王,自当尽为臣之本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今为大王计,为赵国计,臣以为大王不如合韩、魏、齐、楚、燕五国为‘纵’亲,以抗强秦。令天下之将相,相会于洹水之上,交互质子于诸侯,屠白马,起盟誓,共结盟约:‘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助之,韩绝粮道,赵涉河、漳,燕守恒山以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袭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恒山,楚兵屯于武关,齐师涉于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驻军于宜阳,楚扎营于武关,魏师出于河外,齐师涉于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如果六国果能‘合纵’相亲,坚守盟约,那么强秦之师必不敢出函谷关以害山东诸国。如此,则赵国的王霸之业就成了!”
至此,赵肃侯算是彻底听懂了苏秦的意思,同时也打心眼里认为苏秦的“合纵”之策确实已经筹划得非常周密了,算得上是深谋远虑,就现今的天下情势而论,确实是非常可行的。
想到此,赵肃侯终于毫不犹豫,且明确无误地答复道:
“寡人生性愚鲁,加之莅国亲政时日不多,因此至今未曾闻得社稷之长计。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敝国以相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