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70624丛书名: 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能力测验(公共基本能力测验)》具有如下特色:
1.综合分析考情,了解命题特点。本书正文之前设置了“考情综述”板块,此板块旨在分析北京事业单位考试各大题型的命题特点,同时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并配以视频讲解,考生可通过扫二维码可在线学习*真题。
2.掌握核心考点,提高解题能力。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在分析*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确定了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教材的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教材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为考生精选了具有针对性的快解方法,以帮助考生节约答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购书后扫码关注移动自习室,回复“自习室”即可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1.综合分析考情,了解命题特点。本书正文之前设置了“考情综述”板块,此板块旨在分析北京事业单位考试各大题型的命题特点,同时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并配以视频讲解,考生可通过扫二维码可在线学习*真题。
2.掌握核心考点,提高解题能力。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在分析*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确定了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教材的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教材在理论讲解的同时,为考生精选了具有针对性的快解方法,以帮助考生节约答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购书后扫码关注移动自习室,回复“自习室”即可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能力测验(公共基本能力测验)》在深度研究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继续在质量标准和实用效果上全面领跑,为考生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考试辅导用书。本书根据北京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分十三章系统讲解了选词填空、阅读理解、句段排序、文稿校对、逻辑推理、空间关系、图表解读、规则解读、计划编排、百科知识、时新知识、短文加工、实用写作这十三种题型,理论讲解的同时配以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传授快解方法,帮助考生建立学科体系并进行解题思维训练。
目 录
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综合能力测验(公共基本能力测验)考情综述(1)
第一章选词填空
第一节词义辨析(12)
一、词语的理性义(12)
二、词语的色彩义(14)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16)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16)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18)
第三节成语(20)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20)
二、成语特殊题型之成语连用(23)
第四节关联词(24)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24)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24)
第二章阅读理解
第一节主旨观点题(28)
一、题型解读(28)
二、解题指津(28)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32)
一、题型解读(32)
二、解题指津(32)
第三节词句理解题(35)
一、题型解读(35)
二、解题指津(35)
第四节推断下文题(37)
一、题型解读(37)
二、解题指津(37)
第五节标题添加题(41)
一、题型解读(41)
二、解题指津(41)
第六节语句填充题(44)
一、话题统一(44)
二、前后照应(45)
三、句式一致(46)
四、意境协调(46)
第七节文章阅读(48)
一、考查词语(48)
二、考查句子(50)
三、考查语句连贯(50)
四、考查细节信息(53)
五、考查主旨观点(54)
六、考查文章标题(55)
第三章句段排序
一、关注首尾句(58)
二、抓住关联词(59)
三、重视指代词(59)
四、注意逻辑顺序(60)
五、注意承启关系(61)
第四章文稿校对
第一节错别(64)
一、分清义(64)
二、推想形(64)
三、理清源头(64)
第二节正确使用词语(65)
第三节句法结构(66)
一、句子的六大成分(66)
二、五大特殊句式(67)
第四节病句辨析(70)
一、成分残缺(70)
二、成分赘余(70)
三、句式杂糅(71)
四、搭配不当(71)
五、歧义(71)
六、不合逻辑(72)
第五章逻辑推理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74)
一、直言命题(74)
二、复言命题(80)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87)
一、削弱型题目(87)
二、加强型题目(91)
三、前提型题目(94)
四、解释型题目(97)
五、评价型题目(98)
六、结论型题目(101)
第六章空间关系
第一节空间关系题型精讲(104)
一、折纸盒与拆纸盒(104)
二、三视图(106)
三、剖视图与截面图(107)
四、立体组合(108)
第二节空间关系实战技巧(110)
一、相邻与相对区分法(110)
二、相对顺序判断法(110)
三、非对称面判断法(111)
四、假设两面判断法(112)
第三节其他类型图形题(113)
一、图形重组(113)
二、类比型(114)
三、顺推型(115)
四、九宫格(117)
第四节图形比较(119)
一、题型介绍(119)
二、解题指津(119)
第七章图表解读
第一节图表解读核心概念(122)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22)
二、增长量(123)
三、增长率(124)
四、比重(127)
五、倍数和翻番(128)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129)
七、进出口额(129)
八、指数(130)
第二节图表解读计算技巧(131)
一、尾数法(131)
二、首数法(131)
三、有效数法(132)
四、特征数法(133)
五、范围限定法(133)
六、乘除法转化法(134)
七、同位比较法(135)
八、运算拆分法(136)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136)
第三节图表解读题型分类精讲(141)
一、计算题(141)
二、排序题(142)
三、计数题(143)
四、趋势判断题(145)
五、综合判断题(146)
六、假设条件题(147)
第八章规则解读
第一节统筹与策略(150)
一、策略制定基本原理(150)
二、统筹规划经典案例(150)
第二节运算与推理(154)
一、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154)
二、容斥问题(157)
三、推理问题(158)
第三节定义判断(160)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160)
二、定义判断要点类型(160)
三、定义判断解题方法(165)
第九章计划编排
第一节计划编排常用解题方法(170)
一、代入法(170)
二、找突破口法(171)
三、假设法(173)
四、排除法(174)
五、排序法(175)
六、图表法(175)
七、计算法(176)
第二节计划编排题型分类精讲(178)
一、时间排序型(178)
二、位置排序型(179)
三、挑选组合型(181)
第十章百科知识
第一节政治(18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84)
二、毛泽东思想(18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7)
第二节经济(189)
一、微观经济(189)
二、宏观经济(189)
三、国际经济(190)
第三节法律(192)
一、宪法(192)
二、监察法(193)
三、民法与民事诉讼法(194)
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196)
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8)
第四节科技与生活(201)
一、高新技术(201)
二、我国近代航空航天成就(203)
三、物理常识(203)
四、化学常识(205)
五、生物常识(207)
六、医学常识(208)
七、安全常识(209)
第五节人文与历史(210)
一、文化思想(210)
二、文学作品(210)
三、传统理念与习俗(211)
四、科技成果(211)
五、中国古代史(212)
六、中国近现代史(214)
七、世界近现代史(216)
第六节国情与地理(218)
一、我国的地势与地形(218)
二、我国的河流与湖泊(218)
三、太阳(219)
四、大气(220)
五、陆地(220)
六、世界自然地理之最(221)
第七节行政管理与公文(223)
一、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23)
二、公文基础知识(225)
第八节教育与心理(229)
一、教育常识(229)
二、心理常识(230)
第十一章时新知识
第一节时政文件摘要(234)
一、国内时政文件摘要(234)
二、北京时政文件摘要(236)
第二节时政词条集锦(238)
一、国内时政(238)
二、国际时政(246)
三、北京时政(251)
第十二章短文加工
第一节作答基本要求(256)
第二节概括主要内容(261)
一、作答方法(261)
二、真题精解(263)
三、强化训练(266)
第三节概括语段(269)
一、拟制标题(269)
二、语句填充(272)
三、强化训练(275)
第十三章实用写作
第一节作答基本要求(278)
一、测查要求(278)
二、题型归类(279)
第二节公文基本知识(283)
一、公文的概念和特点(283)
二、公文的类别(284)
三、公文的格式(286)
第三节一般性应用文写作(291)
一、计划(291)
二、总结(293)
三、调查报告(294)
四、简报(297)
五、倡议书(298)
六、演讲稿(300)
第四节法定公文写作(302)
一、公文写作的结构(302)
二、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303)
三、决定(304)
四、决议(305)
五、通知(305)
六、通报(306)
七、通告(307)
八、意见(309)
九、批复(310)
十、请示(311)
十一、报告(312)
十二、函(313)
十三、纪要(314)
附录:材料作文(317)
一、题型介绍(317)
二、作答方法(318)
三、例题精讲(342)
四、强化训练(345)
第一章选词填空
第一节词义辨析(12)
一、词语的理性义(12)
二、词语的色彩义(14)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16)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16)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18)
第三节成语(20)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20)
二、成语特殊题型之成语连用(23)
第四节关联词(24)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24)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24)
第二章阅读理解
第一节主旨观点题(28)
一、题型解读(28)
二、解题指津(28)
第二节细节判断题(32)
一、题型解读(32)
二、解题指津(32)
第三节词句理解题(35)
一、题型解读(35)
二、解题指津(35)
第四节推断下文题(37)
一、题型解读(37)
二、解题指津(37)
第五节标题添加题(41)
一、题型解读(41)
二、解题指津(41)
第六节语句填充题(44)
一、话题统一(44)
二、前后照应(45)
三、句式一致(46)
四、意境协调(46)
第七节文章阅读(48)
一、考查词语(48)
二、考查句子(50)
三、考查语句连贯(50)
四、考查细节信息(53)
五、考查主旨观点(54)
六、考查文章标题(55)
第三章句段排序
一、关注首尾句(58)
二、抓住关联词(59)
三、重视指代词(59)
四、注意逻辑顺序(60)
五、注意承启关系(61)
第四章文稿校对
第一节错别(64)
一、分清义(64)
二、推想形(64)
三、理清源头(64)
第二节正确使用词语(65)
第三节句法结构(66)
一、句子的六大成分(66)
二、五大特殊句式(67)
第四节病句辨析(70)
一、成分残缺(70)
二、成分赘余(70)
三、句式杂糅(71)
四、搭配不当(71)
五、歧义(71)
六、不合逻辑(72)
第五章逻辑推理
第一节必然性推理(74)
一、直言命题(74)
二、复言命题(80)
第二节可能性推理(87)
一、削弱型题目(87)
二、加强型题目(91)
三、前提型题目(94)
四、解释型题目(97)
五、评价型题目(98)
六、结论型题目(101)
第六章空间关系
第一节空间关系题型精讲(104)
一、折纸盒与拆纸盒(104)
二、三视图(106)
三、剖视图与截面图(107)
四、立体组合(108)
第二节空间关系实战技巧(110)
一、相邻与相对区分法(110)
二、相对顺序判断法(110)
三、非对称面判断法(111)
四、假设两面判断法(112)
第三节其他类型图形题(113)
一、图形重组(113)
二、类比型(114)
三、顺推型(115)
四、九宫格(117)
第四节图形比较(119)
一、题型介绍(119)
二、解题指津(119)
第七章图表解读
第一节图表解读核心概念(122)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122)
二、增长量(123)
三、增长率(124)
四、比重(127)
五、倍数和翻番(128)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129)
七、进出口额(129)
八、指数(130)
第二节图表解读计算技巧(131)
一、尾数法(131)
二、首数法(131)
三、有效数法(132)
四、特征数法(133)
五、范围限定法(133)
六、乘除法转化法(134)
七、同位比较法(135)
八、运算拆分法(136)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136)
第三节图表解读题型分类精讲(141)
一、计算题(141)
二、排序题(142)
三、计数题(143)
四、趋势判断题(145)
五、综合判断题(146)
六、假设条件题(147)
第八章规则解读
第一节统筹与策略(150)
一、策略制定基本原理(150)
二、统筹规划经典案例(150)
第二节运算与推理(154)
一、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154)
二、容斥问题(157)
三、推理问题(158)
第三节定义判断(160)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160)
二、定义判断要点类型(160)
三、定义判断解题方法(165)
第九章计划编排
第一节计划编排常用解题方法(170)
一、代入法(170)
二、找突破口法(171)
三、假设法(173)
四、排除法(174)
五、排序法(175)
六、图表法(175)
七、计算法(176)
第二节计划编排题型分类精讲(178)
一、时间排序型(178)
二、位置排序型(179)
三、挑选组合型(181)
第十章百科知识
第一节政治(18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84)
二、毛泽东思想(18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7)
第二节经济(189)
一、微观经济(189)
二、宏观经济(189)
三、国际经济(190)
第三节法律(192)
一、宪法(192)
二、监察法(193)
三、民法与民事诉讼法(194)
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196)
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98)
第四节科技与生活(201)
一、高新技术(201)
二、我国近代航空航天成就(203)
三、物理常识(203)
四、化学常识(205)
五、生物常识(207)
六、医学常识(208)
七、安全常识(209)
第五节人文与历史(210)
一、文化思想(210)
二、文学作品(210)
三、传统理念与习俗(211)
四、科技成果(211)
五、中国古代史(212)
六、中国近现代史(214)
七、世界近现代史(216)
第六节国情与地理(218)
一、我国的地势与地形(218)
二、我国的河流与湖泊(218)
三、太阳(219)
四、大气(220)
五、陆地(220)
六、世界自然地理之最(221)
第七节行政管理与公文(223)
一、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23)
二、公文基础知识(225)
第八节教育与心理(229)
一、教育常识(229)
二、心理常识(230)
第十一章时新知识
第一节时政文件摘要(234)
一、国内时政文件摘要(234)
二、北京时政文件摘要(236)
第二节时政词条集锦(238)
一、国内时政(238)
二、国际时政(246)
三、北京时政(251)
第十二章短文加工
第一节作答基本要求(256)
第二节概括主要内容(261)
一、作答方法(261)
二、真题精解(263)
三、强化训练(266)
第三节概括语段(269)
一、拟制标题(269)
二、语句填充(272)
三、强化训练(275)
第十三章实用写作
第一节作答基本要求(278)
一、测查要求(278)
二、题型归类(279)
第二节公文基本知识(283)
一、公文的概念和特点(283)
二、公文的类别(284)
三、公文的格式(286)
第三节一般性应用文写作(291)
一、计划(291)
二、总结(293)
三、调查报告(294)
四、简报(297)
五、倡议书(298)
六、演讲稿(300)
第四节法定公文写作(302)
一、公文写作的结构(302)
二、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303)
三、决定(304)
四、决议(305)
五、通知(305)
六、通报(306)
七、通告(307)
八、意见(309)
九、批复(310)
十、请示(311)
十一、报告(312)
十二、函(313)
十三、纪要(314)
附录:材料作文(317)
一、题型介绍(317)
二、作答方法(318)
三、例题精讲(342)
四、强化训练(345)
免费在线读
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相对灵活,一方面,虽然多数区越来越倾向于参加北京市事业单位联考,但仍有个别区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单独命题;另一方面,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的题型与其他省(区、市)事业单位考试大为不同,更具有创新性。同时,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的容纳性也很强,即一张试卷包含客观题与主观题两大部分,涉及的题型与考点众多,且颇具自身特色。北京市事业单位综合能力测验(公共基本能力测验)考试题型及考点分析如下表所示:
本书内容全面,涉及上表中北京市事业单位综合能力测验(公共基本能力测验)科目的各个题型及核心考点,帮助考生科学备考。
北京市事业单位综合能力测验(公共基本能力测验)考试,考查内容涉及学科众多,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语文、数学、逻辑、写作等。在上述考情分析中我们只对每个题型做了简要介绍,下面我们将针对每个题型做深入的分析,帮助考生做进一步的了解。
一、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题是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的常规题型,考查实词、成语及关联词。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应重点掌握实词及成语辨析的方法、关联词的固定搭配及八大复句关系。
【经典真题】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们都在试图重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钱穆、钱钟书和陈寅恪的著作和传记成了畅销书。《顾准文集》《顾准日记》于市场,这个中国“市场经济第一人”,坚持学术自由的孤独者形象,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的期许。《傅雷家书》长达二十余年的畅销,成为的“三经”。浪漫骑士王小波横空出世,给这个日益保守的社会打开了一个叛逆的缺口。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充斥符合金玉良言
B.风靡印证珠玑
C.风行满足老少咸宜
D.充塞引发家喻户晓
中公解析:第一空,“充斥”意为充满(含厌恶意),用来形容《顾准文集》《顾准日记》,感情色彩不符,首先可排除A。《顾准文集》《顾准日记》之所以畅销,缘于顾准其人“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期许,而不是“印证”或“引发”,排除B、D。第三空,“老少咸宜”也符合“三经”的特点。故本题选C。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是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的主要考查题目,主要包括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两种题型。其中,片段阅读为考查的重点,涉及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推断下文题、词句理解题等;而文章阅读的材料较长,对考生的言语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考生应注意平时多加练习。
【经典真题】在如今这个打开手机就能知道“时间”“位置”的时代,人们获取时间、空间的方式变得极为简单,简单到人们可能都意识不到。在没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时空基准服务之前,定位“我在哪”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更不必说步入所谓的万物互联时代。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北斗系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正是这些卫星导航系统,以广泛、便捷、廉价的方式连接时间和空间,为万物互联提供最基本的可能。
这段文意在说明()。
A.卫星已改变了人们获取时间和空间的方式
B.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
C.中国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正逐渐成为现实
D.卫星导航系统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前提条件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因为卫星导航系统,在这个时代人们获取时间、空间的方式变得极为简单。接着说明,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北斗系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这些卫星导航系统为中国步入万物互联时代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文段的落脚点为北斗系统对中国实现万物互联的意义,只有C项符合。故本题选C。
三、句段排序
句段排序题在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中为单独的一类题目,与选词填空、阅读理解等题型并列,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句段排序主要考查语言的衔接与呼应,对文段的整体把握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多加注意。
【经典真题】①但对于一个文盲来说,是异常困难的,而电脑与网络改变了这一状况
②同时,读者还必须能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来感受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描绘的环境
③读者也必须具备起码的识理解的能力
④人们可以运用电脑搜索有关作品被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这样声色俱备获取信息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作品内容的兴趣与接受程度
⑤在传统的写作过程中,作家头脑中生动形象的构思必须借助于合适的文符号才能表现出来
⑥在观看电视、电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视觉与听觉上的直观感受,并且调动自己的想象与情感,感受剧中人物的个性、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②①③⑥④
B.⑤③②①④⑥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④⑤③②①
中公解析:由③中的“读者也必须具备”和②中的“同时,读者还必须”可知,这两句是从读者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的,话题相关,应紧密衔接,且顺序为③②,由此可排除A、C。①提到“电脑与网络改变了这一状况”,④与⑥具体介绍了电脑是通过何种方式改变人们感受作者作品这一状况的,因此①应在④与⑥之前,排除D。故本题选B。
四、文稿校对
文稿校对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的规范使用及相关校对能力。从近几年真题来看,文稿校对题的难度并不大,涉及的多是错别、词语的正确使用、句法结构等基础考点。只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基础语言文功底,再辅以针对性的训练,即可拿下这类题目。
【经典真题】当时为解决枪膛的磨损问题,英国军工部门的技术人员搜集(A)了各种型号的钢材以及不同性质的合金钢,在多种机械上进行性能实验(B),最终发现一种不怕酸、碱、盐的钢材——不锈钢。这样的例子无穷无尽(C),雷达技术、喷气式飞机技术、核能技术、火箭技术、电子技术、整形手术、合成橡胶、香肠等都是首先在战争中出现然后才被运用于现实生活中(D)。
中公解析:C项,“无穷无尽”表示没有穷尽、没有尽头,句意想表达战争促进科技发展的例子数量很多,应改为“数不胜数”或“不胜枚举”。故本题选C。
五、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题要求考生运用逻辑关系及相关知识进行演绎、类比、归纳和概括,主要考查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其中,必然性推理包括直言命题、复言命题等,复言命题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可能性推理包括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结论型六类,考查的难度较大。
【经典真题】有赵、钱、孙、李四个人,如果赵已经结婚了,那么钱、孙、李都已婚。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果赵未婚,那么钱也未婚
B.如果赵未婚,那么钱、孙、李中至少有一人未婚
C.如果李未婚,那么赵和钱至少有一人未婚
D.如果钱、孙、李都未婚,那么赵已婚
中公解析: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赵已婚→钱且孙且李已婚。A、B两项,否定前件不能得出有效的后件,赵未婚,钱、孙、李的婚姻状况无法推出。C项正确,否定后件可以得出否定前件,李未婚可推出赵未婚,所以赵和钱至少有一人未婚。D项,否定后件得出否定的前件,应该推出赵未婚,D项错误。故本题选C。
六、空间关系
在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中,空间关系题主要考查折纸盒与拆纸盒、剖视图与截面图、立体组合等考点。其考查方式灵活多变,考生只要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经典真题】将以下立体图形从任一面剖开,选项中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截面的是()。
中公解析:B项,长方形与三角形不会直接相接,错误。A、C、D三项均可由左侧图形截出,如下图所示。
故本题选B。
七、图表解读
图表解读题是北京市事业单位的常考题型,题目的考查范围不仅包括数据的计算,还有对计算型、理解型概念的理解。图表解读题的材料类型有表格型、图形型、综合型等。考生在解题时,要能够理解材料中的各种概念关系,重点掌握增长、比重、倍数、平均数及多个概念的综合考查。在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和正确提取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速算方法实现快速解题的目的。
【经典真题】
2007—2016年部分国家燃料乙醇产量
(单位:亿升)
(续表)
1.将表中四国按2007—2016年燃料乙醇产量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美国、加拿大、中国、巴西
B.美国、加拿大、巴西、中国
C.加拿大、美国、中国、巴西
D.加拿大、美国、巴西、中国
中公解析:2007—2016年燃料乙醇产量的年均增长率=-1。因选项中四个国家涉及的年份都相同,只须比较的大小即可。美国的为=2.3X,加拿大的为=2.0X,中国的为=1.7X,巴西的为=1.4X,则年均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序为美国、加拿大、中国、巴西。故本题选A。
2.2014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为892.5亿升,下列饼图中,能准确表示美国(黑色)、巴西(白色)和其他国家(灰色)燃料乙醇产量的占比关系的是()。
A.B.
C.D.
中公解析:查找表格中数据知,2014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为542.83亿升,占全球燃料乙醇产量的比重为>=60%,排除A、B;2014年巴西燃料乙醇产量为234.32亿升,其他国家的产量为892.5-542.83-234.32=115.35(亿升),约为巴西的一半,排除C。故本题选D。
八、规则解读
规则解读题是北京市事业单位考试的特色题型。按照常规试题的分类,可将其视为统筹规划、运算推理和定义判断的变形。其中,统筹规划重在考查考生对事物关系、规律的分析、归纳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优途径。运算推理重在考查考生对各个考点的针对性解答方法及问题原理的灵活使用,是解决问题的有利途径,因此考生需更加注重数据关系的快速分析判断和运算技巧。定义判断多以单定义的形式出现,考生需要通过关键词和选项的对比来解题。
【经典真题】事假必须提前一个工作日在上班时申请,突发紧急事件应在单位上班后半小时内电话请假。事假以小时为最小单位,事假期间不发放工资及奖金,以当月实际工作日×8小时计算税后工资及奖金,并予以扣除。女员工产假为128天。此外,难产延长30天,多胞胎每多生育1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