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250652
编辑推荐
与所有爱书人一道,执守对书的信仰!本书依据两个标准:阅读的标准——优秀作家,经典作品;选书的标准——有版本价值的文本,高质量的编校!关于鲁迅和鲁迅小说,我们有很多话想说! ◆鲁迅是谁?鲁迅常见的标签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每一位认真读过他作品的人都认为,他不是一个特立独行、愤世嫉俗的标签。他是一个内心干净、大写的人,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思考者 、观察者和实践者,一个一直在彷徨、求索与呐喊的人。◆为什么要读鲁迅?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总结了经典作品的十四大特点,譬如: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是“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的书,是“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的书……鲁迅的作品与这十四大特点完全匹配。◆怎样读懂鲁迅?鲁迅著作浩繁,鲁迅作品难读,这是公认的。鲁迅小说,是阅读鲁迅、读懂鲁迅的一个捷径。鲁迅的小说,思想性不亚于他的杂文,艺术上又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怎样选择鲁迅的书?鲁迅作品版本繁多,内容形式大同小异,该怎么选?选书的不二法门:选具有版本价值的,选编校质量优良的!本版《狂人日记:鲁迅小说全集》,底本全部依据鲁迅生前定稿版本,保留作品原始、完整风貌,无删节,不做现代汉语规范化处理;由鲁迅研究者审定、注释,资深编辑数次审校,文本质量优良。
内容简介
鲁迅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巨。小说是他创作生涯中比重不算大,但是意义和影响力与杂文同样重大的部分。本书是鲁迅小说全集,包括三个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以及未收入这三个集子中的小说,并附有鲁迅关于自己小说创作的相关文字。鲁迅创作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他以白话进行创作,写人的悲剧和挣扎,写民族的苦难和希望;他以生活片段来展示时代的全貌;他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经验,作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他的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目 录
呐喊自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附录《怀旧》鲁迅论小说创作选编
前 言
本书是鲁迅小说全集,以《狂人日记》为全集之名,盖因这部小说在鲁迅的文学生涯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基础,它的反封建主题具有现代思想启蒙意义,它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直到今天,这部作品仍然具有常读常新的思想价值。鲁迅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他以白话进行创作,写人的悲剧和挣扎,写民族的苦难和希望;他以生活片段来展示时代的全貌;他用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他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经验,作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他的小说,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将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本书编辑体例与特点如下:一、本书收入了鲁迅创作的所有小说,保持鲁迅生前所编各集原貌,依发表时间排序,分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和附录四部分。二、本书附录有两部分内容。《怀旧》一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三年四月的《小说月报》,未被编入《呐喊》和《彷徨》,后来被编入了《集外集拾遗》,本书以附录形式呈现。《鲁迅论小说创作选编》,是鲁迅关于自己小说作品的谈论,辑录于此,以飨读者。三、本书所选篇目,整篇收入,无删减或节选。四、本书遵循经典作家文集的编校原则,充分尊重作者,保留作品的原貌,即:字词、标点、句法等不依当前现代汉语的规范予以处理,个别原版错别字以括号内附正确字的方式标记。五、作品中的译名译法皆依原著,不予统一或者规范处理,必要的地方以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六、书中注释为鲁迅研究者标注。希望本书能很好地引领读者欣赏鲁迅的文学成就和思想风采。
媒体评论
《呐喊》是近数年来中国文坛上少见之作,那样的讥诮而沉挚,那样的描写深刻,似乎一个字一个字都是用刀刻在木上的。——现代作家、翻译家 郑振铎 如果把五四运动仅仅理解为怀有明确目的去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的话,鲁迅就不能说是五四运动的真正代表。他体现着新与旧的冲突;同时也体现着另一些超越历史的更深刻的冲突。他从不曾得到他的同时代人胡适和周作人所曾享有的那种宁静的心境,但他却是比他们中间任何一个都更其伟大的天才。――〔美〕文学评论家 夏济安 这五年以来白话文学……成绩*的却是一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后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现代思想家、文学家 胡适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主义’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但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为批判者的高论、喧嚣所动,依然我行我素,以鲁迅提倡的韧性精神,到处讲鲁迅,一有机会就讲鲁迅。可以说是乐此不疲,而且越讲越起劲。——北大教授、中国鲁迅学会理事 钱理群还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当有人建议鲁迅的小说再版的时候,他是反对的,理由是不愿意那些文字久久地在世间流行……事情却和他的意愿相反,在二十年代的时候,他的作品就被选入了语文的教材里。喜欢他的读者是那么多。鲁迅的受人欢迎,有多种原因。那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真实地还原了现存世界的明暗,对生命的痛感的描述是前无古人的,那大概是受到了尼采、安德烈夫、迦尔洵的影响所致。在那些奇异的文本里,还有着冷热相间的幽默,以及精神的穿透力。西方学者的逻辑的力量也呈现在那里。更重要的是,所写的文字,都是个体生命的无伪的袒露,自己的困惑、不安及不甘于沦落的冲动都闪现其间。所以茅盾和瞿秋白都感叹那文本的深邃,以为无论在精神的深和艺术的新上,都是当时的任何人所不及的。将鲁迅的作品引入教科书里,是几代有识之士的选择。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张中行这些语文教材的编辑大家,都对鲁迅推崇不已……上述诸人,从鲁迅的文字里发现了其弥足珍贵的因子,把闪光的文本介绍给青年,至少可以懂得创造和审美,爱心与责任的价值。——人民大学教授、鲁迅博物馆馆长 孙郁重读鲁迅,抛开所有的“神话”,鲁迅是个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混合体,在它的《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三海经》里你明显可以读出浪漫主义的乡愁式想象,但到《呐喊》、《彷徨》纯粹的写实主义近似自然主义,这种复式结构让我联想起沈从文的《边城》和《长河》的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的强烈对比,也许乡愁情绪就是如此,如此矛盾,快乐与悲伤,虚构与真实。鲁迅被太多人的误读了,大家真的应该读过他的书再去评判他。他的文章深度应是现当代文学中无人可比肩的。 ——读者 记得中学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好像是关于鲁迅和李白的。这两个人,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们站在两座高山上,看着星汉灿烂的世间。鲁迅的文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少年时,惟觉其犀利和刀锋;现在,觉其独特和辛酸;可能再过几年,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玩味。有的时候,读一读鲁迅,这世间的那些平凡,也便成了稀世。——读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