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014967
1. 本书顾问、编委会、推荐人均来自国内外经济行业、质量领域的权威人士。
支树平:原国家质检总局局长
梅克保: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
齐京安:原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董事长
郎志正: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
刘兆斌: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
……
2. 近300位独家访谈人物,来自欧亚美11国。*,独一无二。
访谈人物均来自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国农业部、中国工业部、微软、阿里巴巴、华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如比尔·盖茨、大前研一、马云、余承东、张瑞敏等。几乎涵盖了国内外关于质量管理和品牌管理的权威人士。
数十个国际知名企业的案例:双立人、大众、宜家、丰田、松下、华为、海尔、大疆、格力等。
3. 全书约500幅图片,图片种类多样,含人物近照、珍贵老照片、精美手绘图等。
4. 与五集纪录片相比,图书增加了40% 的内容。
5. 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出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9年*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
6. 2019.3.15爱奇艺首页连续数日推荐,五集纪录片的片尾均播放了同名图书预告。
质量的启蒙
《大国质量》总导演
刘军卫
当今,中国正在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时代。那么“质量”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质量”?除了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之外,大多数人对于它的理解仍然是模糊的。因此,在纪录片《大国质量》启动之初,我们摄制组与本片的出品方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和策划方原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们、专家们探讨时,就将该片定位为“质量的启蒙”,希望把这部片子打造成一部启蒙性的、科普性的系列纪录片。
“质量”,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提起这个词,买东西的时候会习惯性地用它评判商品的好坏。除了“质量好坏”这个维度之外,我们对它的理解就没有更多了。其实,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举个例子,黄国梁司长(原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用一个一次性纸杯来给我们举例子,问我们,你们觉得如何评判这个一次性纸杯的质量?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给出的回答是,它结实、不漏水,能多用几次,那么就是个质量不错的杯子。但黄司长解释道,既然这个产品是个一次性纸杯,它的使用时间就会有一个标准,比如它能够使用35分钟,那么从耐用性上来说就算是个好杯子。它必须是安全、无毒的,
这是第一位;能够达到预计的使用时间,是第二位;而更重要的是,它对环境的损耗要尽可能地少,这也是评判它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中国的质量,这么多年有进步、有成绩,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还差很多,否则国家领导也不可能提出“质量时代”这个概念。
现在,到处都在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确实需要提倡,但不能简单化、片面化理解。今天的中国质量,究竟差在哪儿呢?从哪里开始产生差距的呢?
以我的观察,问题产生于从手工业生产到工业化生产的转换期间,中国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被拉开了差距。中国进入工业社会的过程很快,时间上是被压缩的;中国的标准、科学体系的建设是滞后的,没有跟工业生产体系同步建立起来。所以,中国质量其实是差在这儿,而不只是差在工匠精神。今天,如果只弘扬工匠精神,不重视标准与科学体系的建设,显然是不够的。培养工匠精神只是质量管理的一个环节而已。
这个概念也是我们想在《大国质量》里给大家传达的:质量不是光靠工匠精神做起来的。就像工业革命时期,有些顶层的制度是伴随着蒸汽机、瓦特而设计的,比如,俄罗斯有门捷列夫建立起来的质量体系,美国有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各个国家都在做这样的制度建设。
让企业努力去做好质量,是市场的概念。但政府也应该发挥好监管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商家唯利是图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例外。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让商家遵循一些普遍的、科学的规律。
《大国质量》除了在技术层面的启蒙,还有在思想层面的启蒙,这正是我们希望做到的事情。
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比方说秦军的箭镞,一批一批的,尺寸都一样,分毫不差;城墙的砖上刻着一个一个匠人的名字,这代表了责任追究制度。这些古老的制度,其实我们可以让其重生,然后带入现代体系里。
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确实是一场发展的革命,首先是一场观念的革命。
承认我们的不足,承认差距,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这是你熟悉的“质量”,这也是你不熟悉的“质量”。“大国质量”,开宗明义,不是指质量的大国,而是如何借助质量管理来成为一个大国。这是一个科技概念,更是一个思想概念。我们努力给大家打开一扇思考的窗户。
2019年3月15日
大型纪录片《大国质量》播出后,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这种现象印证了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民众共识、国家共识。现又出版成书,其制作内容和形式也都很有质量。世界质量大师戴明先生讲:“质量必须成为一种信仰!”信仰质量,才能使中国由数量大国变为质量强国。——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 刘兆斌
《大国质量》的启蒙,除了技术层面的启蒙,还有思想层面的启蒙。“大国质量”,开宗明义,不是指质量的大国,而是指如何借助质量管理来成为一个大国。这是一个科技概念,更是一个思想概念。我们努力给大家打开一扇思考的窗户。——《大国质量》总导演 刘军卫
何为质量?何为质量管理?
国际质量科学院院士 郎志正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J.M.朱兰
正如朱兰博士所预言,近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正以昂扬的斗志大踏步地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早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就提出了三个转变,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三个转变精辟地揭示了新时代的特征。
在回味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大型纪录片《大国质量》于2019年3月15日公映了。该纪录片以“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为视点,聚焦国家转型升级的节点,强调“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性,阐述了质量的内涵和发展历程,以及提升质量意识、质量文化的迫切性。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大国质量意味着:大国必须得有质量;有质量的国家,才能称得上是大国。
本人从事质量工作40年。数十年间,我从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到科研院所的武器设计者、高校的质量管理教师,再到为国家提供咨询建议的国务院参事;从研究军工产品质量到工业产品质量,从研究产品质量到服务质量;从全面质量管理(TQM/TQC)的引进到ISO9000(GB/T19000)企业标准的贯彻,再到卓越绩效模式的推行……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质量工作的艰辛,尝到了质量工作的香甜与苦涩,也为我国质量不断进步而欢欣鼓舞。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对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在70%左右,而现在已经上升到90%以上。如今,我们不仅有了自主创新的高质量的长征系列火箭,300公里以上时速的高铁,覆盖全球的北斗导航系统,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3G、4G和5G的移动通信,还涌现出了华为、格力、海尔、三一重工、腾讯、中国移动等著名的自主品牌。在取得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我国在质量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着风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还需要不断提升供给侧的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这里所讲的“质量”是“大质量”。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我最先提出了“大质量”概念,并从范畴、过程和结果、组织、系统和特性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从范畴来讲,任何事物都有质量,不仅包括产品、工程和服务,还包括经济增长质量、环境质量、教育质量等,特别重要的是发展质量;从过程和结果来讲,过程决定结果,结果才是目的;从组织来讲,质量应渗透到组织的所有机体,包括国家、行业、企业等;从系统来讲,大质量概念要求系统最优,接口可靠;从特性来讲,包括固有特性和人们所赋予的特性,比如,工业产品不仅要考虑性能、可靠性与维修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固有特性,也要考虑经济性、时间性等人们所赋予的特性。
当前,高质量发展正是建立在大质量概念的基础上,特别是要符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坚持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水平;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加强品牌建设,打造质量标杆企业,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这里所说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什么含义呢?与前文所说的全面质量管理有什么区别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首先,从组织角度上讲,管理的对象应该是一个组织(包括企业);其次,从系统上讲,管理要形成一个体系;第三,从内涵上讲,管理模式应包括管理理念、管理原则以及管理技术和方法。
我认为,现代质量管理有三种模式:一是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二是ISO9000模式;三是卓越绩效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源于美国,发扬于日本,它提出了满足用户要求、“头QC”、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用数据说话、始于教育终于教育、PDCA循环等理念和方法,其缺陷是没有形成一个组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易落实。
ISO9000模式,全面吸收了TQM的理念和方法,建立了一个组织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其目的仅限于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没有涉及满足组织、员工、供方和社会的要求,特别是未涉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质量。
卓越绩效模式,是按照国家标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来实施的,虽然是参照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卓越绩效标准制定的,但在我参与和审定该国家标准时,结合中国国情加入了发展质量、风险管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建设自主品牌等内容,特别是突出了产品质量在其中的重要性。
因此,习总书记和《指导意见》所说的质量管理已经不同于原来的TQM,而是建立在贯彻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的;不同于原来的质量管理的“三全”,而是提出了“全方位”这个重要的理念。所谓“全方位”,即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来追求卓越,对一个国家是这样,对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可以说,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
《大国质量》现以图书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同时,受邀为本书作序,我感到十分荣幸,心潮澎湃,也深感诚惶诚恐。
该书以国际视野介绍和审视了一些国家、企业有关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经验,以及所发生的故事;以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阐述了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和市场监督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份丰富的质量大餐。让我们一起快乐享用吧!
2019年5月6日 于北京
质量强国,必由之路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 刘兆彬
美国质量大师朱兰教授说:“在和平时期,用质量去占领市场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质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有效措施。”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质量确实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质量提升,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质量水平,日益成为一国进步与否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显著标志。
无论是德国的质量强国还是日本的质量振兴,无论是美国的质量提振还是韩国的质量赶超计划,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质量竞争不仅是国家立足世界的根基,也是高效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中国在改革开放40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Coase)先生所说:“这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人类的奇迹!”
目前,我国虽是数量大国,但远不是质量强国。无论是增长质量、就业质量、外贸质量、环境质量,工业化、城镇化质量,还是产品工程服务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健康质量、生命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转型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中国的大目标、大战略、大趋势,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大型纪录片《大国质量》播出后,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这种现象印证了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民众共识、国家共识。现又出版成书,其制作内容和形式也都很有质量。
世界质量大师戴明先生讲:“质量必须成为一种信仰!”信仰质量,才能使中国由数量大国变为质量强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为此而奋斗!
2019年5月20日 于北京
《大国质量》文摘:
不止是女神,更是科学家
1940年夏,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的一座公寓里,每天都充斥着杂乱的器乐合奏声。不过,没有人会为此大惊小怪。
因为,公寓的主人,名叫海蒂·拉玛。
八年前,凭借电影《神魂颠倒》,18岁的海蒂成为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镜的明星。有摄影师给她拍照后感叹:“这是我所拍摄过的最美丽的生物。”
但此时此刻,这名好莱坞当红女星,却在进行一项科学研究。
电波信号在战争中有一决生死的功效。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凭借强大的U型潜艇,德国人在北大西洋占尽优势。当时,潜艇唯一的克星,就是利用无线电波遥控的鱼雷。但早期的信号只在一个频道上传输,一旦敌方探测到频道,就可以有效地干扰信号,让鱼雷偏离攻击目标。
如何避开信号干扰,从而提高鱼雷的命中率,正是海蒂·拉玛想要解决的难题。
她的设想是:同时用多个频道,按照随机顺序将信号分别发送出去,这样一来,接收端只要按相同的顺序接收,就能解读信号,不知顺序的人接收到的只是噪声。
“两架同时演奏同一首旋律的自动钢琴”,是对这个想法最好的比喻。
1942年8月,“跳频技术”被授予美国专利。
然而,当海蒂迫不及待地将科研成果交给美国海军时,海军官员却说:“我们不能在鱼雷中塞进一台自动钢琴。”
显然,他们不相信一个“花瓶”的智商。
海蒂小姐,又回到演艺圈。而跳频技术,则沉入故纸堆。
时间,带走了一切,包括美貌。但失落的海蒂·拉玛没有料到,1997年,在她的人生走到风烛残年之际,人们再一次想起了她。她的名字被收入了美国发明家名人堂,与爱迪生、惠特尼、莱特兄弟和乔布斯的名字并列。
因为世界仍然是一片不见硝烟的战场。她那份在档案馆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专利,促生了一系列独具优势并且至今仍然通行天下的技术标准——CDMA、蓝牙与Wi-Fi。
创新驱动,标准引领。今天,当“走出去”成为全球市场的常态,谁拥有更新的技术、更高的标准,谁就拥有了更好的质量、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这便是当今世界质量竞争的游戏规则。
牢牢掌握这些规则的国家,因此拥有了纵横天下的底气。
从跟跑者向标准制定者转变
1995年1月1日,瑞士日内瓦,民众正沉浸在新年庆典中,他们似乎并没有察觉:一个全球贸易白热化的时代,正在家门口开启。
这一天,首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彼得·萨瑟兰在国际会议中心敲响闭会槌,世贸组织正式取代与关贸总协定,开始运作。
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新规实施,其中一项规定:世贸组织成员制定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技术法规时,应该使用国际标准。
新规则促进了新发展:人类进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球化运动。新规则也引发了新冲突:标准的世界大战被彻底点燃。
而对处于发达国家“标准围困”下的中国来说,新规则或许正是突破口。
得标准者得天下,前提是:必须拥有傲视天下的技术。
在海蒂·拉玛获得跳频技术专利的43年后,1985年7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雅各布的家里有些躁动。
七位有识之士决定成立一家专注于高质量通讯的公司。
两年后,高通公司接到了成立以来的第一笔大单:和美国军方合作研发一项无线通信技术。第一批CDMA技术专利由此诞生。
CDMA的出现,注定会引发一场新旧霸主的生死角逐。
在移动通信领域,欧洲主导的GSM是第一个全球性标准,但在从2G到3G的换代过程中,CDMA技术成为了新的国际标准。美国高通公司,拥有全部的CDMA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专利权。
任何一个进入CDMA领域、使用CDMA标准的通信企业,都必须向高通支付高昂的专利授权费。苹果、三星也不例外。每一个使用手机的人,都在无形中成了高通的“纳税人”。
就在CDMA诞生的这一年,1985年,中国深圳,一位44岁的转业军人因对手头工作不满意,转而集资两万一千元人民币创立公司。
这个人,名叫任正非。他所创立的公司,名叫华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当时中国的通讯版图被摩托罗拉、爱立信等西方公司垄断,华为只能在一些边缘地带获得极有限的份额。
不同于手握金钥匙的高通,此时的华为无技术、无管理、无品牌,打拼了八年,在国内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公司有数百家。
万般无奈,华为被迫开始了并无把握的国际化之路。
此时的高通,正因其“收税狂”的角色遭到了世界各国的反垄断调查。华为,终于迎来了一次转机。
从2002年起,华为开始研发4G技术。接下来的两年中,相继申请通过两项核心技术专利。经过十年的锤炼,华为在LTE核心标准中贡献了466件通过提案,占全球总数的近20%,位居业界第一。
2012年1月18日下午5时,国际电信联盟通过了中国华为主导制定的4G国际标准。
在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的电信行业,中国开始掌握话语权。
2015年,华为投入92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累计申请专利五万余件。智能手机界的领头羊——美国苹果公司,已经开始向华为支付专利费。
创新与标准,成为华为“走出去”真正的基石。
而当数以万计的“中国质量”迈向世界的时候,需要的更是中国标准的“走出去”、中国的国家质量基础“走出去”。改革标准供给体系,加快标准提档升级,成为中国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标准体系中的中国元素正在逐渐增多。
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目前,在全世界大约2.6万项国际标准中, 90%以上都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不足1%。
这是一个依靠规则获取财富的时代,这些规则推动人类文明更高、更快、更强。这也是一个不断追求科技进步和生活品质的时代,因此,大国质量与大国标准,在构筑天下规则的进程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驰骋天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但中国标准已在路上。
——————————
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公使 余本林
如果我们的企业掌握了或者说占据了国际标准的这个制高点,那么就意味着,你的产品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不会有障碍,别人以你为标杆,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牢牢地占据这个市场的主动权。
美国高通公司总裁 德里克·阿伯利
一位著名的斯坦福大学教授当时曾说,高通不可能开发出这一系统,因为它会违背物理规律。显然,高通证明他错了。高通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包括将讯号从一个基站更高效地传输至另一个基站,以及供电问题。所以高通所做的是开发了一个基于CDMA的商用蜂窝通信系统,这是前所未有的。
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诺兰
中国企业的巨大诱惑,在于他们有一个相对更受保护的国内市场,而在国际上竞争非常困难,所以,企业会选择扩展业务范畴,拓展到房地产、购物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华为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领导人成功地保持了对核心业务的聚焦。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 大前研一
那时华为只生产交换机,在这个领域,他们非常强大。因为他们涉及的领域不广,尽管小,但他们却能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
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 余承东
LTE是“长期演进项目”的缩写,相当于第四代通信技术的名词。其实这里采用了很多技术,采用了MIMO技术(多天线技术)。我们华为从开始阶段,就在做很多技术的积累和研究,然后再提标准提案,我们跟全球几个主要的厂家一起共同制定全球的通信标准,4G、5G的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 赵厚麟
咱们中国从这个以前从来没有参与国际电信体系的建立,到3G、4G、5G,这么长的发展阶段里面,看到我们自主开发的东西能够作为世界最先进的无线电移动技术标准,应该讲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国务院参事 张纲
标准既是技术研发之争,它又是市场拓展之争,同时它还是发展战略之争,而引领型标准、创新型标准、竞争型标准,主体一定是企业。像中国航天,像高铁,像华为,这些企业都是在标准上全球引领的,当然,技术上,它在全球是创新型企业。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 黄卫
技术的创新和变革会带来质量的大幅度的颠覆性的进展。所以我们希望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能够就科技创新如何推动质量的发展、质量的提升,进行总体的规划和谋划,这也是我们科技创新需要进行研究的,也是质量提升需要重视的问题。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贸易能力建设司司长 贝尔纳多·卡萨迪利亚-萨米恩托
中国最近的工业化,引起了很多标准的发展。如今,我们处于一个新的势头。在这个新势头里,科技发展得非常迅速。我认为中国还需要加倍努力。
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席 张晓刚
发展中国家很少参与全球治理,所以在全球技术规则的话语权上占有很少的能力。那么在国际标准化这个领域,你没有话语权,就相当于你是站在世界规则制定的门外,如果你想参加你敲门;但是如果你有话语权,你相当于站在规则制定门内,你可以参与游戏规则制定,你有能力,还能主导游戏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