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5497741
如果先入为主地认为科学家们从小智力就与常人不一样,那么会让孩子产生距离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而本书由书名就可以看出特色:“从稚气小孩到科学巨人”。这些伟大的人物曾经也是淘气的孩子,也有缺点,也遭受过挫折和失败,但是他们如何成为了改变世界的人呢?展示科学巨人们人性化的一面以及作为普通人的缺点,不让人望而生畏。跟随他们重回童年,学习他们解决困难的方法,让孩子们体会成长中的“韧性”,勇敢追梦。
这是一套“励志、有趣、独特”的书。
揭秘“熊孩子”如何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在孩童时代也曾经学不好某个科目,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调皮捣蛋,孤独、胆怯……但是为什么*后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巨人?这套丛书为孩子讲述了10位科学家的成才经历、科学发现和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用文学家的笔触,写科学家的故事——
全书没有一个艰深的公式,但是有关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电磁学等领域的知识,都融在了精彩有趣的故事里。
带给孩子“科学家思维”——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道德的启蒙。
引导孩子找到 “兴趣所在”——
本书作者是科普作家,也是中国社会派推理小说领军人物。他将科学家探索真理的过程,写得像破案一样曲折跌宕,充满悬念。当科学的真相*后被发现时,读者会感到莫大的惊喜和愉悦,进而思考科学的真谛、人生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封面设计独特,原创科学家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给每位科学巨人量身打造原创形象及标志性图标,诙谐幽默又不失庄重;每位科学巨人的研究领域都有一扇标识门,明确指出科学家的不同研究领域,清晰而生动;用彩图勾勒出那些极具历史意义的片段,用时间线将科学家的一生完整地呈现;清新脱俗,别具一格,具有极高辨识度。
引言
少年时代
农夫的子孙
神童兄弟
鲜花广场的常客
奇妙的陀螺
初试啼声
大学生活
比萨大学城
“反邻居协会”会员
博士学位
罗马、哥廷根、莱顿
罗马学派
寻找末来的坐标
费米统计法
25岁的教授
一个学派的诞生
“教皇”
成家立业
“带轮的黄蛋壳”
迟到的新郎
教授写书
年轻的院士
初访美国
伟大的发现
β衰变之谜
中子炮弹
轰击所有的元素
奇异的“靶”
金鱼池里的辉煌
诺贝尔奖
罗马学派的星散
“墨索里尼永远正确”
天赐良机
接受诺贝尔奖
定居美国
人类座原子反应堆
惊人的消息
币斗学家的警告
神秘的芝加哥之行
看台底下的成功
原子时代的出生证
蘑菇云之梦
Y基地
与“魔鬼”打交道的人
颗原子弹的引爆
可怕的蘑菇云
世界的良知
后继有人
重返芝加哥
中国弟子
探索基市粒子之谜
终生不悔
小时候,科学家传记就很吸引我。在我的心目中,科学家都是了不起的巨人,是一些探索真理的勇士。我17岁在著名高等军事学府哈军工读大二时,曾经把牛顿的故事端正地抄在笔记本扉页上,并配上自画的粗线条插图。牛顿的刻苦勤奋和对真理孜孜追求的精神,一直留存在我心间。大约正是这个缘故,点燃了我心中写科学家传记的念头,并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奉献给孩子们的这套《从稚气小孩到科学巨人》系列图书,共有10本,囊括了10位大科学家,他们是: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法拉第、富兰克林、爱因斯坦、卢瑟福、玻尔、费米。
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的名著《天体运行论》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序幕。伽利略是意大利科学家、个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人,他为人类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缔造者,他所创立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影响世界达300多年,至今仍在造福人类。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 我在撰写《从稚气小孩到科学巨人》的故事时,是在“用文学家的笔触,写科学家的故事”,力图把扎实的科学内容和鲜活的文学细节完美地结合,娓娓道来,涉笔成趣,一些枯燥乏味的科学常识,也尽力写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费米/从稚气小孩到科学巨人》:
少年时代
农夫的子孙
恩里科·费米出生于意大利一个祖辈都是农民的家庭。
费米的祖父斯蒂凡诺是一个体格敦笃、意志刚强的矮个子老头,不苟言笑,喜欢喝酒。斯蒂凡诺年轻时离开乡下,投到帕尔玛公爵门下当差。当时意大利还分裂为许多小公国,帕尔玛公国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小国。由于斯蒂凡诺吃苦耐劳、忠心耿耿,很得公爵的赏识,后来被提升为一个小郡的官吏。
斯蒂凡诺是费米家族中个放弃种地、离开乡土的人,他的这一行动改变了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并为子孙后代带来全新的生活和机遇。可以说,祖父的人格和信念造就了费米一家的未来。尽管在费米童年的记忆里,祖父只是一个面孔和善、因患关节炎而弯着两腿的小老头。
费米的父亲阿尔伯特是斯蒂凡诺的次子,为人厚道勤勉,对知识非常渴求。阿尔伯特对做小官吏不感兴趣,一心想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投身实业。但是斯蒂凡诺对儿子严厉有加,按照农村祖辈的传统,还未成年就叫阿尔伯特自己去谋生路,学会自立,因此阿尔伯特学业还未学完,就进入了社会。失去大学深造的机会自然是遗憾的事,不过阿尔伯特从小却养成了坚忍不拔的性格。这也是斯蒂凡诺身上所具备的品质,这种优秀的秉性后来又遗传给了费米。
当时意大利正在兴建铁路,这给许多有才干的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阿尔伯特幸运地进入铁路部门做了雇员。
这位农民的儿子继承了斯蒂凡诺的奋斗精神和敬业品质,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学苦干,渐渐掌握了铁路管理的知识和行政方面的经验。他的为人和成绩赢得了同事们的尊敬,也得到上司的器重。虽然阿尔伯特没有上过大学,但凭着自己的本事和努力,后来当上了段长。这个职位通常只有具有大学学历的人才有可能问津。有趣的是,如果把铁路局比作一个小公国,那段长的职位恰好和“郡吏”差不多。阿尔伯特和斯蒂凡诺虽然走的人生道路不同,父子俩的造化却旗鼓相当。
由于铁路修建的流动性大,阿尔伯特的足迹随着钢轨的延伸几乎走遍了整个意大利。他把大好的青春献给了意大利的铁路事业,直到41岁才顾上结婚。这时他已经结束了流动生涯,在罗马定了居。
阿尔伯特的妻子名叫艾达·德·格蒂斯,比他小14岁,是一位聪慧的小学教师。夫妻俩共生了三个孩子,恩里科·费米排行老幺,生于1901年9月26日。费米的哥哥朱里奥只比他大一岁,姐姐玛利亚比他大两岁。费米儿时长得瘦小,其貌不扬。
由于三个孩子岁数相仿,格蒂斯照顾不过来,朱里奥和恩里科两兄弟小时候被送到乡下寄养。
朱里奥运气好,不久就返回城里。恩里科直到两岁半才被接回家里,当时的一幕颇有点戏剧性。恩里科长得又瘦又小,皮肤黢黑,衣服也是脏兮兮的。姐姐玛利亚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小弟弟,朱里奥则在他的头上摸来摸去。恩里科不甘示弱,突然放开喉咙号啕起来,以显示自己的实力。
这时,母亲格蒂斯恰好走进来,一声厉喝:“小孩子不准撒野!”恩里科马上不做声了。许多年后,费米和同事们开玩笑时还常爱提起这件事。他说,他从来不同权威对抗就是从这时学会的。
母亲格蒂斯不仅管教孩子有方,治家也颇能干。费米一家住在铁路车站附近安波托亲王路的一栋公寓里,公寓的条件不算好,但生活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条。阿尔伯特作为一家之主,对子女要求也很严格,他恪守着农民子孙必须从小吃苦耐劳的祖训,对三个孩子从不溺爱。
公寓里没有安装暖气,冬天天气很冷。费米一家从不用热水洗澡。家里有两个锌制的浴盆,大的一个父母用,小的一个归三个孩子。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体格和毅力,晚上在浴盆里盛满冷水,每天早晨起床后三姐弟都要服从纪律,跳进盆里洗冷水浴。开始时恩里科每次都是后一个跳进去,个跳出来,因为水温常常在摄氏五六度以下,冷得让人发抖。后来他也能坚持这一家庭必修课了。阿尔伯特微笑着拍拍他的脑袋,算是给儿子的鼓励和嘉奖。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