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11222
1.“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博士风靡全球、影响亿万人心智成长的心理学智慧。
生活中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个子矮小、驼背、相貌丑陋的阿德勒更不例外,但他因为拥有了接纳自己的勇气而改变了人生轨迹,*终成为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心理学大师,被称为“20世纪精神分析三巨头”之一。本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生的意义、合作的价值、教育的影响、童年的重要、梦的解析,及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源和消除途径,并给出接纳不完美自己的有效方法,帮助读者克服自卑感、超越自我,实现完美的人生。
Part 1 你的人生意义,由你决定
什么决定你的人生价值 003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根本差异 006
人生因付出而完美 009
对人生的理解,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011
如何才能接纳自己 015
Part 2 支配你的并不只是生活方式
追求安全感是所有行为的根源 023
情绪和生活方式一致 026
你的情绪,透露你的脆弱 029
不完美的人会自卑 034
很多人不愿意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037
Part 3 因为脆弱,所以掩饰
自我认同与自我贬低 045
不完美不等于无能 048
自我欺骗是一种“完美”的麻醉 051
自卑者的“恋母情结” 054
弥补不完美的有效方法 056
没有人能完美到预知未来 058
因为脆弱,所以掩饰 060
越脆弱越向往完美 063
不敢接纳自己的表现 066
怪异的自卑者 069
Part 4 认清过去,看清现在
你的记忆就是你的“故事” 079
写下你的早期记忆 082
如何处理早期记忆 093
Part 5 梦境与不完美的生活
做梦是想追求完美 103
自卑者的美梦 105
梦会欺骗你,但常识不会 110
梦的真实含义 113
回避不完美,会使人更脆弱 116
人生并不只是为了超越 122
接纳不完美才会变得真正强大 126
Part 6 人生感觉不完美的时期
会在意你不完美的只有你自己 131
强大的人不渴求重视 134
追求性别的优越感 139
Part 7 不敢接纳的灾难
为了安全感会不择手段 147
接纳自己的表现 149
学会合作,才使人强大 152
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合作意愿 155
只有合作,人生才能完美 161
改变,从回顾合作意识的发展阶段开始 164
人人都能变得强大 169
Part 8 完美人生的步
女性重要的事业 175
教育对职业的影响 178
发现你的优势 181
Part 9 完美人生的基础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189
这个世界不亏待友善之人 192
有兴趣,才有合作 197
Part 10 不完美的人也能收获完美的爱情
不完美的人,也能收获完美的爱情 203
如何发现完美的伴侣? 207
训练自己为爱付出 211
追求完美的婚姻,准备好了吗? 214
Part 11 父母要给孩子接纳自己的“基因”
妈妈决定孩子的性格 223
接纳自己,理解母亲 227
被母亲忽视的孩子会自卑 230
父母该如何管教孩子 239
长子的脆弱 243
次子的麻烦 246
培养独生子的勇气 248
Part 12 用教育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
教育让孩子更自信 253
意识改变了,世界就变了 257
竞争不会让你的人生更完美 260
有希望,人生才会完美 263
遗传有限,人生无限 267
越不完美的人,越想吸引注意 271
训练自己接纳不完美的勇气 273
Part2 支配你的并不只是生活方式
人不像植物长着根,所以只能停留在某个固定的地方,无法活动,只能长高长大;人是可以四处走动的生物,所以只发展身体显然是不够的。人能够预见并计划自己行动的方向,这是因为人都有心理活动。
预见行动的方向是心理重要的功用。认清了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你的心理如何支配行为。我们的心理为身体活动设定目标,如果没有努力的目标,我们只会做出一些毫无意义的散乱动作。
因为心理的功能决定了动作的方向,所以在生活中它占主导地位。同时,你的身体也会反过来影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心身相互作用。但心理支配身体有个前提条件:你必须具备或通过训练能发展出某种能力。比如,我们想奔向月球,首先就必须发明一种可以克服身体限制的技术,否则登月的梦想注定不能实现。
我们人类比其他动物更善于活动。这不仅仅表现在活动方式多样上,而且我们更能通过活动去改变所处的环境,并会根据环境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活动。在这样的相互作用下,我们预见未来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为了提高地位,我们会更加有目的地奋斗。
追求安全感是所有行为的根源
我们付出各种努力,在实现目标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获得安全感。我们所有的努力,表面上是为了提高地位,实则是因为较高的地位意味着更有安全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所有的行为和心理必须协调得像个整体。心理和身体都为获得一个理想的目标而发展。例如,皮肤擦破时整个身体都忙着使它自己再复原为一个整体,在这一过程中并不只是身体孤军奋战,单独地发挥其潜能,心理也会给予帮助。
在人的一生中,这种协作持续不断。身体和心理是不可分离的两部分,彼此互助合作。心理利用自己在身体中发现的潜能,帮助身体获得安全而优越的地位。
每种行为和情绪都有心理目标的印记。在争取获得安全感这一终极目标时,心理必须使目标具体化。它会时时计算:“安全在某个点,我一定要沿着这个方向前进才能接近它。”此时,当然有可能发生错误,但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则根本不可能采取行动。
心理所选择的方向,并不是时时都正确。之所以选定某个方向,是因为心理误以为它对自己有利。你在心理上的所有错误,都是选择方向时的错误。获得安全感是全人类共有的目标。但有的人认错了安全感所
在的方向,而去获取安全感时的行为又固执,结果就走向了堕落的道路。
如果你做出了一种行为,但不知道这样做有何意义,这时理解它的好方法就是,先将它按表面所呈现的样子分析成简单的动作。
让我们以偷盗为例。偷盗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首先,分析偷盗的目的。这种行为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富有,因为人都有这种意识: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安全感。因此,偷盗行为的根源是由贫穷或物质匮乏而引发的不安全感。
其次,要找出这个人是在哪种情况下才觉得自己物质不足,是不足,还是跟富足的人相比而显得不足?
后,他解决物质匮乏的手段是不是正当的,他这种改变处境的做法是不是一直都符合社会规范。我们不必指责他偷了什么,而要指出偷盗这种手段是不正确的,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的心理指引着行为,因为身体的发展受心理的指导和帮助。然而,过度强调心理的分量,可能会使你低估身体的局限。比如要克服困难,健康的身体是必需的。追求安全感是所有行为的根源
由此可见,为了保护我们的身体,比如避开灾害、意外及受伤,心理会参与控制环境的行为。我们感到快乐或痛苦、充满幻想,或是识别环境的优劣,这都有助于我们保护身体。幻想和识别不但能预见未来,还能激起许多感觉,引导和控制身体的活动,而感情赋予了生活的意义。
支配你的并不只是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其他力量,你不会对自身的不完美持有悲观的态度,更不会做出消极的行为。你的负面情绪被加强后,才引起消极的行为。你的情绪不会和生活方式相互对立。确定努力的目标后,你自然就会产生适应目标的情绪,焦虑便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焦虑的目的是促使你采取行动去适应环境,所以它不是由压抑引起的,也不是出生时难产遗留的后果,而是我们对失去安全感的担忧。
情绪和生活方式一致
情绪伴随着行为而生,所以你感到焦虑、高兴或悲伤,或者是有勇气面对困境,都是情绪适应你生活方式的表现。它们所呈现的强度,都是你自己的期望。这在每个人身上都一样。
情绪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生性悲观的人,态度和思维也是负面的,所以即使实现了目标,他们也不会感到高兴,更不会满足,甚至会感到悲哀。只有经历不幸时他们才觉得快乐。情绪是人对环境适应情况的反应。比如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只有在外出或者跟人打交道时,他才会感到极度焦虑,如果让他留在家里,或指使别人,他并不会觉得焦虑。你努力想避开某人或是某种场合,是因为你觉得这会暴露出自己不完美的一面。这既让你无法控制局面,又会伤到你的自尊。
如果不能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你的情绪倾向可能会固定不变,就像你的生活方式一样。正是这个原因,懦夫才永远都是懦夫。虽然懦夫偶尔也会表现得傲慢自大或勇敢,但那都是因为处于别人的保护之下,或者对方比自己柔弱。如果没有人保护,情绪和生活方式一致他可能会在门上加三把锁,家里常备防盗器,喂养猛犬,以获得安全感。他把自己的懦弱掩藏起来,不让人发现,可他懦弱的本性,却在迫切需要保护的表现中流露出来。爱情方面也能提供类似的证据。一个人想接近自己心仪的目标时,属于爱的感情必然会出现。为了集中精力,他必须放弃所有与爱情无关的事情。如果某人声称自己不能再爱了,那是因为他不肯放弃某种与当前爱情无关的事情。
错误的优先目标和生活方式,是无法产生爱情的根源。这样的人不懂得体贴别人,却总希望别人体贴自己,他们对人际交往不感兴趣,害怕在追求爱情时失败。有一个男人,在家中排行第二,他因无法摆脱罪恶感而痛苦万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重视诚实的品格。七岁那年,有一次他哥哥替他做了作业,但他却告诉老师是自己做的。
这件事让他深感不安,内心产生了严重的罪恶感。忍受了三年的煎熬之后,他跑去向老师承认了这个可怕的谎言,但老师一笑了之。于是他又哭着向父亲认了错,父亲不但称赞他可爱、诚实,还安慰了他。尽管父亲原谅了他,他仍然非常沮丧。为什么这样的小事,他都如此猛烈地责备自己?他是为了证明自己诚实和正直吗?
事实上,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获得优越感、找回自信,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学习和交友等各方面都不如哥哥,而他家崇尚美德,于是他把坦诚视为超越哥哥的机会。
他没有在学业上彻底改掉欺骗的习惯。面临考试时,他总会感到十分罪恶。极度脆弱的自尊心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压力,导致他在想超越哥哥而又无法做到时,就以此挽回自尊。后来,他常常因为各种事情自责。大学毕业后,原本打算找份技术性工作的他患上了罪恶感强迫症,这使得他整天都在祈求上帝原谅,根
本没时间工作。
后来,他的情况更加恶化,家人把他送到了精神科医院。初医生都认为他无药可救了,可一段时间后,他的病情大有好转,被允许离开医院。在离开前,院方要他答应旧病复发时必须再回来。
出院后,他改行攻读艺术史。有一次,在临近考试的一个星期日,他跑到教堂去拜倒在众人面前,大声哭喊道:“我是人类中的罪人!”这样,他又一次成功地吸引别人注意到他的诚实。
在精神科医院又度过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家里。有一天他去餐厅吃午饭,竟然一丝不挂。他身体健美,这是他可以和哥哥或其他男人一较高下的资本。
表达罪恶感是使他显得比别人更诚实的方法,因为诚实能使他获得优越感。为了获得这种优越感,他不择手段,专挑生活中的旁门左道。他在教堂中认罪以及光着身子走进餐厅吃饭,就是用一种拙劣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他的生活方式要求他做出这些行为,而其引发的情绪也和他的行为是一致的。
他极力逃避考试和工作,因为他知道自己在这些方面不如哥哥。每当感觉某事会暴露自己的不完美之处时,他就会生病,因为生病了就不必去面对害怕的事,或是失败了也能找到借口:因为当时我病了,不然情况会好得多。
你的情绪,透露你的脆弱
你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也许是姿势或态度,也许是面部表情,也许是腿或膝盖在颤抖。当你的脸色变红或发白时,你的血液循环肯定受到了影响。在愤怒、焦急或忧伤的状态下,身体都会说话。身体有自己的语言,即使是相同的情绪,不同的人也可能反应不同。身处恐惧的情境中时,你可能全身发抖,另一个人可能毛发竖起,第三个人可能心跳加快,还有些人会冷汗直流、呼吸困难、声音变哑、全身摇晃或畏缩不前。
情绪和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可以透露出你如何解释情绪,以及如何做出动作和反应。例如,当某人攻击你的不完美之处,如攻击你的某一生理缺陷时,惹得你大发脾气,这时你可能觉得发泄是好的方法,所以可能会贬低他、辱骂他,甚至还可能出手打他。
另一方面,愤怒也会影响身体器官。有些人在生气时脸会涨得通红,会气得胃疼,严重时还会感觉头疼。在偏头痛或习惯性头痛的背后,可能是被羞辱引发了极度的愤怒。有些人会因愤怒引发三叉神经痛或间歇性的痉挛。
只要一紧张,自主神经系统一定有所动作。拍桌子、咬嘴唇或撕纸条,只要你紧张,就必然会以某种方式做出动作。咬笔头或吸烟其实也是为了缓解紧张情绪。
你做出这些动作,可能表明你已经受不了自己所面临的情境了。你之所以感到紧张,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完美,没能力控制局面。比如,一个感觉不完美会被人看轻的人,跟陌生人打交道时会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肌肉颤抖。所有的紧张情绪,本质上都是没有勇气接纳不完美自己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它对应的情绪倾向,会不停地影响我们身体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身体状况是生活态度的具象表现。所以,如果某人的生活方式在儿童时期就定型了,那么有经验的人便能预见他以后生活中的身体状况。比如,勇敢的人会长得较强壮,身体的姿势也较坚定。
心理也能够影响大脑。比如,大脑右半球受损而丧失阅读或书写能力的人,能够通过训练大脑的其他部位来弥补这些缺陷。常常有些中风患者的大脑受损,可他们并不会因此丧失某种能力,就是因为大脑的其他部位弥补并承提起整个器官的功能。由此可见,大脑只不过是心理的工具,而且我们能够找出发展这种重要工具的方法。
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心理无法对大脑的成长产生正面的影响。许多从小不与人合作的儿童,即使成年后也不能发展出他们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努力发展自己的合作能力。只有先纠正他们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合作的意义,才你的情绪,透露你的脆弱能真正实现完美的人生。
许多学者都认为我们的心理和身体之间存在某种确定的关系。例如,克瑞奇米尔(E.Kretschmer)曾指出如何从身体形态中看出一个人与某一类型的心理对应。因此,我们可以把大部分的人分成许多类型,比如圆脸、短鼻或是壮实。具有这种体格的人很少有生理上的缺陷,所以他们很自信,不会感到紧张。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跟别人一较高下。他们打算跟别人竞争时,会全力以赴。强大的自信,使得他们一般不会对别人怀有敌意,也不会觉得活着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心理学家把他们称为外向者,因为他们不会因为自身的不完美而产生困扰。与外向者相对应的类型是内向者。这类人情绪敏感,通常比较瘦弱,体形高高瘦瘦,有长鼻子、蛋形脸。这种人善于自省、做事谨慎。
内向者可能在生理上不完美,所以会更关注自我。过度关注自我可能会表现得悲观、不爱交往。内向者通常比外向者需要更多的关注。当他们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够关心时,会变得怨恨而多疑。不敢接纳不完美自己的人,勇气和信心都来自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正面评价。
不过,体形和心理特征并不对应,壮实型的人也可能发展出瘦长型人的心理特征。相对于体形,环境对我们的心理影响更大。如果我们给外向者施加巨大的压力,他们也会变得胆小、沮丧;给内向者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内向者也会变得乐观、自信。
不完美的人容易感到自卑,是因为一个人对别人进行评价时,通常都根据自己的经验,直觉地得出结论。这些结论往往受到一个无意识标准的衡量:我跟这个人合作,到底有多少价值?这个简单的问题暗含着合作的两个关键因素。首先,在考虑合作时,会考虑这个人愿不愿意与人合作。内向者经常成为这种直觉判断的牺牲品。事实上,赢得信赖后,内向者通常比外向者有更强烈的合作意愿。但他们没有勇气接纳自己,所以不敢主动迈出合作的步子。
在打算合作时会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这个人的能力如何。人们一直都在不知不觉地寻找证明能力的身体特征。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打猎时肯定更愿意跟身体健壮的人合作。如果某人身体虚弱或行动不便,很可能导致狩猎失败。人类进化到今天,这种想法仍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所以,对于那些身体不完美的人,虽然我们还不十分了解,但却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们不适于合作。
由于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快速识别某人的合作意愿以及合作能力,所以无论是性格不完美者,还是身体不完美者,都可能因缺点被放大而受人排斥。现在,让我们总结一下。在四五岁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确立
心理奋斗的方向,并在心理和身体之间建立起根本的联系,形成某种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如果某人因为某方面不完美而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那他很难收获美满的人生。事实上,所有的失败者都有一个常见的共同点:没有合作能力。
每个人的情绪和思维必定会跟他的生活方式协调一致。如果你的情绪,透露你的脆弱你的某种情绪给你带来了麻烦,只想改变这种情绪是没用的,因为心理是一个由生活方式决定的整体。所以,你只有改变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情绪造成的麻烦。
这也给了我们启示:绝不能只改善某一情绪或某一种行为。我们必须找出从小对人生形成的错误印刻。循着这条线索,便会发现多数情况都是由于我们害怕失去安全感,也没有勇气接纳自己。不敢接纳自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无法训练自己的合作能力。从本质上讲,合作能力是了解心理状态的方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