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26946丛书名: 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真题是熟悉和准备一门考试的*好材料,它可以告诉你这门考试是考什么,也可以从中检测出自身的薄弱之处。《中公版·2020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就是您*好的选择!本套试卷从考生应考角度全面分析题型特点、命题思路及解答过程,使考生能够了解考试过程,科学备考。本书每道真题均由中公师资讲解,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直击中公课堂。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
图书专享视频课 全真模拟试卷 专项资料及练习 精选申论范文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
图书专享视频课 全真模拟试卷 专项资料及练习 精选申论范文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中包含2009年至2019年青海省申论考试真题12套及2019年国家申论考试真题2套,共14套试卷。每套试卷均有详细的解题思路,手把手教考生读材料、提取要点。本书每道真题均有中公师资进行讲解,考生只需扫描旁边的二维码即可收看。
目 录
201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市州级)
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市州级)
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县乡级)
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5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级)
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市级)
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市州级)
2018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县乡级)
2017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5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3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2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1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0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省级)
2019年度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市级)
免费在线读
2009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按照材料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报考藏汉、蒙汉两种语言文职位的考生,《申论》第二问必须用民族语言文作答,否则不计分,按未达到职位条件要求处理,取消其考试资格和录用资格。
5.报考自治州及以下职位的考生可以选择使用自治州自治民族语言文答题。
二、给定资料
1.青海具有四大战略地位和优势,将在国家发展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聚焦世人的目光。
青海有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陆盆地三种地理形态,因此也造成三种自然气候带的交汇,这在中国是唯一的。随着2006年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未来更多铁路线的延伸,青海将成为西北的交通枢纽和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这是青海地理上的战略优势。
另外,青海生态上的战略优势也很突出。这里是三江发源地,黄河、长江、澜沧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几000年,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之誉,三江源关系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全球的生态安全。在青海,黄河是名副其实的“一江清流”,更有“天下黄河贵德清”之赞美。正是青海人民保护三江源的努力和工业发展上的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东部的建设和发展。
青海还具有资源上的战略地位,水能、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等分布都很集中,这里的高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另外,青海还具有稳定的战略地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以及蒙古族,五大世居民族占到青海总人口的46%,青海的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地就占到了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7%。两大宗教,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青海相融共存。自古以来,“西陲安宁”都是历代中央政府的期望。
“打造高原旅游名时正是基于对青海省情的深刻认识。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到青海旅游正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这条旅游热线上,西宁却往往只是人们去西藏的一个中转站。青海要努力打造以青海为目的地的旅游主体市常
2.青海的美不同于四川的“峻美”和云南的“秀美”,青海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壮美”。从海拔两000米到三000米直到四000米,呈阶梯状上升的青海,视野不断扩大,一种大气之美造就了大美的青海。青海的旅游特点可用“一圈三线”来概括。一圈指省会城市西宁周围200公里以内的范围,这里有贵德黄河、青海湖、塔尔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原子城等著名景点。三线分别指青南线、中线和北线。青南线即三江源所在地,一直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当中可领略到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中线,也就是西线,这里有著名的柴达木盆地、戈壁和沙漠,古时候的丝绸之路就穿越此地。北线呈现一派风景如画的风光,祁连山和山脚下的草原,几十万亩的油菜花地,绵延成一条高原风景线。那种绚烂之美与南方四、五月间油菜花朦朦胧胧的感觉相比更震人心魄。
3.青海省自提出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发展战略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层面,青海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从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6.11亿元人民币,增长33.2%,到2008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108.58万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2%,青海省旅游业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引领下,进入发展快车道,后发优势的劲力正在逐渐显现,青海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4.思路不仅决定出路,而且决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无疑,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省第二次旅游发展大会的适时召开,《关于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把建设旅游名省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我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求来抓的主导思想的引航,促使青海旅游业发展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朝着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跨越式发展迈进的喜人局面。
随着《青海湖旅游景区整体规划》《青海自驾车旅游总体规划》一些高水平旅游规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随着青海湖精品旅游景区按照“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要求的着力打造,随着青海玉树民用机场建设以及全省道路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快,随着青藏高原热气球之旅、环湖赛、青洽会等重大节庆活动的有序展开,随着全省星级饭店和A级以上旅游景区持续扩容,随着青海省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功能提升以及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旅游区域合作持续推进等等,简而言之,随着高原旅游名省建设步伐加快,全省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的速度将会日益提升。
5.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省份,文化底蕴深厚,青海的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但是目前发掘手段和展现特色的办法还不多,利用水准还不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我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基点,对症下药,提升我省旅游文化的品位。
不少到青海旅游的外地游客这样评价青海的演出市场:“到青海旅游,白天看景点,晚上干瞪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省旅游演出市场还处在蹒跚阶段。
虽然我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不到10%,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民族和民俗文化内涵,如何发挥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成为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文化部门将聘请国内的大腕名家,面向旅游市场,创作排演一台与青海文化资源相匹配、艺术水准一流的大型精品歌舞晚会《青海》(暂定名)。据悉,这部剧将以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音乐制作、舞美设计,展示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风貌、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力争打造成宣传青海的特色文化品牌,有望于近期搬上舞台。
“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将作为旅游演艺节目推向市场,更好地表现青海歌舞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
另外,文化部门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全新的运行模式,将已经改造完的青海剧场逐步建设成西宁地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定点旅游演艺场所。
6.旅游业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是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没有宣传促销的大举措,就没有市场的大突破,也就没有旅游业的大发展。我省缺少的就是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
今年,我省将以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为依托,精心策划选题,摄制出版一批制作精致、包装精美,宣传青海民族风情、高原风光的精品音像制品。重点推出以热贡艺术、河湟“花儿”会、民和纳顿、湟源排灯等为内容的民俗风光系列片;以青海湖、察尔汗盐湖、坎布拉、孟达天池、阿尼玛沁雪山等为内容的十大自然景观DVD光盘;以原子城、柳湾彩陶等为内容的十大人文景观DVD光盘。
文化部门还将与青海电视台、省内外旅游公司以及国内外音像制品经销商合作,做好DVD光盘的宣传营销工作,以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的力度。
7.特色旅游商品,既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又是旅游六要素中“购”的主要依托。可是,一些有特色的民族工艺饰品大多来自四川、甘肃等地。如何依托青海的资源优势,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开发打造出一批旅游商品呢?
据了解,我省将以新、奇、特、精为原则,根据我省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大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力度,推出特色地方文化符号。省旅游部门已与西宁新奇工艺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海景新唐卡艺术中心等四家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达成协议,研发生产一批有地域特色、价位适中、携带便利、包装精美的旅游纪念品;与上海金山画院合作,借助其人才、品牌优势,改进湟中农民画的包装工艺,促进湟中农民画向农民纪念品转化;在西宁市中心地段建设青海文化产业大厦,集中展示我省的文化产业成果和旅游纪念品、特色工艺品。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何发挥它的功能,使其成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据悉,我省文化部门将加强博物馆业务建设,提高博物馆陈展水平,在全省形成特色各异、功能互补的博物馆网络服务体系,使各级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青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明年年初,省博物馆将相继推出藏毯艺术展、造像艺术展、唐卡艺术展、环湖赛陈列展和青海历史文物展。省柳湾彩陶博物馆将充实展品,通过建设彩陶部落、遗址参观点等,开辟新的参观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省民俗博物馆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征集补充新的民俗展品,提升博物馆景区的旅游等级。
促进旅游与文化联动,打造文化精品,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和底蕴,是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重要内容。
目前,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已在省内外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今后还将继续下大力气做精做强这一节庆活动,挖掘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不断推出新亮点,提升文化旅游节的档次和水平,促进文化旅游节与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
2008年,我省举办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通过唐卡艺术精品荟萃展、黄南热贡文化宣传周、《热贡神韵》大型歌舞晚会等系列主题活动,着力打造热贡文化产业品牌。同时,大力培育中国盐湖城暨昆仑文化旅游节、玉树赛马节、玛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黄河文化旅游节等基层节庆活动,推动各地节庆活动与旅游相结合,使基层节庆活动有内容、有特色、有观众。
8.2009这个冬季,青海旅游业热风扑面,在冬季游呈现良好上升态势的同时,旅游行业冬季大练兵也跃上新的组织发展层面。火热进行的全省第二届“天佑德杯”旅游星级饭店职工服务技能大赛,既是整个大练兵环节中的一环,也是练兵活动的一个峰点。赛事升级的背后,是青海旅游总量不断攀升新台阶的辉煌;赛事升级的前方,是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会。就在充满兴奋伴随着紧张的比赛现场,围绕我省旅游行业服务软件建设话题,记者采访了省旅游局局长吴某。
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按照材料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4.报考藏汉、蒙汉两种语言文职位的考生,《申论》第二问必须用民族语言文作答,否则不计分,按未达到职位条件要求处理,取消其考试资格和录用资格。
5.报考自治州及以下职位的考生可以选择使用自治州自治民族语言文答题。
二、给定资料
1.青海具有四大战略地位和优势,将在国家发展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聚焦世人的目光。
青海有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陆盆地三种地理形态,因此也造成三种自然气候带的交汇,这在中国是唯一的。随着2006年青藏铁路的通车,以及未来更多铁路线的延伸,青海将成为西北的交通枢纽和西部对外开放的门户,这是青海地理上的战略优势。
另外,青海生态上的战略优势也很突出。这里是三江发源地,黄河、长江、澜沧江哺育了中华民族几000年,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之誉,三江源关系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全球的生态安全。在青海,黄河是名副其实的“一江清流”,更有“天下黄河贵德清”之赞美。正是青海人民保护三江源的努力和工业发展上的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东部的建设和发展。
青海还具有资源上的战略地位,水能、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等分布都很集中,这里的高原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另外,青海还具有稳定的战略地位。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省份,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以及蒙古族,五大世居民族占到青海总人口的46%,青海的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土地就占到了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7%。两大宗教,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在青海相融共存。自古以来,“西陲安宁”都是历代中央政府的期望。
“打造高原旅游名时正是基于对青海省情的深刻认识。青藏铁路的开通,使得到青海旅游正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在这条旅游热线上,西宁却往往只是人们去西藏的一个中转站。青海要努力打造以青海为目的地的旅游主体市常
2.青海的美不同于四川的“峻美”和云南的“秀美”,青海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壮美”。从海拔两000米到三000米直到四000米,呈阶梯状上升的青海,视野不断扩大,一种大气之美造就了大美的青海。青海的旅游特点可用“一圈三线”来概括。一圈指省会城市西宁周围200公里以内的范围,这里有贵德黄河、青海湖、塔尔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原子城等著名景点。三线分别指青南线、中线和北线。青南线即三江源所在地,一直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当中可领略到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中线,也就是西线,这里有著名的柴达木盆地、戈壁和沙漠,古时候的丝绸之路就穿越此地。北线呈现一派风景如画的风光,祁连山和山脚下的草原,几十万亩的油菜花地,绵延成一条高原风景线。那种绚烂之美与南方四、五月间油菜花朦朦胧胧的感觉相比更震人心魄。
3.青海省自提出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发展战略以来,全省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层面,青海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从2007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6.11亿元人民币,增长33.2%,到2008年春节黄金周,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8108.58万元,较2007年同期增长12%,青海省旅游业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引领下,进入发展快车道,后发优势的劲力正在逐渐显现,青海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4.思路不仅决定出路,而且决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无疑,高原旅游名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省第二次旅游发展大会的适时召开,《关于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把建设旅游名省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要内容来抓,作为我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求来抓的主导思想的引航,促使青海旅游业发展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呈现出朝着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跨越式发展迈进的喜人局面。
随着《青海湖旅游景区整体规划》《青海自驾车旅游总体规划》一些高水平旅游规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随着青海湖精品旅游景区按照“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利用”要求的着力打造,随着青海玉树民用机场建设以及全省道路交通建设进一步加快,随着青藏高原热气球之旅、环湖赛、青洽会等重大节庆活动的有序展开,随着全省星级饭店和A级以上旅游景区持续扩容,随着青海省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功能提升以及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旅游区域合作持续推进等等,简而言之,随着高原旅游名省建设步伐加快,全省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的速度将会日益提升。
5.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省份,文化底蕴深厚,青海的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但是目前发掘手段和展现特色的办法还不多,利用水准还不高。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加快青海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我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以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基点,对症下药,提升我省旅游文化的品位。
不少到青海旅游的外地游客这样评价青海的演出市场:“到青海旅游,白天看景点,晚上干瞪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省旅游演出市场还处在蹒跚阶段。
虽然我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不到10%,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利用过程中,如何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民族和民俗文化内涵,如何发挥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成为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文化部门将聘请国内的大腕名家,面向旅游市场,创作排演一台与青海文化资源相匹配、艺术水准一流的大型精品歌舞晚会《青海》(暂定名)。据悉,这部剧将以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音乐制作、舞美设计,展示青海厚重的文化底蕴、文化风貌、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力争打造成宣传青海的特色文化品牌,有望于近期搬上舞台。
“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将作为旅游演艺节目推向市场,更好地表现青海歌舞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
另外,文化部门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全新的运行模式,将已经改造完的青海剧场逐步建设成西宁地区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定点旅游演艺场所。
6.旅游业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是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没有宣传促销的大举措,就没有市场的大突破,也就没有旅游业的大发展。我省缺少的就是这种大张旗鼓的宣传。
今年,我省将以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为依托,精心策划选题,摄制出版一批制作精致、包装精美,宣传青海民族风情、高原风光的精品音像制品。重点推出以热贡艺术、河湟“花儿”会、民和纳顿、湟源排灯等为内容的民俗风光系列片;以青海湖、察尔汗盐湖、坎布拉、孟达天池、阿尼玛沁雪山等为内容的十大自然景观DVD光盘;以原子城、柳湾彩陶等为内容的十大人文景观DVD光盘。
文化部门还将与青海电视台、省内外旅游公司以及国内外音像制品经销商合作,做好DVD光盘的宣传营销工作,以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的力度。
7.特色旅游商品,既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又是旅游六要素中“购”的主要依托。可是,一些有特色的民族工艺饰品大多来自四川、甘肃等地。如何依托青海的资源优势,结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开发打造出一批旅游商品呢?
据了解,我省将以新、奇、特、精为原则,根据我省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大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力度,推出特色地方文化符号。省旅游部门已与西宁新奇工艺装饰有限责任公司、海景新唐卡艺术中心等四家工艺美术品生产企业达成协议,研发生产一批有地域特色、价位适中、携带便利、包装精美的旅游纪念品;与上海金山画院合作,借助其人才、品牌优势,改进湟中农民画的包装工艺,促进湟中农民画向农民纪念品转化;在西宁市中心地段建设青海文化产业大厦,集中展示我省的文化产业成果和旅游纪念品、特色工艺品。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何发挥它的功能,使其成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据悉,我省文化部门将加强博物馆业务建设,提高博物馆陈展水平,在全省形成特色各异、功能互补的博物馆网络服务体系,使各级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青海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明年年初,省博物馆将相继推出藏毯艺术展、造像艺术展、唐卡艺术展、环湖赛陈列展和青海历史文物展。省柳湾彩陶博物馆将充实展品,通过建设彩陶部落、遗址参观点等,开辟新的参观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省民俗博物馆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征集补充新的民俗展品,提升博物馆景区的旅游等级。
促进旅游与文化联动,打造文化精品,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和底蕴,是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重要内容。
目前,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已在省内外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今后还将继续下大力气做精做强这一节庆活动,挖掘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不断推出新亮点,提升文化旅游节的档次和水平,促进文化旅游节与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开发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
2008年,我省举办了首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五届民族文化旅游节,通过唐卡艺术精品荟萃展、黄南热贡文化宣传周、《热贡神韵》大型歌舞晚会等系列主题活动,着力打造热贡文化产业品牌。同时,大力培育中国盐湖城暨昆仑文化旅游节、玉树赛马节、玛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黄河文化旅游节等基层节庆活动,推动各地节庆活动与旅游相结合,使基层节庆活动有内容、有特色、有观众。
8.2009这个冬季,青海旅游业热风扑面,在冬季游呈现良好上升态势的同时,旅游行业冬季大练兵也跃上新的组织发展层面。火热进行的全省第二届“天佑德杯”旅游星级饭店职工服务技能大赛,既是整个大练兵环节中的一环,也是练兵活动的一个峰点。赛事升级的背后,是青海旅游总量不断攀升新台阶的辉煌;赛事升级的前方,是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会。就在充满兴奋伴随着紧张的比赛现场,围绕我省旅游行业服务软件建设话题,记者采访了省旅游局局长吴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