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24295丛书名: 江西省教材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是中公教育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师资和图书研发人员依据江西省各地教师招聘考试的要求编写而成,反应了江西省教师招聘的考情。通过对近几年江西省各地教师招聘工作特点的综合分析,本教材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有针对性
教师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对应试者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本书编者以江西省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为依据,针对江西省考试特点确定了本书内容。该教材内容较全面,知识点逻辑顺序清晰,章节内容合理地归类整理,针对性的帮助考生解决疑难问题。
(二)具实用性
本书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统计与分析,归类总结,*终确定了每一部分的核心考点。对于高频考点,考试重点、易错点,书中设置了微视频课,考生扫码可进行在线学习。正文中还配有真题和知识拓展,以强化理解并补充知识。章节结束都附有强化练习板块,真正让考生能够边学边练、查漏补缺。
(一)有针对性
教师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对应试者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本书编者以江西省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为依据,针对江西省考试特点确定了本书内容。该教材内容较全面,知识点逻辑顺序清晰,章节内容合理地归类整理,针对性的帮助考生解决疑难问题。
(二)具实用性
本书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统计与分析,归类总结,*终确定了每一部分的核心考点。对于高频考点,考试重点、易错点,书中设置了微视频课,考生扫码可进行在线学习。正文中还配有真题和知识拓展,以强化理解并补充知识。章节结束都附有强化练习板块,真正让考生能够边学边练、查漏补缺。
购买本书,扫码加入中公移动自习室,在线与志同道合考友互动,交友答疑、共同进步,圆考试梦想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教育综合知识》本书根据江西省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架构起以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化素养和教育政策法规五部分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本书力求将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所考查的知识点尽可能多的进行呈现,是一本专门针对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的复习教材。
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要求,直击真题考点。结构上,针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设计,在正文中对重点内容有下划线标注,并设置知识拓展对主体内容进行扩展和巩固,考题再现和牛刀小试让考生能够学练结合,巩固记忆。另外,对于高频考点,考试重点、易错点,我们设置了微视频课,考生扫码可进行在线学习。
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要求,直击真题考点。结构上,针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双色设计,在正文中对重点内容有下划线标注,并设置知识拓展对主体内容进行扩展和巩固,考题再现和牛刀小试让考生能够学练结合,巩固记忆。另外,对于高频考点,考试重点、易错点,我们设置了微视频课,考生扫码可进行在线学习。
目 录
目录
中公名师微课视频索引(1)
教育综合知识点索引(1)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教育(2)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2)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9)
强化练习(13)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14)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4)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18)
强化练习(22)
第二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6)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26)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34)
强化练习(43)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45)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45)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48)
第三节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50)
强化练习(53)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56)
第一节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56)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59)
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3)
强化练习(64)
第四章教育目的(66)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66)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6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70)
第四节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73)
强化练习(76)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78)
第一节学生(78)
第二节教师及教师职业素养(82)
第三节师生关系(89)
强化练习(92)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95)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述(95)
第二节学制的类型与发展(97)
第三节义务教育(101)
第四节终身教育(104)
强化练习(106)
第七章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109)
第一节课程论基础(109)
第二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13)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9)
第四节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21)
强化练习(124)
第八章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126)
第一节教学概述(126)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30)
第三节教学过程(137)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141)
第五节教学评价(144)
第六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47)
第七节学校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152)
强化练习(157)
第九章德育(161)
第一节德育概述(161)
第二节德育过程(164)
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169)
强化练习(175)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179)
第一节班级和班级管理(179)
第二节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18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183)
第四节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90)
强化练习(193)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师心理与专业成长(196)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196)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成长(202)
强化练习(207)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二节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215)
第三节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221)
强化练习(232)
第三章学生心理差异与教育(235)
第一节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235)
第二节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40)
强化练习(243)
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45)
第一节学习概述(245)
第二节学习理论(248)
第三节知识的分类与学习(267)
第四节学习策略的学习(282)
强化练习(292)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297)
第一节问题解决(297)
第二节学生的创造力与培养(302)
强化练习(306)
第六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08)
第一节学习动机(308)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316)
强化练习(320)
第四部分|文化素养
第一章历史素养(324)
第一节中国历史(324)
第二节世界历史(333)
强化练习(339)
第二章文学素养(341)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41)
第二节中国文学(343)
第三节世界文学(353)
强化练习(358)
第三章科学素养(360)
第一节科学常识与科普读物(360)
第二节中国科技发展成就(362)
第三节世界科技发展成就(365)
强化练习(369)
第四章艺术素养(371)
第一节音乐常识(371)
第二节美术常识(375)
强化练习(383)
第五部分|教育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8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9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9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02)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07)
六、《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413)
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419)
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22)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28)
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431)
十一、《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437)
强化练习(441)
成师直通车定制协议班(44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44)
中公名师微课视频索引(1)
教育综合知识点索引(1)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教育(2)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2)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9)
强化练习(13)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14)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4)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18)
强化练习(22)
第二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6)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26)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34)
强化练习(43)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45)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45)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48)
第三节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50)
强化练习(53)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56)
第一节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56)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59)
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3)
强化练习(64)
第四章教育目的(66)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66)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6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70)
第四节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73)
强化练习(76)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78)
第一节学生(78)
第二节教师及教师职业素养(82)
第三节师生关系(89)
强化练习(92)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95)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述(95)
第二节学制的类型与发展(97)
第三节义务教育(101)
第四节终身教育(104)
强化练习(106)
第七章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109)
第一节课程论基础(109)
第二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13)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9)
第四节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21)
强化练习(124)
第八章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126)
第一节教学概述(126)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30)
第三节教学过程(137)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141)
第五节教学评价(144)
第六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47)
第七节学校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152)
强化练习(157)
第九章德育(161)
第一节德育概述(161)
第二节德育过程(164)
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169)
强化练习(175)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179)
第一节班级和班级管理(179)
第二节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18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183)
第四节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90)
强化练习(193)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师心理与专业成长(196)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196)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成长(202)
强化练习(207)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二节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215)
第三节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221)
强化练习(232)
第三章学生心理差异与教育(235)
第一节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235)
第二节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40)
强化练习(243)
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45)
第一节学习概述(245)
第二节学习理论(248)
第三节知识的分类与学习(267)
第四节学习策略的学习(282)
强化练习(292)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297)
第一节问题解决(297)
第二节学生的创造力与培养(302)
强化练习(306)
第六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08)
第一节学习动机(308)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316)
强化练习(320)
第四部分|文化素养
第一章历史素养(324)
第一节中国历史(324)
第二节世界历史(333)
强化练习(339)
第二章文学素养(341)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41)
第二节中国文学(343)
第三节世界文学(353)
强化练习(358)
第三章科学素养(360)
第一节科学常识与科普读物(360)
第二节中国科技发展成就(362)
第三节世界科技发展成就(365)
强化练习(369)
第四章艺术素养(371)
第一节音乐常识(371)
第二节美术常识(375)
强化练习(383)
第五部分|教育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8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9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9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02)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07)
六、《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413)
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419)
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22)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28)
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431)
十一、《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437)
强化练习(441)
成师直通车定制协议班(44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44)
免费在线读
中公名师微课视频索引(1)
教育综合知识点索引(1)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教育(2)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2)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9)
强化练习(13)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14)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4)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18)
强化练习(22)
第二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6)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26)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34)
强化练习(43)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45)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45)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48)
第三节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50)
强化练习(53)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56)
第一节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56)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59)
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3)
强化练习(64)
第四章教育目的(66)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66)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6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70)
第四节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73)
强化练习(76)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78)
第一节学生(78)
第二节教师及教师职业素养(82)
第三节师生关系(89)
强化练习(92)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95)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述(95)
第二节学制的类型与发展(97)
第三节义务教育(101)
第四节终身教育(104)
强化练习(106)
第七章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109)
第一节课程论基础(109)
第二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13)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9)
第四节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21)
强化练习(124)
第八章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126)
第一节教学概述(126)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30)
第三节教学过程(137)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141)
第五节教学评价(144)
第六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47)
第七节学校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152)
强化练习(157)
第九章德育(161)
第一节德育概述(161)
第二节德育过程(164)
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169)
强化练习(175)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179)
第一节班级和班级管理(179)
第二节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18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183)
第四节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90)
强化练习(193)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师心理与专业成长(196)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196)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成长(202)
强化练习(207)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二节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215)
第三节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221)
强化练习(232)
第三章学生心理差异与教育(235)
第一节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235)
第二节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40)
强化练习(243)
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45)
第一节学习概述(245)
第二节学习理论(248)
第三节知识的分类与学习(267)
第四节学习策略的学习(282)
强化练习(292)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297)
第一节问题解决(297)
第二节学生的创造力与培养(302)
强化练习(306)
第六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08)
第一节学习动机(308)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316)
强化练习(320)
第四部分|文化素养
第一章历史素养(324)
第一节中国历史(324)
第二节世界历史(333)
强化练习(339)
第二章文学素养(341)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41)
第二节中国文学(343)
第三节世界文学(353)
强化练习(358)
第三章科学素养(360)
第一节科学常识与科普读物(360)
第二节中国科技发展成就(362)
第三节世界科技发展成就(365)
强化练习(369)
第四章艺术素养(371)
第一节音乐常识(371)
第二节美术常识(375)
强化练习(383)
第五部分|教育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8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9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9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02)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07)
六、《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413)
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419)
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22)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28)
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431)
十一、《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437)
强化练习(441)
成师直通车定制协议班(44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44)
教育综合知识点索引(1)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及其教育(2)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概述(2)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教育(9)
强化练习(13)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14)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4)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18)
强化练习(22)
第二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6)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及其发展(26)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34)
强化练习(43)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45)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45)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48)
第三节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50)
强化练习(53)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56)
第一节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56)
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59)
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63)
强化练习(64)
第四章教育目的(66)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66)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68)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70)
第四节素质教育与教育目的(73)
强化练习(76)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78)
第一节学生(78)
第二节教师及教师职业素养(82)
第三节师生关系(89)
强化练习(92)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95)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概述(95)
第二节学制的类型与发展(97)
第三节义务教育(101)
第四节终身教育(104)
强化练习(106)
第七章课程基本理论与实践(109)
第一节课程论基础(109)
第二节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113)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9)
第四节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21)
强化练习(124)
第八章教学基本理论与实践(126)
第一节教学概述(126)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30)
第三节教学过程(137)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141)
第五节教学评价(144)
第六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47)
第七节学校课外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152)
强化练习(157)
第九章德育(161)
第一节德育概述(161)
第二节德育过程(164)
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169)
强化练习(175)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179)
第一节班级和班级管理(179)
第二节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181)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183)
第四节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190)
强化练习(193)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师心理与专业成长(196)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196)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成长(202)
强化练习(207)
第二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209)
第二节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215)
第三节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教育(221)
强化练习(232)
第三章学生心理差异与教育(235)
第一节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235)
第二节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与教育(240)
强化练习(243)
第四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45)
第一节学习概述(245)
第二节学习理论(248)
第三节知识的分类与学习(267)
第四节学习策略的学习(282)
强化练习(292)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力(297)
第一节问题解决(297)
第二节学生的创造力与培养(302)
强化练习(306)
第六章学习动机及其激发(308)
第一节学习动机(308)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316)
强化练习(320)
第四部分|文化素养
第一章历史素养(324)
第一节中国历史(324)
第二节世界历史(333)
强化练习(339)
第二章文学素养(341)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化常识(341)
第二节中国文学(343)
第三节世界文学(353)
强化练习(358)
第三章科学素养(360)
第一节科学常识与科普读物(360)
第二节中国科技发展成就(362)
第三节世界科技发展成就(365)
强化练习(369)
第四章艺术素养(371)
第一节音乐常识(371)
第二节美术常识(375)
强化练习(383)
第五部分|教育政策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8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9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98)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02)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07)
六、《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413)
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419)
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22)
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428)
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431)
十一、《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437)
强化练习(441)
成师直通车定制协议班(44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44)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