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024588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东东专享限量签名本哟
人人都有情绪病。给你一针心灵强化剂,让你看到你世界的美好,远离“灵魂病”。
内容简介
《孤独患者拯救指南》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单身的分岔口,每个姑娘在成长的道路中总是会迷茫,这是一本通过社会热点以及真实案例引发深思,帮助读者在人生的路上快速成长的指南。让每一个姑娘成为坚强勇敢的女英雄,又是被人疼爱的小孩。
目 录
Chapter1 原生家庭对恋爱潜移默化的影响
Chapter2 “享受独坐,渴望对坐”
Chapter3 当你躲在空窗期的观望台
Chapter4 恋爱时,才发现单身留下的那些后遗症
Chapter5 “请你用心点套路我”
Chapter6 “离开他以后,我过的真的很好”
Chapter2 “享受独坐,渴望对坐”
Chapter3 当你躲在空窗期的观望台
Chapter4 恋爱时,才发现单身留下的那些后遗症
Chapter5 “请你用心点套路我”
Chapter6 “离开他以后,我过的真的很好”
媒体评论
一本满是干货的人生指南。 ——小洁
在线试读
总算到了“不算早恋”的年纪,却再也不想恋爱了当初他们反对早恋,现在我却开始觉得恋爱很麻烦。当我终于等到“不算早恋”的年纪,却基本笃定自己和谁在一起都不会长久。
慢慢的,我开始陷入一种“谁都可以”“谁都不行”的状态。就在不久前,我认识一个跟我各方面都蛮搭的男孩子。
我们一起吃饭、玩电玩桌游、去密室逃脱,哪怕是“蹲在马路边猜下一个路过的行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种事都不觉乏味。总之我们在一起很开心,但彼此都心知肚明地没戳破那一层关系。你可能会说,你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吗?互相喜欢就不能好好在一起吗?可真相是,从我们认识那天起,彼此就已经摊牌——我们都成了无法接受在感情上大起大落的人,还不如就一切随缘,好聚好散。追溯到根本原因:当年家长反对所谓的“早恋”,却是我们自觉撞上“爱情”单纯美好的时候。
直到家长们终于联手,成功把当年的感情逼得胎死腹中,以致现如今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感情,都不再那么悸动了。
简单来说,那感觉好像是——我成功地使自己与生活保持一段距离,避免去深入事物的核心。我吃东西,我工作,我交朋友,我看书打网球,然而尽管如此,我并不在那儿。这么说起来好像太矫情,但仔细思量一下,真实的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明明还尚未拥有百毒不侵的内心啊,却提前丧失了热泪盈眶的能力。
《颐和园》里说:有一种东西,它会在某个夏天的夜晚像风一样突然袭来,让你猝不及防,无法安宁,与你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能称它为爱情。而我的13岁,就遇见了这么一缕夏天的风。那时候真的太懒,每天都压点到学校,早读下课必定会掏出煎饼兴冲冲地去教室外面吃早饭,等到上课铃打响了,屁颠屁颠儿跑回座位的时候,总会眼前一亮——桌上堆满了棒棒糖。那是初纯净无杂质沾染的感情,那一刻我满脸堆笑。糖果上有五种颜色的包装纸,它们拼凑在一起,就像教室窗外雨后的一抹彩虹。不用说啦,是那个男孩子送的。后来,在那个他用QQ给我表白的晚上,我全身发抖,神经紧绷,犹如做贼心虚一般。为了掩饰着那份羞赧,大夏天的,我竟然对爸妈说冷,让他们给我从橱柜里掏棉袄厖很快,我们在一起了。之所以我把这段感情称之为爱情,里面有几个具体实例:
1.他每天放学送我回家,为了避人耳目,却能在下课铃一打响就冲出去到班主任的摩托车旁边蹲点,要眼睁睁看着班主任走了,再回到教室找我。
2.冬天。我们经常在班级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运动特冷,他就把他那件黑色厚夹克脱下来给我穿,当我闻到衣服上留下了他特有的气味时,在课堂上突然坐得笔直。
3.从排传到后一排的小纸条,饱尝了这期间内心的七荤八素。
4.我会趁爸妈下班没回家之前,先用固定电话给他的手机打电话,计算好时间,后在“你挂吧”“你来挂吧”的你侬我侬和依依不舍中被迫挂断。
我记性一向很差,但他电话里的这11位排序毫无逻辑的数字,竟成了我在那段时光里,较于自己名字记得更牢靠的东西。那时候,我们小小的世界里,却储存了很多“永远”,那时候我们还相信永远。“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们是对方的,我们谁也不是其他人的。”夏天再热,都热不过我们的感情。可几年后呢?二十来岁了 哪怕我们和一个互相有好感的人一晚上什么都不干,连煲五个小时长途电话粥,却也能看得清楚——那的确是当初恋爱时的感觉,但这段关系你替我说是什么都可以,我偏偏不承认是爱情。曾经小鹿也乱撞过,现在小鹿撞死了。渐渐地,我发现爱情这口锅,被填充了很多纷繁的元素,它越来越像一个魔方,每当我凭借小聪明恰好拼好了其中一面、两面厖可每到后总是残缺那么一块两块,一切都于事无补了。
《颐和园》里说:有一种东西,它会在某个夏天的夜晚像风一样突然袭来,让你猝不及防,无法安宁,与你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只能称它为爱情。而我的13岁,就遇见了这么一缕夏天的风。那时候真的太懒,每天都压点到学校,早读下课必定会掏出煎饼兴冲冲地去教室外面吃早饭,等到上课铃打响了,屁颠屁颠儿跑回座位的时候,总会眼前一亮——桌上堆满了棒棒糖。那是初纯净无杂质沾染的感情,那一刻我满脸堆笑。糖果上有五种颜色的包装纸,它们拼凑在一起,就像教室窗外雨后的一抹彩虹。不用说啦,是那个男孩子送的。后来,在那个他用QQ给我表白的晚上,我全身发抖,神经紧绷,犹如做贼心虚一般。为了掩饰着那份羞赧,大夏天的,我竟然对爸妈说冷,让他们给我从橱柜里掏棉袄厖很快,我们在一起了。之所以我把这段感情称之为爱情,里面有几个具体实例:
1.他每天放学送我回家,为了避人耳目,却能在下课铃一打响就冲出去到班主任的摩托车旁边蹲点,要眼睁睁看着班主任走了,再回到教室找我。
2.冬天。我们经常在班级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不运动特冷,他就把他那件黑色厚夹克脱下来给我穿,当我闻到衣服上留下了他特有的气味时,在课堂上突然坐得笔直。
3.从排传到后一排的小纸条,饱尝了这期间内心的七荤八素。
4.我会趁爸妈下班没回家之前,先用固定电话给他的手机打电话,计算好时间,后在“你挂吧”“你来挂吧”的你侬我侬和依依不舍中被迫挂断。
我记性一向很差,但他电话里的这11位排序毫无逻辑的数字,竟成了我在那段时光里,较于自己名字记得更牢靠的东西。那时候,我们小小的世界里,却储存了很多“永远”,那时候我们还相信永远。“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们是对方的,我们谁也不是其他人的。”夏天再热,都热不过我们的感情。可几年后呢?二十来岁了 哪怕我们和一个互相有好感的人一晚上什么都不干,连煲五个小时长途电话粥,却也能看得清楚——那的确是当初恋爱时的感觉,但这段关系你替我说是什么都可以,我偏偏不承认是爱情。曾经小鹿也乱撞过,现在小鹿撞死了。渐渐地,我发现爱情这口锅,被填充了很多纷繁的元素,它越来越像一个魔方,每当我凭借小聪明恰好拼好了其中一面、两面厖可每到后总是残缺那么一块两块,一切都于事无补了。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男性朋友,他各方面都很优秀,长得也不赖,也不乏自己心仪的女孩子喜欢,但他已经整整三年没认真恋爱过了。
理由是:
1.反正和谁在一起都注定要分开,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
2 . 有这个时间,还是在事业上先磨出棱角才是当前首要任务。这番话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神经,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啊?”他说:“在我高中的时候,遇见了迄今为止动心、想拿命来换、愿付之一炬,只为博她一笑的女孩。
理由是:
1.反正和谁在一起都注定要分开,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
2 . 有这个时间,还是在事业上先磨出棱角才是当前首要任务。这番话一下子触动了我的神经,我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啊?”他说:“在我高中的时候,遇见了迄今为止动心、想拿命来换、愿付之一炬,只为博她一笑的女孩。
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不再赖床;一上课就精神抖擞,想表现点什么给她看;我感觉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在关注着,我喜欢这种‘同一频率的恋人’。但结果,在老师和爸妈的阻拦下,我和她的感情无疾而终,以致直到现在我都不敢听到她的名字。”我忽然想起一句话:“人终其一生,会被其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是啊,这样的病根留下来后患无穷,他让我觉得——或许我这么大了,就不适合谈恋爱了,爱情本身就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毕竟,我曾经那么用力爱过人,现在理所应当地躲在另一个人的怀里,那么这世界又有什么不可失去的呢?原来爱情,也不过尔尔了。父母他们啊,在我们刚一触碰到爱情的甜美时,就不断教唆我们这是在“偷吃禁果”,本身维系一段感情已经够难了,还非要被他们打上了一个“早恋是坏学生”的记号,于是我们总算学会步步为营、频频回首,却再也捡不回当时懵懂的感觉。
久而久之,在几次饱尝失败痛苦之后,我开始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从来没害怕谁会走,反正谁来的时候也没说过要久留。很快,我们开始惧怕用“关系”绑住对方,用“承诺”捆住彼此的神经,甚至鄙视用“道德”搪塞每个人都具有选择更好的权利。希特勒说过,我建议你还是去打仗别去爱了,因为在战争里不是死便是活。但是在爱里,你既死不了,也活不好。
小时候缺爱,年后如何解决
小时候“缺爱”长大后明显的一点表现是:我总是可以跟一个陌生人的关系,在几天内迅速升温。“小时候我爸妈特别忙,那会儿家里生意特别好,请了两个保姆,在幼儿园住宿回家后,他们总给我买了很多光盘,奥特曼,假面骑士,圣斗士星矢什么的,家里的光盘有两个大纸箱。他们总是很晚回来。给他们打了好多个电话才回来。于是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常常12点左右才睡觉。夜深的时候我怕黑,小时候很怕黑,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才敢从亮的地方冲到黑的地方去开灯。”以上这些是一个男生告诉我的,听完他的话让我很动容,其实缺爱的人呐,老容易有一种随随便便就把别人当救赎的病。一年前的今天,是我认识前男友的第五天,我马不停蹄地买了机票飞到另一个城市,很可惜,终南来北往,陷人以罪。 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对外声张自己“性格缺爱”,可细一想,我总是这样源源不断地渴求借助外力获得爱和认同,又算什么呢?我发现自己总是可以跟一个陌生人的关系,在几天内迅速升温,并且在那一刻,那个人在我心里的地位真可谓能让我誓死捍卫,谁也替代不了。我还会一步一回首,时刻监视自己到底能否从这种关系里得到我想要的——被认同、被照顾、相互抱团取暖,期待它们能替我赶走那些阴魂不散的霾。
我们在某种机缘巧合下认识,也许是那时候我们都在给自己放假的缘故,在网络上你一来我一往的,很快他开始每天给我打长途电话,甚至有一次连续打了五个小时,也没有谁刻意找着话题,没有尴尬地间断,两个人就抱着电话依偎在有暖气的被窝里取暖。我发现他和我真的很合拍——我们都爱看剧。他喜欢《大叔》里的小女孩儿金赛纶,我喜欢《大叔》里的大叔;我们都喜欢脑洞。他给拍他桌上乙一的书,我笑着说前几天刚看完两本;不同的是他爱猫我爱狗,他不能没有酒,我做不到一醉方休;但这都不妨碍了,不妨碍我在电话里闭着眼听他说他的过去,脑海中却仿佛出现过往的自己;他也不会因为比我年长就强行灌输我硬道理,相反地,他会觉得我明明喜欢他、翻遍他所有社交平台的信息,却又不主动找他的那股子执拗劲很可爱。
我承认,在那一瞬间,我身上之前所沾染的“不被任何人选中”“不被谁特别疼爱过”的痕迹,统统被一扫而光。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段感情,用力地去爱每一寸,去感受去体悟去想办法延长再延长,慢慢地,我特别想从这段感情里得到某些类似救赎的东西。得到救赎?其实说起来也挺羞耻的,原生家庭给我带来的伤害,可以说是像慢性毒素一样,一点一点地深入我体内,造就了现在的我。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