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60927丛书名: 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精讲税法(Ⅰ)》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传统财税工作者的岗位不断承受着各方面变革的冲击。同时,税务师专注于对税法的研究,熟悉财税政策,了解各类企业的涉税业务活动、财会处理方法以及税务机关严格精细的征管要求,在涉税服务领域比注册会计师更专业。由此可见,无论是目前的经济环境还是职业环境都对财税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财税工作者只有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向高端实战财税人员发展才能逆流而上。本套辅导用书分为两个系列:考点精讲系列与考点精炼1000题系列,主要特点如下:
1.考点精讲系列。该系列图书在对考试大纲和财税法律法规、会计准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近几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和考试重难点,以考点的形式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提炼和讲解,帮助考生轻松获取考试要点。书中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双色标记,便于考生加强理解、加深记忆。在考点讲解的过程中配有中公点拨、典型真题和典型例题,帮助考生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熟悉考试题型和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学习完每章内容后,可通过本章同步自测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温故而知新。
2.考点精练1000题系列。本系列图书在对历年真题进行探索与剖析的基础上,精选大量贴合考试要求的题目,并配有详细的答案和解析,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让考生通过大量习题的演练,把握考试方向。本书具体分为章节练习和跨章节练习两部分。*部分练习部分,针对各章节考点分别设置题目,着眼于基础练习,帮助考生夯实理论基础,加深对相关考点的理解与掌握。第二部分跨章节练习,将全书中重难点内容与极易综合考查的知识点相结合,组合命制跨章节习题,帮助考生提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解题技巧。
1.考点精讲系列。该系列图书在对考试大纲和财税法律法规、会计准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近几年真题的命题规律和考试重难点,以考点的形式对考试内容进行了提炼和讲解,帮助考生轻松获取考试要点。书中对重难点内容进行了双色标记,便于考生加强理解、加深记忆。在考点讲解的过程中配有中公点拨、典型真题和典型例题,帮助考生深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熟悉考试题型和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学习完每章内容后,可通过本章同步自测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练习中温故而知新。
2.考点精练1000题系列。本系列图书在对历年真题进行探索与剖析的基础上,精选大量贴合考试要求的题目,并配有详细的答案和解析,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让考生通过大量习题的演练,把握考试方向。本书具体分为章节练习和跨章节练习两部分。*部分练习部分,针对各章节考点分别设置题目,着眼于基础练习,帮助考生夯实理论基础,加深对相关考点的理解与掌握。第二部分跨章节练习,将全书中重难点内容与极易综合考查的知识点相结合,组合命制跨章节习题,帮助考生提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解题技巧。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全国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精讲税法(Ⅰ)》是中公教育会计研究院对2019年税务师考试大纲、近几年税务师考试真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推敲,编写了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全书共9章内容:
*章 税法基本原理
第二章 增值税
第三章 消费税
第四章 附加税与烟叶税
第五章 资源税
第六章 车辆购置税
第七章 土地增值税
第八章 关税
第九章 环境保护税
*章 税法基本原理
第二章 增值税
第三章 消费税
第四章 附加税与烟叶税
第五章 资源税
第六章 车辆购置税
第七章 土地增值税
第八章 关税
第九章 环境保护税
目 录
目录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税法概述
考点1税法的概念和特点
考点2税法原则
考点3税法的效力
考点4税法的解释
考点5税法的作用
考点6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第二节税收法律关系
考点1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2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考点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
第三节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考点1税收实体法要素的主要规定
考点2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第四节税法的运行、建立与发展
考点1税收立法的有关规定
考点2税收执法的有关规定
考点3税收司法的有关规定
考点4中国历史上的税法
考点5新中国税法的建立与发展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二章增值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增值税概述
考点1增值税的概念
考点2增值税的类型
考点3增值税的性质、计税原理及计税方法
考点4我国增值税的特点和优点
第二节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考点1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基本规定
考点2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
考点3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
考点4一般纳税人的管理
第三节征税范围
考点1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考点2对视同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
考点3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征税规定
考点4征税范围的特别规定
考点5不征增值税的项目
第四节税率与征收率
考点1增值税税率的基本规定
考点2确定增值税税率的基本原则及增值税税率的类型
考点3我国增值税的税率
考点4增值税的征收率
第五节增值税的减税、免税
考点1法定免税项目
考点2粮食和食用植物油、饲料
考点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增值税优惠政策
考点4“营改增”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
第六节增值税计税方法
考点1一般计税方法
考点2简易计税方法
考点3扣缴计税方法
第七节一般计税方法
考点1销项税额
考点2进项税额
考点3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八节简易计税方法
考点1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2“营改增”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相关政策
第九节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征收范围和适用税率
考点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十节特定企业(或交易行为)的增值税政策
考点1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税规定
考点2电力产品征收增值税的具体规定
考点3核电行业增值税规定
考点4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管理规定
考点5黄金交易、铂金交易、货物期货与钻石交易增值税
考点6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不适用)
考点7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
考点8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
考点9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
考点10总分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缴纳暂行办法
考点11资管产品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第十一节出口货物或者劳务、服务的增值税政策
考点1适用增值税出口退(免)税的基本政策
考点2增值税出口退(免)税办法
考点3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考点4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
考点5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的计算
考点6增值税免退税的计算
考点7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服务或无形资产
考点8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
考点9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
考点1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
第十二节征收管理
考点1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考点2增值税纳税义务期限
考点3增值税纳税地点
考点4增值税征收管理机关
第十三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考点1增值税专用发票
考点2专用发票的构成与领购范围
考点3专用发票的开具
考点4使用专用发票的若干具体问题
考点5增值税普通发票及电子普通发票
考点6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本章同步自测
第三章消费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消费税概述
考点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消费税的纳税人、税目及税率
考点1消费税的纳税人
考点2消费税税目
考点3消费税税率
第三节消费税计税依据
考点1从量定额的计税依据
考点2实行从价定率的计税依据
考点3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第四节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
考点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消费税征税环节的特殊规定
考点1金银首饰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
考点2卷烟批发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
考点3超豪华小汽车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
第六节进口和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和管理
考点1进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和管理
考点2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和管理
第七节消费税申报与缴纳
考点1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考点2消费税纳税地点
考点3消费税纳税环节
考点4消费税纳税期限
考点5消费税报缴税款的方法和税款抵扣所需提供的材料
本章同步自测
第四章附加税与烟叶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城市维护建设税
考点1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2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考点3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
考点4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5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6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
第二节教育费附加
考点1教育费附加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计征比率和计算
考点2教育费附加的税收优惠
第三节烟叶税
考点1烟叶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与计税依据
考点2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五章资源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资源税纳税人、税目及税率
考点1资源税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考点2资源税税目
考点3资源税税率
第二节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
考点1资源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考点2从价定率征收的计税依据
考点3从价定率征收资源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考点4从量定额征收的计税依据
考点5从量定额征收资源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第三节资源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资源税税收优惠
考点2资源税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六章车辆购置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车辆购置税概述
考点车辆购置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
考点1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
考点2车辆购置税的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
第三节车辆购置税的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车辆购置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
考点2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2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七章土地增值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土地增值税概述
考点土地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及立法原则
第二节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
考点1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考点2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考点3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第三节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收入额的确定
考点2扣除项目及金额
考点3存量房地产转让项目的扣除
考点4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2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八章关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关税概述
考点1关税的概念及特点
考点2关税的分类
第二节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及税率
考点1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考点2关税税率
第三节关税完税价格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2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3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4进口货物相关费用的核定
考点5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6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关税的税收优惠及征收管理
考点1法定减免税
考点2特定减免税
考点3临时减免税和个人邮寄物品的减免税
考点4关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九章环境保护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环境保护税概述
考点环境保护税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及税率
考点1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
考点2环境保护税的征税对象
考点3环境保护税的税目和税率
第三节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
考点1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
考点2计税依据确定方法和顺序
考点3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环境保护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环境保护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2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税法概述
考点1税法的概念和特点
考点2税法原则
考点3税法的效力
考点4税法的解释
考点5税法的作用
考点6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第二节税收法律关系
考点1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2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考点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
第三节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考点1税收实体法要素的主要规定
考点2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制度
第四节税法的运行、建立与发展
考点1税收立法的有关规定
考点2税收执法的有关规定
考点3税收司法的有关规定
考点4中国历史上的税法
考点5新中国税法的建立与发展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二章增值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增值税概述
考点1增值税的概念
考点2增值税的类型
考点3增值税的性质、计税原理及计税方法
考点4我国增值税的特点和优点
第二节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考点1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基本规定
考点2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
考点3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
考点4一般纳税人的管理
第三节征税范围
考点1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考点2对视同销售行为的征税规定
考点3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征税规定
考点4征税范围的特别规定
考点5不征增值税的项目
第四节税率与征收率
考点1增值税税率的基本规定
考点2确定增值税税率的基本原则及增值税税率的类型
考点3我国增值税的税率
考点4增值税的征收率
第五节增值税的减税、免税
考点1法定免税项目
考点2粮食和食用植物油、饲料
考点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增值税优惠政策
考点4“营改增”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
第六节增值税计税方法
考点1一般计税方法
考点2简易计税方法
考点3扣缴计税方法
第七节一般计税方法
考点1销项税额
考点2进项税额
考点3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八节简易计税方法
考点1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2“营改增”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相关政策
第九节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进口货物的纳税人、征收范围和适用税率
考点2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十节特定企业(或交易行为)的增值税政策
考点1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税规定
考点2电力产品征收增值税的具体规定
考点3核电行业增值税规定
考点4油气田企业增值税管理规定
考点5黄金交易、铂金交易、货物期货与钻石交易增值税
考点6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房地产开发企业不适用)
考点7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
考点8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
考点9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
考点10总分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缴纳暂行办法
考点11资管产品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第十一节出口货物或者劳务、服务的增值税政策
考点1适用增值税出口退(免)税的基本政策
考点2增值税出口退(免)税办法
考点3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考点4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
考点5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免抵退税的计算
考点6增值税免退税的计算
考点7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服务或无形资产
考点8适用增值税征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
考点9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
考点10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
第十二节征收管理
考点1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考点2增值税纳税义务期限
考点3增值税纳税地点
考点4增值税征收管理机关
第十三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考点1增值税专用发票
考点2专用发票的构成与领购范围
考点3专用发票的开具
考点4使用专用发票的若干具体问题
考点5增值税普通发票及电子普通发票
考点6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本章同步自测
第三章消费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消费税概述
考点消费税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消费税的纳税人、税目及税率
考点1消费税的纳税人
考点2消费税税目
考点3消费税税率
第三节消费税计税依据
考点1从量定额的计税依据
考点2实行从价定率的计税依据
考点3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第四节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
考点2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消费税征税环节的特殊规定
考点1金银首饰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
考点2卷烟批发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
考点3超豪华小汽车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
第六节进口和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和管理
考点1进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和管理
考点2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和管理
第七节消费税申报与缴纳
考点1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考点2消费税纳税地点
考点3消费税纳税环节
考点4消费税纳税期限
考点5消费税报缴税款的方法和税款抵扣所需提供的材料
本章同步自测
第四章附加税与烟叶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城市维护建设税
考点1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2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考点3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
考点4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5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6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管理
第二节教育费附加
考点1教育费附加的征税范围、计税依据、计征比率和计算
考点2教育费附加的税收优惠
第三节烟叶税
考点1烟叶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与计税依据
考点2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五章资源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资源税纳税人、税目及税率
考点1资源税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
考点2资源税税目
考点3资源税税率
第二节资源税的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
考点1资源税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考点2从价定率征收的计税依据
考点3从价定率征收资源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考点4从量定额征收的计税依据
考点5从量定额征收资源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第三节资源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资源税税收优惠
考点2资源税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六章车辆购置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车辆购置税概述
考点车辆购置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
考点1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
考点2车辆购置税的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
第三节车辆购置税的税率、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车辆购置税的税率和计税依据
考点2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车辆购置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2车辆购置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七章土地增值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土地增值税概述
考点土地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及立法原则
第二节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
考点1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考点2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考点3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第三节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收入额的确定
考点2扣除项目及金额
考点3存量房地产转让项目的扣除
考点4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2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八章关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关税概述
考点1关税的概念及特点
考点2关税的分类
第二节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及税率
考点1关税的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考点2关税税率
第三节关税完税价格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点1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2加工贸易内销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3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4进口货物相关费用的核定
考点5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考点6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关税的税收优惠及征收管理
考点1法定减免税
考点2特定减免税
考点3临时减免税和个人邮寄物品的减免税
考点4关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第九章环境保护税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考点精讲
第一节环境保护税概述
考点环境保护税的概念及特点
第二节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目及税率
考点1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
考点2环境保护税的征税对象
考点3环境保护税的税目和税率
第三节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
考点1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
考点2计税依据确定方法和顺序
考点3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环境保护税的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考点1环境保护税的税收优惠
考点2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
本章同步自测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免费在线读
税法(Ⅰ)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本章是税法(Ⅰ)学习的基础,并直接影响考生对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等相关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本章在考试中涉及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在近4年的考试中,本章涉及的考点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近4年考试中本章涉及的考点
考点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一、税法概述1税法的概念和特点(★)2税法原则(★★)√√3税法的效力(★★)√√4税法的解释(★★★)5税法的作用(★)6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2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三、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1税收实体法要素的主要规定(★★★)√√√√2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制度(★★★)四、税法的运行、建立与发展1税收立法的有关规定(★★)√2税收执法的有关规定(★★)√√3税收司法的有关规定(★)4中国历史上的税法(★)5新中国税法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税法概述考点1税法的概念和特点1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对税法概念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权的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同时,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之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往往拥有一定的税法立法权,因此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此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还可以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某些税法,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的构成者。
(2)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从经济角度讲,税收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包括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两个方面。这种经济利益关系是借助法的形式规定国家与纳税人可以怎样行为、应当怎样行为和不得怎样行为,即通过设定税收权利义务来实现的。如果说实现税收分配是目标,从法律上设定税收权利义务则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税法调整的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而不是税收分配关系。
(3)税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形式的总和。从立法层次上划分,则包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立法制定的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或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税收法规,由有规章制定权的单位制定的税务部门规章。从狭义上讲,税法指的是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单选)在税收分配活动中,税法的调整对象是()。
A税收分配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
C税收权利义务关系D税收征纳关系
【答案】C。解析:根据税法的概念,可知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故本题选C。
2税法的特点
税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税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不是由习惯作法或司法判例而认可的。
(2)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属于授权性法规。税法直接规定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具有强制性。
(3)从内容来看,税法属于综合法,而不属于单一法。税法是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其内容涉及课税的基本原则、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税收管理规则、法律责任、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规范等。
(单选)税法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
A义务性法规B授权性法规
C习惯法D制定法
【答案】D。
考点2税法原则
税法原则可以分为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两个层次。
1税法基本原则
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税法基本原则可以概括成税收法律主义、税收公平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与实质课税原则。
1)税收法律主义
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税收法律主义主要包括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和依法稽征三个具体原则,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税收法律主义的具体原则
原则具体内容课税要素法定(1)课税要素必须由法律直接规定
(2)课税要素的基本内容应由法律直接规定,实施细则等仅是补充,以行政立法形式通过的税收法规、规章,如果没有税收法律作为依据或者违反了税收法律的规定都是无效的
(3)税收委托立法只能限于具体和个别的情况,不能做一般的、没有限制的委托,否则即构成对课税要素法定原则的否定课税要素明确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地明确而不出现歧义、矛盾,在基本内容上不出现漏洞。该原则更多的是从立法技术的角度保证税收分配关系的确定性依法稽征(1)税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稽核征收,而无权变动法定课税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
(2)纳税人同税务机关一样都没有选择开征、停征、减税、免税、退补税收及延期纳税的权利,即使征纳双方达成一致也是违法的
【提示】依法稽征原则包括依法定课税要素稽征和依法定程序稽征两个方面2)税收公平主义
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
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公众信任原则)
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有责任向纳税人提供完整的税收信息资料,征纳双方应建立起密切的税收信息联系和沟通渠道。税务机关用行政处罚手段强制征税也是基于双方合作关系,目的是提醒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合作自觉纳税。
没有充足的依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纳税人有权利要求税务机关予以信任,纳税人也应信赖税务机关的决定是公正和准确的,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解释和事先裁定,可以作为纳税人缴税的根据,当这种解释或裁定存在错误时,纳税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纳税人因此而少缴的税款也不必缴纳滞纳金。
4)实质课税原则
如果实质条件满足了课税要件,就应按照实质条件的指向确认纳税义务,如果仅是形式上符合课税要件,而实质上不满足,则不能确定其负有纳税义务。反之,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符合课税要件,而实质上并不满足,则不能确定其负有纳税义务。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在于防止纳税人的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在于防止纳税人的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1(2015年·单选)税收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是()。
A防止税务机关滥用权力,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B有利于体现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C有利于税务机关执行新税法
D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答案】D。
2(2013年·单选)下列各项中,体现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原则的是()。
A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B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C没有充分证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
D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适用税率
【答案】C。解析:A项,体现的是税收法律主义原则;B项,体现的是税收公平主义原则;D项,体现的是实质课税原则。故本题选C。
2税法适用原则
税法适用原则是指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税法适用原则的内容具体如表1-3所示。
表1-3税法适用原则
原则具体内容法律优位原则
(行政立法不得抵触
法律原则)(1)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
(2)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后法优于先法原则)(1)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效力优于旧法
(2)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的适用,以新法生效实施为标志,新法生效实施以后用新法,新法实施以前包括新法公布以后尚未实施这段时间,仍沿用旧法,新法不发生效力
【提示】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在税法中普遍适用,但是当新税法与旧税法处于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时,以及某些程序性税法引用“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时,可以例外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即对于一项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前发生的纳税义务在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后进入税款征收程序的,原则上新税法具有约束力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在税收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即纳税人通过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而不管这项纳税义务实际上是否完全发生。否则,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对纳税人的申诉不予受理
【提示】适用这一原则,是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1(2015年·单选)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纳税人通过行政复议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否则不予受理。这一做法适用的原则是()。
A程序优于实体B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D法律不溯及既往
【答案】A。
2(2014年·单选)以下关于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的适用,以新法生效实施为标志
C新法公布后尚未实施这段时间,仍沿用旧法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在税法中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答案】D。
考点3税法的效力
税法的效力范围表现为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1税法的空间效力
税法的空间效力指税法在特定地域内发生的效力。我国税法的空间效力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本章是税法(Ⅰ)学习的基础,并直接影响考生对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等相关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本章在考试中涉及的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在近4年的考试中,本章涉及的考点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近4年考试中本章涉及的考点
考点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一、税法概述1税法的概念和特点(★)2税法原则(★★)√√3税法的效力(★★)√√4税法的解释(★★★)5税法的作用(★)6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二、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点(★)√√2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三、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1税收实体法要素的主要规定(★★★)√√√√2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制度(★★★)四、税法的运行、建立与发展1税收立法的有关规定(★★)√2税收执法的有关规定(★★)√√3税收司法的有关规定(★)4中国历史上的税法(★)5新中国税法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税法概述考点1税法的概念和特点1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对税法概念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权的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我国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同时,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之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往往拥有一定的税法立法权,因此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此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还可以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某些税法,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也是制定税法的主体的构成者。
(2)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从经济角度讲,税收分配关系是国家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包括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各级政府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两个方面。这种经济利益关系是借助法的形式规定国家与纳税人可以怎样行为、应当怎样行为和不得怎样行为,即通过设定税收权利义务来实现的。如果说实现税收分配是目标,从法律上设定税收权利义务则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税法调整的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而不是税收分配关系。
(3)税法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税法是各种税收法律规范形式的总和。从立法层次上划分,则包括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立法制定的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或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税收法规,由有规章制定权的单位制定的税务部门规章。从狭义上讲,税法指的是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如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单选)在税收分配活动中,税法的调整对象是()。
A税收分配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
C税收权利义务关系D税收征纳关系
【答案】C。解析:根据税法的概念,可知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权利义务关系。故本题选C。
2税法的特点
税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税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不是由习惯作法或司法判例而认可的。
(2)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属于授权性法规。税法直接规定人们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法规,具有强制性。
(3)从内容来看,税法属于综合法,而不属于单一法。税法是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其内容涉及课税的基本原则、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税收管理规则、法律责任、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规范等。
(单选)税法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
A义务性法规B授权性法规
C习惯法D制定法
【答案】D。
考点2税法原则
税法原则可以分为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两个层次。
1税法基本原则
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税法基本原则可以概括成税收法律主义、税收公平主义、税收合作信赖主义与实质课税原则。
1)税收法律主义
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皆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只以法律规定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任何主体不得征税或减免税收。税收法律主义主要包括课税要素法定、课税要素明确和依法稽征三个具体原则,具体如表1-2所示。
表1-2税收法律主义的具体原则
原则具体内容课税要素法定(1)课税要素必须由法律直接规定
(2)课税要素的基本内容应由法律直接规定,实施细则等仅是补充,以行政立法形式通过的税收法规、规章,如果没有税收法律作为依据或者违反了税收法律的规定都是无效的
(3)税收委托立法只能限于具体和个别的情况,不能做一般的、没有限制的委托,否则即构成对课税要素法定原则的否定课税要素明确有关课税要素的规定必须尽量地明确而不出现歧义、矛盾,在基本内容上不出现漏洞。该原则更多的是从立法技术的角度保证税收分配关系的确定性依法稽征(1)税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的规定稽核征收,而无权变动法定课税要素和法定征收程序
(2)纳税人同税务机关一样都没有选择开征、停征、减税、免税、退补税收及延期纳税的权利,即使征纳双方达成一致也是违法的
【提示】依法稽征原则包括依法定课税要素稽征和依法定程序稽征两个方面2)税收公平主义
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
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公众信任原则)
纳税人应按照税务机关的决定及时缴纳税款,税务机关有责任向纳税人提供完整的税收信息资料,征纳双方应建立起密切的税收信息联系和沟通渠道。税务机关用行政处罚手段强制征税也是基于双方合作关系,目的是提醒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合作自觉纳税。
没有充足的依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纳税人有权利要求税务机关予以信任,纳税人也应信赖税务机关的决定是公正和准确的,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解释和事先裁定,可以作为纳税人缴税的根据,当这种解释或裁定存在错误时,纳税人并不承担法律责任,纳税人因此而少缴的税款也不必缴纳滞纳金。
4)实质课税原则
如果实质条件满足了课税要件,就应按照实质条件的指向确认纳税义务,如果仅是形式上符合课税要件,而实质上不满足,则不能确定其负有纳税义务。反之,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符合课税要件,而实质上并不满足,则不能确定其负有纳税义务。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在于防止纳税人的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在于防止纳税人的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1(2015年·单选)税收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是()。
A防止税务机关滥用权力,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B有利于体现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C有利于税务机关执行新税法
D防止纳税人避税与偷税,增强税法适用的公正性
【答案】D。
2(2013年·单选)下列各项中,体现税收合作信赖主义原则的是()。
A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B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
C没有充分证据税务机关不能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有所怀疑
D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适用税率
【答案】C。解析:A项,体现的是税收法律主义原则;B项,体现的是税收公平主义原则;D项,体现的是实质课税原则。故本题选C。
2税法适用原则
税法适用原则是指税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税法适用原则的内容具体如表1-3所示。
表1-3税法适用原则
原则具体内容法律优位原则
(行政立法不得抵触
法律原则)(1)税收法律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
(2)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人们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后法优于先法原则)(1)新法、旧法对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新法效力优于旧法
(2)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的适用,以新法生效实施为标志,新法生效实施以后用新法,新法实施以前包括新法公布以后尚未实施这段时间,仍沿用旧法,新法不发生效力
【提示】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在税法中普遍适用,但是当新税法与旧税法处于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时,以及某些程序性税法引用“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时,可以例外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对同一事项两部法律分别订有一般和特别规定时,特别规定的效力高于一般规定的效力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实体法不具备溯及力,程序法在特定条件下具备一定溯及力。即对于一项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前发生的纳税义务在新税法公布实施之后进入税款征收程序的,原则上新税法具有约束力程序优于实体原则在税收诉讼发生时,程序法优于实体法。即纳税人通过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而不管这项纳税义务实际上是否完全发生。否则,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对纳税人的申诉不予受理
【提示】适用这一原则,是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1(2015年·单选)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纳税人通过行政复议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否则不予受理。这一做法适用的原则是()。
A程序优于实体B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D法律不溯及既往
【答案】A。
2(2014年·单选)以下关于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也称后法优于先法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的适用,以新法生效实施为标志
C新法公布后尚未实施这段时间,仍沿用旧法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在税法中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答案】D。
考点3税法的效力
税法的效力范围表现为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1税法的空间效力
税法的空间效力指税法在特定地域内发生的效力。我国税法的空间效力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