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56435
茅盾文学奖颁奖词:
《你在高原》是“长长的行走之书”,在广袤大地上,在现实与历史之间,诚挚凝视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懈求索理想的“高原”。张炜沉静、坚韧的写作,以巨大的规模和整体性视野展现人与世界的关系,在长达十部的篇幅中,他保持着饱满的诗情和充沛的叙事力量,为理想主义者绘制了气象万千的精神图谱。《你在高原》恢宏壮阔的浪漫品格,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追问,有力地彰显了文学对人生崇高境界的信念和向往。
时代备忘录 历史真相考 行走万里图 苍茫大地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
如果汉语文学有高原,《你在高原》就是高原;汉语文学有脊梁,《你在高原》就是脊梁。
著名文学评论家 雷达:
一部大地之书。一部自然之书。一部道德之书。一部“补钙”之书。它是我们时代和文学重要的精神补养,它的出现是当下中国文学的欣悦之音。
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 陈思和:
在浑浊世界上面升到一个清流世界,这个世界是张炜独创的,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文学经典中走向高尚境界这一路的血脉。
《你在高原》十册各本简介
《家族》
本书描述了曲府和宁家这两大家族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的浮沉兴衰。以家族史的追怀、现实斗争的叙述和感情倾诉三大块组成独特的结构,既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又荡气回肠,表现了主题的厚重和人性的复杂。
曲府是一个滨海城市里的望族,少爷曲予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宁家是山里的大户,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宁周义是家族中走出大山的人,他接受过新式教育,参加过革命党,学问人品都好,是省政府中的要员。他的一位侄子早年因向往外面的世界而游走四方,杳无音讯,他领养了侄孙子宁珂,把他当儿子一般教养。
宁曲两家交好,宁珂娶了曲予先生的女儿曲綪为妻,也结识了与曲予来往密切的革命者殷弓、飞脚等人,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作为当局要人的宁周义眼见宁珂与己背道而驰,无力扭转,既焦急又悲凉,心里已了然家族不幸的结局。
宁珂慢慢感觉出自己在精神气质等方面与殷弓这些铁血革命者的不同,战友许予明与“小*”的感情悲剧更是让宁珂陷入了矛盾与迷茫中。而曲予也随着形势的发展感到家族的命运不妙,结局会无法把握,从而安排了仆人清滆离开曲家独自谋生。终,曲予在一次为革命者通报消息时遭到暗杀。
解放前夕,宁周义为了营救被革命者软禁的爱人阿萍被诱捕,而宁珂正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他亲眼目睹了至死都挚爱自己的叔伯爷爷宁周义被当做反革命镇压的全过程,心中非常痛苦。
解放后,因为家庭问题,宁珂在历次运动中被审查和游街示众,后被判七年徒刑,监狱恰在宁家大院不远处。
曲府大院被充公,曲家的女人们已无法在这个滨海城市生存,只好投靠从前的老仆人清滆,从此曲家的女人和孩子就在这茫茫的原野上求生存……
《橡树路》
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此系列中极具诗意和童话色彩的一部。“行走”,始终是作者心中一个永远排遣不掉的充满了诱惑和诗意的童话。橡树路,这条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租界”,是一座充满了传奇和神秘色彩的古堡,主人公的这次行走是从进入古堡开始的,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终他还是立足在5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的故事中,因为作者始终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
《海客谈瀛洲》
主人公宁伽刚到杂志社工作不久,即与古航海史青年专家纪及一起接受了任务:为霍老撰写传记。在考查中,纪及发现了传主的许多瑕疵甚至污点,加上与传主长期霸占的山村少女的爱情,引起了权高位重的霍老深深的嫉恨。纪及结合研究秦王东巡等事件,发表了多年未能完成的古航海专著,结果引起了一场霍老暗中推助的疯狂围剿。于是长期聚集在霍老身边的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场亦庄亦谐且血泪交织的现代悲剧。
《鹿眼》
在小说主人公的童年时代,他与一个鹿眼女孩之间发生过一场奇异的感情,然而结局悲惨。受了欺侮的他逃避在山林间,迷蒙中一只小鹿用它那纯真的大眼睛安抚了他的心。后来他遇到同龄的女孩,女孩有一双鹿眼般纯真美丽的眼睛。再后来他成人后,在故园又遇到与他当年那般大小的孩子,男孩子女孩子,都长着那么美丽纯真的鹿眼。可是,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命案。一个好的男孩莫名地肚子绞痛而死,另一个好男孩就此疯掉,他声称是自己和另一个孩子共同谋害了好朋友。起因是为一个鹿眼女孩……本书讲述的是纯洁的孩子以及他们纯洁的情感,在丑恶的成人世界如何受到戕害的故事。作者以一颗至爱之心,像鲁迅先生一样,用文字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
《忆阿雅》
童年的林子是彩色的,在那逼人的绿和耀眼的红中,阿雅朝他跑来:它美丽灵巧,出奇的聪明,永远欢腾跳跃不由得令你心醉神迷。可某一天,这个快活的生灵惨遭捕捉,后来的遭际使人一想起来就要落泪。有许多次它在他跟前俯卧、尖叫,泪花闪烁,这是它在向他泣诉。这会儿躺在笼子里的阿雅已经饿得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紧闭带血的嘴角不再睁眼,他明白它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他恨不得撕碎欺辱它的人。
他心里也有一个渐渐逼近的恐惧,那就是和这只阿雅一样的命运。因为他总觉得有一个陷阱、一道围网,它们真的隐在那儿,它们是无形的。它们已经成功地捕获了他的父亲,它们总有一天也会逮到他的。当他一天天长大,当母亲和外祖母的眼睛在他的脸上轻轻划过时,他就会稍稍感知一点什么奥秘、一种不祥。他有时叮嘱自己:再也不要想父亲了,彻底把他遗忘吧。自己还有母亲和外祖母呢,还有这片林子,还有他的阿雅……
一个初秋的下午,有个瘦干干的老头儿背着一卷破布出现在他家门口。他不停地咳嗽,那一对眼珠像石头做的一样,硬而无光,直僵僵地盯着屋里的人。看到他,妈妈嘴里发出了一种被噎住了似的声音,刚刚迈进屋里就跌坐在了地上。他的头嗡地响了一声,瞬间好像明白了什么:那就是自己的父亲吗?……
《我的田园》
南边不远有一座小茅屋,当年里面曾住了一家从城里被赶出来的人。他的母亲和外祖母为他父亲的冤案受尽磨难,父亲更是九死一生,后半生几乎没有一刻安宁,从自己人的监狱放出来之后又是长长的苦役,后的死让人不敢去想。父亲命运起伏坎坷,构成了一部悲惨的传奇。
愤怒与勇气在胸中鼓荡,使他几次掩泪入心。寻找昨天,探究真相是他命中注定要做的,那就翻山越岭重走那段永远抹不掉的岁月吧。跋涉的艰辛,远途的磨砺,这一切都化为力量携了一路,就为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正一步步走向了隐秘的边缘,并将努力走入它的核心。也许一切才刚刚开始,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或许真实已经湮灭在这一架架大山的深处,并且不可打捞。可他不会轻易退却不会放弃,终于,他看到了……
整个葡萄园都在风中陶醉,原野上全是葡萄的香味。夜晚,他安憩在园子当心的那座小茅屋中,倾听露滴洒落的声音,别提多么惬意。多么好的秋天,他每天都在葡萄的香息中睡去。他的梦做得好长,他大概进入了几十年来好的睡眠……他生来次知道,一个人竟然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季节。真的,这种强烈而美好的感觉可能一生里只有一次。
《荒原纪事》目录
自序
卷一
章
雨夜
独蛋老荒
溜溜
魂魄收集者
第二章
毒日头
出卖
半碗盐面
失恋者
第三章
乌坶王
煞神老母
回头是岸
卷二
第四章
我的山地
归来
信件
山魈
第五章
绝地
荒原的沦落
玛丽
言师采药去
第六章
大酒篓
蚬子湾
美夜叉
一场倾诉
卷三
第七章
斗眼小焕
苦寻
高山流水
老酒肴
第八章
惟一的逃路
那个夜晚
独身大侠
路遇
第九章
山中老人
下房
阴暗故事
憨螈
卷四
第十章
心旅
疯迷的海蜇
噩梦
合欢仙子
第十一章
雪白的双鬓
拒绝
她的琴
蚂蚱神
第十二章
秋虫纷乱
风婆子<
自序
自然,这是长长的行走之书。它计有十部,四百五十万言。虽然每一部皆可独立成书,但它仍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在这些故事的躯体上,跳动着同一颗心脏,有着同一副神经网络和血脉循环系统。
在终于完成这场漫长的劳作之后,有一种穿越旷邈和远征跋涉的感觉。回视这部记录,心底每每滋生出这样的慨叹:这无一不是他们的亲身所历,又无一不是某种虚构。这是一部超长时空中的各色心史,跨越久远又如此斑驳。但它的主要部分还是一批五十年代生人的故事,因为记录者认为: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一段极为特殊的生命历程。无论是这之前还是这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些人都将是具有非凡意义的枢纽式人物。不了解这批人,不深入研究他们身与心的生存,也就不会理解这个民族的现在与未来。这是命中注定的。这样说可能并没有夸张。
它源于我的挚友(宁伽)及其朋友的一个真实故事,受他们的感召,我在当年多少也成为这一故事的参与者。当我起意回叙这一切的时候,我想沿他们走过的每一个地方全部
实勘一遍,并且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必要落实的、严密的计划:抵达那个广大区域内的每一个城镇与村庄,要无一遗漏,并同时记下它们的自然与人文,包括民间传说等等。当时的我正值盛年,并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豪志,又将遭遇怎样的艰难。后来果然因为一场难料的事故,我的这个实勘行走的计划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然后不得不停下来。这是一个难以补偿的大憾。
因为更真实的追求才要沉湎和虚构,因为编织一部心史才要走进一段历史。
我起意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我动手写下笔的时候是八十年代末。如果事先知道这条长路终会怎样崎岖坎坷,我或许会畏惧止步。但我说过,那实在是盛年的举意,用书中的一个人物的话说,即当时是——“茂长的思想,浩繁的记录,生猛的身心”——这样一种状态下的产物。
萌生一个大念固然不易,可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为它花去整整二十年好的光阴:抚摸与镌刻的二十年,不舍昼夜的二十年……
我是一个五十年代生人,可对这一代,我仍然无法回避痛苦的追究。这是怎样的一代,你尽可以畅言,却又一言难尽。仍然是书中的一个人物,他这样谈到自己这一代:
“……时过境迁,今天它已经没有了,是的,显而易见——我是指那种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情感。每到了这时候,我又不得不重捡一些让人讨厌的大词了。因为离开它们我就无法表述,所以我请求朋友们能够原谅……时代需要伟大的记忆!这里我特别要提到五十年代出生的这一茬人,这可是了不起的、绝非可有可无的一代人啊……瞧瞧他们是怎样的一群、做过了什么!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理想和幻觉、自尊与自卑、表演的欲望和牺牲的勇气、自私自利和献身精神、精英主义和五分之一的无赖流氓气、自省力和综合力、文过饰非和突然的懊悔痛哭流涕、大言不惭和敢作敢为,甚至还要包括流动的血液、吃进的食物,统统都搅在了一块儿,都成为伟大记忆的一部分……我们如今不需要美化他们一丝一毫,一点都不需要!因为他们已经走过来了,那些痕迹不可改变也不能消失……”
作为这些人中的一员,我更多的时候是将一切掩入内心。因为我知道:你尽可以畅言,却又一言难尽。
后想说的是,我源自童年的一个理想就是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究竟为什么?我虽然没有书中一个人物说得那么豪迈——“占领山河,何如推敲山河”——但也的确有过无数浪漫的想象。至今,我及我的朋友们,帐篷与其他地质行头仍旧一应俱全。
我的少年时代,有许多时候是在地质队员的帐篷中度过的。我忘不了那些故事和场景,每次回忆起来,都会沉浸在一些美好的时光中。
这十部书,严格来讲,即是一位地质工作者的手记。
这是一个深入阅读的时代吗?当然不是。可是我要终止这二十年的工作吗?当然不能。
可是如此的心灵记录,竟然也需要追逐他人的兴趣?连想一下都是亵渎。
我耗去了二十年的时光,它当然自有缘故,也自有来处和去处。
《荒原纪事》
章
雨夜
1
雨下了三天,时急时缓,大地一直笼着茫茫雾气。所有的村庄都隐入混沌,所有的人都消失得无踪无影。“怪矣人都哪去了?找也找不着。想打个电话吧,又不让……”红脸老健急得骂人,搓手,站起又坐下。这人长得像熊,手掌也像熊掌一样厚壮,往桌上一拍震得满屋响。旁边的人小声说:“我看还是打个电话吧。”这话刚落就有人在角落里说一句:“不行!不能这样……说好了的,这不行。谁也不准用电话找人!”
我听出说话的是眼镜小白。他京腔细细的,像姑娘。可就是这个人,顽固得像块石头,里面包裹了砸人的主意。他是整个屋子里沉甸甸的心,他的话没有人不听。老健不做声了,急得团团转,抓耳挠腮的,看我一眼,又看小白。我一直没有说话。我也不知该怎么办,我在这帮人当中无足轻重,只是心里有些焦急。我的酒杯被来回走动的老健给斟满了,我抿了一小口。我不想借酒浇愁,因为我没什么酒量。老健已经喝了不少,所以脸更红了,脾气也更暴。我想这个家伙真的急起来,没准会领上人闹出大事的,所以一直担心什么,害怕他被逼无奈时会走得太远。我这会儿特别想提醒眼镜小白一句,因为在这儿只有他说话才管事儿。可是以前小白不止一次听过我的劝阻,总说:“没事儿。这是争取合法权益。跟那些人动武,用得着吗?哪个年头的事儿啦?”可是眼下这一切又太像这么一回事儿了:不准用电话、不准多头联系、不准……小白为他们定的禁忌这么多这么细,让人想到了他们正在准备一场隐秘的、谋划日久的大事。
矿区和周围的集团就是他们的死对头。两边积怨日深。双方紧张对峙,很多时候简直是一触即发,所以那边的人一直盯着这里。几年来,这些村子已经被一片片的脏水和毒烟、日夜轰鸣的噪声给害苦了,坐卧不安且无处躲藏,大片的土地没法耕种,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几年,得恶性病的人突然增多,常常是一个村子一下出现十几个人。不止一家生出了怪胎,这被指认为末世之兆。“妈的,不反不行了!真的不行了!”大街上火暴的汉子一喊,立刻引来满街的村民,大家挽袖子撸胳膊,跳着高儿浑骂。都骂管事的,因为那些人与周边的害人虫明明白白是一伙的。村民们结伙儿去投诉,一开始上边有人还全力搪塞,说做什么事都得有个过程啊,再等等吧之类。再后来谁投诉谁倒霉:集团的人很快就知道是谁干的,结果这个人的日子就算完了,不是蒙面人深夜袭扰,就是其他更大的麻烦。村子开始无声无息……
“咱得想想办法了!要不咱这村子、咱今后祖祖辈辈全都完了!”这句话是红脸老健说的。他把要好的几个人招到一块儿议事,这些人都恨不得一股劲儿把集团全砸了。老健沉得住气,他说:“这种事儿蛮不得,有理走遍天下,不‘走’不行哩,这里弄不赢,咱就备个‘万民折’再往上走吧!”老健早年在城里打工,经多见广,胆气也特大:有一天夜里来了几个蒙面汉子,结果被他手持钢叉追出了好几里路。
几天的时间都在准备上路的事,准备“万民折”和盘缠。老健是领头的,他要带上身边几个汉子——这三五个壮实男人是他的左膀右臂,平时都听他的话,遇上事情总是找他商量。这种信任是血和汗换来的。有一年与邻村争一个百亩苇塘,后闹到了动武的地步。村头叫独蛋老荒,那会儿事情刚开头就吓得趴下了。因为对方由一个百万富户领头儿,人家有一支棒子队,平时该干活就干活,一有了事情就携上家什动手,棒子抓钩,长刀火枪一齐上。老健对三五个弟兄说:“独蛋老荒是怕啊,怕剩下的一个蛋也让人摘了去,这不怪他。”几个人红着眼,顾不得笑。都知道老荒小时候爬树掏鸟窝出了事故:被一个树杈刺中了下身,结果将一个睾丸搞丢了。老健拉着长脸:“这回也是要流血的事儿,咱们不出头干一家伙,一百多亩大苇塘就归了棒子队——这年头蛮性大的是爷爷,讲斯文的是孙子!”谁都明白他说的是实话,因为独蛋老荒这之前找出了一本老辈的地账,带上它出门跑了一个多月,什么事儿都不顶。“那好,开家伙吧!”就这样,由老健领头,一村人红着眼杀上田野。直打了半个月,硬是把大苇塘给夺了回来,尽管有人负伤,总算没丢一兵一卒。对方重伤好几个人,却不敢吱声,因为这场打斗是棒子队先挑起来的,而且他们是平原一霸,早已臭名远扬。
从那以后,红脸老健成了大家心中的头儿。
我听了许多老健的故事,就对眼镜小白讲过这个人。小白是我的朋友,他每次来平原上都要住进我们园子里的茅屋,即便去四周的城乡转上一圈,也还是要回到那里。他的职业换过多次,先在京城机关上干,后来又去了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是以一个历史人物命名的,工作十分宽松,而且常常要与这个平原东部那个著名的葡萄酒城打交道。这一来他就与我的另一个好朋友——酿酒师武早结识了,两人形影不离。大约一年前武早因为精神失常失踪了,这让小白懊恼不堪,简直是难以忍受的打击。我们一起陷入了深深的痛楚之中……如果我离开了,小白在茅屋也待不下,他就把更多的时光用在村子里。日子长了,他与红脸老健成为无话不谈的挚友,两人的友谊似乎变得深刻而神秘。我终于发现小白已经深深地卷进了几个村子的事情,不得不给予提醒——他却对其中隐含的巨大危险浑然不察。
这段时间,红脸老健一直在实施那件大事。一切开头还算顺利,可是没有几天,集团的保安就出现了。老健十二分纳闷的是,那些家伙是怎么知道的?而且行动又如此迅速?老健认为自己身边没有一个是孬种。他心里装下种种疑惑,做起来倍加小心。可是刚刚与邻村几个好的朋友商量过,一两天刚过,其中的一个就遭了黑手:深夜里有一伙人把他扭着胳膊押到了野地里,狠狠地折磨了一番,临走丢下一句:老实点,再跟上红脸老健干就等于找死。
老健不怕死。他挓挲着大手问眼镜小白:“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走漏了消息?”
小白皱着眉头思忖,前前后后问了许多,后认定是集团那一伙备下了特别设备。他指指电话机说:“再不要用它吧。”
2
雨还是下个不停。红脸老健让人为我和小白准备了一壶老酒:“喝吧,阴雨天里就是喝这东西好。”我一直陪着小白,宿在村里一个废弃的牲口棚改成的客房里。这儿没有床,只有一个长长的地铺,有点像日本人的榻榻米。我和眼镜小白各睡地铺的一端,讲到高兴时就往一块儿凑,结果后发现两人已经相邻而居。这样说话就方便了。老酒由当地人自酿,一开始喝没什么滋味,可是喝得多了就觉得有一股内劲泛上来,而且越来越大。我和小白不知不觉都喝得有点多,都觉得对方的脸有点红。
“老兄,事情快要发展到了一个临界点上。”
“你是说村里和集团?”
“许多,当然包括村里和他们……”
小白躺在那儿,因为要不停地转头,眼镜摘了又戴。他咕哝:“嗯,红脸老健说得对,这回要摊牌了。”
“我担心流血。小白,我们得想法稳住他们。如果动了手,后果不堪设想。”
“嗯,看看吧,我也担心。”
“你得担保别让他们闹起来。”
“怎么会!这事谁左右得了。你都看到了——你也是受害者,你其实应该比我更急、更明白。”
我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着他,没有说话。他在说我那片园子的处境,那儿也同样悲惨。一方是的强势,另一方是弱小的一群,分布在无边的田野上……雨时大时小,我听着屋檐的滴水声。
眼镜小白又坐起来饮了一大口酒。他看看黑乎乎的窗子,再次仰脸躺卧,长叹一声:“唉,这个年头,像我们这些失恋的人……”
我想说“我和你可不一样,我没有失恋啊”,但没有说出口。接下去听他的自言自语:
“人这一辈子啊,常说‘上半生下半生’、‘结婚前结婚后’……其实好的划分法儿应该是‘失恋前失恋后’——这对人的一辈子才是的事,对所有人,概无例外……”
我屏住呼吸听他说下去。
“老兄真的没有失恋过吗?”
我摇头。这种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完的。
“你该说话。黑影里摇头我又看不见。”
我还是摇头,说:“现在没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