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678559
● 拓展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进化,培养创新思维,识破创造力本质,伊格曼“自我进化”系列重磅推出!
● 解剖人类创造力突破的核心法则,让你在极速时代拥有创新的核心驱动力
本书揭秘了人类创造力的核心法则——“3B”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3B”法则为发挥创造力提供了可依赖和参照的框架、图景,掌握这3点,你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好创意。这是一本从事创新工作之人的进化之书,缺乏创意之人的开窍之本,所有人都能从中学会如何创造。
●全球炙手可热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联手音乐大师,一次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伊格曼是全球炙手可热的脑科学家,大热美剧《西部世界》的科学顾问,而安东尼是莱斯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美国知名音乐大师。两人从脑科学、建筑学、商业、文学艺术、产品设计、教育等领域,引领读者共同探索创造力的来源,并强调了合作与互补。这样的组合,使得本书更具有普适性和思想深度。
● 每个关心创新想法与创意之人不可错过的书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的一把手,你能从书中找到使组织实现创新、激活员工创意的方法;如果你是企业白领,《飞奔的物种》中开拓性的艺术训练方法,能点播你,让你发现自己业绩停滞的创意盲点;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你能从书中找到鼓励学生主动创新的方法;如果你从事或研究艺术领域,那么本书涉及艺术、文化、文学、建筑、设计等各个层面案例,保证让你大呼过瘾……无论从事哪种行业,你都能从中学到适应创意经济时代的发展途径。
● 上百个创新案例,带给你全面的创意素材和灵感点
在《飞奔的物种》中,作者揭秘了苹果、Netflix、戴森、推特等世界*公司的创新运作,通过对近150名影响世界发明大师以及200多项创造,带读者明晰创意的本质,从而轻松实现自我进化。这同样也是一次灵感的激发和美学之旅。
●
湛庐文化出品。
人的大脑如何进行创造性思考?
如何获得源源不断的好创意?
什么样的创新产品可以被大众接受,成为流行?
组织如何做才能在创意经济时代,获得优势?
● 在《飞奔的物种》中,享誉全球的脑科学家、《西部世界》科学顾问携手美国知名音乐大师,提纯人类创新史,揭示了创造力突破的核心法则。在近200个创新案例中,你可以看到,人类如何运用创造力实现飞奔,雄踞万物之首。
● 《飞奔的物种》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人类创造力何以产生,以及大脑进行创新思考的独特方式。作者结合近200个商业、科技、艺术、建筑等不同领域的创新案例,清晰而透彻地阐述了创造力的核心——“3B”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融合(Blending)。通过运用创造力的“3B”法则,无论组织或个人,都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不仅讲述了如何产生创新,更告诉你创新如何才能被大众接受,成为流行。同时,作者分析了创新者应该具备的四种思维特征,从而帮助你更彻底地实现创新领域的“自我进化”。
Part1
人类创造力是如何诞生的
创造力与生俱来 / 002
利用已知探索未知003 /
用新观念打破习惯 017 /
模拟将想象变为现实 021 /
创造力是社会化的024
大脑改造所有已知的东西 / 028
创造不是凭空而来029 /
创造力的核心:“ 3B”法则045
Part2
创造力“3B”法则
创造力“3B”法则1:扭曲 / 056
扭曲的方式:多种多样057 /
扭曲的程度:从轻微到强烈071 /
扭曲的持续性:不断的翻新与改编074
创造力“3B”法则2:打破 / 082
打破一切083 /
压缩094 /
拆分与丢弃101
创造力“3B”法则3:融合 / 104
如何融合:不受约束的创造源泉105 /
深度融合:促进人类文明的跃进117
“3B”法则取决于环境 /
122
创新需要与文化产生共鸣123 /
创新要有度133 /
原地徘徊,反被抛弃136 /
走得太快,没人跟随139 /
追寻普世之美145
Part3
创新者的4 种思维特征
打破传统: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可能 / 156
参考传统,而不是遵守传统157 /
在推翻自我中找到新大陆166
增加可选项:在新层面创造突破性可能 / 174
生成各种选择175 /
何时减少可选项182 /
多元化,广撒网188
从原点发散:在可控范围内创造有价值的可能 / 194
向不同方向、不同程度探索195 /
必须在意大众的接受能力204
容忍风险:在不确定中创造确定的可能 / 206
面对错误,勇敢无畏207 / 接受大众说“不”214 /
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219
Part4
如何培养创新型组织的创造力
打造创新型企业 / 228
创新型组织面临的挑战229 /
跨越可能性边界233 /
别把增加可选项当作浪费246 /
办公环境进行周期性变化252 /
保持灵活性258
构建创新型学校 / 264
让孩子在玩耍与模仿中找到平衡265 /
培养孩子多向解决问题的能力272 /
鼓励孩子进行有风险的创新279 /
激发孩子参与创新的3 个因素282
/
活跃想象力的终身价值291
结语 掌握创新核心驱动力,人类创造无限未来 / 299
致谢 / 306
译者后记 / 307
极速时代,如何用创造力实现个人与组织的指数级突破
1969 年,在阿波罗13 号发射两天后,船体的氧气罐发生爆炸。因爆炸产生的碎屑散布在太空,船体也遭到损坏。“休斯顿,我们刚刚有麻烦了。”宇航员杰克·斯威格特(Jack Swigert)用军人般淡定的语气向控制中心汇报。当时,数百人聚集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休斯顿地面指挥中心,力争解救被困在外太空的3 个人。宇航员距离地球32 万多公里远,燃料、水、电和空气即将被用完,找到解决方案的希望几乎为零。但这些不会改变美国国家航。
空航天局(后文简称
NASA)控制中心负责人吉恩·克兰兹(Gene Kranz)的节奏。他对飞船上的全体人员说:当你们离开这个房间的时候,一定要带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宇航员们就要回家了。我不关心可能性有多小,我也不在乎之前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你们必须相信,人民也必须相信,宇航员们就要回家了。
控制中心如何才能实现这个诺言?工程师早已把整个任务模拟到分毫不差:阿波罗13 号进入月球轨道的时间、部署登月舱的时间,以及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的时间。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放弃事先演练好的剧本,重新来过。控制中心也预先做好了中止任务的准备,但是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船体的主要部分状态良好,并且登月舱可弃。然而,事与愿违,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服务舱因爆炸被毁,指挥舱在漏气,电量也所剩无几,只有登月舱还在运作。
NASA 设想了很多种故障的可能,唯独没有这一种。工程师们很清楚,从这样一个金属盒中营救3 名宇航员,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金属舱以时速4 800 多公里冲入太空,里面维持生命的装置正在失灵。而在当时,先进卫星通信系统和专用台式电脑还远未出现,工程师们只能依靠计算尺和笔来找到可以将指挥舱放弃,并把登月舱变成搭载宇航员回家的救生艇的方法。工程师决定将问题逐一攻克:首先是计划返回地球的路线,然后研究如何在节省能量的前提下控制并驾驶宇宙飞船。但是,机舱那边的情况正在持续恶化。陷入危机后的一天半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就会使在那个狭小空间里的几人处于危险境地。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宇航员就会在几小时内窒息。登月舱虽有一套过滤系统,但是所有的圆柱形过滤条都已经用光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把遗弃的指挥舱中还没用过的过滤罐抢救出来,然而,那些罐子是方形的,这给抢救增加了难度。怎样才能把一个方形的过滤罐放到一个圆孔中呢?
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很快想出了一个方法:从舱内的存货入手,把一个塑料袋、一只袜子、一张硬纸板,还有压力服上的一条软管拼凑在一起,并用胶带绑起来,设计出一个适配器。他们让宇航员把飞行计划文件夹的塑料封皮撕下来,把它当作一个漏斗,这样一来,空气可以通过它进入过滤器中。之后,工程师又让宇航员把本该在月球漫步时穿在太空服里面的塑封发热内衣拽出来。接着,根据地面上的指示,宇航员把发热内衣丢掉,只留下塑料封皮。就这样一片接着一片,宇航员们把临时过滤器组装了起来。
很快,舱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终于回到了正常水平,这让所有人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其他挑战随即接踵而至。阿波罗13 号正临近整个任务中最危险的“再入”过程,同时还面临着指挥舱中电能即将耗尽的危险。当初在设计航天器的时候,没有人设想过有一天指挥舱会需要靠登月舱来充电。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反过来的。依靠咖啡因和肾上腺素的刺激,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赶在航天器进入大气层之前的最后阶段想出了利用登月舱中的加热器电缆给指挥舱充电的办法。
电池一充满电,工程师们便指导宇航员杰克·斯威格特发动指挥舱。杰克·斯威格特在航天器里按照指令连上电缆,接通逆变器,调整天线,拨动开关,激活遥测系统,完成了一套他从未训练过也未曾想象过的启动程序。面对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工程师们即兴发挥,找到了全新的应对方案。
1970 年4 月17 日破晓前,此时距陷入危机已经80 多个小时了,宇航员们准备最后降落。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在进行最后检查。当宇航员进入大气层的时候,航天器的无线电信号中断。事后,克兰兹回忆当天在控制中心大家的反应:
到现在,一切都不可逆转了……
整个控制室陷入了沉默,只剩下电子设备和空调的嗡鸣声及 Zippo 打火机时不时开合盖子的响声…… 每个人就像被拴在自己的控制台上一样,一动不动。
一分半钟后,“阿波罗13 号安全了”的消息传到控制室。工作人员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一向坚忍的克兰兹也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现在, 让我们把时间前移到1907 年。当时, 一个名叫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年轻画师,意外收获了一笔钱财,使得他能够在贫困潦倒的时候,购买到一张大油画布,并开始创作妓院妓女的肖像,以未经修饰的视角来看待性,让作品充满了挑逗性。毕加索从炭笔素描开始,画人像、人体,还有景物。在他作品的最早版本中,有一名水手和一名医科学生。但毕加索决定把男性从画布中移除,只把5 位女性当作绘画的对象。毕加索尝试了描绘人物不同的姿势和位置,又否定了其中的大部分。在打了成百上千次草稿之后,他决定正式在那张大油画布上作画。一天,他邀请他的情妇和其他几位朋友来看这幅还在创作中的作品。而他们的反应却让毕加索很失望,以至于他有几个月都没碰过那幅画。但最终,他还是在暗地里继续进行创作。
毕加索把创作妓女肖像的过程看作是一次对自己以往绘画方式的“驱魔仪式”:他在这幅画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他离他早期的作品风格就越远。当他再次邀请人们来看这幅画的时候,他们对画作的敌视态度只增不减。他想把这幅画卖给他最忠实的买家,但是这一次,这些买家也嘲笑这幅画的前景。因为害怕毕加索的精神错乱,朋友们都疏远他。毕加索对此感到非常沮丧,他收起了这幅画,把它放进了柜子里。
9 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幅画才最终被公开展出a。策展人b用《亚维农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作为这幅画的标题,来替代最初的《亚维农妓院》(Le Bordel d’Avignon),以减轻对公众的冲击。但是,评论家对这幅画的反响褒贬不一,一名评论家嘲讽道:“这群立体主义者不等战争结束,就又要向良知宣战了……”
但是,这幅画的影响力之后却不断增加。几十年后,当《亚维农少女》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院展出的时候,《纽约时报》的批评家写道:这幅由5 个扭曲的裸体人像组成的作品,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是罕见的。画笔一挥,这幅画不仅挑战了过去的艺术,也不可阻挡地突破了今天的艺术。
美术史学家约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之后写道:
《亚维农少女》这幅画……使人们能够用新的视角、新的思想和新的意识来看待事物……是20 世纪第一幅名副其实的杰作,是现代运动的主要导火索,也是20 世纪艺术发展的基石。
那么,是什么使得毕加索的作品如此具有原创性?答案就是,他改变了欧洲画家打了几百年的幌子——忠于生活。在毕加索的画笔之下,人的四肢是扭曲的,5 个人像仿佛是用5 种不同的风格来画的,其中两个的脸像是戴了面具。在他的画中,人看起来已不完全像人。
毕加索的画一下子削弱了西方世界一直以来对美、端庄和真实的观念。《亚维农少女》代表着对艺术传统最猛烈的打击之一。
这两则故事的共同点在哪里呢?乍看起来,并没有很多。营救阿波罗13 号是靠协作完成的任务,而毕加索的作品是自己一个人创作的;NASA 的工程师与时间竞赛,而毕加索用了好几个月才把想法付诸画布之上,又等了近10 年,他的作品才得以公开展示;工程师们并不追求原创点,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一个具有功能性的解决方案,而“功能性”恰恰是毕加索最不想要的,他的目标是创作出前所未有的作品。
但是,NASA 的工程师和毕加索的行为所经历的认知程序是一样的。这种程序不仅适用于工程师和画家,对发型师、会计、建筑师、农场主、鳞翅目昆虫学家,或者其他任何进行创造活动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他们这些打破常规的新办法、新突破,都是大脑中程序运作的结果。人类的大脑并不像录音机那样只是被动接收、记录数据,它还能不断地处理、加工所接收到的感官数据。这种脑力劳动的果实便是对已知世界的更新。我们周遭的一切——街灯、交响曲、法律、十四行诗、义肢、智能手机、摩天大楼、风筝、笔记本电脑、自动驾驶汽车等,都是大脑的基本认知系统在吸收周围环境数据后,制造出的新产品。
不仅如此,人类还可以利用大脑,通过发明自修复混凝土、可移动建筑、碳素纤维小提琴、可降解汽车、微型航天器,以及对未来的不断重塑,来塑造明日世界。但是,正如大型计算机程序在电脑中安静地运作一样,创造力也在不能被直接感知的幕后工作。
每天在大脑内部运作的程序是有它的特别之处的。人类的确是庞大动物物种谱系中的一员,但是,奶牛为什么不能编舞?松鼠为什么不能设计通往树顶的电梯?短吻鳄为什么不能发明快艇?……这是因为,在人类大脑运作的程序中,产生了一种进化调节,这种调节不仅可以使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还可以让我们进行假设性创造。
这本书讲的就是关于人类大脑这个创造性的程序的:它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人类会拥有它?人类用它创造了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往何处?我们将通过本书展示对突破本身期望的追逐是如何使人类拥有超凡创造力的。在回顾艺术人文和科学技术的画卷时,我们将会看到,创新是如何把各个学科领域串连起来的。
正如创造力在人类近几个世纪的文明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样,它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是基石般的存在。从日常生活到学习、工作,我们正一同迈入一个不断改变的未来。在短短几十年中,我们已经由制造经济过渡到信息经济了。但是,这并不是终点。现在,电脑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越来越强,使得人们可以解放自己,去做别的事情。而我们也从创意经济中,得以或多或少地瞥见未来的模式。
当笔者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合成生物学家、应用程序开发者、自动驾驶汽车设计师,还有多媒体工程师,这些职业还没有出现,但是现在,他们却是未来的开路先锋。而10 年以后,我们的工作与现在正在做的,也会大有不同。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不断加速的变化呢?唯一办法就是,找到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量:认知灵活性。我们从经验中提取“原材料”,进行处理,并生成新的产物。由于我们拥有超越所学到的事实的能力,不仅可以洞悉自身所处的大千世界,还能够想象其他可能的存在。我们能够从事实中发展出想象力,精通“是什么”,会预想“如果……会怎样”。
在这样一个不断进行自我重塑的世界中成长,我们需要去了解:在创新的时候,在我们的脑子里发生了什么。通过学习那些推动新点子生成的工具和法则,我们可以展望遥远的未来,而不是拘泥于过去。然而,学校系统并没有表现出对创新的重视。创造力是青少年探索和表达自我的驱动力,却由于学校对熟练更为重视而受阻碍了。
侧重创造性学习更多的是社会趋势的一种反映。相比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老师们更喜欢乖巧的学生,因为前者常常被看作捣蛋鬼。近期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美国人更希望孩子尊重长辈而不是独立,循规蹈矩而不是拥有好奇心,行为规范而不是富有创造力。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就需要重新调整优先顺序。在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以往的生活和工作规则不可避免地会被淘汰,我们需要为孩子能应对瞬息万变的新生事物打好基础。年轻人大脑中运作的认知程序和
NASA 的工程师与毕加索的大脑中的并无差异。但是年轻一代的大脑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均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技术,还要培养想象力。几十年后,当学生们高高抛起学位帽,走向家长还无法预见的世界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所带来的回报就会显现出来。
本书的作者之一安东尼·布兰德(Anthony Brandt)是一位作曲家,另一作者是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一位神经学家。两个人已经是多年的好友了。几年前,安东尼根据大卫写的《奠基之母》(The
Founding Mothers)创作了清唱剧《母性》(Maternity)。在《奠基之母》中,大卫追溯了历史上造就世界的伟大母亲们。一起工作为彼此对创造力的探讨提供了机会,规避了之前各自为政的局限性。
数千年来,艺术为我们直接通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搭起了桥梁,不仅使我们了解到自己想了些什么,还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如何想的。在人类历史中,没有哪一种文化是脱离音乐、视觉艺术和故事而存在的。与此同时,近几十年里,脑科学在认识人类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力上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逐渐意识到,我们的观点可以为理解创新提供一个并行的视角,这也恰恰是这本书的内容。
创造力是支撑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动力。由于具有创造力,人类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飞奔的物种》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总结了人类在数百万年进化中所秉持的创造力法则,只要我们能利用好它,就能实现创新的爆发式升级。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创造力也是我们区别于机器的生存法则。
——王小川,搜狗公司CEO
一般人谈论创造力,要么把它神秘化,认为只有大师才有,要么把它庸俗化,认为凡是儿童都有。创造力的确是一种特殊技能:它明明有规律可循、有套路可借鉴,可开发创造力的结果却总是让人感到惊叹。我认为这本讲创造力的书既能“祛魅”又可赋能,因为它的背后是脑科学!
——万维钢,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在《飞奔的物种》一书中,作者分析了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创造力“3B”法则,包括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和融合(Blending)。先破后立,完成还原论到系统论的统一,是很好的方法论,尤其强调跨界和思维融合。作者知识面宽广,书中案例生动,金句频出,使人阅读时脑子有“大快朵颐”的快感。
——尹烨,华大基因CEO
我关注大卫·伊格曼教授好多年了,当初他发表的“社交媒体信息刺激大脑”的观点吸引了我。他是认知科学领域的弄潮儿,是盲人眼镜的发明人巴特瑞卡(Paul Bach-y-Rita)“衣钵”的继承人,且是充满创造力的跨界达人。这次他用认知科学理论为我们揭示创造力的机制,还为我们找到了提升创造力之路,他自己的创造力无疑就是*好的背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洞察科技、人文、艺术等诸多领域,他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创意经济时代要读的经典书!
——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
过去一百多年的科技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了飞速进化的阶段,而这一切又源于人类自身不断的探索和创造力。在《飞奔的物种》中,脑科学家伊格曼联手艺术家布兰德,尝试解释人类创造力源自何处及它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同时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创新型组织的创造力,相信这部分观点对很多企业也有所启发。
——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前沿社创始人
人类的真实身份是“擅长绝处逃生的物种”,而创新其实是人类绝地突围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技术史、艺术史上大量案例的剖析,作者提炼出创造力“3B”法则:扭曲(Bending)、打破(Breaking)和融合(Blending),同时还揭示了创造力的四维特征:改造、扩展、就近、冒险。这本富有启发性且不乏操作性的书,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完整、实用、足以覆盖诸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方法论。
——吴伯凡,著名学者、商业思想家
本书揭示了人类超越其他物种,成为宇宙有创造力的生命的原因,并特别介绍了人类取得卓越创造力所依赖的三种核心法则,这些对指导我们进一步运用人类创造力来改变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书还揭示了人类基于艺术素养的创新之路,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创新的认识。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全球技术创新管理研究知名学者
喜剧是关于创新的一项极致的工作,永远要挑战人类大脑重复抑制的底层极限。创新不能复制,但是能找到提升创新能力和突破创造力极限的训练方法。这就是与创新有关的行业有可能体系化以及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感谢《飞奔的物种》把这扇可能性的门又推开了一点。
——贺晓曦,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
歌德说过:我们所能给孩子的……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翼。在创新教育愈发重要的今天,我们需要赋予孩子们更多“翼”的能力与空间,让他们去想象、去合作、去创造。《飞奔的物种》能启发我们为下一代不断构建“翼”的赋能型教育生态。
——余菁维,乐高教育大中华区负责人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如何创新却很难说清楚,《飞奔的物种》这本书做到了。它是我看到的极为有趣、极具有启发性的一本书,将科技创新和艺术创作进行了明确的对比分析,且深刻阐释了如何提升原创能力及如何突破具象思维的框架。从本书中,读者能获益良多。
——杜葵,企业家教练
本书从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探究了从毕加索的挑衅性画作到乔布斯的iPhone的创作历程, 揭秘了创新依赖的3个法则:扭曲、打破和融合。展示了如何运用两大学科培养创造力。
——《华尔街日报》
本书以科学、敏感的态度全方位地探索了创造力的来源和方法。
——《经济学人》
本书中引人注目的启示比比皆是。
——《金融时报》
这本书的制作、插图和书写都非常精美。它通过工程学、科学、产品设计、音乐和视觉艺术的例子,向读者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关键法则:扭曲,打破和融合。
——《自然》
哪些发明创造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原因是什么?关于创新,它们可以揭示出什么样的规则?科学和技术将如何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飞奔的物种》这本书给出了深具启发性的观点。
——《哈佛商业评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