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019803
几大攻心技巧,带你看透处世玄机。你将成为人际交往中名副其实的赢家。
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能*限度地了解一个人,就可以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避免不少的麻烦和困扰。读懂别人不光是为了投其所好,也是避免我们踩上雷区。
目录
章 初读人心,掌握交往主动权
穿着打扮:衣裤鞋帽包不住真伪良善 / 003
察“颜”观色:微表情中藏不住喜怒哀乐 / 008
举手投足:动作里有大门道 / 011
言由心生:闻声识人知人心 / 015
兴趣爱好:嗜好折射真性情 / 020
起居住行:生活习惯是人心的一面镜子 / 025
第二章 想“抓心”,自己先得“有心”
首因效应:让别人一眼就“喜欢”上你 / 033
微笑效应:抵达陌生人心灵的通行证 / 037
亲密效应:话中没“我”只有你 / 041
温水效应:太热情招人嫌,太冷漠招人厌 / 045
20/80 法则:话说少点反而能加分 / 048
相似效应:“共同点”是感情中的一块方糖 / 053
缺点效应:小缺点更招人爱 / 057
第三章 拨开“暗语”后的面纱
陌生人的“暗语”是一道测试题 / 063
朋友说话也会“弯弯绕绕” / 066
亲密的人也会有“语言隔膜” / 070
上司的“话外之音” / 075
提防“温柔一刀”:同事的“话语陷阱” / 078
面试官的那些刁难问题 / 081
用“耳朵”跟客商谈判 / 086
推杯换盏间“暗语”横飞 / 092
第四章 给别人找面子,给自己贴里子
给别人的面子可能就是以后的“路子” / 101
打人不打脸,说话别揭短 / 106
当众指责的潜台词就是“割袍断义” / 110
记住别人的名字不只是一种礼貌 / 114
心里可以不喜欢,嘴上一定要客套 / 117
咄咄逼人只会让“有理”变成“理亏” / 121
找到玩笑和嘲笑的平衡点 / 126
用好听的话说“不” / 130
替别人圆场就是给自己加分 / 135
第五章 人情,是别人记挂你的理由
人情是留给自己的一条后路 / 141
人情是长线投资,别指望着立刻有回报 / 145
雪中送次炭胜过每天一担柴 / 148
透支人情无异于“杀鸡取卵” / 151
给人恩情切莫自居 / 154
“人情”应当悄悄地给 / 158
人情债也有个“讨法” / 161
第六章 “好话”是任何人都不能拒绝的诱惑
遇物加钱,逢人减岁,一语勾人心 / 169
把好话说成“悄悄话” / 172
善意的谎言好过残酷的事实 / 175
安慰人也得有点口才 / 180
赞美犹如煲汤,火候才是关键 / 185
高帽子别总一个人戴 / 189
把“批评箭”化作“鼓励丹” / 193
第七章 想要别人靠近,自己得先靠谱
往刚直里加点“软和剂” / 201
成熟并不代表每天要板着一张脸 / 206
再聪明也要适当“笨”一下 / 210
品位高尚也可听听“下里巴人” / 214
做一个幽默的“正经人” / 216
“忠心”的人也该有自己的主心骨 / 221
第八章 即使不招待见,也别让人讨厌
失意人面前莫谈得意事 / 227
我拿你当知己,你拿我当路人 / 231
家是人心中的一块圣地 / 233
个人隐私不会想让别人知道 / 236
抱怨是人见人厌的负能量 / 238
你知我知别人不能知 / 242
好心换来一盆凉水 / 246
第九章 不懂人心的历史,总是透着血淋淋
华佗好心施医术,曹操起疑撩杀心 / 253
韩信忍辱成大业,功盖刘邦遭诱诛 / 257
沈万三犒赏军队,朱元璋怒贬云南 / 260
前言
“你怎么就不懂我的心?”
这是很多热恋中的男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凡情侣一方惹得另一方不高兴了,这句话可能就出现了。该怎么去回答这个问题呢?很多恋爱中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问题的高难度体现在它的矛盾性:假如你懂我,你就不会让我生气,现在我生气了,那就说明你不懂我。假如回答“我懂你”,对方会嗤之以鼻;假如回答“好吧,我不懂”,那这段感情或许就将陷入危机了。
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读懂别人不只是为了投其所好,这也是帮助我们避免踩上雷区的法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做事要‘看人下菜碟’”。这“看人下菜碟”的意思想必大家都明白:遇见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我们就不能与之针锋相对;遇见一个说话拐弯抹角的人,我们说话就不能随心所欲;有的人重视自己的隐私,我们“下菜碟”的时候就不能口无遮拦,屡屡去戳别人的痛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人性的盲区能够毁掉一段关系,也能成就一段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并不难理解,假如我们不清楚别人的盲区在哪儿,或者明知故犯的话,那么两个人的关系肯定会因此而受影响。但是假如我们清楚别人的盲区,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很好地规避,那么我们不就能做到“投其所好,儆其所恶”了吗?
有的人或许会说,如果是朋友的话,别人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们不都该清楚了吗?如果是陌生人的话,我们只要管好自己,不轻易乱说话、乱出手就行了。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朋友跟我们虽然熟悉,但是我们不可能完完全全地了解一个人,就算是看着儿女长大的父母有时候也摸不清子女内心的想法,更何况是朋友甚或陌生人呢。
总的来说,我们说话办事要给别人面子,我们自己也想有面子。面子能够影响两个人的感情,假如某一次一个人让我们在公共场合下不来台,试问,我们心中难道对这个人没点想法?
在我们生活当中,人性的禁忌也不光只是集中在面子上。一
位作家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土,
神圣不可侵犯。”如果我们不去认真揣摩对方的心意,说话做事
时就很有可能撞上枪口。
人与人各不相同,所以禁忌也应该有不同的地方。有句俗话
说:“人生在世,不过一个‘情’字而已。”在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当中,多把心思放在“人之常情”上面,我们触碰雷区的可能
性就会小得多。
总之,我们不能成为别人肚子里的蛔虫,但是好也不要做
别人眼中的害虫。所以,在“出手”之前千万不能着急,先把人
读懂,之后的事不就水到渠成了嘛!
免费在线试读
章 初读人心,掌握交往主动权
穿着打扮:衣裤鞋帽包不住真伪良善
我们在日常闲聊时,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真有气场”,说话人还带着一脸崇拜、钦佩的表情。“气场”是个比较抽象的名词,主要靠个人感觉。但我们说它抽象,也并非完全无据可依。
假如对方衣衫不整、蓬头垢面,那么还会有人说他有气场吗?我看不会,别人只会说,这人怎么邋里邋遢的,活生生是一个要饭的。
衣、食、住、行,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事情中,穿衣打扮尤为被人们重视。
郭沫若曾经说过:“衣服是文化的象征,衣服是思想的形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穿衣打扮不但关乎人的外在形象,而且还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理。
假如我们事先没有跟别人打过交道,而我们又想在交往中掌握主动权,那么不妨在见面时注意一下他人的服饰。因为一个人喜欢穿什么类型的服饰往往是由他的心理和审美观念决定的,假如我们了解点“服饰心理学”,那么,通过他人的衣着我们就能够得出一些基本的框架。
日本可以算得上是全世界较注重服饰文化的国家之一。日本人平时穿着得体的便装,上班时必定是西装革履,每逢节日又会换上民族服装——和服。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日本人的这种服饰文化正是代表着这个民族的品性:严谨、讲究秩序。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位年轻人来松下集团应聘,当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在面试那位年轻人时,松下就一直在旁边默默地观察着应聘者。
半个小时的谈话下来,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很是满意,后他问了这个年轻人一个问题:“你的期望年薪是多少?”
年轻人不紧不慢地回答道:“1000 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70万元左右)。”
人力资源部的主管点了点头,因为在他看来,这样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年轻人提出1000 万日元的薪资期望并不过分,但是当时松下就在旁边,该主管就决定先让年轻人回去等消息,他则试探着问老总道:“松下先生,您看这个年轻人怎么样?”
主管本以为松下会同意录用,毕竟,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但是松下的回答却是:“让他另谋高就吧!”
“为什么?”主管很是不解地问。
松下缓缓说道:“不知道你刚才注意到没有,这个年轻人身上的领带又脏又皱,而且戴领带的方式也错了。一个想拿 1000万日元年薪的人就应该有一条配得上自己的领带。他戴着的这条领带反映出他这个人对应聘没有全心全意地重视,而且,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个在工作上不能尽心尽力做到好的人。这种人才对我们公司非但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很有可能会造成损害。”
主管听完就立刻点头,刚才他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只是没有那么在意而已,看来还是老总观察得仔细。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能够大致反映出这个人的品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具体到实践当中,我们该如何通过一个人的穿着看出他的品格呢?
1. 穿着朴素或奢华。
一个喜欢穿朴素衣服的人,一般性格比较内向,理智沉稳,勤奋踏实。相反,一个人如果总喜欢追求流行,爱穿跟自己经济实力相比较奢华的衣服,那么这种人十有八九都是爱慕虚荣,花钱大手大脚。
2. 穿着简单或复杂。
一个人穿着比较简单说明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在生活中比较有魄力,做事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反之,如果一个人穿着太过复杂,两天换三种风格,那么这种人可能就比较注重实际,控制欲也比较强,爱支配别人,自己却不大喜欢被人约束。
3. 喜欢同一款式。
什么时候都穿着同一款式衣服的人大多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一般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爱憎分明,这种人一般比较诚实守信,言出必行,但是往往有些清高孤傲,有时候可能会不大合群。
衣服的不同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比如说,喜欢穿西装的人一般都是比较严肃的,性格相对来说也就比较沉稳,一般也有很强的事业心。而喜欢穿休闲装的人一般来说性格比较豪爽,不拘小节,心胸开阔,对自己也很有信心,喜欢不受约束的生活。
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穿牛仔服。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喜欢穿牛仔服的人一般有着豪爽的个性,跟穿休闲衣服的人很像,但是他们的性格更加外向。
生活中还有喜欢穿马甲和夹克的人。一般来说,喜欢穿马甲的人性格大多比较传统,对时尚的东西没有太多的追求。而喜欢穿夹克的人往往有着灵敏的感觉,为人随和,开朗活泼。
另外,一个人衣服的颜色也能反映这个人的性格。社会学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衣服色彩比较单一,或黑或白的人,个性一般都比较开朗,在交际场上往往能够左右逢源,在哪儿都能吃得开。而那些热衷于穿得花里胡哨的人,很有可能是爱慕虚荣者,他们的穿着使得他们个性更为突出,透露出一股张扬和爱表现的欲望。
其实,在生活当中,一个人在穿着打扮上有很多细节是可供我们挖掘分析的。除了衣裤,一个人的鞋子、帽子、身上的配饰也能够反映这个人的心境。简单的一个例子:一个常年手表不离手的人,时间观念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断出,这种人办事一般都比较严谨,很是可靠。
只要我们能够留心观察,在与别人打交道时,眼就能将人看个“大概”,有了这个“大概”,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就能够掌握一定的主动权。
有人批评某些人是戴着面具在众人面前演戏,这话当然不假,社会压力太大,让许多人不敢轻易以真面目示人。但如果我们想做生活中的智者,也不一定非得揭开人家的面具,在初次见面还不够了解对方时,我们不妨多打量打量对方,一个穿着阿玛尼西服套装的人很有可能被他身上的那条又脏又旧的领带出卖,我们可以通过这条不得体的领带“窥探”出一些这个人内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总而言之,在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善于把握细节,其中又以对方的穿着打扮为重要。毕竟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一个人再怎么思维缜密,再怎么心有戒备,他也总会在自己的衣裤鞋帽上露出或多或少的破绽,而这些破绽就是我们攻心的筹码。
察“颜”观色:微表情中藏不住喜怒哀乐
美剧《别对我说谎》中,微表情专家莱特曼博士有这样一种能力:通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他能够准确判断出此人的内心活动。
有次,他帮助警察阻止了一次恐怖袭击。当时他只是简单地问了嫌疑人几个问题,尽管对方没有做语言上的回答,但是莱特曼博士还是通过嫌疑人脸上的表情准确判断出了炸弹的安放地点,后成功阻止了这次犯罪活动。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身上能反映心理活动的地方非表情莫属。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能够看到类似的描述,比如说在《三国演义》当中,描写张飞发怒时便是“豹眼环睁”。而我们说一个人很高兴时,也经常会用到“喜上眉梢”这样的成语。因为表情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某人说“看我脸色行事”。
但是殊不知,表情是表情,人是人且各有不同,凭主观常识去判断难免会产生认识偏差。
20 世纪中叶,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经尝试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同助手一起在城市街头、交际场抓拍各类人的各类表情,愤怒、害怕、诱惑、平静、幸福、悲伤、开心等。抓拍下这些照片之后,他请来了社区里的一批普通观众,把照片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判断每种表情背后所对应的心理状态。
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这些常见的心理表情,参与这个试验的人们能够猜对的还不到三成。很多人都把平静误认为幸福,又将喜极而泣误认为悲伤。这个试验无疑说明了一个道理,想要在瞬间透过表情看懂人心并不是那么简单。
但就算是这样,相较于其他的方式,“表情解读”仍然是看透人心的一个重要办法。表情作为人心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人一些不为人知的心理活动。
在上文提及的美剧中,莱特曼博士为了更好地解读表情,曾跑到非洲一个原始部落跟当地人生活了几年,而他的终目的也不过是研究当地土著人的眉毛而已。
莱特曼正是花了如此大的精力才练就了一双“慧眼”。
当然,一般人想要达到莱特曼博士这样的水平是很有难度的,但是,我们根据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判断出个“大概”还是可以做到的。
例如,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皱眉、蹙额这样的表情大多意味着关怀、焦急、生气等,而眉毛上扬、眼睛大睁则大多意味着意外、惊讶。
如果我们在跟别人交谈时发现一个人突然撇嘴,那么这时我们就应该适当地中断一下自己的话题了。因为这种表情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尴尬、愤怒。如果对方脸上突然出现了这种表情,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某句话刺痛了对方,引起了对方的不适,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两人就很有可能不欢而散。
当然,在现实中,也有一些人为了掩饰内心想法,不惊讶故作惊讶,不高兴故作高兴,这种表情往往能够遮掩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更加细致地去注意一些细节。
一个人如果心情很愉快,那么他的嘴角一般会向后,就像我们平时哈哈大笑时嘴角靠后一样,所以一个人如果只是脸上出现了笑容,但是嘴角却没有向后的迹象,那么我们很可能就是碰上了“皮笑肉不笑”的人。
不光是嘴角,开心的时候,人们的面颊一般都会向上,眉毛很舒展,眼睛会变小,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喜笑颜开”“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相对应的,一个人如果心情不好,则会眉毛紧锁,嘴角下垂,而这些小细节都是伪装不了的。
除了上述的这些细节,眉毛和眼睛还能够反映人的多种心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竖眉意味着发怒,所以有“柳眉倒竖”这一说法;而横眉则常常表示一种不屑和敌意,所以有“横眉冷对”这一说法。我们经常说的“低眉顺眼”则是表明一种顺从,瞪眼通常是表示一种不满,挤眼则是一种会意或戏弄。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学会点表情解读无疑是拥有了一把打开他人心理之门和人际交往之门的钥匙。看懂了别人的表情,我们才知道该如何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在合适的时机做有效的事。而且,学会察“颜”观色、见缝插针能够帮助我们早早掌握对方行为的态度和目的,让我们在交际中拔得头筹。
其实,生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懂得一些表情术,通过察“颜”观色去洞悉他人的情绪起伏。
要知道,如果我们不主动去读懂别人,那就无法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轻则感情变淡,重则直接断送两个人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一场心理与心理的较量,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交际和沟通的主动权,那么我们何愁自己不能成为一名人脉大师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