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344656丛书名: 被左右的独立思维
1. 2018年度英国心理学会图书奖获奖作品!有书app力荐!
2.《福布斯》、《泰晤士报》、《赫芬顿邮报》、彭博社以及斯坦福商学院2017年度图书!
3.写给大众看的影响力思维图书,通过换位思考、情感动机、交出控制权、引起积极情绪、填补信息鸿沟等主题,结合大量有趣的实验与实例,阐述大脑如何教你施加影响力;
4.这是一本以文字诙谐生动主打的心理学图书,却能为你解决生活中尤为实用的人际问题,帮助你成为受人称赞的“沟通大师”和高情商人士——既能说服他人,又能鼓舞人心;
5.如果边读边做笔记,那么之后你会发现,你可以将说服力运用到工作与生活各方面,如教育子女、商业合作、买卖交易等。
为什么有人就能轻松说服老板、客户接受自己的建议?
为什么分手后,你还会忍不住偷偷看前任朋友圈?
远离你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样它就会来到你身边?
为什么你天不怕地不怕,却对密集的图案有深深的恐惧?
你是否也想一探很多事情表象背后深层的玄机?
这看似属于心理学范畴,但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书店里摆满了高深莫测的心理学课本,
可我只想读*简单好玩的心理学,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嘿,那就别找了,看这本书就够了!
在当下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时刻在被别人影响或影响他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其他人可能不具备的独特经验和知识。
本书作者塔利·沙罗特力图弄明白人类究竟如何被影响及影响他人,本书则是作者及其团队关于思维、影响力与大脑神认知等研究主题智慧的结晶。书中每一章会集中讨论七大关键要素中的一项——先验、情感、动机、自主性、好奇心、心态以及其他因素,并辅以大量轻松有趣且具有说服力的实验或实例加以佐证。
序 什么在影响我们的思维VII
第1章 先验:证据能否改变观念
数据的缺点 004
证实的力量 005
谷歌(总是)站在我这边
008
耍聪明歪曲事实 011
我们为何会是现在这样?
013
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 014
破旧还是立新? 018
第2章 情感:人们为何同意登月计划
走进观众的内心世界 025
情感——重要导体 027
契合 030
分享爱 032
网络的“杏仁体” 035
你我的大脑相似吗? 037
第3章 动机:是否该威胁他人采取行动
好的转变! 043
对快乐和痛苦的预期 044
接近与回避法则 046
行动,还是不行动 049
希望之于行动 051
在马路中央动弹不得 053
现在就给我! 056
未来不可期 058
眼前的快乐胜过将来的痛苦
060
第4章 自主:学会释然、获得力量
恐惧与事实 066
失去控制 067
授权以施加影响力 069
选择做决定 071
选择的代价 073
控制感、健康和幸福 078
你是否记得有过控制 081
第5章 好奇心:人们究竟想知道什么
填补鸿沟 088
信息如同性爱或者李子派?
091
感觉良好的因素 093
把头埋进沙子里 096
加总数字 098
选择不知道的代价 101
择最优而取之 103
第6章 心态:大脑受到威胁会如何
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气
110
谨慎行事 114
处于劣势时,如何克服恐惧
117
驯服杏仁核 121
关于阳光与赌博 122
第7章 其他因素一:孩子为何钟爱苹果手机
从出生就开始的社会学习
128
非同凡响? 130
有人喝梅洛酒——我就离开!
131
错误的推理 134
大脑内部 137
谁先来? 139
心智理论 142
第8章 其他因素二:“一致性”是否真能令人信服
相信群体智慧的真正原因
148
假设人类是温度计 149
交互世界中的独立性 150
大脑的“群体智慧” 153
偏见的雪球 156
平等性偏见 160
出其不意的普选结果 161
第9章 影响力的未来?
两个大脑,一根电线 169
从人体外连接人脑? 172
我的大脑装着你的思想?
175
附录 179
致谢 181
注释 183
在这本书中,塔利·沙罗特将影响力、说服力与大脑思维的主题集中而全面地呈现了出来,她的文字诙谐生动,是对影响和引导人们行为的技巧的一次睿智探索。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塔利·沙罗特善于利用恰当的小插曲作出透彻的解释,读者记完笔记会发现,沙罗特的研究结论能够运用到很多方面,包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分享也许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引导他人采取行动,《被左右的独立思维》一书中充满了大量有趣又发人深省的心理实验,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有书创始人兼CEO雷文涛
我们似乎天生就有感知他人喜悦、痛苦和焦虑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位家长,想必打孩子出生起,你会惊讶于自己对孩子情绪起伏的感知。例如,心理学家温迪·门德斯(Wendy Mendes)和她的团队在旧金山开展了一项调查。14 门德斯邀请了69位母亲以及她们1岁大的孩子来到实验室。她计划让母亲产生焦虑,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我们来看两对母子——雷切尔和儿子罗尼,苏珊和女儿莎拉。
雷切尔、罗尼、苏珊和莎拉来到实验室不久后,门德斯团队的一位研究员在他们身上装上了传感器,用来测量他们的心血管反应。这些测量数据将反应母亲和孩子的焦虑程度。这个时候,所有人还都是轻松愉快的状态。之后孩子们被另一位研究员带去游戏室玩耍,而两位母亲则需要完成一项任务:她们需要就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表演讲。但是,雷切尔和莎拉的任务存在一个重要差异:雷切尔需要在一群愤怒的评委面前做演讲,而苏珊面向的观众是……没有人。
假如此时你是房间里的一盆植物,你就能够看到苏珊正在兴致勃勃地自说自话,而雷切尔则对着一群不开心的评委。这些评委看上去很生气,他们不停地摇头、气喘吁吁。不出所料,有如此痛苦的经历,雷切尔身上的传感器显示,她身上冒汗、心跳加速,而苏珊的生理数值则很平稳。之后,焦虑不安的雷切尔与儿子罗尼重新团聚,心态放松的苏珊也见到了宝贝女儿莎拉。在见到母亲后,孩子的心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虽然孩子没有见到母亲做演讲的样子,但是其生理也迅速发生了变化,就好像他们自己做了演讲一样。在和焦虑不安的母亲团聚之后,罗尼的心率每分钟提高了6次,而见到放松的苏珊后,莎拉的心率每分钟减少了4次。a尽管孩子没有意识到家长的情感,但是他们的身体立即感知到了那些情感。他们的生理状况与母亲保持了一致。
这种情感的转移使得罗尼和莎拉从母亲处得知自己所处环境的状况——到底是需要小心应对的危险环境,还是可以去触碰和拥抱的愉悦环境。没错,在母子团聚之后,不仅孩子的生理状况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行为也受到了影响。见到母亲后,莎拉(以及那些母亲没有经受压力的孩子)与团队中的其他研究员相处很愉快,而罗尼(以及那些母亲经受了压力的孩子)则对研究员不予理睬、避免与对方有眼神交流。罗尼似乎认识到自己应该当心实验室的其他人,而莎拉则感知到其他人值得信赖。
情感——从本质上讲,是身体对外界事物或内心想法的反应——由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其中承载了重要的信息。门德斯的研究重点考察了从母亲到孩子的信息流动,但理所当然,信息也能够反向流动。当孩子哭泣时,家长立刻会感到痛苦,为此他们会帮助孩子,从而减轻痛苦。
情感转移的原理时什么?为什么你的微笑能让我快乐?为什么你紧皱眉头会让我感到愤怒?情感转移有两条主要途径。首先是无意识的模仿。你可能经常听说人们如何模仿别人的姿势、声音和面部表情。我们会不由自主这样做——如果你轻挑了眉毛,我很可能也会这样做;如果你喘气,我也有可能喘气。当别人表现出焦虑时,我们也很可能模仿对方、肌肉紧绷,进而感到有压力。第二条途径并不依靠模仿,而是单纯对情感刺激的反应。道理很简单,由于恐惧的面部表情时常意味着周围存在令人惧怕的事物,因此我们会感到恐惧——这就好比在身后有人挥着一把巨大的斧子紧追不舍时,我们也会作出反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