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童书科普/百科极简趣味化学史(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极简趣味化学史(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科普大师写给孩子的化学趣史,开启奇妙的化学之旅化学家的趣史,经典的化学实验,一本书让你爱上化学

作者:[中国]叶永烈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ISBN: 978757021023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9.99

类别: 11-14岁, 科普/百科 SKU:5d816803b5d8bfc22f30b8d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0210237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孩子都爱看的趣味化学,在故事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开启奇妙的化学之旅,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的眼光和敢于探索的勇气?科普大师写给孩子的化学趣史,让你从此爱上化学化学家的趣史,经典的化学实验,一本书让你爱上化学

 

内容简介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作为纪实文学作家的叶永烈,怎么会写起关于化学的书来呢?那是因为叶永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倒是他的本行。 化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在这本书里,从古老的炼金术到元素符号的统一,再到化学元素周期率的发现;从波义尔到柏济力阿斯,再到门捷列夫,一个个历史瞬间,一段段传奇故事,作者娓娓道来,向你讲述化学有趣、曲折的发展历史。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 。作品曾获奖80余次。其中,《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科学家故事100个》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此外,还曾出版“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和《钱学森》《历史的绝笔》《东方华尔街》等。

目  录

  

序001

我的“化学情结”002

 

一 混沌之中的化学001

先说三个有趣的故事001

黄金梦006

长生梦008

“短衫医师”010

二 揭开燃烧之谜013

“怀疑派的化学家”013

神秘的“要素”016

寻找018

动摇023

《论冷和热的原因》027

波义耳错了032

伟大的定律035

氧的发现039

揭开燃烧之谜043

定组成定律050

倍比定律054

三 化学走向精细058

培养人才的摇篮058

“追随林耐的足迹”062

从后门到前门065

万事开头难069

像福尔摩斯一样精细070

高尚的科学道德074

统一了化学“语言”078

56岁才结婚080

四 “生命力论”的破产084

“身在曹营心在汉”084

“不打不相识”088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092

又是一个小化学迷096

21岁当教授098

从粗心到细心101

两次争论103

农业化学的鼻祖107

 

五 无畏的探索者111

“不可思议的东西”111

“危险分子”112

马车夫的启示114

又触动了灵感118

炸不死的人119

诺贝尔奖奖金122

六 化学巨人的贡献124

奇特的送殡队伍124

第十四个孩子128

千里求学129

后来居上132

年轻的教授134

杂乱的无机化学138

不平常的“扑克牌”141

大胆的预言144

不是“痴人说梦”147

胜利接着胜利150

种种神话154

打开化学大门的金钥匙157

冷遇162

多方面的贡献165

为科学而献身170

七 走向现代科学172

化学女杰172

从原子―分子论的观点来看174

能量守恒定律178

严峻的考验183

爱因斯坦的贡献185

八 化学在发展189

原子核的加法189

第一个人造元素191

填满了空白193

铀不是最后的元素195

青云直上的“冥王星”196

继续进击198

制成109元素201

109号元素以后203

免费在线读

  

我的“化学情结”

我是化学系的“叛徒”

真的可以用上一句老话“日月如梭”,1957年我跨进北京大学校门,如今已经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

在北京大学的那些日子里,只要看一下我的裤脚管,就知道是化学系的学生,因为那时候我几乎没有一条长裤的裤脚管上不是布满小洞的。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化学系的学生们成天泡在实验室里,跟酸呀、碱呀打交道,一不小心,酸液、碱液就在我的裤脚管上留下“印章”——一个个小洞孔。

如今,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而我却一直难忘在那座充满各种怪味的化学楼里度过的日日夜夜。

我从小喜欢文学,十一岁就开始在温州发表诗作。高中的时候,我企盼着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我心目中的理想,是当“无冕之王”——记者。在温州同一幢大楼里长大,小时候常跟我下陆军棋的朋友——戈悟觉,在我之前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可是,他给我来信,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1957年只招五十名,而且有一半是“调干生”。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招二十多名新生,一个省摊不到一名。我对北大文科其他的系没有兴趣,而我又非要考北大不可,于是,我从文改理,改考北大化学系。

我选择化学系,多半是因为姐姐学化学。父亲听说我报考化学系,很高兴,他说:“念化学好呀,将来可以做肥皂、做雪花膏,总有一碗饭吃。”就这样,我以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化学系。好在我的理科成绩也不错,被录取了。

我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念了六年之后(当时北大理科六年制),我没有去“做肥皂、做雪花膏”,只在上海一家研究所待了一个月,就“跳槽”到电影制片厂,当了十八年编导。然后进入上海作家协会,成为专业作家。虽然我成了化学系的“叛徒”,虽然当时的化学系系主任严仁荫教授叹息“白教你了”,我仍怀念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度过的六个春秋,至今我的心中仍有浓浓的化学情结。

化学系是“动手派”

我在采访我的同乡、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时候,曾经问及,为什么温州出了那么多的数学家——世界上有二十多个大学的数学系系主任是温州人。苏老回答说:“学物理、化学,离不开实验室,而学数学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那时候温州太穷,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学习数学。”

确实,实验室是化学的阵地。一进化学系,老师就教我做化学实验的技巧。比如,用煤气喷灯烧弯玻璃管而保持弯角的圆滑,用空心钻在厚厚的橡皮塞上打出又平又直的圆孔,诸如此类都是化学系学生的基本功。后来,我在五年级进入光谱分析专业,必须用车床在碳电极上车出平整的圆坑,要在暗房里熟练地把谱片进行显影、定影。可以说,化学系的学生必须是“动手派”。

大约是受到化学系这种“动手派”训练的影响,我的“动手”能力从此大为提高。当朋友见到我拿着电钻在墙上钻孔,看到家中的三个水斗以及自来水管之类都是我自己安装,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我说:“我是化学系毕业的呀。”至于电脑的修理、自己安装电脑的操作系统之类,同样是“动手派”的成果。

有一次,我在做实验时,把坩埚钳头朝下放在桌上,傅鹰教授走过来,一句话也不讲,把钳子啪的一声翻过来,钳头朝上。然后只问我三个字:“为什么?”我想了一下,说道:“钳头朝下,放在桌面上,容易沾上脏东西。再用坩埚钳夹坩埚时,脏东西就容易落进坩埚,影响实验结果。”他点点头,笑了,走开了。虽然这次他只问我三个字,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我不论做什么实验,总是养成把坩埚钳、坩埚盖之类朝上放在桌上的习惯。后来,就连烧菜的时候,取下锅盖,也总是朝上放在桌子上。

化学实验室里辟有专门的天平室。所有的天平都安装在坚实的大理石桌面上,即便汽车从化学楼附近驶过也不使天平抖动。每架天平都安放在一个玻璃柜里,使用时只需拉开一扇玻璃。我总是屏着呼吸称样品,以免吸气、呼气使天平晃动。1958年,各地急需一批化验员,以分析铁矿石的含铁量、煤的含硫量。化学系师生奉命前往各地举办化验员训练班。才念二年级的我被派到湖南去。在山区、在农村,哪里买得起高精度天平?“动手派”出奇招,想出巧办法,用一根钢丝就解决了问题:先在钢丝的一端挂了一块砝码,弯曲到一定的程度,画好记号。然后把样品挂上去,同样弯到那个记号,就表明样品的重量跟砝码的重量相等。如此低廉简易的工具,精确度并不低于化学楼里那些昂贵的天平。

抢先评论了 “极简趣味化学史(中小学科普经典阅读书系)”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EUR €17.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不老泉文库 3 时代广场的蟋蟀

EUR €15.99
阅读更多
缺货

国际大奖小说——亲爱的汉修先生

EUR €16.99
阅读更多
缺货

安房直子幻想小说系列(共6册)

EUR €82.94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