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61016丛书名: 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全书包含行政法律制度、民商法律制度、刑事检察法律制度三个篇章。每篇都在教材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进行突出展示,并配有相关知识点的对应真题与例题,让考生在学习时能够快速抓住重点,并加以练习巩固 ,加深记忆。
本书还对知识点中的核心记忆内容进行双色标记,更便于考生加强理解、加深记忆。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精讲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包含下列内容:*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二篇民商法律制度、第三篇刑事检察法律制度。每篇内容都根据官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编写,重要且难理解知识点都有对应习题帮助考生理解。让考生夯实基础,并帮助考生进一步了解大纲的知识点。
目 录
目录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考点1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
考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3行政法的渊源和效力冲突
考点4行政法律关系
第二节行政主体
考点1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考点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
考点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考点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第三节行政行为
考点1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
考点2抽象行政行为
考点3具体行政行为
考点4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
考点5行政事实行为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二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
考点1行政许可的分类及特征
考点2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
考点1行政许可设定的事项
考点2税务行政许可的设定
考点3行政许可设定权划分
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
考点1行政许可实施主体
考点2行政许可实施程序
考点3税务行政许可
考点4行政许可实施的期限规定
考点5行政许可实施的费用制度
第四节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考点1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考点2行政许可撤销和注销制度
本章同步自测
第三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处罚概述
考点1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考点2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考点1行政处罚的种类
考点2行政处罚的设定
第三节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管辖及适用
考点1行政处罚实施主体
考点2行政处罚的管辖
考点3行政处罚的适用和追究时效
第四节行政处罚程序
考点1行政处罚决定程序
考点2行政处罚执行程序
考点3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
第五节税务行政处罚
考点1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
考点2税收违法行为及其处罚规定
考点3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
考点4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考点5税收违法案件审理程序
本章同步自测
第四章行政强制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强制概述
考点1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种类
考点2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考点3行政强制的设定
第二节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
考点1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一般规定
考点2查封、扣押
考点3冻结
第三节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考点1行政强制执行实施的一般规定
考点2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考点3代履行
考点4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节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责任
考点1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责任
考点2金融机构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责任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五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
考点1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考点1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考点2行政复议中的抽象行政行为审查
第三节行政复议参加人
考点1行政复议申请人
考点2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考点3行政复议第三人
第四节行政复议机关及行政复议管辖
考点1行政复议机关的概念和范围
考点2行政复议管辖
第五节行政复议程序
考点1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
考点2行政复议的审理
考点3行政复议中止和终止
考点4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考点5行政复议决定及其执行
第六节税务行政复议
考点1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考点2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考点3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
考点4税务行政复议证据
考点5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考点6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六章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考点1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考点2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
第二节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考点1行政诉讼受理案件的范围
考点2行政诉讼不受理的案件范围
第三节行政诉讼管辖
考点1级别管辖
考点2地域管辖
考点3裁定管辖
第四节行政诉讼参加人
考点1行政诉讼原告
考点2行政诉讼被告
考点3行政诉讼第三人
考点4行政诉讼代表人和代理人
第五节行政诉讼证据
考点1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考点2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和质证
考点3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认定
考点4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第六节行政诉讼程序
考点1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考点2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
考点3行政诉讼一审简易程序
考点4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
考点5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考点6行政赔偿诉讼
第七节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考点1行政诉讼的执行
考点2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二篇民商法律制度
第七章民法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考点1民法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2民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3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考点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考点5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考点6民事法律事实
第二节主体制度
考点1自然人
考点2法人
第三节权利制度
考点1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分类
考点2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消灭
考点3民事权利的保护
第四节行为制度
考点1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考点2法律行为的分类
考点3法律行为的形式
考点4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
考点5法律行为的效力样态
考点6法律行为的附款
考点7法律行为的代理
第五节时效制度
考点1诉讼时效
考点2期间、期日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八章物权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物权法基本理论
考点1物权的客体——物
考点2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4物权的分类
考点5物权的效力
考点6物权的变动
第二节所有权制度
考点1所有权概述
考点2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考点3共有
考点4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考点5相邻权
第三节用益物权制度
考点1用益物权的概述
考点2用益物权的类型及其变动
第四节担保物权制度
考点1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2担保物权的分类
考点3抵押权
考点4质权
考点5留置权
第五节占有制度
考点1占有的分类
考点2占有的取得、变更与消灭
考点3占有的效力
本章同步自测
第九章债权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债法基本理论
考点1债的构成要素
考点2债的发生原因
考点3债的分类
考点4债的效力
考点5债的保全
考点6债的担保——保证
考点7债的担保——定金
考点8债的移转
考点9债的消灭
第二节合同法律制度
考点1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考点2合同的分类
考点3合同的订立
考点4合同的效力
考点5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考点6缔约过失责任
考点7违约责任
考点8买卖合同
考点9赠与合同
考点10借款合同
考点11租赁合同
考点12融资租赁合同
考点13承揽合同
考点14建设工程合同
考点15运输合同
考点16保管合同
考点17仓储合同
考点18委托合同
考点19行纪合同
考点20居间合同
第三节侵权法律制度
考点1侵权行为
考点2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考点3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考点4侵权责任的免责和减责事由
考点5法律特别规定的侵权责任类型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考点1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
考点2亲属制度
考点3婚姻制度
考点4家庭关系
第二节继承法律制度
考点1继承法基础
考点2法定继承
考点3遗嘱继承
考点4遗产的处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一章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基本理论
考点1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考点2个人独资企业与其他民事主体的区别
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的基本规则
考点1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考点2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考点3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二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合伙企业法基本理论
考点1合伙企业特征
考点2合伙企业的一般法律规则
第二节合伙企业的类型
考点1普通合伙企业
考点2有限合伙企业
第三节合伙企业解散、清算
考点1合伙企业解散
考点2合伙企业清算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公司基础
考点1公司类型
考点2公司能力
考点3公司章程
考点4公司资本
考点5公司独立法人地位
第二节公司设立
考点1公司设立方式
考点2公司设立条件
考点3公司设立登记
考点4公司设立责任
第三节公司股东
考点1股东出资
考点2重要的股东权利
考点3股东资格
考点4股东诉讼
第四节公司运行
考点1股东会(股东大会)
考点2董事会(执行董事及经理)
考点3监事会(监事)
考点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考点5国有独资公司
考点6股权转让
考点7股份转让
考点8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考点9公司财务会计
考点10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和减资
考点11公司解散和清算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四章破产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破产法基础
考点1破产原因
考点2破产案件的管辖
考点3管理人
第二节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
考点1破产案件的申请
考点2破产申请的受理
考点3破产申请受理的法律后果
第三节债权申报
考点1破产债权的申报
考点2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
第四节债务人财产
考点1债务人财产的范围与认定
考点2涉及债务人财产行为的撤销与无效
考点3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第五节追回权、取回权、抵销权
考点1追回权
考点2取回权
考点3抵销权
第六节重整与和解
考点1重整
考点2和解
第七节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
考点1破产宣告
考点2破产清算
考点3破产终结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五章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电子商务主体法律制度
考点1电子商务经营者
考点2电子商务主体的认定
第二节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制度
考点1电子合同法律制度
考点2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法律制度
考点3电子支付法律制度
第三节电子商务税收法律
考点1对电子商务征税的一般税收原则
考点2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六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社会保险法基本理论
考点1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2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第二节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
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考点1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
考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3行政法的渊源和效力冲突
考点4行政法律关系
第二节行政主体
考点1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考点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
考点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考点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第三节行政行为
考点1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
考点2抽象行政行为
考点3具体行政行为
考点4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
考点5行政事实行为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二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许可概述
考点1行政许可的分类及特征
考点2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许可的设定
考点1行政许可设定的事项
考点2税务行政许可的设定
考点3行政许可设定权划分
第三节行政许可的实施
考点1行政许可实施主体
考点2行政许可实施程序
考点3税务行政许可
考点4行政许可实施的期限规定
考点5行政许可实施的费用制度
第四节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考点1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考点2行政许可撤销和注销制度
本章同步自测
第三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处罚概述
考点1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考点2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考点1行政处罚的种类
考点2行政处罚的设定
第三节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管辖及适用
考点1行政处罚实施主体
考点2行政处罚的管辖
考点3行政处罚的适用和追究时效
第四节行政处罚程序
考点1行政处罚决定程序
考点2行政处罚执行程序
考点3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程序
第五节税务行政处罚
考点1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
考点2税收违法行为及其处罚规定
考点3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
考点4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
考点5税收违法案件审理程序
本章同步自测
第四章行政强制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强制概述
考点1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种类
考点2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
考点3行政强制的设定
第二节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
考点1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一般规定
考点2查封、扣押
考点3冻结
第三节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
考点1行政强制执行实施的一般规定
考点2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考点3代履行
考点4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节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责任
考点1行政机关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责任
考点2金融机构违反《行政强制法》的法律责任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五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复议概述
考点1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考点1行政复议受案范围
考点2行政复议中的抽象行政行为审查
第三节行政复议参加人
考点1行政复议申请人
考点2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考点3行政复议第三人
第四节行政复议机关及行政复议管辖
考点1行政复议机关的概念和范围
考点2行政复议管辖
第五节行政复议程序
考点1行政复议申请与受理
考点2行政复议的审理
考点3行政复议中止和终止
考点4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考点5行政复议决定及其执行
第六节税务行政复议
考点1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考点2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考点3税务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
考点4税务行政复议证据
考点5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考点6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六章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行政诉讼概述
考点1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考点2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
第二节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考点1行政诉讼受理案件的范围
考点2行政诉讼不受理的案件范围
第三节行政诉讼管辖
考点1级别管辖
考点2地域管辖
考点3裁定管辖
第四节行政诉讼参加人
考点1行政诉讼原告
考点2行政诉讼被告
考点3行政诉讼第三人
考点4行政诉讼代表人和代理人
第五节行政诉讼证据
考点1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考点2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和质证
考点3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认定
考点4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第六节行政诉讼程序
考点1行政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考点2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
考点3行政诉讼一审简易程序
考点4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
考点5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
考点6行政赔偿诉讼
第七节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考点1行政诉讼的执行
考点2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二篇民商法律制度
第七章民法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考点1民法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2民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3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考点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考点5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考点6民事法律事实
第二节主体制度
考点1自然人
考点2法人
第三节权利制度
考点1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分类
考点2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消灭
考点3民事权利的保护
第四节行为制度
考点1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考点2法律行为的分类
考点3法律行为的形式
考点4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
考点5法律行为的效力样态
考点6法律行为的附款
考点7法律行为的代理
第五节时效制度
考点1诉讼时效
考点2期间、期日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八章物权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物权法基本理论
考点1物权的客体——物
考点2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3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4物权的分类
考点5物权的效力
考点6物权的变动
第二节所有权制度
考点1所有权概述
考点2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考点3共有
考点4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考点5相邻权
第三节用益物权制度
考点1用益物权的概述
考点2用益物权的类型及其变动
第四节担保物权制度
考点1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考点2担保物权的分类
考点3抵押权
考点4质权
考点5留置权
第五节占有制度
考点1占有的分类
考点2占有的取得、变更与消灭
考点3占有的效力
本章同步自测
第九章债权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债法基本理论
考点1债的构成要素
考点2债的发生原因
考点3债的分类
考点4债的效力
考点5债的保全
考点6债的担保——保证
考点7债的担保——定金
考点8债的移转
考点9债的消灭
第二节合同法律制度
考点1合同与合同法概述
考点2合同的分类
考点3合同的订立
考点4合同的效力
考点5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考点6缔约过失责任
考点7违约责任
考点8买卖合同
考点9赠与合同
考点10借款合同
考点11租赁合同
考点12融资租赁合同
考点13承揽合同
考点14建设工程合同
考点15运输合同
考点16保管合同
考点17仓储合同
考点18委托合同
考点19行纪合同
考点20居间合同
第三节侵权法律制度
考点1侵权行为
考点2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考点3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考点4侵权责任的免责和减责事由
考点5法律特别规定的侵权责任类型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章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婚姻家庭法律制度
考点1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
考点2亲属制度
考点3婚姻制度
考点4家庭关系
第二节继承法律制度
考点1继承法基础
考点2法定继承
考点3遗嘱继承
考点4遗产的处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一章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基本理论
考点1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考点2个人独资企业与其他民事主体的区别
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的基本规则
考点1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考点2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考点3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二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合伙企业法基本理论
考点1合伙企业特征
考点2合伙企业的一般法律规则
第二节合伙企业的类型
考点1普通合伙企业
考点2有限合伙企业
第三节合伙企业解散、清算
考点1合伙企业解散
考点2合伙企业清算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公司基础
考点1公司类型
考点2公司能力
考点3公司章程
考点4公司资本
考点5公司独立法人地位
第二节公司设立
考点1公司设立方式
考点2公司设立条件
考点3公司设立登记
考点4公司设立责任
第三节公司股东
考点1股东出资
考点2重要的股东权利
考点3股东资格
考点4股东诉讼
第四节公司运行
考点1股东会(股东大会)
考点2董事会(执行董事及经理)
考点3监事会(监事)
考点4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考点5国有独资公司
考点6股权转让
考点7股份转让
考点8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考点9公司财务会计
考点10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和减资
考点11公司解散和清算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四章破产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破产法基础
考点1破产原因
考点2破产案件的管辖
考点3管理人
第二节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
考点1破产案件的申请
考点2破产申请的受理
考点3破产申请受理的法律后果
第三节债权申报
考点1破产债权的申报
考点2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
第四节债务人财产
考点1债务人财产的范围与认定
考点2涉及债务人财产行为的撤销与无效
考点3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第五节追回权、取回权、抵销权
考点1追回权
考点2取回权
考点3抵销权
第六节重整与和解
考点1重整
考点2和解
第七节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
考点1破产宣告
考点2破产清算
考点3破产终结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五章电子商务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电子商务主体法律制度
考点1电子商务经营者
考点2电子商务主体的认定
第二节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制度
考点1电子合同法律制度
考点2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法律制度
考点3电子支付法律制度
第三节电子商务税收法律
考点1对电子商务征税的一般税收原则
考点2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
本章同步自测
第十六章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社会保险法基本理论
考点1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考点2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第二节基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免费在线读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
本章是行政法的基础理论部分,是学习行政法律制度部分的基础,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且综合性强。学习本章,考生应重点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等知识点。考试时本章常考内容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等,分值在6分左右,主要涉及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在近4年的考试中,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如表1-1所示。
表1-1近4年考试中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
考点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一、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1.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行政法的渊源和效力冲突(★★★)4.行政法律关系(★)二、行政主体1.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三、行政行为1.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2.抽象行政行为(★)3.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5.行政事实行为(★)
第一节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考点1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1.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控制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在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其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行政权是行政法的核心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法就是“行政权力法”。
行政法的具体含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
(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实施的法。
(3)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2.行政法的特征
行政法的特征如表1-2所示。
表1-2行政法的特征
体现形式具体内容在形式上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数量多、具有多种法律渊源在内容上内容广泛,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易于变动,以行政法规、规章形式表现的具体规范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考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包括三大基本原则,分别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以及行政应急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行政权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
(2)行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2.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
(3)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符合公正法则。
(4)行政行为应保持适度,符合比例原则要求。
(5)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符合人类理性和公平正义观念。
3.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或危害。
(2)非法定机关不得行使应急权力,否则无效,除非事后经有权机关作出特别决定予以追认。
(3)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接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尤其是权力机关的监督。
(4)应急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延伸,实际上是一种实质合法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是一般情形下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应急原则并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应急权力同样是行政法治原则所不容许的。
(2016年·多选)根据《行政法》理论,下列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作出行政处罚的要求,属于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合理要求的有()。
A.处罚应保持适度适中,符合比例法则,符合情理且具有可行性
B.处罚应全面考虑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后果等相关因素
C.处罚应有法定依据,不逾越法定权限,遵守法定程序
D.处罚应平等地适用法律,相同情况相同处罚
E.处罚应当符合法律设定该处罚的目的
【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合理性原则。C项,行政处罚应有法定依据是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的要求。
考点3行政法的渊源和效力冲突1.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来源,具体内容如表1-3所示。
表1-3行政法的渊源
渊源制定机关法律效力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法律行政
法规依职权依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行政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部门规章
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适用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同级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在本地区管辖范围内适用地方性法规盛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2.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及解决方式
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及解决方式如表1-4所示。
表1-4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及解决方式
冲突类型解决方式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适用冲突法律之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由国务院裁决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适用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适用冲突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适用冲突由国务院裁决
(2017年·多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只能由法律制定的税收基本制度包括()。
A.税种的设立B.税率的确定
C.税收征收管理D.税目调整
E.税款用途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的渊源。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考点4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通常是指由行政法调整的,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时与相对方形成的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法定的,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通常不能相互约定权利义务,不能自由选择权利和义务,必须依据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力与义务往往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通过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以及司法程序解决。
2.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及内容。
(1)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2)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物质利益如水、土地、大气、房屋等;精神利益如人格、文艺创作成果等。
(3)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行政职权主要有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司法权等。
行政主体的义务即它的职责,主要包括正确适用法律、依法行使职权、遵守法定程序等。
第二节行政主体考点1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1.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其中,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
2.行政主体的特征
行政主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主体是社会组织。
(2)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4)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考点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1.行政职权的特征行政职权作为行政权的法律表现形式,除了具有权利的一般属性,如强制性、命令性、执行性以外,还具有以下特征,具体如表1-5所示。
表1-5行政职权的特征
特征内容公益性行政职权的设定与行使是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如治安管理权、食品药品监督检查权等优益性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享有的优先权和受益权,合称行政优益权支配性行政职权一经行使,在没有被国家有权机关撤销之前,即使违法或不当,也被推定为有效,相对人必须遵守执行不可自由处分性不可自由处分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得随意转移;二是不得随意放弃或抛弃2.行政职权的内容
行政职权包含的内容包括立法权、解释权、决定权、许可权、命令权、执行权、监督检查权、强制权、处罚权以及裁决权。
考点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1.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1)中央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具体内容如表1-6所示。
表1-6中央行政机关
部门职能是否为行政主体国务院具有行政管理权,管理全国性行政事务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具有全国范围内的管理权限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在主管事项范围内,对外发布命令、指示是国务院部委、总局管理的
国家局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依法行使对某项专门事务的管理权和争议的裁决权是国务院办事机构内部机构否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重要部分一般不是,但法律、法规授权时是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重要部分是(2)地方行政机关。
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
本章是行政法的基础理论部分,是学习行政法律制度部分的基础,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且综合性强。学习本章,考生应重点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等知识点。考试时本章常考内容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等,分值在6分左右,主要涉及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在近4年的考试中,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如表1-1所示。
表1-1近4年考试中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
考点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一、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1.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3.行政法的渊源和效力冲突(★★★)4.行政法律关系(★)二、行政主体1.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三、行政行为1.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2.抽象行政行为(★)3.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5.行政事实行为(★)
第一节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考点1行政法的概念及特征1.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控制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在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及对其监督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行政权是行政法的核心范畴,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法就是“行政权力法”。
行政法的具体含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法是设定行政权力的法。
(2)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实施的法。
(3)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4)行政法是对行政权力产生的后果进行补救的法。
2.行政法的特征
行政法的特征如表1-2所示。
表1-2行政法的特征
体现形式具体内容在形式上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数量多、具有多种法律渊源在内容上内容广泛,涉及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易于变动,以行政法规、规章形式表现的具体规范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包含实体与程序两种规范考点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包括三大基本原则,分别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以及行政应急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行政权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
(2)行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
2.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
(3)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符合公正法则。
(4)行政行为应保持适度,符合比例原则要求。
(5)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符合人类理性和公平正义观念。
3.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应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1)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或危害。
(2)非法定机关不得行使应急权力,否则无效,除非事后经有权机关作出特别决定予以追认。
(3)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接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尤其是权力机关的监督。
(4)应急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延伸,实际上是一种实质合法性原则。行政应急性原则是一般情形下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应急原则并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应急权力同样是行政法治原则所不容许的。
(2016年·多选)根据《行政法》理论,下列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作出行政处罚的要求,属于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合理要求的有()。
A.处罚应保持适度适中,符合比例法则,符合情理且具有可行性
B.处罚应全面考虑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后果等相关因素
C.处罚应有法定依据,不逾越法定权限,遵守法定程序
D.处罚应平等地适用法律,相同情况相同处罚
E.处罚应当符合法律设定该处罚的目的
【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合理性原则。C项,行政处罚应有法定依据是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的要求。
考点3行政法的渊源和效力冲突1.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和来源,具体内容如表1-3所示。
表1-3行政法的渊源
渊源制定机关法律效力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法律行政
法规依职权依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行政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部门规章
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适用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同级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在本地区管辖范围内适用地方性法规盛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2.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及解决方式
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及解决方式如表1-4所示。
表1-4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及解决方式
冲突类型解决方式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适用冲突法律之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由国务院裁决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适用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适用冲突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适用冲突由国务院裁决
(2017年·多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只能由法律制定的税收基本制度包括()。
A.税种的设立B.税率的确定
C.税收征收管理D.税目调整
E.税款用途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行政法的渊源。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考点4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通常是指由行政法调整的,在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时与相对方形成的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法定的,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通常不能相互约定权利义务,不能自由选择权利和义务,必须依据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力与义务往往是重合的。
(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通过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以及司法程序解决。
2.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及内容。
(1)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2)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物质利益如水、土地、大气、房屋等;精神利益如人格、文艺创作成果等。
(3)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
行政职权主要有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司法权等。
行政主体的义务即它的职责,主要包括正确适用法律、依法行使职权、遵守法定程序等。
第二节行政主体考点1行政主体的概念及特征1.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其中,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
2.行政主体的特征
行政主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主体是社会组织。
(2)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4)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考点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1.行政职权的特征行政职权作为行政权的法律表现形式,除了具有权利的一般属性,如强制性、命令性、执行性以外,还具有以下特征,具体如表1-5所示。
表1-5行政职权的特征
特征内容公益性行政职权的设定与行使是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如治安管理权、食品药品监督检查权等优益性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时依法享有的优先权和受益权,合称行政优益权支配性行政职权一经行使,在没有被国家有权机关撤销之前,即使违法或不当,也被推定为有效,相对人必须遵守执行不可自由处分性不可自由处分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得随意转移;二是不得随意放弃或抛弃2.行政职权的内容
行政职权包含的内容包括立法权、解释权、决定权、许可权、命令权、执行权、监督检查权、强制权、处罚权以及裁决权。
考点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1.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1)中央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具体内容如表1-6所示。
表1-6中央行政机关
部门职能是否为行政主体国务院具有行政管理权,管理全国性行政事务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依法对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具有全国范围内的管理权限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在主管事项范围内,对外发布命令、指示是国务院部委、总局管理的
国家局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依法行使对某项专门事务的管理权和争议的裁决权是国务院办事机构内部机构否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重要部分一般不是,但法律、法规授权时是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重要部分是(2)地方行政机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