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44243
1.归纳出10多本重点规范,突出重点章节和考点;
2.结合真题,讲解训练重点规范和主要计算公式;
3.总结近几年的考题及重点规范条文的分布
本书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辅导教材。本书对历年的考题进行分析,从33本考试规范中归纳了10多本重点规范,从重点规范中突出重点章节和考点。本书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及横向作用结构形式,总结了近几年来的考题分布和重点规范条文的分布;结合真题对重点规范、重点章节、主要计算公式进行重点讲解和训练。在前期学习精讲篇的基础上,通过本书的学习,提高专业课综合应试能力,力求突破考试瓶颈。
本书可供参加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生复习使用,也可作为结构工程师日常学习规范条文的工具书。
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001
第一节 混凝土结构的考试规范、重点规范、重点章节001
一、混凝土结构专业考试的主要规范001
二、历年混凝土结构考题要求和相应的规范条文001
三、考题与规范005
四、重点规范、重点章节007
第二节 《混规》第6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008
一、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008
二、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009
三、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013
四、斜截面承载力计算014
五、弯矩M、剪力V、扭矩T共同作用015
第三节 《混规》第7章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017
一、裂缝宽度wmax的计算017
二、受弯构件挠度验算018
第四节 《混规》第11章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020
一、框架结构内力020
二、框架梁配筋021
三、框架柱及框支柱023
四、框架梁柱节点025
五、剪力墙及连梁026
第五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028
一、《抗规》第3章基本规定028
二、《抗规》第5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029
三、《抗规》第6章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031
第六节 混凝土结构考题032
一、2014年考题032
二、2017年考题039
第二章 钢结构046
第一节 钢结构的考试规范、重点规范、重点章节046
一、钢结构专业考试的主要规范046
二、重点规范、重点章节046
第二节 钢结构的连接计算与构造048
一、焊缝连接048
二、螺栓连接050
第三节 轴心受力和拉弯、压弯构件计算053
一、历年考题要求和通过率053
二、主要计算公式053
三、2011~2014年考题056
第四节 受弯构件的计算060
一、历年考题要求和通过率060
二、受弯构件主要计算公式060
三、2011~2014年考题062
第五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066
一、历年考题要求和通过率066
二、多层、高层钢结构房屋和单厂钢结构067
三、2011~2014年考题068
第六节 考题中常见的几种钢结构071
一、单层工业厂房钢结构071
二、多层钢框架结构072
三、钢结构夹层和平台073
四、2017年钢结构考题073
第三章 砌体结构、木结构080
第一节 分析砌体结构考题的通过率080
一、历年考题要求和通过率080
二、从通过率看不熟悉的规范条文081
第二节 选择题与连体计算题086
一、选择题087
二、连体计算题087
三、从考题看规范重点章节的考点089
四、砌体结构2014年、2016年、2017年考题090
第三节 木结构104
一、2014年考题104
二、2013年考题105
三、2012年、2011年考题106
第四章 地基与基础108
第一节 地基与基础的考题与规范108
一、地基基础设计应遵循的主要规范108
二、历年地基与基础考题与规范108
第二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0
一、《地规》规范主要章节110
二、《地规》计算题114
三、《地规》选择题118
第三节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120
一、桩基计算(《桩规》 第5章)120
二、承台计算(《桩规》 第5.9节)126
三、《桩规》考题127
第四节 建筑地基处理规范131
一、2014年考题131
二、2013年、2011年考题131
第五节 2014年地基与基础考题131
第六节 2017年地基与基础考题139
第五章 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及横向作用148
第一节 高层建筑结构的重点规范、重点章节、题型148
一、高层建筑结构、高耸结构及横向作用的主要规范148
二、重点规范、重点章节148
第二节 选择题150
一、一般选择题150
二、概念选择题152
第三节 结构的规则性、地震作用、结构分析(《高规》)154
一、结构的规则性154
二、结构抗震性能设计(《高规》 第3.11节)158
三、地震作用160
四、重力二阶效应162
第四节 框架结构设计(《高规》 第6章)163
一、截面设计 (《高规》 第6.2节)163
二、框架梁、柱构造要求165
三、考题166
第五节 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结构169
一、剪力墙结构(《高规》 第7章)169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高规》 第8章)174
三、筒体结构(《高规》 第9章)174
第六节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和混合结构178
一、复杂高层建筑结构(《高规》 第10章)178
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183
三、混合结构(《高规》 第11章)185
四、圆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高规》 附录F)189
第七节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93
一、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193
二、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196
三、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198
第八节 烟囱设计207
一、基本规定、材料207
二、荷载与作用(《烟囱规范》 第5章)210
三、砖烟囱(《烟囱规范》 第6章)212
四、考题212
第九节 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解题能力214
一、选择题214
二、连体计算题220
第十节 2016年、2017年高层建筑结构考题226
一、2016年考题226
二、2017年考题233
参考文献246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辅导教材分精讲篇和冲刺篇。精讲篇主要是熟悉、理解和应用各门结构课的考试规范条文,这是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基础。冲刺篇是提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应试能力,目的如下:
1.在学习精讲篇的基础上,通过本书的学习和积极、努力的备考,突破答对48道题以上的及格要求。
2.本书对2011~2014年、2016年和2017年的考题进行分析,从33本考试规范(标准)中归纳10多本重点规范,从重点规范中突出重点章节和考点。
3.本书根据每门结构课不同的特点、规范和题型(包括选择题和计算题)进行编写。但也有共性的方面:
(1)纵观历年的考题,题型的变化是绝对的,要注意题型变化的趋向;
(2)重点规范中的重点章节、考点是经常出考题的;
(3)规范中的重点章节和考点的考题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他考题的随机性很大,即考题出自哪一本规范以及规范中的哪一个章节(包括附录、条文说明)是不能预测的。
多数考生花费大量时间培训、学习规范、做大量的考题,仍然没有通过考试。分析专业考试的通过率:2010年前约1/6;2011年后规范条文作为答题的一部分,通过率略有下降,约1/8;2012年约1/9;2013年由于答题工作量偏大、考题难度增加,通过率大幅下降,约1/16;2014年通过率小幅回升,约1/12。专业考试通过率一直很低,所以提高专业课应试能力,提升通过率,是编写本书的目的。
笔者对混凝土结构2014年考题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议。(混凝土结构2014年考题涉及规范统计表附后)
1.应全面、系统学习规范(标准)
(1)2014年混凝土结构考题涉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混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简称《抗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简称《异形柱规》)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简称《混验规》)4本规范。另外4本规范(标准),从历年考题来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简称《荷规》)经常出题,《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简称《可靠性标准》)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简称《分类标准》)偶尔出题,《组合结构设计规范》(简称《型钢规》)未出题。所谓全面是指混凝土结构8本考试规范(标准)均需学习并要有印象。
(2)考题较多的规范为重点规范,《混规》2014年涉及9道考题,《抗规》涉及7道考题,重点规范需要进行系统学习。
(3)学习重点规范应点、面结合
点是指规范的重点章节、条文、公式、条文说明、附录,必须反复学习、理解、掌握。如《混规》中的第6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第6.2节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等;第7章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7.1节裂缝控制验算等;第11章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第11.3节框架梁等。
面是指规范的非重点章节。
(4)全面系统学习规范是基础,打好基础是提高通过率的关键。
表 混凝土结构2014年考题
规范《混规》《抗规》《混规》或《抗规》《异形柱规》《混规》 《异形柱规》《抗规》 《异形柱规》 建材《混验规》 概念
题数 4道题 2道题 4道题 2道题 1道题 1道题 1道题 1道题
2.关注历年考题的变化
如果说学习规范是战略,关注考题的变化则是战术,两者不可偏废。
虽然每门结构课、每年考题涉及的规范、章节、条文、公式均有变化,不可能有简单的重复考题。考题要做,但是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历年的考题上是不可取的,因为重复出题是小概率事件。
(1)把精力放在重点章节、条文、公式的理解、掌握上。
(2)注意考题面很宽,分难、中、易3类考题。
由于各门结构课的规范、规范之间的联系不一样,出题方式以及考生对各门结构课考题的掌握情况也有差异,因此,本书对各门结构课的编写方式也各不相同。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编写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予以批评指出,在今后的再版过程中给予改正。本书在编写习题时,有刘安民、叶锦秋参与解答工作,在此对参与者表示感谢!
孙惠镐
2019年3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