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0211364
重磅推荐:
1.百万畅销书作家李思圆继《生活需要仪式感》之后重磅新作《生活需要孤独感》,写每一个心有孤独的人,让你远离外界的喧嚣,回归内在的沉静,看清自己。《人民日报》“十点读书”“樊登读书”“慈怀读书”等大V多次转载,抖音、小红书等热门博主大力推荐。
2.孤独感增强了你对生活的掌控力,让生活呈现出某种与众不同的重要性,并给自己一个确定的当下。胡歌、刘若英赞同的生活态度。上市1个多月,加印4次,东东榜单排名一直居于前10,且持续热销。
我们一直害怕孤独,越是长大越是感到孤独。这个时代,孤独成了现代人的流行病。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孤独中,我们能更深刻的思考,学会独处,更透彻的了解自己,和自己对话。可以拥有一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毫无忌惮的任思维天马行空!
每个人都需要孤独,孤独是我们的*好的增值期和生命中*好的礼物。自律的*就是享受孤独。
目录
第一章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002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007 孤独感,现代人的精神流行病
012 做自己的摆渡人
016 人生漫长,活得轻松点
022 行动,梦想最好的仪式
025 把每个今天,活成人生中最好的一天
030 生活需要孤独感
039 真正重要的东西,要靠自己去寻找
046 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第二章 自律的顶端,就是享受孤独
054 那个最努力的年轻人失业了
060 无论生活多难,你都要特别勇敢
066 年轻人,不能活得太舒服
071 努力是为了埋葬所有彷徨
077 你的思维格局,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082 不必慌张,生活自有其节奏
088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093 所谓的好运,要接得住才算数
098 所有的成功,都是蓄谋已久
103 使你疲惫的,可能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第三章 努力,是一场孤独的奋斗
108 拒绝做人生的差评师
114 最怕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118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124 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130 该吃苦的年纪,就别心安理得混日子
135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
138 生活需要仪式感
143 人为什么需要梦想,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148 我不愿平平淡淡将就
第四章 爱情是两个人的狂欢,孤独是一个人的盛宴
156 真正的女性自由
163 你对待家庭的态度,决定了你人生的修行
170 好的婚姻,都需要仪式感
175 感情中,选择永远比经营更重要
180 不要把对你好的人,弄丢了
186 你总要一个人走遍所有孤独
192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199 大胆去尝试,努力去爱
第五章 生活需要孤独感
204 带着精致的孤独感去生活
210 放过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213 做一个通透的明白人
217 简单,应对复杂世界的利器
222 一切都是为你而来
227 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233 请一个人孤独且丰盛地活着
239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243 学会把自己打开,人生才会越辽阔
前言
当您翻开这本书时,我要对您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感恩。
因为就是从此刻开始,您已经跟我,建立起了一种,跨越时间,距离和空间的难得缘分。
在茫茫书海中,很高兴,您能为这本书,驻足和停留,哪怕片刻,这些文字,也很有幸,能落入您的眼帘,与您相遇。
虽然说这番话,稍显客套,但它确实是我的肺腑之言。
从2017年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到2018年的《生活需要节奏感》,再到2019年的《生活需要孤独感》。
这三本书,见证了我的点滴成长和进步,也检视出了我过往的缺点和不足。
当然我也能很坦然地接受和面对,无论是来自新读者,还是老朋友们的批评和指正。
可能大家对《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本书,有些许印象。
因为在2018年上市的一年时间内,它就有了50万以上的销量。
而提到它,我感到万分惭愧,因为我清醒地知道,这是基于读者的厚爱,而非出自我真实的才华和水平。
其实一直以来,我的心态都很平和,并没有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出了一本看似不错的书,就开始浮躁。
甚至当我出第二本书时,接受中央文艺广播电台的在线采访时,主持人问我,会不会有压力,因为第一本书,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绩?
但我当时的回答是,完全没有。
因为于我而言,出书只是实现自我提升的一个途径,更重要的是,我要不断地挑战自己,
朝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去奋进,在这条路上,永无终点,我也将永不止息。
相反,是更加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人生有限,但学海无涯,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攀登知识的阶梯,
在无数经典名著,文学艺术,和真理智慧的熏陶和渲染下,成为一个心地光明,品相清明,人格澄明的人。
其实这本书,之所以选择了“孤独感”,是因为,它真真切切地表达了,这几年来,我在写作道路上的真实感受。
其实从前我是一个,很怕孤独的人。
但后来,我渐渐适应了孤独,再到如今,没有孤独,会让我感到无所适从的不安和焦灼。
甚至有时,即便再忙,即便无法摆脱人群,但我也会想方设法,在时间的夹缝中,找到一隅适于安静的余地和心灵休憩地。
可以说,孤独造就了我的性格,也可以说,性格成全了我的孤独。总之,我需要孤独,就像需要空气和氧气一般,不可或缺。
尤其在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许多人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中,反而越发感到内心的空泛。
其实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
我时常想,一个不会与孤独相处的人,大概一辈子,都会活得很累,很迷茫,也很不知所措。
孤独,不是孤僻,不是与世隔绝般的自闭,而是将自己置身于,更辽阔的天地,与先哲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世间万事万物,都能起建立起一种,无声的,不需解释,不需言语的默契和懂得。
孤独,不是寂寞,不是无人陪伴的顾影自怜,而是我们能独自安放好自我的灵魂,可以始之随遇而安,随处可居,可以随便活在哪一个,或好或坏的当下,而不觉痛苦,不觉哀伤,内心油然升起一种,饱满的,无须粉饰,也不需赘述的静意。
孤独,在更高的层次上,应该是一种境界和格局。就如王国维,曾形容为学的三大境界。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你刚开始了解孤独,并一个人孤军奋战,以梦为马,行走天涯的最艰难时期。
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你已经在孤独的世界里,抛却一切杂念,奋力找寻,破釜沉舟般去拼搏的亢奋和忘我的时期。
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时的你,已经彻底认识到,孤独的必然性,因为处在山顶的最高处,原本就没有掌声,亦没有回应。
我的孤独,大概是在无数个,黎明和凌晨,挑灯读书和写作的时刻。也许是在,沐浴在知识和书籍海洋的那一刻。又或许是在,静静沉思,静静领悟,静静努力的每一刻。
有时,孤独让我显得太孤单,因为它让我很难找到一个知心朋友,能清楚,明白,透彻地表达我自己。
有时,孤独,让我得与人群格格不入,因为我没办法,脱离我的思维轨迹,去盲目从众,去说一些我不想说的话,去做一些我不愿做的事。
有时,孤独,让我需要承受更多的不理解,我没办法向别人解释,我在书籍中感受到的那一份最纯粹的快乐。
也没办法,使别人感知到,我对文字的那一份最质朴的爱。更没办法让别人相信,如果离开了文学,我将丢失全部的自己。
是的,孤独,让我承担了很多痛苦和折磨。但同时,它给我带来的,却是远超于我所为它付出的。
因为孤独,我慢慢走上了寻找自己的路,我开始相信,并也付诸行动,去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去做我想做的事,去实现我的理想和追求。
因为孤独,我学到了一种,与无数伟大作家,隔着时空对话,交流和沟通的特殊能力。
甚至有的跟我隔了几百年的光阴,但我依旧能,零距离的接触和感知到他们的灵魂和内心。
比如,当看到了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一句,我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我瞬间潸然泪下。
比如,当看到美国作家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写到,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我只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每读一次,我的心中,就会突然涌上一股柔软且强大的暖流。
比如,在读到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写到,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觉得自己不孤单,因为真的会有人,说出了我心中积蓄已久的话,也有人,过着我正在过着,以及向往的生活。
其实想要说的话,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想要跟大家,分享一段我内心的话。
“喜欢安静的每一刻,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也丰富了起来,想要说的话越来越少,想要求得理解的欲望,越来越小。所有对生活的觉知和感悟,
都跑到了心里,在无数个微风浮动的光阴里,慢慢咀嚼和消化。很享受这样的一些时刻,内心平静又饱满,仿佛再也装不下其他。”
它看起来仿佛特别孤独,也不容易被了解,但我相信,一定有人懂得它所表达的含义。因为相信,也仅仅因为相信。
感恩久别重逢的您,在此,与我相识。
感恩不期而会的您,在此,与我相知。
感恩这世间的所有缘分,让我的文字,我的书,我的所感所悟,遇见注定会遇见的您。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一个人,都像一个孤独的孩子,总有那么一部分隐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别人走不进来,自己也走不出去。
但我希望能借助文字的力量,温暖到我自己,也能温暖到更多需要被了解,被懂得,被关怀的您们。
思圆是个很自律、踏实、努力的女孩,也有不服输的灵魂。
——李尚龙
思圆是我的好朋友,她的勤奋和她的思想深度一样打动着我,从仪式感到节奏感,再到孤独感,你会发现这三部曲,逐渐从外到内的滋养你,让你在烦乱焦灼的日子中,看到微笑和温度。
——北辰
人不能总是热闹,否则会跟自己失联。思圆的文字,帮你理清世间纷扰,让你看见内在我。
——李月亮
庸人无聊,天才孤独,没有高质量的独处,就不会有优秀的自己。我明白孤独生命常态,而我在思圆的书中却看到了她心中有高山和天空。
——廖宇靖
生活需要孤独感
01 什么是孤独
你有感到孤独的时刻吗?大概答案,不言而喻。
究竟什么是孤独?字典里说,它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这个解释稍显复杂、专业和深奥,同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孤独就成为了消极的东西呢?
其实在我看来,孤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种寻找自我的内心体验。
没人陪你吃饭,孤独吗?没人理解你,孤独吗?没人陪你走完这一生,孤独吗?请注意,这通通不是孤独。
因为有一种孤独,是你置身人群的孤独,你被所有人剖析的孤独,你没有独处空间的孤独。
真正的孤独是,你的内心感到自由,宁静,平和,它存在于一个虚空的状态,可以盛放一切,又能拿走一切。
就如诗人蒋勋所说: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也如词人林夕所形容的:大概,只是此刻,睡不着脑袋又运转不得,混沌地在酒店阳台上看着北京混沌的空气,浑浊的天空,昏蒙如暮色的清晨,不带任何的联想,无力气把视像延伸阅读,就一直呆呆地不知为何立通宵,这种无,再不能生有,彻彻底底的,无心无得无所为。
也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一个精神富有的人,追求的是宁静和闲暇,亦即争取得到一种安静、简朴和尽量不受骚扰的生活。
因为一个人内在越丰富,对外在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
孤独,是一种极高的精神状态,只有达到一定的智慧,修养和境界的人,才能坦然,从容,自在的拥有它。
02 人人生而孤独
每个人都是这个宇宙星辰上孤独的个体。
也许我们置身于人群,也许我们整日与热闹为伴,也许我们从不缺别人的陪伴和关注。
但人总会有一些时刻,有着无法与外人道的心境。在这个状态下,你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走不进来,此时,此刻,你面对的是真真实实的自己。
但并非人人都可以坦然的接受,孤独这个伴随着自己一生的命题。
有的人会选择逃避,因为他们无法静下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也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和决定。
而只有极少部分人,愿意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孤独,甚至有的人,会刻意去创造孤独感,试图在这种情绪里,去找到迷失的自己。
记得《山河故人》里曾说: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段台词: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
又如《红楼梦》里,当宝钗念《寄生草》里的这一段: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到,赤条条无牵挂这一句,仿佛瞬间了悟到了什么。
当然此处,也为他后来的出家埋下了伏笔。
许多时候,越是热爱繁华的人,内心其实越是孤独的。因为他会感到害怕,害怕一个人,孤苦伶仃行走在这个世间,无人理睬,无人懂,也无人陪。
哪怕他们其实也会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但逃避孤独,仿佛成了他们可以缓解孤独的最好解药。
其实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你赶不走也去不掉,甚至哪怕你一辈子与它做斗争,也未必可以成为一个彻彻底底不孤独的人。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必定孤独,或因为有人陪伴,所以圆满。
当有一天,你认识了到孤独的必然性,知道了孤独无处可逃,也无需逃,并且能与之达到,一种和解和相处舒服的状态时,也才算是真的成长和成熟。
03 孤独使人优秀
叔本华曾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也许曾经年少时的你,看到这句话,会觉得偏执。可是年纪越大,你越能体会到,这句话所赋予的深刻含义。
不知你是否发现,从古至今,真正优秀的人,都必然是孤独的。而孤独的人,也终会成为优秀者。
这并非是说,孤独是成功特定的因素。但能适应孤独,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去走一条无人支持的路,去做一件希望渺茫的事,能耐住无尽的寂寞,固执地去坚守你内心世界看得见,但实质上,不可能看见和触摸到的东西。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毅力,而是你对自己整个人生的绝对认可,绝对相信,以及对你想要追到的人,想要做到的事,想要实现的梦想,有一种发自本心的爱。
康德是孤独的,终生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乏味,甚至近乎机械化的生活。他每天的生活,除了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顺序,他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哥尼斯堡,却在这种极度克制的生活中,写下了被全世界的哲学家尊为圣经的《纯粹理性批判》。
梭罗是孤独的,他一个人离群索居,在杳无人烟的瓦尔登湖湖畔独处,两年又两个月。与太阳,与星星,与月亮为伴,与大自然中的中的草木、风雨、山湖、鸟虫相处,就是在这种孤独到极致的境况中,他留下了《瓦尔登湖》这样的经典名著之作。
凡·高是孤独的,他一个人固执地爱着画画这件事,没有爱人,没有朋友,除了唯一可以支持和崇拜他的弟弟提奥。他离开喧闹的都市,一个人到法国南部的一处田野,在这里,他流着眼泪,向太阳奔跑,为这绚丽奇妙的大自然色彩而动容。
在当地的农人的眼里,他是一个从来不与外人说话交谈,只会背着一大捆画布和颜料奔向田野的疯子。没人知道,就是这种近乎毁灭的孤独,孕育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油画作品《向日葵》。
这个世上,优秀的人很少,因为能够适应孤独,并在孤独中去成就自我的人,也很少。
人有时,需要一种孤独感,这样的孤独,不是刻意为之,不是表象的抽离,不是故意跟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是你内心燃起了一种强大的动力,它让你甘愿,脱离人群,脱离热闹,脱离一切可能会干扰和影响到你的人事物,你单纯的,天真的,不顾一切地奔向它,不计得失,没有遗憾,也不曾后悔。
有这番毅力,决心和勇气,并能持之以恒,将它灌注到你的生命中,哪怕足够煎熬,痛苦和绝望,也不曾想过放弃去追求真理,梦想和信仰的人,又怎会不优秀。
04 人需要和孤独和解
虽然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也懂得,在孤独中让自己变得更成熟、完善和卓越。
但人在本质上,其实还是畏惧孤独的。因为如果拿捏不好与它的分寸和尺度,就很容易陷入消极的自闭状态。
甚至有人说,当不去想的时候,我觉得人生很充盈,可是当我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时,就会倍感孤独。
孤独不是不与人往来,而是即便身处人潮,也能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不会一味的随波逐流,失去自我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孤独不是不需要倾诉,而是即便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能为自己找到情绪的出口,或通过努力工作释然,或通过兴趣爱好倾泻,或什么也不做,但不至于刻意压抑自己。
孤独不是清高,不是自私,也不是傲慢。所以当你感到孤独时,可以保持自我的个性,风格和习惯,但对人对事,基本的礼貌和尊重,你应该有,也必须有。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无数感到孤独的时刻。只是有的人,把它恰到好处的精华,运用到热爱的事业,想做的事,以及希望成就的未来中。
而有的人,只是一味地选择排斥,把本来高贵的孤独,放置到一个卑微的境地,去祈求别人的怜悯,同情和关注。
记得周国平曾说,人之所以需要孤独,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在内在记忆的某个恰当位置上。
宁远在《远远的村庄》里曾说:孤独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人在孤独时所做的事,决定了这个人和其他人根本的不同。
而作家毛姆曾说:我们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为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而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如果此生,我们注定要与孤独共生。又何不坦然地接受它,面对它,与它和解呢。
更多时候,孤独是不需要忍受的,因为孤独是用来享受的。
不是我们孤独的时刻太多,恰恰是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刻,太少,所以我们特别容易浮躁和迷茫。
诚如艺术家陈文令曾说:孤独是一种很高贵的情绪,也是一种很奢侈的生活状态。
如果一个人的修养、格局和境界,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孤独就成为一种让人感到压抑,痛苦和不自由的东西,但如果你愿意将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质感,更有深度,更有自我的属性。就必须学会,把自己安放在高处不胜寒的境况中。
记得汪曾祺曾在散文《孤独》中提到: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难以数计。
虽然当太阳和月亮,会给自己带来光明,带来诗意,但同样也需要忍受,无人欣赏,无人领略,无人意会到的那种清淡到极致的人生。
这种能力、资本和底气,需要长时间,像个苦行僧般的去修行。同时也需要承受此中相当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煎熬。但如果可能,愿你能拥有。
我将我自己整个的身心,都蜷缩在文字的海洋里,孤独的像个孩子。
在这里,我用自己那颗纯粹的初心,那种单纯的相信,以及那些并非必须要实现,也可能一辈子也够不着,同时既会让我快乐,也会令我痛苦,却早已无法割舍的梦想和希望,去点亮和丰盈我全部的人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