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61344丛书名: 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轻松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是编者根据历年真题考查情况编写,力求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真题奥义,提升备考效率。本书具备以下两大特色:
特色一:突出真题——题型分类。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的题型、题量及其分值设置都极为稳定。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以题型为单元,按题型分篇,各篇下分考点呈现真题。通过这种分题型、分考点的讲解模式,您能够初步了解各类题型的特点,掌握各类真题题型中的常见考点及其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制订面向各类题型的备考策略,强化各类题型的解题思维。
特色二:突出真题——作答技巧。教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所涉及的考点都会有相对性的变化或调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一是指考查范围,二是指作答技巧。我们对真题的作答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段讲解,将真题解析分为“考点详析”“思路剖析”“备考点拨”“举一反三”等多个版块,力求以讲练结合的形式,让您逐步理清解题思路,学透考点内容,掌握答题技巧。
内容简介
《中公版·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轻松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是针对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科目编制的一本练习集锦。编者根据历年考试真题情况,先按照题型分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篇。第五篇为预测试卷。
在单项选择题篇中,按照考点分类,先给出一个示例真题,针对该真题所涉及的考点,设置了“考点详析”,讲解相关知识;接着是“备考点拨”,针对考点补充重要知识内容,提供记忆方法,可谓“小题大做”。“举一反三”中设置了考点相关的真题与练习题,让考生能够触类旁通。
在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篇中,编者设置了“题干审读”“考点提要”“考点定位”“思路剖析”“备考点拨”等版块,让考生能够从读题、审题到答题,在完整的解题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学习解题方法。
在预测试卷篇,编者编制了两套高度契合真题考试范围、考试难度的试题,以供考生检测练习效果。
在单项选择题篇中,按照考点分类,先给出一个示例真题,针对该真题所涉及的考点,设置了“考点详析”,讲解相关知识;接着是“备考点拨”,针对考点补充重要知识内容,提供记忆方法,可谓“小题大做”。“举一反三”中设置了考点相关的真题与练习题,让考生能够触类旁通。
在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篇中,编者设置了“题干审读”“考点提要”“考点定位”“思路剖析”“备考点拨”等版块,让考生能够从读题、审题到答题,在完整的解题过程中既掌握知识,又学习解题方法。
在预测试卷篇,编者编制了两套高度契合真题考试范围、考试难度的试题,以供考生检测练习效果。
目 录
目录
上册
第一篇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2)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2)
考点1教育的基本形态(2)
考点2教育的属性(4)
考点3教育的起源学说(6)
考点4古代教育的发展(8)
考点5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0)
考点6《学记》(12)
考点7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的教育思想(14)
考点8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国外教育家及其思想(18)
考点9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中国教育家及其思想(21)
考点10教育学理论深化阶段的教育思想(23)
考点11教育的文化功能(26)
考点12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28)
考点1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29)
考点1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31)
考点15我国的教育目的(32)
考点16教育制度的概念(34)
考点17我国学制的发展(35)
考点18义务教育的特点(37)
考点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9)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0)
考点1“课程”一词的由来和课程定义(40)
考点2课程的类型(42)
考点3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45)
考点4课程目标(46)
考点5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49)
考点6课程标准(51)
考点7教材(53)
考点8制约课程内容选择及课程开发的因素(55)
考点9课程资源的分类(56)
考点10课程开发的模式(58)
考点11课程实施的取向(60)
考点12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61)
考点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63)
考点14课程结构的变革(65)
考点15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观(66)
第三节?学生与教师(69)
考点1学生的本质属性(69)
考点2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职业角色(71)
考点3教师的职业素养(73)
考点4教师专业发展(75)
考点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77)
考点6师生关系(81)
第四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83)
考点1教育文献(83)
考点2观察法(86)
考点3调查法(88)
考点4个案研究法(90)
考点5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92)
第二章?学生指导(94)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94)
考点1感觉(94)
考点2知觉的一般特性(97)
考点3社会知觉偏差与知觉的分类(99)
考点4注意的分类(101)
考点5注意的品质(103)
考点6记忆与遗忘(105)
考点7依据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的方法(107)
考点8思维的主要特征(108)
考点9创造性思维(109)
考点10情绪与情感(111)
考点11意志(112)
考点12需要层次理论(114)
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116)
考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16)
考点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20)
考点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2)
考点4学生的个别差异(123)
第三节?小学生学习指导(126)
考点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26)
考点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27)
考点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29)
考点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30)
考点5学习策略(132)
第四节?小学德育(135)
考点1品德的心理结构(135)
考点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37)
考点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38)
考点4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40)
考点5德育原则(142)
考点6德育途径(146)
考点7德育方法(146)
第五节?小学生安全教育(149)
考点1小学生营养卫生保健常识(150)
考点2火灾、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救助(151)
考点3蜇伤、咬伤、头部创伤、肌肉痉挛、轻微外伤的处理(152)
第六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55)
考点1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155)
考点2精神分析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158)
考点3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159)
第三章?班级管理(163)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163)
考点?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63)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165)
考点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166)
考点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168)
第三节?班队活动与课外活动(169)
考点1班队活动(170)
考点2班级活动(171)
考点3少先队活动(172)
考点4课外活动的内容(175)
考点5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76)
第四章?学科知识和教学设计(179)
第一节?教案设计(179)
考点1教学目标设计(179)
考点2课堂导入(181)
第二节?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183)
考点1综合课程的类型(183)
考点2综合实践活动(185)
第五章?教学实施(187)
第一节?教学概述(187)
考点1教学与教育、智育、课程、上课的关系(187)
考点2教学过程的特点(188)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方法(191)
考点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191)
考点2直观性原则(193)
考点3启发性原则(194)
考点4循序渐进原则(196)
考点5因材施教原则(197)
考点6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99)
考点7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201)
考点8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202)
考点9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204)
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206)
考点1个别教学制(206)
考点2班级授课制(208)
考点3复式教学(209)
考点4分组教学(211)
考点5特朗普制(212)
考点6开放课堂(214)
考点7新型教学组织形式(215)
第四节?课堂教学的实施(217)
考点1备课(217)
考点2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219)
考点3课堂教学总结(220)
第五节?学习动机(222)
考点1学习动机的分类(223)
考点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224)
考点3成就动机理论(226)
考点4成败归因理论(228)
第六节?学习方式(230)
考点1知识学习的类型(230)
考点2知识学习的过程(232)
考点3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234)
考点4操作技能的培养(235)
考点5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237)
第六章?教学评价(240)
考点1教学评价的功能(240)
考点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42)
考点3诊断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244)
考点4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245)
考点5延迟评价和即时评价(247)
考点6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248)
下册
第二篇简答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252)
考点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52)
考点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53)
考点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254)
考点4教育目的(256)
考点5教育制度(257)
考点6教育观念的变革(259)
考点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60)
考点8师生关系(262)
考点9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263)
考点10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64)
第二章?学生指导(271)
考点1知觉(271)
考点2注意(272)
考点3记忆(273)
考点4思维(274)
考点5需要(275)
考点6能力(276)
考点7人格(277)
考点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279)
考点9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培养(280)
考点10心理发展的理论(281)
考点11学习迁移(282)
考点12学习兴趣(284)
考点13小学德育(285)
第三章?班级管理(295)
考点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295)
考点2班主任工作(296)
考点3家校合作(298)
第四章?教学实施(304)
考点?学习方式(304)
第三篇材料分析题
考点1家校共育(314)
考点2评析教学行为/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317)
考点3评析教师行为/特殊儿童教育(321)
考点4评析教师作业设计/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325)
考点5劳动教育(328)
考点6评析教师行为/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31)
考点7评析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方式/处理要求(335)
考点8评析教师处理提问的做法/保护、培养问题意识(339)
考点9评析教师做法/批改作业的要求(342)
考点10评析教师教学导入/导入方式(346)
考点11评析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处理教材内容的要求(349)
考点12教育机智/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352)
第四篇教学设计题
第一章中文与社会(356)
课题1惊弓之鸟(356)
课题2爬山虎的脚(361)
课题3浅水洼里的小鱼(368)
课题4白鹅(375)
第二章?数学与科学(381)
课题1整理房间(381)
课题2三角形的面积(389)
课题3分数的基本性质(393)
第三章?英语(397)
课题1Children’sDay(397)
课题2Thenaturalworld(402)
第四章?音乐(407)
课题1数鸭子(407)
课题2小蜻蜓(412)
第五章?体育(416)
课题1立定跳远(416)
课题2行进间运球(422)
第六章?美术(429)
课题1剪对称鱼形(429)
课题2动物的脸(433)
第五篇预测试卷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一)(440)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二) (458)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476)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490)”
上册
第一篇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2)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2)
考点1教育的基本形态(2)
考点2教育的属性(4)
考点3教育的起源学说(6)
考点4古代教育的发展(8)
考点5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0)
考点6《学记》(12)
考点7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的教育思想(14)
考点8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国外教育家及其思想(18)
考点9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中国教育家及其思想(21)
考点10教育学理论深化阶段的教育思想(23)
考点11教育的文化功能(26)
考点12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28)
考点1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29)
考点14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31)
考点15我国的教育目的(32)
考点16教育制度的概念(34)
考点17我国学制的发展(35)
考点18义务教育的特点(37)
考点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9)
第二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40)
考点1“课程”一词的由来和课程定义(40)
考点2课程的类型(42)
考点3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45)
考点4课程目标(46)
考点5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49)
考点6课程标准(51)
考点7教材(53)
考点8制约课程内容选择及课程开发的因素(55)
考点9课程资源的分类(56)
考点10课程开发的模式(58)
考点11课程实施的取向(60)
考点12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61)
考点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63)
考点14课程结构的变革(65)
考点15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观(66)
第三节?学生与教师(69)
考点1学生的本质属性(69)
考点2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职业角色(71)
考点3教师的职业素养(73)
考点4教师专业发展(75)
考点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77)
考点6师生关系(81)
第四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83)
考点1教育文献(83)
考点2观察法(86)
考点3调查法(88)
考点4个案研究法(90)
考点5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92)
第二章?学生指导(94)
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知识(94)
考点1感觉(94)
考点2知觉的一般特性(97)
考点3社会知觉偏差与知觉的分类(99)
考点4注意的分类(101)
考点5注意的品质(103)
考点6记忆与遗忘(105)
考点7依据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的方法(107)
考点8思维的主要特征(108)
考点9创造性思维(109)
考点10情绪与情感(111)
考点11意志(112)
考点12需要层次理论(114)
第二节?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116)
考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16)
考点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120)
考点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2)
考点4学生的个别差异(123)
第三节?小学生学习指导(126)
考点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26)
考点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127)
考点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29)
考点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30)
考点5学习策略(132)
第四节?小学德育(135)
考点1品德的心理结构(135)
考点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37)
考点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38)
考点4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140)
考点5德育原则(142)
考点6德育途径(146)
考点7德育方法(146)
第五节?小学生安全教育(149)
考点1小学生营养卫生保健常识(150)
考点2火灾、地震发生时的逃生与救助(151)
考点3蜇伤、咬伤、头部创伤、肌肉痉挛、轻微外伤的处理(152)
第六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55)
考点1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155)
考点2精神分析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158)
考点3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159)
第三章?班级管理(163)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163)
考点?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63)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165)
考点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166)
考点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168)
第三节?班队活动与课外活动(169)
考点1班队活动(170)
考点2班级活动(171)
考点3少先队活动(172)
考点4课外活动的内容(175)
考点5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76)
第四章?学科知识和教学设计(179)
第一节?教案设计(179)
考点1教学目标设计(179)
考点2课堂导入(181)
第二节?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183)
考点1综合课程的类型(183)
考点2综合实践活动(185)
第五章?教学实施(187)
第一节?教学概述(187)
考点1教学与教育、智育、课程、上课的关系(187)
考点2教学过程的特点(188)
第二节?教学原则与方法(191)
考点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191)
考点2直观性原则(193)
考点3启发性原则(194)
考点4循序渐进原则(196)
考点5因材施教原则(197)
考点6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99)
考点7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201)
考点8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202)
考点9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204)
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与策略(206)
考点1个别教学制(206)
考点2班级授课制(208)
考点3复式教学(209)
考点4分组教学(211)
考点5特朗普制(212)
考点6开放课堂(214)
考点7新型教学组织形式(215)
第四节?课堂教学的实施(217)
考点1备课(217)
考点2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219)
考点3课堂教学总结(220)
第五节?学习动机(222)
考点1学习动机的分类(223)
考点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224)
考点3成就动机理论(226)
考点4成败归因理论(228)
第六节?学习方式(230)
考点1知识学习的类型(230)
考点2知识学习的过程(232)
考点3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234)
考点4操作技能的培养(235)
考点5学习方式的基本类型(237)
第六章?教学评价(240)
考点1教学评价的功能(240)
考点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42)
考点3诊断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244)
考点4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245)
考点5延迟评价和即时评价(247)
考点6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248)
下册
第二篇简答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252)
考点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52)
考点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253)
考点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254)
考点4教育目的(256)
考点5教育制度(257)
考点6教育观念的变革(259)
考点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60)
考点8师生关系(262)
考点9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263)
考点10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64)
第二章?学生指导(271)
考点1知觉(271)
考点2注意(272)
考点3记忆(273)
考点4思维(274)
考点5需要(275)
考点6能力(276)
考点7人格(277)
考点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279)
考点9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培养(280)
考点10心理发展的理论(281)
考点11学习迁移(282)
考点12学习兴趣(284)
考点13小学德育(285)
第三章?班级管理(295)
考点1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295)
考点2班主任工作(296)
考点3家校合作(298)
第四章?教学实施(304)
考点?学习方式(304)
第三篇材料分析题
考点1家校共育(314)
考点2评析教学行为/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317)
考点3评析教师行为/特殊儿童教育(321)
考点4评析教师作业设计/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325)
考点5劳动教育(328)
考点6评析教师行为/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31)
考点7评析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方式/处理要求(335)
考点8评析教师处理提问的做法/保护、培养问题意识(339)
考点9评析教师做法/批改作业的要求(342)
考点10评析教师教学导入/导入方式(346)
考点11评析教师教学情境创设/处理教材内容的要求(349)
考点12教育机智/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352)
第四篇教学设计题
第一章中文与社会(356)
课题1惊弓之鸟(356)
课题2爬山虎的脚(361)
课题3浅水洼里的小鱼(368)
课题4白鹅(375)
第二章?数学与科学(381)
课题1整理房间(381)
课题2三角形的面积(389)
课题3分数的基本性质(393)
第三章?英语(397)
课题1Children’sDay(397)
课题2Thenaturalworld(402)
第四章?音乐(407)
课题1数鸭子(407)
课题2小蜻蜓(412)
第五章?体育(416)
课题1立定跳远(416)
课题2行进间运球(422)
第六章?美术(429)
课题1剪对称鱼形(429)
课题2动物的脸(433)
第五篇预测试卷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一)(440)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二) (458)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 (476)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490)”
免费在线读
第一篇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1.教育的基本形态
2.教育的属性
3.教育的起源学说
4.古代教育的发展
5.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学记》等的教育思想)
6.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卢梭、赫尔巴特、夸美纽斯等的教育思想)
7.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杜威、陶行知等的教育思想)
8.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巴班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等的教育思想)
9.教育的文化功能
10.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主要观点
1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我国的教育目的等)
1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学制的发展、义务教育的特点和义务教育法等)
考点1?教育的基本形态?
【2016上】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
C.组织性D.系统性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形态。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等特点。本题B、C、D三项属于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这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制度、明确的教学计划、细化的课程标准、科学的课程表;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在我国这主要可以从教育管理的决策层次、行政层次、学校管理层次、课堂管理层次等方面表现出来;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学校教育既要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是系统的、完整的。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生活性。
故本题选A。
备考点拨
教育形态是指教育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表现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形态。我们一般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称为“三结合”教育或教育合力。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考生在识记家庭教育的特点时,可以结合关键点记忆。家庭教育最早对个体产生影响,具有先导性;家庭教育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生活性;家庭的文化氛围,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表明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家庭教育伴随终身,具有终身性。
举一反三
1.【2013下】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
①家庭教育 ②学校教育
③社会教育 ④自我教育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养不教,父之过”,我国历来重视亲子关系,重视父辈对子辈的家庭教育。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B.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C.家庭教育内容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D.家庭教育占主导地位,影响孩子的一生
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哪一特性?(??)
A.先导性B.感染性
C.权威性D.针对性
参考答案??1.C。2.D。3.D。
考点2?教育的属性?
【2013下】“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③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干引用的夸美纽斯的话,“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其中“通过适当的教育”可以知道本题考查和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才能成为一个人”即“培养人,使人成为社会人”,因此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故本题选A。
备考点拨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的三个具体表现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强调教育是人特有的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所谓的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与动物的信息传递方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教育是以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为直接目标的,这是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区别。
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考生需要注意,在教育的属性中,教育的社会属性也是一个易考点。考生需对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所了解,每一种社会属性的特点如下。
(1)永恒性强调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2)历史性强调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相对独立性强调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具有能动作用。
(4)阶级性强调教育总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
(5)生产性强调教育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
(6)民族性主要是指教育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的,在思想、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有其民族性的特征。
举一反三
1.【2016下】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A.推动社会发展B.增强人的体质
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
2.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它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
C.社会性D.永恒性
3.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
A.生产性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
参考答案??1.D。2.C。3.C。
考点3?教育的起源学说?
【2016下】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学说。
(1)神话起源说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2)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存在教育活动。但该观点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孟禄。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有意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4)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题干中他的观点体现了生物起源说的理念。
故本题选B。
备考点拨
常考的教育的起源学说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三种。我们把这三个典型的教育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及观点总结成口诀,供考生参考记忆。
(1)本能生利息(生物起源说):“本能”一是表示该理论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二是表示其代表人物之一是沛西·能;“生”表示该理论的名称是生物起源说;“利”表示另一个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2)心理仿梦露(心理起源说):“心理”表示该理论的名称是心理起源说;“仿”表示理论内容是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梦露”表示代表人物是孟禄。
(3)米凯爱劳动(劳动起源说):“米凯”表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劳动”表示该理论的名称是劳动起源说。
举一反三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
C.语言D.动物本能
2.在教育起源的问题上,主张动物界存在教育的学说是(??)。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D.神学起源说
3.“一切人类社会皆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教育。”这句话折射的教育观是(??)。
A.劳动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
参考答案??1.B。2.A。3.B。
考点4?古代教育的发展
【2013下】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
C.夏朝D.殷商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据古籍记载,夏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当时出现了被称作“庠、序、校”的施教机构。
“庠”兼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活动,即养老与教育,而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校”是乡学,被用来进行军事训练,从而成为习武的场所。
故本题选C。
备考点拨
中国古代教育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教育机构以及典型的教育事件,这些机构和事件需要考生了解。下面列举了较为重要的知识点。
(1)西周时期: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2)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对后世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3)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隋唐时期:隋代创立了科举制度;唐代建立起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
“二馆”)。
(5)宋朝: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1.教育的基本形态
2.教育的属性
3.教育的起源学说
4.古代教育的发展
5.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学记》等的教育思想)
6.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卢梭、赫尔巴特、夸美纽斯等的教育思想)
7.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杜威、陶行知等的教育思想)
8.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巴班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等的教育思想)
9.教育的文化功能
10.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主要观点
1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我国的教育目的等)
1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学制的发展、义务教育的特点和义务教育法等)
考点1?教育的基本形态?
【2016上】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
C.组织性D.系统性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基本形态。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等特点。本题B、C、D三项属于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这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制度、明确的教学计划、细化的课程标准、科学的课程表;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在我国这主要可以从教育管理的决策层次、行政层次、学校管理层次、课堂管理层次等方面表现出来;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学校教育既要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是系统的、完整的。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生活性。
故本题选A。
备考点拨
教育形态是指教育的客观存在形式和表现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形态。我们一般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称为“三结合”教育或教育合力。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考生在识记家庭教育的特点时,可以结合关键点记忆。家庭教育最早对个体产生影响,具有先导性;家庭教育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生活性;家庭的文化氛围,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这表明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表明家庭教育具有针对性;家庭教育伴随终身,具有终身性。
举一反三
1.【2013下】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
①家庭教育 ②学校教育
③社会教育 ④自我教育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养不教,父之过”,我国历来重视亲子关系,重视父辈对子辈的家庭教育。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B.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C.家庭教育内容更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D.家庭教育占主导地位,影响孩子的一生
3.“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哪一特性?(??)
A.先导性B.感染性
C.权威性D.针对性
参考答案??1.C。2.D。3.D。
考点2?教育的属性?
【2013下】“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的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
A.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③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干引用的夸美纽斯的话,“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其中“通过适当的教育”可以知道本题考查和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才能成为一个人”即“培养人,使人成为社会人”,因此这句话旨在说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故本题选A。
备考点拨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的三个具体表现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强调教育是人特有的活动,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社会性和意识性是人的教育活动和所谓的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教育方式与动物的信息传递方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教育是以影响和发展人的身心为直接目标的,这是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区别。
本题考查教育的本质属性。考生需要注意,在教育的属性中,教育的社会属性也是一个易考点。考生需对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所了解,每一种社会属性的特点如下。
(1)永恒性强调教育与人类共始终。
(2)历史性强调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相对独立性强调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具有能动作用。
(4)阶级性强调教育总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
(5)生产性强调教育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
(6)民族性主要是指教育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的,在思想、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有其民族性的特征。
举一反三
1.【2016下】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
A.推动社会发展B.增强人的体质
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
2.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它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延续性B.模仿性
C.社会性D.永恒性
3.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
A.生产性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
参考答案??1.D。2.C。3.C。
考点3?教育的起源学说?
【2016下】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一观点属于(??)。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学说。
(1)神话起源说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2)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存在教育活动。但该观点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孟禄。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有意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4)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题干中他的观点体现了生物起源说的理念。
故本题选B。
备考点拨
常考的教育的起源学说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三种。我们把这三个典型的教育起源学说的代表人物及观点总结成口诀,供考生参考记忆。
(1)本能生利息(生物起源说):“本能”一是表示该理论的观点是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二是表示其代表人物之一是沛西·能;“生”表示该理论的名称是生物起源说;“利”表示另一个代表人物利托尔诺。
(2)心理仿梦露(心理起源说):“心理”表示该理论的名称是心理起源说;“仿”表示理论内容是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梦露”表示代表人物是孟禄。
(3)米凯爱劳动(劳动起源说):“米凯”表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劳动”表示该理论的名称是劳动起源说。
举一反三
1.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
C.语言D.动物本能
2.在教育起源的问题上,主张动物界存在教育的学说是(??)。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D.神学起源说
3.“一切人类社会皆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教育。”这句话折射的教育观是(??)。
A.劳动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
参考答案??1.B。2.A。3.B。
考点4?古代教育的发展
【2013下】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
C.夏朝D.殷商
考点详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据古籍记载,夏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当时出现了被称作“庠、序、校”的施教机构。
“庠”兼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活动,即养老与教育,而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序”起初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一切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场所,也是奴隶主贵族教育子弟的场所。“校”是乡学,被用来进行军事训练,从而成为习武的场所。
故本题选C。
备考点拨
中国古代教育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同教育机构以及典型的教育事件,这些机构和事件需要考生了解。下面列举了较为重要的知识点。
(1)西周时期: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2)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对后世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3)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隋唐时期:隋代创立了科举制度;唐代建立起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六学”
“二馆”)。
(5)宋朝: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