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91074
有趣,有用,有故事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真相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
指点你如何避开生活中的心理陷阱
朋友越多越幸福?
“做了后悔”还是“没做后悔”?
损失越多赔偿越少?
……
世界并不如你想象。你知道的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越多,好似一个圆,圆内是你知道的部分,圆外是你不知道的;显然,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科学就是不断地寻找驳倒自己的证据,它没有*终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
第一章 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
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世界
你相信星座吗?星座与性格的关系另解
爱吃“苦味”?你可能有“暗黑人格”
你爱的音乐里藏着什么秘密?
你的眼睛背叛了你的心: 当心“微表情”暴露了你的秘密
你以为穿了“隐身斗篷”,其实那只不过是“皇帝的新衣”
世上所有的“美好”,大多出乎你的意料
第二章 朋友并非多多益善
别人的朋友圈都比我的大?
朋友越多越幸福?凡事追求“最大化”的副作用
边界: 让我们呵护彼此身上的“刺”
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否就会实现最大化?
“做了后悔”还是“没做后悔”?让时间说话!
第三章 离金钱过近,离幸福渐远
如何花钱,让你更幸福?
谈钱伤感情?
金钱是天使,还是魔鬼?
迷恋金钱,男女有别
“买买买”!你是否有强迫性购物倾向?
从一张电影票的选择谈“心理账户”
第四章 生活没有定式,人生没有套路
不确定情境下人如何做决策?
扔给你一块肉,小心那是一个陷阱
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
化妆还是素颜,这是个问题
减肥却越减越肥?
凡事真的多多益善吗?
佛祖座下,法号青蛙
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你需要沉默是金还是善意谎言?
海外经历带给我们什么?
第五章 能力之外,努力之上
Boss生气的双面镜
看脸时代,选CEO也要看脸?
抽象表达标志权力,具体表达标志执行导向
领导嫉妒下属的后果: 辱虐?提升?还是回避?
损失更多,赔偿却更少?
喜欢走上层路线?谨慎为妙!
不给我一个合理解释我就搞破坏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什么影响着你的创业决策
心诚则灵: 不可不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六章 小爱是欢愉,大爱是慈悲
爱情就像鞋子,只有穿的人才知是否合脚?
悲观的力量
他们其实很相配
初次与陌生人见面时,我们在想什么?
隔着空气与海感受你的呼吸与起伏——为什么相见不如怀念?
两性关系中的性知觉偏差
世上所有的情感文字,都是盲人摸象
想要获得他的喜欢吗?多问他几个问题吧!
年岁渐长,人的心理也发生着变化。以前总想着成为自己最向往的样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但经历了一些之后发现,世上其实没有完美这件事。不光如此,很多问题及其答案也不是从前的模样,很多也从有答案走向了无答案。
本书即是此心境的一个映照。
一切都在升级,人类对外在物理世界的认知也是如此。从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到黑洞、引力波、暗物质、量子纠缠……科学发展至今,我们所看到的,可能仍然不足世界的1%,这和一千年前我们不知道有空气、电场、磁场,以为天圆地方一样,我们的未知世界依然多到难以想象。
科学就是不断地寻找驳倒已知的证据,它没有最终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至于终极真理,那只是巴别塔上的彩虹,美丽而不可触摸。
在商业和社会场域,都说这是一个VUCA时代(Volatility—多变, Uncertainty—不确定, Complexity—复杂, Ambiguity—模糊),这加剧了无答案感。与其预测未来,不如把握当下、以控制未来,任何拘泥于计划、不善变通的行为必然导致失败。这个世界太随机、太不可预测,不可能基于未来的波动来制定策略,生存取决于适应性和与环境的持续相互作用。
我们平常的表达也是如此,任何说出来的话一定都能影响一部分人;但另一方面,任何说出来的话也都能被驳倒。
你说世界是唯物的,我说一切事物都是人心建构的;
你说成功是因为实力,而我说有可能是因为运气;
你说贝多芬4岁作曲,我说姜子牙80岁为相;
你说棍棒出好子,我说好的教育在于鼓励;
你说有备无患,我说船到桥头自然直;
你说三思而后行,我说机不可失;
你说人是理性的,我说不是;
………
孰对孰错?关键在于辨清条件。一切解决问题之道,首先在于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和清楚掌握。经验只可借鉴,而不可复制,适用于彼的做法,对此甚至可以是失败的原因;另外,即便是对同一主体,过往的成功经验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其将来发展的障碍。一切理论和知识的应用,关键在于把握分寸和轻重,前提是明白条件和边界。
一个聪明的大脑常常能容纳如上诸多矛盾的观点。我们要训练大脑的复杂性以应对外在世界的复杂性,前者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的,后者是客观的、已然存在的。
不过,越是简约的论点,越会牺牲它的准确性,而我们人总是偏好前者,所谓的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所以,准确性从来都是与人性相悖的。
世界并不如你想象。你知道的越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也越多,好似一个圆,圆内是你知道的部分,圆外是你不知道的;显然,圆越大,它的周长也越长。
孔夫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那恐怕是两千年前那个时代的命题,在那个时代,对于普通个体而言,一出生基本就确定了一辈子的轨迹,那个时代一个平常人一辈子接受的信息可能比不上当今一个平常人一星期接受的。所以,现如今,四十还是会困惑,五十依然不知天命,这是现代人(也许也是古今所有人)一直以来的生存样态,孔子的话有可能只是个人修为的目标。
你我皆困惑,但也许在不一样的水平。以对自我的理解为例,小时候我们可能困惑于自己从哪来,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也许困惑于自己的内心所求,包括职业上的或情感上的,或困惑于人生的意义。显然这不是一个水平上困惑。而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你读完后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困惑着,当然也训练了大脑的复杂性……不过希望千万不是困扰了。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我与学生们的合作,他们是(按姓名英文字母排列):陈琳、丁凯琳、丁秀秀、郭昭君、李斐、李月梅、骆雯婕、施蓓、施嘉逸、孙露莹、王蒙蒙、王啸天、王泽昊、吴宁宁、吴俏敏、夏晓彤、肖凯文、谢清宇、徐柏荣、徐晗钰、徐雨濛、徐悦、张开华、朱宸轩、朱冰璠、邹义文;也有好友范莉莉等的友情相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大部分内容也都在“泡泡心理”公众号上发表了,你也可关注公号而不必购买本书来阅读,无论是哪种方式,我都不胜感激!
2019.5
改变你的言语,改变你的世界
段锦云 陈 琳
一位路过的女士,把在路边乞讨的老人写的宣传语,“我是盲人,请帮帮我”改成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但是我看不见”。结果,更多路过的人伸出了援手,把零钱放进乞讨盲人的碗里……
这是2016年在网上流传很广的一段广告视频。短短一分多钟的视频给人巨大的震撼,这种震撼不是来自于画面本身的渲染,而是语言的强大力量。一句话的改变,使乞讨老人博得了人们更多的同情,唤起了人们的爱心,人们从习惯地漠然变为友善地帮助。一句话的改变,就改变了人们的行为!言语在很多时候都可以如此温柔地推动事情的发生。
“四两拨千斤”: 言语助推态度改变
通过改变言语的表达方式,可以助推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比如,“吸烟有害健康”→“吸烟有害您家人的健康”,后者更能加深人们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从而推动戒烟行为。
又比如,“为了您的安全,请戴头盔”→“像我们这个年纪,骑电动车一定要记住戴安全头盔,否则会被开奔驰宝马的同学认出来”两个宣传语,后者这种幽默的方式也许更能吸引大众眼球,加强人们对“骑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这件事的印象。
在生活中,换一种表述方式,也许就能收获意外的却让人更满意的结果。
建构选项助推态度改变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案例,有两家相邻的卖粥小店,左边这家的日营业额总是会比右边那家多出百十元,天天如此。究其原因,其中细微的差别竟在于,顾客点完粥后,右边那家服务员问“加不加鸡蛋”;而左边那家服务员会问“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对于这两个问题,人们心中的默认选项分别是“加/不加”与“加一个/加两个”。久而久之,左边这家的营业额当然比右边那家多出许多。
正负框架改变选择
框架效应是指,由于对事物描述方式的改变,而引起决策者偏好反转的现象。以经典的“亚洲疾病问题”为例:
美国正在对付一种罕见的亚洲疾病,预计该种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与疾病做斗争的方案可供选择。假定对各方案所产生后果的精确科学估算如下所示:
正面框架:
A方案,200人将生还;
B方案,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生还。
此时,人们更多地选择A方案,倾向于风险规避,寻求一个稳定的结果。
但,在负面框架下:
C方案,400人将死去;
D方案,有1/3的机会无人将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
此时,人们更多地选择D方案,即损失框架下,人们倾向于风险寻求,宁愿冒更大的风险追求一个可能的好结果,也不会为保全一部分而选择失去另一部分。然而,在实际结果上,A=C,B=D。
不仅在风险决策中存在框架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存在这种现象。比如,“我卖的牛肉80%是瘦的”和“我卖的牛肉20%是肥的”,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购买“80%是瘦的”的牛肉,虽然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语调改变意图
言语的强大不仅仅表现在文字表达方式上,有时候仅仅只是改变语调,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沟通中的非言语信息,如语调、表情、动作等,都是捕捉他人意图以及情绪的重要情境线索。
举个例子,一句“这不完全是我的错”:
将重音放在“我”上,“这不完全是我的错”,表达的是“我没有错,该怪罪的是别人”;将重音放在“完全”上,“这不完全是我的错”,表达的则是“只有部分是我的错”;当重音放在“这”上,“这不完全是我的错”,表达的则可能是“可能有其他的事是我的错”。
我们通常会根据语调来捕捉他人的意图、态度及情绪等,语调是我们探寻一个人的情绪和内心真实想法的有效方式之一。
有一个女孩总是跟我抱怨她与异地的男友一聊天就吵架,我告诉她: 谈恋爱的时候,要减少跟对方文字聊天的时间,增加电话沟通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你们之间的矛盾。因为文字聊天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我们不知道对方的语调,此时我们还会根据自己的心情来猜测他的语气,显然这就容易导致误会。
另一种“温柔”: 从指令到平述
指令表达的是说话人对对方的一种叮嘱、劝告、命令等,是一种从上往下的表达方式;
平述则更多是描述事实,表现出平等和真诚,而非指令,它是一种平视甚或从下往上的表达方式。
从指令到平述的改变,是基于这样的前提: 沟通对象或受众,从“少知/无知”变为“有知/理性”,这是正在发生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工作中,作为老板的你,平时给员工布置工作时,可将“你必须在今天下班之前给我做好”这种命令的口吻转变成“你如果能在今天下班之前做好这项工作,明天我们的工作就能更顺利”,这种平述式的表达更能令员工接受,尤其当员工是知识型员工或新生代们。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比如,2014年台北市市长选举,连胜文的宣传语是“听爸妈的话,投连胜文一票”,而柯文哲的宣传语则是“用爱去结束对立”。显然,前者更显指令,而后者更近平述。不知道柯文哲的当选多大程度上与这宣传语有关,但无论如何,它也反映了双方的心态或姿态的不同。
比如,在我们请求别人相助时,“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可以改为“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您的支持”。
即使是别人征求你的意见时,我们也可以减少“你应该……”的表达句式,而改为“如果是我,我会……”这样的表达更能让人体会到你的尊重。
又比如,“我觉得第一季度的期限定得太不合理了”改为“我们过去按这个期限做过四个项目,最后在相同时间里只完成了两个,而且都是在特殊情况下”。
哪怕是小小的改变,如“谢谢”改为“谢谢您/你”,“哈”改为“哈哈”,都让人觉得你更加体贴而可爱。
有人说,“70后”员工离职原因主要是工资,“90后”员工离职原因主要是“我不开心了”。“90后”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和情绪,他们渴望被平等对待,渴望开心地工作和学习。显然,平述的表达方式更能让他们舒心,更能推动行为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不过,如果谈话的双方是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就没有必要严格遵守上述“清规戒律”了。
中西方在言语表达上的差异
我们在表述一个事物的时候偏向于抽象表达,对事情的描述也似是而非。比如,我国对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的报道一般只精确到万,2016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到940万,而西方则会具体到个位数,如9405321人。此外,中国人喜欢场面话,比较含蓄,一方面体现出温情,另一方面又常常带有明显的家长式指令色彩。
而西方人描述事物时更习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表述,他们讲话直接,有时甚至显得冷漠,但又喜欢幽默。总体来看,他们更多采用平述的方式,权力等级对沟通的阻碍也更小。
语言是很神奇美妙的,一句话不是你说出来就结束了,而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才能发挥出语言的神奇力量。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改变起来,争取成为语言“巨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让自己更具魅力,从而使自己的世界更加精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