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14562丛书名: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5套卷》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研发团队汇集一线名师智慧,按照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的考情,凸显的考试热点、难点,把握未来考试方向,以5套冲刺试卷助力考生考前查缺补漏,快速检测,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5套卷》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研发团队根据考生“临战”前的实际需要,将考试重难点内容和未来考查方向涉及到的内容浓缩为5套冲刺试卷。试卷与真题数量、题型一致,带领考生迅速进入考试状态,精心设置典型试题,解析详细、内容翔实的参考答案及解析,为考生答疑释惑。
目 录
目录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一)(1)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二)(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三)(1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四)(22)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五)(30)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一)(1)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二)(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三)(1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四)(22)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前冲刺试卷(五)(30)
免费在线读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综合知识
考前冲刺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本大题共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幼儿教师善于观察和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灵活机动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这体现了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A.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D.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D.教书育人
3.“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所属的语言子领域是()。
A.感受与欣赏B.表现与创造
C.倾听与表达D.阅读与书写准备
4.下列关于《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B.幼儿膳食费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全部用于幼儿膳食,并每月向家长公布账目
C.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入园
D.幼儿园必须只能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幼儿入园须进行(),合格者方可入园。
A.心理健康测验B.健康检查
C.智力测验D.体格检查
6.幼儿能按照物体的高矮、粗细、薄厚等特征精细排序。此活动适合开展的年龄班级是()。
A.小班B.中班
C.大班D.学前班
7.下列哪类人不能在幼儿园工作?()
A.下岗再就业的B.患有精神病的
C.学历低于高中的D.年龄超过40周岁的
8.幼儿园每年()招生,一般不超过360人。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9.幼儿园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对幼儿园重要决策和事关幼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B.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交流
C.发挥家长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支持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D.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B.基本实现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
C.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D.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11.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要体现()原则,将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A.儿童参与B.儿童平等发展
C.儿童最大利益D.儿童优先
12.()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的责任主体。
A.教育部B.地方政府
C.社区D.居民
13.下列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B.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晚
C.儿童动作发育依次为抬头、坐、走
D.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
14.下列不属于儿童心理健康范畴的是()。
A.智力发展正常
B.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C.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良好
D.个性特征良好
15.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流行于()。
A.春夏季B.夏秋季
C.秋冬季D.冬春季
16.幼儿教师及家长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A.不定时定量进餐
B.少吃或不吃主食,多吃蔬菜
C.提醒幼儿吃饭时细嚼慢咽
D.少喝白开水,多喝牛奶
17.为了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幼儿园提供的珠子等活动材料必须()。
A.颜色鲜艳B.足够大
C.会发光发亮D.做工精致
18.班级中有幼儿突然流鼻血了,下列教师采取的应急措施哪个是错误的?()
A.让幼儿仰起头
B.让幼儿用口呼吸
C.捏住幼儿鼻翼部几分钟
D.用湿毛巾冷敷幼儿的鼻部和前额
19.下列不属于晨间检查的内容的是()。
A.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咽喉
B.摸摸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
C.检查幼儿是否能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D.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20.“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晒衣被”主要是为了预防()。
A.泌尿道感染B.麻疹
C.手足口病D.龋齿
21.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D.遗传性疾病
22.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特征。
A.直观行动性B.自我中心性
C.具体形象性D.表面性
23.研究发现,3岁的幼儿在与他人玩捉迷藏游戏时,会用手把自己的眼睛遮起来,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他了。这种现象主要说明幼儿的思维特征具有()。
A.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
C.延迟模仿D.象征性
24.相较于幼儿初期,幼儿中期的幼儿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这说明幼儿的()得到了发展。
A.大小知觉B.方位知觉
C.距离知觉D.时间知觉
25.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B.道德感
C.美感D.自主感
26.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对幼儿来说,两种记忆效果相比较的结果是()。
A.机械记忆效果好B.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差异不大D.不可比较
27.下列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到4岁左右,儿童98%以上使用完整句
B.5~6岁是儿童语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C.儿童先掌握的是名词和形容词
D.儿童的不完整句大多发生在2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和双词句
28.下列关于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感觉和知觉是人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B.儿童在2岁前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来认识世界
C.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占优势
D.幼儿的记忆、情绪会受到知觉的影响
29.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依恋。
A.回避型B.无依恋型
C.安全型D.反抗型
30.“思维活动依靠动作来进行”这种心理现象表现最突出的年龄段是()。
A.小班B.中班
C.大班D.学前班
31.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A.自我评价的萌芽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D.自我意识的萌芽
32.根据鲁迅的描述,读者在头脑中呈现出阿Q的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表象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D.幻想
33.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就知道自己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
A.再认B.识记
C.回忆D.保持
34.“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A.感知B.记忆
C.注意D.思维
35.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有法制观念取向属于()时期的特征。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权威阶段
36.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操作实物时会产生的两种经验是()。
A.物理经验与社会经验B.物理经验与逻辑-数理经验
C.逻辑-数理经验与社会经验D.动作经验与社会经验
37.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感情、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
A.个性的发展B.感情的发展
C.社会认知的发展D.感觉的发展
38.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这是()。
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
39.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是()。
A.教材顺序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40.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提供交流机会最多的是()。
A.全园活动B.集体活动
C.小组活动D.个别活动
41.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划分,可以将课程评价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B.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42.幼儿依据《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幼儿玩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B.建构游戏
C.表演游戏D.音乐游戏
43.幼儿在玩体育游戏“切西瓜”中,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轮流当“切西瓜的人”,体现了游戏能促进幼儿()。
A.语言发展B.身体发展
C.情感发展D.动作发展
44.在设计区域活动时,教师将教育意图或目标转化为活动(),通过儿童与其相互作用的活动达到预期的发展。
A.计划和方案B.秩序和规则
C.材料和环境D.过程和评价
45.营造幼儿园积极健康()的核心就是建立融洽、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A.精神环境B.室外环境
C.物质环境D.室内环境
46.在布置自然角时,让幼儿讨论决定该饲养何种动物。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A.目标导向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原则D.经济性原则
47.关于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表述,错误的是()。
A.突击性而非长期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D.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48.为小班幼儿设置室内游戏活动区时,应注意()。
A.提供的同类材料数量较少
B.提供的同类材料数量较多
C.可以专门增设棋区等智力活动强度大的活动区类型
D.应提供较复杂的操作材料,如拼图及结构复杂的积塑、数字卡等
49.游戏的特点不包括()。
A.自主自愿性B.虚构性
C.功利性D.愉悦性
50.以下不属于幼儿区域活动特性的是()。
A.幼儿自选活动B.幼儿自主性活动
C.小组和个体活动D.集体活动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大题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幼儿口吃的矫治策略。
2.幼儿思维自我中心的特点伴随哪些表现?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题,共8分)
教师出示饼干盒问亮亮里面有什么,亮亮说:“饼干。”教师打开饼干盒,亮亮发现里面装的是蜡笔。教师盖上盖子后再问:“欣欣没看过这个饼干盒,等一会儿我要问欣欣里面装的是什么,你猜她会怎么回答?”亮亮很快就说:“蜡笔。”
问题:
(1)亮亮更可能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考前冲刺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本大题共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幼儿教师善于观察和捕捉教育情境的细微变化,灵活机动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这体现了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A.工作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
B.工作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C.工作过程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D.教育影响的示范性和感染性
2.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D.教书育人
3.“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所属的语言子领域是()。
A.感受与欣赏B.表现与创造
C.倾听与表达D.阅读与书写准备
4.下列关于《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B.幼儿膳食费应实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全部用于幼儿膳食,并每月向家长公布账目
C.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入园
D.幼儿园必须只能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幼儿入园须进行(),合格者方可入园。
A.心理健康测验B.健康检查
C.智力测验D.体格检查
6.幼儿能按照物体的高矮、粗细、薄厚等特征精细排序。此活动适合开展的年龄班级是()。
A.小班B.中班
C.大班D.学前班
7.下列哪类人不能在幼儿园工作?()
A.下岗再就业的B.患有精神病的
C.学历低于高中的D.年龄超过40周岁的
8.幼儿园每年()招生,一般不超过360人。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9.幼儿园应当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不包括()。
A.对幼儿园重要决策和事关幼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
B.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交流
C.发挥家长的专业和资源优势,支持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D.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并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
A.全面普及学前教育
B.基本实现区域之间的教育公平
C.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D.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11.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要体现()原则,将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A.儿童参与B.儿童平等发展
C.儿童最大利益D.儿童优先
12.()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的责任主体。
A.教育部B.地方政府
C.社区D.居民
13.下列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B.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晚
C.儿童动作发育依次为抬头、坐、走
D.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
14.下列不属于儿童心理健康范畴的是()。
A.智力发展正常
B.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C.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良好
D.个性特征良好
15.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一般流行于()。
A.春夏季B.夏秋季
C.秋冬季D.冬春季
16.幼儿教师及家长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A.不定时定量进餐
B.少吃或不吃主食,多吃蔬菜
C.提醒幼儿吃饭时细嚼慢咽
D.少喝白开水,多喝牛奶
17.为了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幼儿园提供的珠子等活动材料必须()。
A.颜色鲜艳B.足够大
C.会发光发亮D.做工精致
18.班级中有幼儿突然流鼻血了,下列教师采取的应急措施哪个是错误的?()
A.让幼儿仰起头
B.让幼儿用口呼吸
C.捏住幼儿鼻翼部几分钟
D.用湿毛巾冷敷幼儿的鼻部和前额
19.下列不属于晨间检查的内容的是()。
A.看脸色,看皮肤,看眼神,看咽喉
B.摸摸是否发烧,摸腮腺是否肿大
C.检查幼儿是否能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D.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是否正常,大小便有无异常
20.“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晒衣被”主要是为了预防()。
A.泌尿道感染B.麻疹
C.手足口病D.龋齿
21.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B.营养性疾病
C.消化道疾病D.遗传性疾病
22.幼儿思考问题总是借助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特征。
A.直观行动性B.自我中心性
C.具体形象性D.表面性
23.研究发现,3岁的幼儿在与他人玩捉迷藏游戏时,会用手把自己的眼睛遮起来,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看不到他了。这种现象主要说明幼儿的思维特征具有()。
A.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
C.延迟模仿D.象征性
24.相较于幼儿初期,幼儿中期的幼儿可以正确理解“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这说明幼儿的()得到了发展。
A.大小知觉B.方位知觉
C.距离知觉D.时间知觉
25.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理智感B.道德感
C.美感D.自主感
26.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对幼儿来说,两种记忆效果相比较的结果是()。
A.机械记忆效果好B.意义记忆效果好
C.两者差异不大D.不可比较
27.下列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到4岁左右,儿童98%以上使用完整句
B.5~6岁是儿童语音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C.儿童先掌握的是名词和形容词
D.儿童的不完整句大多发生在2岁以前,主要是单词句和双词句
28.下列关于感知觉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感觉和知觉是人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
B.儿童在2岁前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来认识世界
C.感觉和知觉在3~6岁儿童心理活动中占优势
D.幼儿的记忆、情绪会受到知觉的影响
29.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依恋。
A.回避型B.无依恋型
C.安全型D.反抗型
30.“思维活动依靠动作来进行”这种心理现象表现最突出的年龄段是()。
A.小班B.中班
C.大班D.学前班
31.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A.自我评价的萌芽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D.自我意识的萌芽
32.根据鲁迅的描述,读者在头脑中呈现出阿Q的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表象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D.幻想
33.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就知道自己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
A.再认B.识记
C.回忆D.保持
34.“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过程离不开()。
A.感知B.记忆
C.注意D.思维
35.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有法制观念取向属于()时期的特征。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D.权威阶段
36.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操作实物时会产生的两种经验是()。
A.物理经验与社会经验B.物理经验与逻辑-数理经验
C.逻辑-数理经验与社会经验D.动作经验与社会经验
37.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感情、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
A.个性的发展B.感情的发展
C.社会认知的发展D.感觉的发展
38.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这是()。
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
39.选择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首要依据是()。
A.教材顺序B.教学计划的安排
C.幼儿园的要求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40.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提供交流机会最多的是()。
A.全园活动B.集体活动
C.小组活动D.个别活动
41.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划分,可以将课程评价分为()。
A.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B.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C.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42.幼儿依据《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幼儿玩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B.建构游戏
C.表演游戏D.音乐游戏
43.幼儿在玩体育游戏“切西瓜”中,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轮流当“切西瓜的人”,体现了游戏能促进幼儿()。
A.语言发展B.身体发展
C.情感发展D.动作发展
44.在设计区域活动时,教师将教育意图或目标转化为活动(),通过儿童与其相互作用的活动达到预期的发展。
A.计划和方案B.秩序和规则
C.材料和环境D.过程和评价
45.营造幼儿园积极健康()的核心就是建立融洽、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A.精神环境B.室外环境
C.物质环境D.室内环境
46.在布置自然角时,让幼儿讨论决定该饲养何种动物。这遵循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A.目标导向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
C.幼儿参与原则D.经济性原则
47.关于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表述,错误的是()。
A.突击性而非长期性B.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C.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D.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48.为小班幼儿设置室内游戏活动区时,应注意()。
A.提供的同类材料数量较少
B.提供的同类材料数量较多
C.可以专门增设棋区等智力活动强度大的活动区类型
D.应提供较复杂的操作材料,如拼图及结构复杂的积塑、数字卡等
49.游戏的特点不包括()。
A.自主自愿性B.虚构性
C.功利性D.愉悦性
50.以下不属于幼儿区域活动特性的是()。
A.幼儿自选活动B.幼儿自主性活动
C.小组和个体活动D.集体活动
第二部分主观题
一、简答题(本大题2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幼儿口吃的矫治策略。
2.幼儿思维自我中心的特点伴随哪些表现?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题,共8分)
教师出示饼干盒问亮亮里面有什么,亮亮说:“饼干。”教师打开饼干盒,亮亮发现里面装的是蜡笔。教师盖上盖子后再问:“欣欣没看过这个饼干盒,等一会儿我要问欣欣里面装的是什么,你猜她会怎么回答?”亮亮很快就说:“蜡笔。”
问题:
(1)亮亮更可能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