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9120104丛书名: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
编辑推荐

1.浓缩专项知识要点。本书在各专项*前面均对其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和方法做了简洁的总结,方便考试记忆,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2.精讲公考典型真题。真题是认知考试的*好载体,本书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精心筛选,对应各专项择取经典真题,详细分析解题思路,帮助考生吃透考点,掌握规律与方法。
3.分阶训练掌握规律。本书依据题目难易程度将各专项的练习题划分为基础自测练习和深度提高精练两个层次,使考生分阶段进行练习,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实战演练身临考场。有效借鉴山东公务员考试命题模式,提供题型、考点吻合真题的考场实战模拟题,强化考生对知识的掌握。
5.综合测评查漏补缺。本书实战之后的测评帮助考生找出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6.超值配套服务,全方位助力备考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扫码关注回复“我要上岸”,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资料分析(全真题库)》分为“资料分析专项特训”“考场实战演练”两篇,共四个专项,五篇实战演练测试。先分题型精练,再模拟考场增加实战经验。本书从内容上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解题要点精讲:归纳核心要点,总体认知考点和解题技巧,提高效率!
2.经典真题详解:每个专项挑选典型真题,详细分析解题思路,吃透真题、掌握规律,举一反三!
3.分阶训练:从“基础自测练习”到“深度提高精练”,由浅入深,步步为营!
4.综合强化题库:精心设置的综合强化题库帮助考生快速辩题、识题,按照题目类型找到快解方法。
5.考场实战演练:提供题型、考点切合山东省考的考场实战演练题,让考生真正“身临考场”。
6.综合评述:对实战演练中的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和分类,指出考生需在哪些方面继续巩固提高,为考生指名备考方向。
1.解题要点精讲:归纳核心要点,总体认知考点和解题技巧,提高效率!
2.经典真题详解:每个专项挑选典型真题,详细分析解题思路,吃透真题、掌握规律,举一反三!
3.分阶训练:从“基础自测练习”到“深度提高精练”,由浅入深,步步为营!
4.综合强化题库:精心设置的综合强化题库帮助考生快速辩题、识题,按照题目类型找到快解方法。
5.考场实战演练:提供题型、考点切合山东省考的考场实战演练题,让考生真正“身临考场”。
6.综合评述:对实战演练中的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和分类,指出考生需在哪些方面继续巩固提高,为考生指名备考方向。
目 录
专项一文材料(2)
解题要点精讲(2)
经典真题详解(2)
基础自测练习(8)
深度提高精练(23)
专项二表格材料(37)
解题要点精讲(37)
经典真题详解(37)
基础自测练习(42)
深度提高精练(60)
专项三图形材料(74)
解题要点精讲(74)
经典真题详解(75)
基础自测练习(79)
深度提高精练(92)
专项四综合材料(106)
解题要点精讲(106)
经典真题详解(106)
基础自测练习(110)
深度提高精练(136)
综合强化题库(153)
考场实战演练一(184)
考场实战演练二(191)
考场实战演练三(199)
考场实战演练四(207)
考场实战演练五(216)
2020年山东省考课程(22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24)
免费在线读
文材料分析题是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呈现给考生,要求考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主要考查考生对一段文中数据性、统计性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加工能力。文材料是资料分析测验中较难、较复杂的材料类型,其阅读技巧、结构分类及特点如下表所示:
文材料具有陷阱性和隐蔽性两大特性。
通常要小心文材料中的细节、伏笔,有些文陷阱会误导考生做出错误的选择。
文材料中的数据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由于众多数据隐藏在陈述中,因此需要考生从中将需要的数据逐一找出,并将相关的数据串起来。
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把握里行间包含的各种数量关系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例题1】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1~5题。
2015年1—11月,北京市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实现收入7019.8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为68.8%。其中,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实现收入3772.5亿元,同比增长7.8%,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53.7%;文化金融融合功能区实现收入436.5亿元,同比增长10%,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6.2%。
传媒影视板块中,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新媒体产业功能区、影视产业功能区分别增长8.9%、69.4%和27.9%,三个功能区收入合计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17.1%;文化休闲板块中,北京老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分别增长18%和1.5倍,两个功能区收入合计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3%。
2015年1—11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实现收入856.5亿元,同比增长21.5%,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速15.2个百分点;数内容服务和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分别实现收入17.8亿元和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和53%;全市重点互联网出版单位实现收入373.2亿元,同比增长5.9%。
1.2015年1—11月,北京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低于1万亿元B.1万亿~1.1万亿元
C.1.1万亿~1.2万亿元D.高于1.2万亿元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计算型题目,考查现期比重。根据第一段第一句,“2015年1—11月,北京市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实现收入7019.8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为68.8%”可知,2015年1—11月,北京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为7019.8÷68.8%>10000,而且68.8%×11000=688×11=7568>7019.8,故在1万亿到1.1万亿元之间。故本题选B。
2.2015年1—11月,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实现收入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约比文化金融融合功能区高多少个百分点?
A.69B.48C.33D.25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计算型题目,考查比重递推。根据第一段材料,已知2015年1—11月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实现收入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比重和20个功能区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则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收入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53.7%×68.8%;同理,文化金融融合功能区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的比重=6.2%×68.8%。两者比重之差为53.7%×68.8%-6.2%×68.8%=47.5%×68.8%≈0.5×68%=34%,选与之最接近的C。
3.按照各功能区2015年1—11月的收入增速从高到低排序,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A.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新媒体产业功能区、影视产业功能区
B.北京老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新媒体产业功能区
C.主题公园功能区、北京老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影视产业功能区
D.新媒体产业功能区、影视产业功能区、北京老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排序型题目,直接查找同比增速。由文材料第二段可知,各功能区2015年1—11月的收入增速分别为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功能区,8.9%;新媒体产业功能区,69.4%;影视产业功能区,27.9%;北京老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18%;主题公园功能区,150%。故本题选D。
4.2015年1—11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月均同比约增收多少亿元?
A.13B.14C.20D.30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计算型题目,综合考查同比增量和平均数。由文材料最后一段可知,2015年1—11月,规模以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实现收入856.5亿元,同比增长21.5%,故所求为×≈≈≈14亿元。故本题选B。
5.关于2015年1—11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为5.1%
B.北京老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总收入为300多亿元
C.上年同期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收入占20个功能区比重低于53.7%
D.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同比收入增量多于数内容服务行业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判断型题目。A项,计算过于复杂,先跳过。
B项,2015年1—11月北京市老号品牌文化推广功能区、主题公园功能区收入占20个功能区总收入的3%,20个功能区总收入为7019.8亿元,则所求为7019.8×3%<300,错误。
C项,2015年1—11月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收入同比增速7.8%,大于20个功能区收入同比增速7.5%,根据两期比重大小比较核心结论知,所占比重高于上年同期,而2015年1—11月比重为53.7%,则上年同期比重应低于53.7%,C项正确,故本题选C。
验证:A项,由材料可知,2015年1—11月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平均增速为7.5%-1.2%=6.3%,设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为x%,由十交叉法可知:
=,解得x=3.65,则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之外的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增速为3.65%,错误;D项,由材料可知,其他互联网服务行业同比收入增量为、数内容服务行业同比收入增量为。因为17.8是6.3近3倍,53%约是25.3%的2倍,所以>,错误。
【例题2】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6~10题。
2008年年底,我国网民数从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98亿,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手机网民数达到1.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2008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由1997年的25.4Mbps增长到640286.7Mbps,11年间增长了25207倍。2008年年底,我国Ipv4地址数已从2001年年底的0.2亿个增加到1.8亿个,全球排名由第九位上升到第三位;域名总数达到1682.6万个,其中国家CN域名在2007年平均每天增长2万个,2008年年底已达到1357.2万个。网站数由2000年的26.5万个增长到2008年的287.8万个,年均增长34.7%。2002年,我国的网页数为1.6亿个,2008年网页数达到160.9亿个。
200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299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1%。到2008年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达到7400万,占网民总数的24.8%。2008年年底,我国使用网络媒体的网民比例达到78.5%,使用电子邮件的网民比例达到56.8%,使用网上教育的网民比例达到16.5%,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
6.2008年年底,我国宽带网民数约占网民总人数的()。
A.88.3%B.89.7%C.90.6%D.92.1%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计算型题目,考查比重。由材料第一段可知,2008年年底,我国宽带网民数约占网民总人数的2.7÷2.98≈2.7÷3=90%,且略大于90%,最接近的是C。
7.2008年年底,我国平均每万网民拥有的国际出口带宽约是1997年的多少倍?
A.11.5B.21.5C.52.4D.157.9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计算型题目,综合考查平均数和倍数。2008年年底,我国网民数从1997年的62万增加到2.98亿,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由1997年的25.4Mbps增长到640286.7Mbps,则所求为÷≈×=64×=51.2倍,选择最接近的C。
8.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
B.2008年年底,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的平均水平不低于25%
C.2008年年底,我国平均每网站拥有网页数超过6000个
D.2007年年初,我国国家CN域名数已达到627.2万个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判断型题目。A项,由第三段第一句可知,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2992÷7.1%≈183000=18.3万亿元人民币,正确。
B项,由第一段可知,2008年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所以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的平均水平低于22.6%,错误。
C项,由第二段的最后两句话可知,2008年年底,我国平均每网站拥有网页数为160.9×104÷287.8<×103=6000个,错误。
D项,材料中只给出“国家CN域名在2007年平均每天增长2万个,2008年年底已达到1357.2万个”,并没有给出2008年的变化情况,所以无法确定2007年初国家CN域名数,无法确定。
综上所述,本题选A。
9.若我国手机网民全部使用网络媒体,则2008年年底,非手机网民中使用网络媒体的比例约为()。
A.36%B.50%C.64%D.78%
【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计算型题目,主要考查比重。由第一段和第三段可知,2008年年底,非手机网民中使用网络媒体的比例为≈==≈67%,最接近的就是C。
10.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2008年年底,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已超过手机网民数
B.2008年年底,我国使用网络媒体的人数比使用电子邮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